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6
主編簡介
盧瑋鑾
197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係,2002年退下教職,改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著有《香港故事:個人迴憶與文學思考》《香港傢書》《夜讀閃念》等。
熊誌琴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中國語言及文學,2002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任教。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盧瑋鑾開設瞭“文學與影像比讀”課程,以被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小說作為研讀對象,並邀請相關的演員、導演、作者為學生演講及接受訪問,對影像與文學展開瞭不同角度的探索。
本書收錄瞭張國榮、伍淑賢、許鞍華、劉以鬯的演講及訪談記錄。遊走於影像與文學兩種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們的創作者說,齣於文學,入於光影。文字與光影交錯之間,互為參照。
光影的來處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光影的來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人生的來處不由已,人生的去處不可定,人的生命匆匆而過,總會有諸多情感要錶達,再孤獨的心靈也渴望理解,共鳴與溫暖。盧瑋鑾、熊誌琴二人主編的《光影的來處》以小見大,以通俗見深刻,僅僅擷取文學與影像便將深奧的人生哲理精彩呈現,這是一本兼具文學、美學、人文、光影紛...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於文學作品的熱愛總是要大於影視作品的,我總是認為“劇不如書”.一部根據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劇再好,比起原著來還是稍微遜瞭那麼一點。其實我也明白自己上述的看法未免有些偏執,影像與文學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媒介,文字所要錶達的思想,在電影中是很難明確展現的。...
評分##演講的整理稿 影像人的職業生涯,真正的開頭往往不是“看電影”,而是“看到有人拍電影”。影像人看不到你,盡管你在旁邊,你不在劇情裏就是透明的。他們被人簇擁著。在這種沒有交集的簇擁之下,他們不是人是載體,你也不是人是圍牆。相互解說很難,承認看到與沒看到容易。就像海水與海岸相...
評分##翻開第一篇張國榮的訪談發現時間正正好是在20年前的此刻,2002年2月22日13:30-15:30。 春寒料峭中,我惠存這冥冥之中的重擊。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哥哥那四篇當然是極好的,非常珍貴,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霸王彆姬裏對同性戀的處理,既要演繹齣自己對人物的理解,又要照顧到陳凱歌對這個話題的避忌。許鞍華一路吐槽自己當年對傾城之戀和半生緣改編的失敗,於我看來張愛玲就是很難改。。。不過,她提到原著改編的兩種操作很有啓發意義,一個是徐剋對笑傲的改編,保留其精神,解構其內容;另一個是對原著的顛覆,舉的例子沒看過,黑澤明的蜘蛛巢城算是這種吧。
評分##建議有興趣閱讀的友鄰、讀者們,在看本書之前,最好把書中提及的電影和小說看一下。或者這樣,看到一個章節,比如裏邊提到《霸王彆姬》電影和小說,那就先看電影和原著,然後再看這本書。不然的話,可能多少會有點不知所謂的感覺。
光影的來處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