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文科學部”的衝擊

“廢除文科學部”的衝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日] 吉見俊哉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第一章 “廢除文科學部”的衝擊
1不脛而走的“廢除文科學部”報道
媒體報道中的“廢除文科學部”
對文科省的集中炮轟
海外媒體、産業界相繼而來的批評
文科省通知的真正內容
2批評意見背後的潛在前提
通知的內容一年前便已公布
“廢除文科學部”批評意見的背景
“掙錢的理科”與“不掙錢的文科”
3“重理輕文”構架的形成
國立大學的“文科”與“理科”
戰爭帶來的重理路綫
依然被延續的戰時研究預算體製
經濟高速增長對重理觀念的強化
延續到後經濟成長期的理科中心體製
對科學技術政策偏重理科的異議
4法人化後愈演愈烈的文理差彆
國立大學法人化成為決定性一擊
加速文科走弱的機製
教學與科研能力雙雙下滑
5“重設目標”與文科的未來
反復被要求的“組織調整”和“功能分化”
國立大學所處的危機狀況
缺乏方嚮性的文科改革
被“創新”潮流遺棄的文科
“廢除文科學部”騷動中的事實
第二章 文科亦有用
1“有用”的涵義
“雖然無用,但有價值”的真僞
大學並非為國獻身的機構
大學應獻身於人類的普世性
2“有用”的兩個維度
完成目的的有用性與創造價值的有用性
重迴韋伯
價值尺度是變化的
文理之用各不相同
3“人文社會學科”與“教養”“博雅”的區彆
“文科即教養”乃是誤解
包含文理雙方的“博雅”
國民國傢與“教養”的誕生
存在“普世教養”嗎?
4 20世紀大學基礎教育的變化
“教養”與“通識教育”不同
“通識教育”的局限性
“教養教育解體”的原因
“共通教育”“運用能力”帶來的“教養”空洞化
5人文社會學科何以有用
“文科”與“理科”差彆的齣現
人文社會科學的分化與獨立
新康德學派與對“價值”的追問
對文化主義的種種批評性介入
人文社會學科是懷疑人類自身的知識領域
“文科”之用綿延久長
第三章 21世紀的宮本武藏
1 “大爆發”的大學及其危機
大學整體的危機
少子老齡化背景下“大爆發”的大學
“報考者營銷”的崛起——“寒武紀大爆發”的時代
世界規模的大學“寒武紀大爆發”
2大綱化、重點化、法人化——新自由主義背景下的大學改革
研究生院重點化、本科院係及研究生院的日美差異
研究生院重點化帶來的兩個結果
3誰來解決大學危機?
政府及文科省的能力限度
産業界的經驗與大學改革
“大學的事情大學做主”的幻想
4改革的方嚮
政府及文科省對大學教育改革的訴求
流動化社會中的質量保證
産生變革主體的三個條件
5大學從甲殼類到脊椎動物的進化
日本大學中的五重壁壘
從甲殼類到脊椎動物——作為“蛞蝓魚”的大學
6 成為21世紀的宮本武藏
引入宮本武藏的“二刀流”
美國的“常識”與國際基督教大學的教育改革
國立大學麵臨的挑戰與睏境
7培養宮本武藏式人物的第一綫——課堂改革
拒絕“水課”
大學教育應走嚮何方
第四章 人生三度入大學
1大學是人生中的過渡禮儀嗎
高中與大學間的兩麵“牆”
入學考試改革與“學科鴻溝”的關係
2將大學定位於人生之中
最難考上的大學未必是最好的大學
從“入口管理”到“齣口管理”的轉變是否可行
在人生中重新定位大學
3作為人生轉摺機遇的大學
日本大學生年齡結構的異常同質化
處於崩潰邊緣的依賴“入口管理”的大學教育
人生三度入大學
4入學者的多元化及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
“主動學習”模式的課堂實踐——以“Attack Me!”為例
批評教師觀點的五個階段
保證多樣化的學生群體的質量,力推“齣口管理”模式
大學教育從量的時代走嚮質的時代
5人文社會科學點亮新的人生
在價值核心多元化、復雜化、流動化的社會中生存
用“時間差”培養21世紀的宮本武藏
“論文撰寫”的方法
從先行研究的批判到分析框架的建立
作為方法的“研究組會”
終章 普世性、有用性、遊戲性
阪口安吾的宮本武藏論
從宮本武藏到哥白尼
酷似16世紀的21世紀
大學應該超越戰爭與政治
作為有用性基礎的遊戲性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2015年,日本國內傳齣文部科學省要“廢除大學文科學部”的消息,一石激起韆層浪,引發瞭從學界到産業界的震蕩。盡管最終證明隻是虛驚一場,但這一波巨大恐慌也讓不少有識之士重新審視瞭日本社會長期以來重理輕文的問題,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前東京大學副校長、著名社會學傢吉見俊哉的這部著作。

理科能創造經濟價值因而“有用”,而文科隻是“教養”的點綴,真是如此嗎?

人為什麼要學習?大學隻是用來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地方嗎?

18歲的高中畢業生、35歲的職場人、60歲的退休者分彆能在大學中獲得什麼?

在日新月異的未來社會中,什麼樣的人纔不會落伍?

……

本書將圍繞上述問題逐一迴答,徹底顛覆“文科無用”的社會“常識”。

用戶評價

評分

##日本人寫東西真的……拉拉雜雜羅裏吧嗦,但對文科價值的討論值得一看。

評分

##日本人寫東西真的……拉拉雜雜羅裏吧嗦,但對文科價值的討論值得一看。

評分

##忍不住聯想到之前某省齣颱的連續三年就業率低於百分之六十的專業要被撤銷,真的感到很恐慌。看到這本書就忍不住狠狠共情瞭。雖然作者談論的是日本的問題,但至少是從錶現形式來看,恐怕不隻是日本所獨有的。自從高二正式成為一名文科生,我就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那就是文科究竟有什麼用呢?作者給齣的答案很有啓發性,那就是不要僅從五年十年這樣的短時間去看問題,聯想到按照自己現在所學的專業的說法,那就是去不斷追求如何纔能實現共同體的善吧。當然,作者也簡單梳理瞭高等教育的發展曆史,一些作者從教幾十年的教學體會之類的。小小一本書內容還是很多的。

評分

##日校走過的麯摺與經曆的衝擊不斷在地“重演”,但在地對此的反思和評判卻遠未達到相應的高度!高度匱乏則難以牽引,更難達成共識,隻能任由“邊界外的力量”安排。“真正重要的是創造價值尺度的能力,為此需要批判現有的價值,將我們視為不言自明的價值相對化。”當把“工具價值”奉為絕對的圭臬並一路肆意狂奔時,重塑之路似已遙不可及……

評分

##破除“文科無用但是有價值”的論調的討論是很不錯的 揭露齣日本大學的問題也很清楚,對此中國會發現齣現的問題幾乎一樣。也就是說東亞的教育問題是類似的 解決問題的方式似乎有點理想化

評分

##第二次入學ing

評分

##日校走過的麯摺與經曆的衝擊不斷在地“重演”,但在地對此的反思和評判卻遠未達到相應的高度!高度匱乏則難以牽引,更難達成共識,隻能任由“邊界外的力量”安排。“真正重要的是創造價值尺度的能力,為此需要批判現有的價值,將我們視為不言自明的價值相對化。”當把“工具價值”奉為絕對的圭臬並一路肆意狂奔時,重塑之路似已遙不可及……

評分

##感覺能從“廢除文科學部”這一騷亂齣發,追本溯源、條理明晰地梳理騷亂始末、騷亂根源以及如今的大學究竟怎麼瞭,這本身就已經很好地反駁瞭文科無用論。說到底,正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資本至上(並不是說賺錢安身立命有什麼不好,隻是如果什麼都要以資本、金錢、流量等等能在短期內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東西作為第一標準,人和機器上的一枚螺絲釘又有什麼差彆),重理輕文纔會顯得如此理所當然。基於此,作者認為要改變現狀就有必要思考和改變我們原本對大學的觀念——大學不僅是就職前的緩衝期和求職的敲門磚,我們在大學裏應該進一步學習如何獨立思考、追求真理、以批判的眼光審視一切問題,並提齣諸如宮本武藏二刀流、人生三次大學等具體改革措施,但感覺實施起來還是太難瞭……不過整體來說還是很有啓發性,寫論文那塊如果能在讀大學的時候看到就更好瞭(

評分

##日校走過的麯摺與經曆的衝擊不斷在地“重演”,但在地對此的反思和評判卻遠未達到相應的高度!高度匱乏則難以牽引,更難達成共識,隻能任由“邊界外的力量”安排。“真正重要的是創造價值尺度的能力,為此需要批判現有的價值,將我們視為不言自明的價值相對化。”當把“工具價值”奉為絕對的圭臬並一路肆意狂奔時,重塑之路似已遙不可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