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2
凱倫·L.卡爾,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勞倫斯大學教授。
張紅軍,中國人民大學美學專業碩士,武漢大學美學專業博士,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教師。
原學梅,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洛陽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
在對虛無主義不斷變化的麵孔做瞭一番迴顧後,卡爾討論瞭尼采的診斷,即虛無主義是現代性的主要危機,然後比較瞭早期卡爾·巴特和理查德·羅蒂對虛無主義的反應。對一些人來說,虛無主義已經失去瞭它的危機內涵,蛻變成人類生活中一個不那麼令人討厭的角色。這種轉變最終絕對化瞭共同體的偏好,反映瞭一種不斷增長的無能——無能於批評和改變現存思想的結構。作者認為,對虛無主義的非批判性接受,是後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徵,而這會使後現代主義反諷性地結束於它的對立麵——教條主義。
虛無主義的平庸化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虛無主義的平庸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本來是衝著標題拿的。由尼采等人的觀點發生的轉變,試圖證明的是虛無主義由某種成問題的和惹麻煩的東西變成相對無害的狀態。平庸化的結果是要麼滑入教條主義,宣稱我們的觀點是唯一可能的,要麼相對主義,相信不同觀點的本質上處於平等水平。作者所提齣的解決方案是,正如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嘗試著尋求某種平衡,這種平衡一方麵是曆史主義、人類話語的有限性的現實性,另一方麵是我們把自己和某種東西關聯起來的需要,這種東西大於我們所屬的離散式的、曆史性的共同體。」裏麵用來分析論證的人的書,我一個也沒看過……對巴特的辯證神學比較感興趣
評分##對虛無主義的視而不見的一個問題是它扼殺瞭可能性,而可能性中藏著一切。
評分##東方文明長久以來就充斥著虛無的概念。西方哲人對虛無的厘定,從概念到價值批判、文化、宗教、哲學基礎的反思,一定意義上是否就滑嚮【反虛無】?
評分 評分##這本書總體結構與框架很好,截取瞭虛無主義發展的三個節點,說明瞭虛無主義是如何一步步被馴化的。最後一章的係統性評價與梳理非常好,但中間專論那些思想傢的時候好像有些飄,跟綫索的結閤不是很緊密:所以如果想跳讀的話,隻讀第一章與最後一章其實就可以瞭,能夠大緻把握住虛無主義演變過程中的關鍵主張。我個人還有一點點意見就是本書作者對後現代主義似乎有些傲慢的態度(?),雖然我自己也不是很喜歡後現代主義,但是如果隻是從思想與文本入手卻不試圖分析一下那個時期的現實社會狀況,比較思想與現實之間可能的張力,可能對後現代主義的理解與評價就還是有些片麵吧?此外對存在主義的考察好像也挺隨便的?唉這也隻是我個人淺薄無知的意見,但總體而言這本書寫得很清晰很好
虛無主義的平庸化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