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陷入了用知识和技巧养育孩子就可以的误区中,但真正跟孩子相处,尤其是矛盾爆发时,学过的沟通方法全忘了,说了很多伤害孩子的话,事后又后悔自责;也有很多人努力做自己童年时憧憬的父母,却忘了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发展轨迹,自己也有独特的性格、家庭与关系模式;作为父母总是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却忽略了自己本身也有问题;很多父母都想努力培养孩子更多的技能,却忘了亲子关系的核心——陪孩子一起欢笑和成长……
作者刘颋颋博士根据其十余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空间育儿法”,探讨了如何与孩子相处的四大主题:
一、深入了解亲子关系的本质;
二、从毕生发展的角度,结合案例,分析在孩子成长每个阶段会遇到的养育困境,也让父母理解自身的需求及脆弱,疗愈作为父母的心理困境;
三、改善和发展父母的内在空间,陪孩子一起进步、长大、成熟;
四、探讨养育孩子的有效方式,给孩子高质量的亲子关系、足够好的原生家庭,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让孩子从原生家庭出发,去往更远的地方,成就自带光芒的孩子。
※【武志红心理×看见心理 联合出品,武志红作序推荐】
※【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督导级心理咨询师,曾受训于被誉为“中国塔维斯托克”的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在儿童及青少年治疗的工作10余年,咨询师时长超过8000小时,积累超1000多个咨询案例】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安全感、自尊感、自主性、创造力,
源于懂得与孩子相处的父母。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陪伴孩子的0—18岁。
做更好的父母,成就自带光芒的孩子。
※【本书提供了可以实操、陪孩子一起成长的:“空间育儿法”】
案例配合思考,理解亲子关系的底层逻辑。
整理内在空间,疗愈父母育儿的心理困境。
提高觉察力,真正看到孩子行为后的动力。
父母是孩子的大本营,只有大本营足够丰富、稳定,孩子才可能从这里出发,去往更远的地方。
——刘颋颋
##我们在养育孩子时,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看着人家孩子阅读,就逼着自己孩子也去读。却不讲究方法,自己也不成长。其实,想要让孩子成长,自觉学习,爱上阅读,要让他感受到快乐。育儿的同时,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这本书里讲了很多父母的困惑,结合实际案例给出了方法。
评分##很好的一本育儿读物,学院知识和实战经验相辅相成,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娓娓道来。虽然作者强调“用知识养育”的局限性,但是从认知来讲,知识储备和身体力行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孩子大一点之后现在的储备都派上用场。(其实是,每次开始有动不动吼孩子的冲动就应该赶紧温故知新)
评分##比想象中实用,一方面,尽管大部分严重到会去做心理咨询的家庭,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和“普通家庭”的适配度比较低;但这本书更多的并不是在“教”父母如何养育孩子,而是引导每个人去回溯成长过程中有意/无意间所受到的伤害与消极影响(读的过程和妈妈做了讨论,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认识到自己被“伤害”过,以及这种隐性的消极影响如何“伤害”了自己的孩子),真正提出育儿小技巧的章节其实只有最后的部分。另一方面,道理的确人人都懂,然而从表层现象和结论去深挖其内在逻辑,恰恰是“鸡汤”和“心理学”最重要的的区别——基于后者,作者又做到了以深入浅出的内容给予读者一定的启发。
评分##就,道理我都懂。
评分##先养育自己再养育孩子。对于孩子要切身体会,不要讲大道理。
评分##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家庭教育,特别有趣的是提出了空间这样一个概念。还有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一些小训练,即便是不养孩子的小伙伴,也能够在这里面得到一些益处。尤其是对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一些小伤害,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的模型做一些自我测试,在阅读体验上,不知道是不是新人作者的关系,所以有一些行文的过渡上面还略显生硬一些。整体来说不影响阅读,可以给个三星半。
评分##书里强调的理念都比较好,但综合整体内容来看,比较适合有点儿缺失的家庭和孩子,对于大部分基本正常家庭来说,适用性不够强
评分##家常版《原生家庭》,主要侧重在咨询还是时发现的家长的问题,篇幅合适看起来挺舒适,看得出作者还算专业,执业经验也比较丰富,每篇后的问题都很有启发性,属于不急于读完的那种书。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在不停自我反省,看得有点纠结。
评分##整理内在空间及养育孩子的空间;理解我们过往的人生经历怎样塑造了我们的内在空间。为人父母,在养育一个新生命的同时重新“养育”自己,让自己的内在空间变得更稳定、更舒适,完成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