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现在不做
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只要你想做成一件事
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这是豆瓣有史以来评分最高的中国公路纪录片,这是旅游卫视《行者》栏目创下最高收视率的纪录片;这是让千万“搭车”粉丝翘首以待,让无数背包客热血沸腾的行走故事。
一个美籍中国小伙(谷岳),一个纪录片导演(刘畅),在2009夏天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帮助,从中国北京到德国柏林,用招手搭车的方式前进,共搭车88次(包括维族大爷的三轮车1次,伊拉克老农的拖拉机1次,吉普赛人的马车1次),途经13个亚洲与欧洲国家,穿越中国、中亚和欧洲,耗时3个半月,行进16000多公里,最终抵达了德国柏林,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艰辛浪漫的旅程。而在那里,等待他们的就是谷岳的女友伊卡。
★搭车之最慢:从吐鲁番到库车的一辆大货车,620公里花了18个小时。
★搭车之最快:从布达佩斯到布拉格,530公里耗时3小时。那是一德国老板的豪华款辉腾,时速200公里。
★搭车等待时间最长:两天。在罗马尼亚离匈牙利边境只有19公里的地方,等了两天。
你旅行或者工作,那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凭什么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点别人,觉得别人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呢。好像出去两年,整个人都升华了。翻到开头就极度不喜欢。充斥着直男癌的审美情趣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并且在经历过之后,我很讨厌搭车的旅行者,常常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热心的不计一切得失的去帮助完成他们的梦想,稍有为此,就会被归纳为是人性的恶什么的。相比这种出去一趟写一本书的作者,更想念那些沉默不语的旅人。
评分##@刘畅的漫游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了,翻开就舍不得放下。急切地看完,太佩服这俩男人的勇气了,最后到达柏林后,刘畅提醒谷岳买花那一段我竟然泪流满面。合上书,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男朋友,“我们搭车去北京吧”。必须力荐此书,给一直幻想做背包客的我们一些真实而精彩的旅行故事。
评分##纯属流水账之作,既没有文笔,又没有思想深度,仅靠传奇经历不足以吸引读者眼球。极度失望。宣传完全过度评价
评分##因为看过纪录片的缘故对这本书也是蛮有憧憬的,但是也少了些未知的幻想。书相比视频是枯燥了些,还好这本书只是简单的游记还有插图,读起来倒也不是很费力。乍一看是跟之前读的旅行游记类的书差不多。但是却多了份思考,比方说国家的风俗、宗教、教育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当然有很多作者也无法深刻的描述其思考的结果,但是这本书更多的让我看到了行者在路上的所思而不是所见。尤为重要的是在作者而立之年即将到来的一些思考,感触最深的是全书最后一段,忽然发现这样伟大的计划的施行者之一刘畅,也会有我们这些城市蜗居族同样的烦恼,有房子、车子、票子的压力,有工作的烦扰,内向的性格,但是这趟旅程成了他三十岁的成人礼。有些事,你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2014年完成了徒搭318之旅,16年回望,感觉自己也曾牛B过。
评分##纯属流水账之作,既没有文笔,又没有思想深度,仅靠传奇经历不足以吸引读者眼球。极度失望。宣传完全过度评价
评分你旅行或者工作,那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凭什么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点别人,觉得别人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呢。好像出去两年,整个人都升华了。翻到开头就极度不喜欢。充斥着直男癌的审美情趣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并且在经历过之后,我很讨厌搭车的旅行者,常常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热心的不计一切得失的去帮助完成他们的梦想,稍有为此,就会被归纳为是人性的恶什么的。相比这种出去一趟写一本书的作者,更想念那些沉默不语的旅人。
评分你旅行或者工作,那是你选择的生活方式,凭什么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点别人,觉得别人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呢。好像出去两年,整个人都升华了。翻到开头就极度不喜欢。充斥着直男癌的审美情趣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并且在经历过之后,我很讨厌搭车的旅行者,常常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热心的不计一切得失的去帮助完成他们的梦想,稍有为此,就会被归纳为是人性的恶什么的。相比这种出去一趟写一本书的作者,更想念那些沉默不语的旅人。
评分##纯属流水账之作,既没有文笔,又没有思想深度,仅靠传奇经历不足以吸引读者眼球。极度失望。宣传完全过度评价
评分##事特别吸引人,但没讲好,特别是,刘畅作为一个从业十年的导演,文笔之浅薄令我相当惊讶。还好,这厮不扭捏作态。想起自己54天地东南亚之行,从最开始格格不入,到最后的依依不舍。在路上,永远令人热血沸腾。下次旅行,我得试试搭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