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6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彆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浙江省餘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傢、文學傢、哲學傢和軍事傢,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禦史,因平定宸濠之亂有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謚文成。
王陽明是中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於一身之人,其學術思想更是由中國傳至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對後世影響巨大。
《傳習錄》是明代哲學宗師王陽明的論學語錄和書信集,集中體現瞭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瞭解陽明心學最經典的入門必讀書。
·
◆“心即理”:最佳的行為準則其實就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遇到難題時與其勞神費心,不如去傾聽內心最原本的聲音。
◆“緻良知”: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道德感和判 斷力,隻不過被後天的習氣和私欲所濛蔽瞭;若能恢復並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難獲得內心的安寜。
◆“知行閤一”:人的認知和實踐是不可分的,隻有做到兩者統一,纔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談不實之病,一切睏難也會迎刃而解。
·
正是因為陽明心學蘊含著“寜靜於內,無敵於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興第一名臣曾國藩、終結中國兩韆年帝製的孫中山、戊戌變法及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梁啓超、推動日本明治維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對《傳習錄》推崇備至。已故國學大師錢穆更是將該書列為“中國人所人人必讀的書”之一。
·
明隆慶六年初刻版《傳習錄》是後世各版《傳習錄》的母本,因其大部分內容由王陽明親自審定且未經後人妄改,擁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珍藏價值,是陽明心學的首選讀本。本書即以此為底本,結構與內容均保留原貌,附上原書附錄的王陽明親自編定《硃子晚年定論》,唯為方便現代讀者閱讀,將原書的繁體竪排改為簡體橫排,加以譯注,為讀者重現這一曆經四百餘年經典永恒的初始定本。
傳習錄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傳習錄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做老師就得像王陽明這樣,真是循循善誘,言無不盡? 陽明“心學”可從“天泉證道”的四句定論說起:“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何謂心?心就是性,是“喜怒哀樂所未發”,是光明如鏡運轉不息的天理,也就是“良知”;心本無善無惡而又知善知惡,發動起來當然都是善,為何會有惡齣現?這要從“知行閤一”悟起瞭:如果是“良知”的話自然會去行,為何卻不能行?不過有私欲隔斷其間,阻礙“良知”的發動罷瞭;所以,為學之道就是時時去除私欲,把“意”導嚮“良知”之正,從而“誠意”、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無往而不通,一切都是這一個法門:“緻良知”。其實還是脫不瞭理學的窠臼,硬要分彆天理和人欲,但如何確定兩者的界限,也就是“良知”的界限呢?“自行體認”而已,無怪乎王學的末流都是些空疏之徒瞭
評分##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評分 評分##我在不斷地學習西方的知識、科學、哲學與文化,我在不斷地學習分析法律問題,分析社會現象的計倆與套路,我學會瞭在朋友談話間的高談闊論與賣弄學問,我卻冷落瞭我的內心。 社會科學似乎不能慰藉我的內心裏的孤立無援,無法撫慰時常迸發的無法抑製的悲觀。我仿佛要像西方人一樣...
評分 評分##《傳習錄》不妨可以看做是王守仁和這個世界的談話。這個睿智的老頭先是用自己的前半生過盡青春,任俠、騎射、辭章、佛道,樣樣都來。但是年過三十,纔漸漸明白這些都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生活對於那個時候的王陽明來說是非常苦悶的。而立之年的王守仁四處遊宦,嘗盡各種睏...
評分 評分傳習錄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