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24
硃剛,1972年生,江蘇宿遷人。1987-1992年就讀於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1998年於武漢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2004年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2007-2008年訪學於巴黎第十大學(Nanterre)哲學係。現任教於中山大學哲學係,中山大學現象學研究所、法國哲學研究所。以德國哲學、法國哲學和現象學為主要研究領域。著有專著:《本原與延異——德裏達對本原形而上學的解構》,(上海人民齣版社齣版,2006)、《開端與未來——從現象學到解構》(商務印書館,2012);譯著:《論精神——海德格爾與問題》(德裏達,上海譯文齣版社,2008)、《總體與無限——論外在性》(列維納斯,北京大學齣版社,2016)另有論文二十餘篇。
本書以列維納斯對傳統西方哲學中“一元開端論”的解構為視角、以“多元論”和“無端學”為其前後期不同的解構路徑,對列維納斯哲學進行瞭深入、係統的研究和重構。
本書即是對列維納斯兩條解構路徑的展示與探討。本書以列維納斯對傳統西方哲學中“一元開端論”的解構為視角深入研究列維納斯哲學。本書認為,列維納斯哲學的主旨是要消解各種總體以拯救作為外在性或無限的他人。而由於各種總體又都是建立在“一元開端論”的基礎上,所以對總體的解構最終又深化或具體化為對“一元開端論”的解構。本書認為列維納斯對西方哲學中“一元開端論”的解構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在以《總體與無限》為核心的前期思想中,列維納斯是通過“多元論”來解構傳統西方哲學中的“一元開端論”及其造成的各種“總體”。其具體策略是:確立每一個存在者的獨一性,認為每一個自我的內在性都是不可還原的(不可還原到任何一種總體上,無論是國傢、人類、還是曆史),進而把每一個自我、內在性、心靈、主體性都展現為新的起源或絕對的開端,這樣便建立起真正的多元性(多重開端),從而消解一元性,最終使總體破裂。而以《彆於存在或去在之外》為核心的後期哲學則代錶著列維納斯解構“一元開端論”的第二個階段:在這一階段,他不再是通過解構開端的“僅有性”或“一元性”、不再是通過確立“多元性”與“多元論”來解構“一元總體”,而是通過對“開端”本身的解構、通過展示齣在任何開端之前早已就有的“無端”之維,來解構“一元開端論”以及各種總體。這一“無端”之維就是倫理,就是善良,就是自我對他人的替代……所有這些,從存在論和自我學上看都是“無端的”,沒有根據和理由的。它彆於存在、先於自我,它處在自我的“前史”之中,來自“不可記憶的過去”。這一解構策略被列維納斯稱為“無端學”(an-archéologie)。所以,列維納斯對傳統西方哲學中“一元開端論”的解構策略就從前期的“多元論”走嚮後期的“無端學”。
【名人推薦】
列維納斯的哲學文本以晦澀艱深著稱,這是因其思考的形而上學和元倫理學的風格所決定的。硃剛的研究、分析和闡述能夠把握其細微之精髓,並且在不失本意的情況下用易於理解的語言做齣重述與再構,深入而清晰地提供瞭一幅列維納斯的思想圖像。它與硃剛在商務印書館《現象學文庫》中齣版的德裏達研究專著《開端與未來——從現象學到解構》恰好構成姊妹篇。
此外,硃剛在該書中十分清晰地梳理齣列維納斯如何在鬍塞爾和海德格爾的現象學基礎上做齣突破性嘗試的思想途徑,這個梳理對於重審現象學從德國到法國的承接與轉變的思想脈絡有重要的意義。
從總體上看,這部著作代錶瞭漢語領域的列維納斯研究的最新成果。
——教育部長江學者、中山大學現象學研究所所長、外國哲學學科負責人倪梁康
多元與無端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多元與無端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在《總體與無限》中,列維納斯與總體哲學相反,通過對麵容的現象學分析錶明,在麵容中呈現齣來的他人標誌著絕對的外在性,是真正的無限。如此這般的外在性不可還原為內在性。他進而證明,自我與他人倫理關聯既先於自我與他人的存在關係,也先於自我與對象的存在關係。在此意義上,倫理學先於存在論。該書最終錶明,自我與他人之間的“與”標誌著一種不可還原的非同一性,自我與他人的麵對麵是存在中的終極關係。而《彆於存在或超逾去在》則不再是通過解構開端的“唯一性”或“一元性”、不再是通過確立“多元性”來解構“一元總體”,而是對“開端”本身的解構,是要展示在任何開端之前早已有“無端”之維:那在存在論—自我學上找不到任何開端、因而毫無根據和理由的“無端”之維。這一維就是倫理、就是善良,它來自自我“前史”、“不可記憶的過去”。
評分 評分##前麵作為導讀還可以,越到後麵越是重復注水。(另,這套書的導言讓我笑齣腹肌
評分##大概是三刷瞭,每次想迴憶列維納斯都會先從這本看起,簡明清晰的不行!!!還有硃剛老師的那本德裏達的《本原與延異》也是如此,問題意識清楚切要,都是絕佳的導讀本。無論在意嚮性結構的分析、還是對存在的運思、亦或是煩、畏、焦慮等等的情緒基調中,與他人的共在甚或他人本身都從屬於對更高的真理的運思之下。如果存在論的目的是使此在通過對存在切中的運思來拆毀圖景的座駕獲得本真性的自由,那麼列維納斯便要說,正是存在論對自由的驅使使得自由淩駕於正義之上,如果存在論警醒的是人們遺忘瞭存在,那麼存在論的運思、那在存在的大地之上自由棲居的此在們也恰恰遺忘瞭對人來說更為重要的“善”。如果說黑格爾、拉康等人的他者對有限性的主體來說是存在的必要,那麼列維納斯的他人則是排除瞭一切結構上的需求,是真正邁嚮多元的嘗試。
評分##忠於文本,乾練通達,太好瞭! 以《總體與無限》為底本,對“傢政”(第三章)和“生育”(第六章)的介紹之前沒見過,大有啓發。
評分##解讀清晰明瞭,後麵有點羅嗦。
評分##清晰易懂。
評分##忠於文本,乾練通達,太好瞭! 以《總體與無限》為底本,對“傢政”(第三章)和“生育”(第六章)的介紹之前沒見過,大有啓發。
多元與無端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