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4
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20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1922-1926年,在马堡大学任副教授,讲授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笛卡儿、康德等人的著作;1927年,为晋升教授职称,发表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存在与时间》。
他的主要著作有:《什么是形而上学》(1929年)、《现象学基本问题》(1927年讲稿)、《真理的本质》(1943年)、《林中路》(1953年)、《演讲与论文集》(1954年)、《走向语言之途》(1959年)、《技术与转向》(1962年),等等。
本书是海德格尔著作中值得重视的一部,法国的《读书》杂志甚至把本书选入“理想藏书•哲学类”(世界古今哲学)前十种,把它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哲学史上的经典相提并论了。
本书收集了十一篇文章,除一篇作于1936-1946年间,其余均为1950-1954年的作品。全书编为三组。第一组是对“存在历史”的“另一个转向”意义上的技术之本质、形而上学之终结问题的思考;第二组是对存在的“聚集”运作以及与之相应的本源性“思想”的思索;第三组的主题是早期希腊思想,是海德格尔对存在历史的“第一个开端”的探讨。
演讲与论文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演讲与论文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在《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似乎就没有写过系统的著作,都是一篇一篇零散的短文。这似乎有点向尼采靠近:“最深刻的和最不可穷尽的著作可能总具有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的格言体和不连贯的特点”。不连贯、格言体、短文,就其对人的唤醒和启发而言,可能比系统的长篇著作效果更好。与《存在与时间》一样,这本书也留给我同样的遗憾:海德格尔对于世界的观察是澄明的,可是澄明觉悟基础上的行动却显得苍白无力。这一点海德格尔比尼采还差得很远。
评分 评分##这篇选的内容很有意思,主旨都很统一,三部分互相阐释后期的海(感觉第三部分一直贯穿在海口前后期)
评分##笔记最多的一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演讲与论文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