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二十岁的约瑟夫和十六岁的苏珊,正在位于租借地中央那所破败不堪的吊脚楼里艰难地生活着,而且不断地受到被地籍管理局收回这块租借地的威胁。约瑟夫的愤怒和爱情,苏珊的逆来顺受,某位若先生为勾引年轻姑娘而设的计谋……怎么办?母亲从未丧失毅力和希望,她精打细算,怀着一种谨慎、狡黠而清醒的热情策划着,她多么害怕与她的孩子们的最终分离——尽管她知道这是不可抗拒的。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法国文学研究会秘书长谭立德女士根据伽里玛出版社1950年法文版新译。
##个人认为比《情人》还更要好,苍凉绝望,仪式感强。
评分##读起来还是符合心境,看来没有成长啊
评分##她用一辈子,修筑一座儿女迫不及待要逃离的堤坝。
评分##此书不适宜在梅雨季节的长沙阅读。
评分##写这样荒芜得近乎赤裸的故事,杜拉斯的口吻也很坦诚,但又十分冷静十分酷,好喜欢。“母亲”这个形象,钻戒、抵挡太平洋的堤坝……都写得很棒。
评分##早期杜拉斯,尚不如后来的作品那么看重语言和形式,颇具存在主义感的、某种程度上的私小说。在这个故事的三个版本里,《中国北方的情人》是最华丽的,而《堤坝》的第一主角毫无疑问地是母亲。
评分##同一个故事的反复讲述,可以成为无限的故事
评分##比《情人》好多了。扎实,真诚。杜拉最好的小说——至少是之一。
评分养啥啥死,干啥啥赔,等谁谁不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