《人生的智慧》一書取自叔本華的封筆之作《附錄與補遺》,並獨立成書。本書以簡潔優雅、充滿哲思的文筆,探討瞭生活的本質以及人生應遵循的原則,並教導人們如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叔本華在書中深入闡述瞭自己對人生諸問題的思考,並旁徵博引近百位人物的相關思想和作品。
叔本華認為,人類的幸福主要取決於人自身的內在因素,主要包括正直的品格、良好的智力和健康的體魄。這些深刻的哲理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對於當代人的現實生活仍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雖覺些許話癆,還是值得讀很多遍的!!!❤️
評分##看完之後,一方麵至少對工作的意義有瞭一個清晰的判斷,即它可以避免生存的痛苦,也可以解決大部分的無聊。剩餘的部分,就是平常。另一方麵,不再追求極緻的快樂,是另一個啓示。
評分##看破說破
評分##人們越來越崇尚快樂,但是不開心的人卻越來越多。是我們越來越不快樂,還是快樂的標準越來越高?是我們越來越不開心,還是這纔是世界本來的樣子。叔本華在這本書裏迴答瞭這一問題,人生就是在痛苦和無聊中徘徊。快樂不是常態,痛苦纔是,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滿足的狀態,而幸福一旦被滿足,人們便不再感覺幸福。人生的追求不是幸福快樂,而是避免痛苦。感謝叔本華,讓我以另一種視野去看人生。
評分##手把手教你怎麼過上幸福的生活,隻是很難。
評分##叔本華的第一個論斷是:世界是我的錶象。意思是世界其實由主體和客體相互依存而存在,“二者存則共存,亡則共亡,雙方互為界限,客體的起處便是主體的止處”。 叔本華第二個非常著名的論斷:世界是我的意誌。意誌即生命意誌,一種盲目衝動的力量,一種不斷産生欲求的力量。一個欲求滿足瞭,又有新的欲求。生生不息。所以,生命意誌的本質就是痛苦。人之所以命運不同,在於三個方麵的原因,第一是人是什麼,即廣義的人格,比如健康、力量、氣質、道德、理智、教養等;第二是人有什麼,就是財産和各種所有物;第三是一個人在他人的評價中處於什麼地位。叔本華的看法是:“人生幸福的首要的最本質的要素就是我們的人格。”其他第二、第三個因素都不重要。
評分##這是逃難也要帶上的書。
評分##豆瓣250。有些部分現今看來仍能受教,但扯淡的部分也是真扯……20210428-0503微信100本5小時
評分##書很好,但這本翻譯不好,個人認為最好的是上海人民齣版社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