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华文推理鬼才陈浩基耗时9年完成的超越自我的科幻推理短篇连作。主人公“气球人”无意中发现自己身怀异能,只要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接触目标的皮肤,他就可以输入指令,让目标在指定时间内像气球一样充气、膨胀、扭曲,最后“意外”死亡。从此,“气球人”成为了一名职业杀手,专门为要求各异的顾客提供收费不菲的杀人服务。这些顾客中有为夺取遗产继承权的,有为杀掉丈夫第一任妻子的女儿的,有为了打击敌对企业的,还有为确保在选举中获胜的……尽管身怀异能,“气球人”也免不了麻烦缠身,黑白两道站在各自的立场都想除掉这个异类,但在被追杀的同时他却帮助警察解开了警局疑云。在“气球人”金盆洗手前最后一单委托,他却发现目标是跟他一样身怀异能的同类……这能力到底是礼物还是诅咒?世界上还有多少异能人?这世间,有善便有恶,善不是真善,恶也不是纯恶,亦正亦邪的“气球人”如何在荒诞不经的现实中游走,最终他能否如愿退休,隐姓埋名,安度晚年?
##《气球人》整本书收录了九个短篇,九个短篇串联成整部的作品。作者创作这九个短篇前后跨越了九年的时间。叙述手法也多种多样,有从气球人的角度来叙述,也有从警方的角度来叙述,尽量让故事的叙述有所变化,让人耳目一新。而且,篇目与篇目之间的情节也会有所串联,当整本书读完一遍,将所有故事连在一起,挖掘其中的细节或是整理时间线也成为阅读的一大乐趣。最喜欢《傅科摆》这篇。
评分##虽说故事在套路方面略微有点陈旧,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科幻设定,仍旧使得作品展现出有趣且充满惊喜的一面。不论是气球人的设定,还是犯罪嫌疑人的第一视角,都能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新鲜感。而最值得一提的则是作者在超能力以及剧情的设定上都非常用心,在保证8个短篇紧密相连的同时,又尽可能地使之有所不同,有效地避免了读者的审美疲劳。同时充满悬疑感的剧情、流畅的文字以及时不时出现的人生思考,使读者在酣畅淋漓的阅读之后仍能有所思考和感悟,确实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
评分##大陆出的陈浩基的第三本作品,从后记来看,说是旧作,不晓得最初设定和创作是什么时候,差不多能代表短篇奇幻类悬疑小说的标杆档次,总体来说故事整体质量在水平线之上,就是套路运用上有点点陈旧,当年香港街头猎奇小说的调调还是有点重。一路读下来,大概可以理解为加强版的《希区柯克故事集》,悬疑元素处理的不错,对于主角的“超能力”该如何使用,作者也做过专门的设计,每次如何操作各有不同,也能算是看点。每一篇的叙事方式,故事展开,最后收尾也不尽相同,都花了点心思,情节带出来的悬疑感还是有让人爽到。最后一篇让整部小说的气质升华不少。感觉如果可以完全可以折腾成一个奇人异事系列作品。至于人物嘛,为什么我觉得最后一篇的女主反而要比主角立的住。推荐阅读!
评分##陈浩基的这本中短篇集,其实有几篇是已经读过的,所以这次直接入手完全无需考虑,奇幻、推理和悬疑的元素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陈浩基笔下的杀手系列加入了带有奇幻色彩的“超能力”,读起来很有意思,拿同名短篇《气球人》中那个亦正亦邪、盗亦有道的气球人来说,他可以通过接触,然后像气球一样充气,人物刻画也非常丰满,而且让人非常惊喜的是,每一个中短篇故事的结构都不尽相同,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构建的,非常有看头的一本小说集。
评分##对于陈浩基的《气球人》来说确实给我带来了许多的惊喜,单看文章的流畅性与故事情节的递进也足以见陈浩基的写作功底及其对于不糊弄读者的诚意,虽然小说中的前几个故事略显陈旧,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是司空见惯式的老套故事,但是胜在陈浩基将这些不足在后几篇故事中加以弥补,无缝式的衔接也算是完整地将整部小说的故事串联了下来。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代入感很强,在读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在脑中幻想出一些紧张、压迫的场景,可以用以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使读者更深入作者所营造的悬疑、烧脑的氛围。
评分##大陆出的陈浩基的第三本作品,从后记来看,说是旧作,不晓得最初设定和创作是什么时候,差不多能代表短篇奇幻类悬疑小说的标杆档次,总体来说故事整体质量在水平线之上,就是套路运用上有点点陈旧,当年香港街头猎奇小说的调调还是有点重。一路读下来,大概可以理解为加强版的《希区柯克故事集》,悬疑元素处理的不错,对于主角的“超能力”该如何使用,作者也做过专门的设计,每次如何操作各有不同,也能算是看点。每一篇的叙事方式,故事展开,最后收尾也不尽相同,都花了点心思,情节带出来的悬疑感还是有让人爽到。最后一篇让整部小说的气质升华不少。感觉如果可以完全可以折腾成一个奇人异事系列作品。至于人物嘛,为什么我觉得最后一篇的女主反而要比主角立的住。推荐阅读!
评分##充满黑色幽默读起来很有意思,仅读完一篇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的把作者所有书都收集起来读的冲动。
评分##用陈奕迅的歌作为各短篇名串联起整个集子也算别致,歌与故事两相呼应,有浓浓的香港制造的风味。我个人一向比较排斥在推理小说中插入超自然、超能力、悬浮于现实之上的异想元素,所以这本书我只能当成奇幻悬疑或者黑暗讽刺小说来读,比起传统推理跟随线索抽丝剥茧的乐趣,本书让我更关注于文明与信仰、制度与阶级背后的欲望、野心与贪婪,在营营役役的罪恶渊薮中,与恶龙缠斗的气球人,是屠龙者亦是恶龙。有些案件的动机和手法不免好笑,如《这样的一个麻烦》,《最后派对》算是对气球人后续命运的交代,但金盆洗手、重获自由与新生的设定未免太过无趣。
评分##陈浩基在2010年刚出道时创作的反英雄主角。虽为杀手,但陈浩基没有花费过多笔墨去描写主角的反社会行为,至多只是让他在心里反社会。这很讨巧,正如他在序中所言,“代入和认同是有差异的”。读者可以代入坏人,却不需认同坏人。由于九个短篇创作时间相隔很久,最早的几篇“谋情害命”“这样一个麻烦”“十面埋伏”不免看起来颇显稚嫩,而追加创作的几篇“Shall we talk”“傅科摆”就成熟许多。陈浩基的文笔带着很浓的理工科出身作家特质,平实的文字,当转折处即转折,绝不会出现超过两段话以上的离题文字。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是非常易读的,不会让任何读者心生倦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