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的背景是捷剋六十年代政治風雲到來的前夕,但《玩笑》中的故事情節本身卻追溯到五十年代;小說主要是圍繞主人公盧德維剋的復仇而展開:青年知識分子路德維剋,因為與女友開瞭個玩笑,被朋友澤馬內剋陷害,送入苦役營。歸來後他為瞭報復澤馬內剋,設計勾引其妻海倫娜。計劃成功後,他纔發現:澤馬內剋早就想拋棄妻子,他的報復成瞭一個毫無作用的“玩笑”……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隻有兩件事可做:遇見一位天使,以及走嚮毀滅。
評分##路德維剋起初以為是自己被世界蹂躪瞭,至終章纔發現,世界也孤淒地被人類創造的曆史洪流裹挾,沒有人真誠愛戴這個世界,它隻是寄容之所,它也任人塗抹。如書中所說,人的激烈情感要寄托在具體的事物上,恨也要有目標,所以當他看到世界也在一個玩笑之中(孤淒在淨化這世界),當他找不到比之更高且具體的皮影戲的幕後之手,他的恨也無法再維持瞭。
評分##最愛這部
評分##“從那件事以後,每當我再見到一些新麵孔,無論是男是女,朋友或情人,我總要在腦海裏把它們放進去那個時期的那個大廳去,琢磨它們會不會舉起手來。沒有一個人逃得過這樣的考驗:人人都像以前的我的那些朋友和熟人一樣舉起手來。所以你得承認;跟那些隨時隨地準備把你送去發配或送到死神那裏的傢夥一起生活是很難的,那他們引為知己密友是很難的,愛他們也是很難的。”——冰冷體製下人與人之間用所謂的主義維係著人際關係,相互得不到應有的信任,一舉一動都草木皆兵。
評分##“如果青山展為紙——流水化為墨——星星都來書寫——如果遼闊的世界想要擬就——盡管這一切都不會有——我愛情的遺囑。”至此,時代的沉重與悖謬,命運的乖張與自身的墜落與毀滅,都仿佛隻是一個玩笑,仿佛在這放聲高歌中消弭於無形。因為,“在歌中,愛情就是愛情,痛苦就是痛苦;在歌中,各種價值還沒有被蹂躪”;因為,“在歌中,有我的齣路,我的本色,我的歸宿,我曾經將它背棄但它依舊不失為我的歸宿。”長假後補做筆記。
評分##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說,與《好笑的愛》在主題上有頗多相似,性、愛、政治……還是後期作品更好一些
評分##哇哦,真是牛逼。哪裏是小說,簡直是哲學。這書內容好豐富。我喜歡考茨卡前半部分的人生態度,隻不過一跟宗教或迂腐的陳規信仰牽扯,人就會變的鄉願懦弱。我簡直要成為米蘭昆德拉的粉絲瞭。有的地方真的太好笑。對路德維剋的仇恨在結尾時處理的特彆好,沒有虛僞的阻攔,沒有陳詞濫調的說教:“就在那時候,隻有那時候,我該站起來走到他跟前,衝他臉上打去!”是啊,何必處心積慮的復仇。看這書有一種讀我國描寫文革時期的書的感覺,好親切。我倒是真沒以看一本政治小說或曆史記錄的眼光來讀這本書,我看的時候隻是不停在感嘆作者文筆真是好啊。僅僅因為要欣賞作者的文筆,這本書就值得被拿在手裏好好讀一讀,因為它確實,特彆好看。
評分##“那一瞬間仿若露西羞怯地挽著我的手,將我帶入一個模模糊糊的天堂,正是那一瞬間,我跨齣瞭曆史。”露西,你是來替一個被蹂躪的世界說情的吧?去年12月中旬讀完<玩笑>,內心韆萬感慨。要是曆史開瞭玩笑呢?路德維剋的親曆史就是那一列朝著他的目的地相反方嚮開著的列車,他在列車上嚮著他的目的地快速行走著,列車卻始終將他送往越來越遠的地方。這一本小說,昆德拉多麼不圓融,又多麼絕望。可是為什麼還要笑呢?因為世界荒誕,荒誕就是為瞭你發笑,誰要為瞭荒誕而哭泣呢。
評分##翻譯的語言很棒的。再讀一遍,更加理解那種"幻滅感"和"無力感"瞭。"任何人都無力挽迴已鑄就的過失,但一切過失卻都將被遺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