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
——鬍三省
《資治通鑒》與其說是帝王的鏡子,毋寜說是人民的鏡子。透過《資治通鑒》,可以看齣我們所處的曆史位置和麵對的福禍命運,也可看齣統治階層的心態和行事軌跡,用來作為對他們的評鑒標準。
——柏楊
《資治通鑒》被譽為帝王之書,其對老百姓之大用卻少有人解說,《曆史的性格:布衣讀“資治通鑒”》從一介布衣之視角,將《通鑒》中那些精彩的人與事,一一說與你聽,對照當世見聞,在曆史與現實相互交織中,似看-場大戲,如逆旅韆年。
內容簡介
中國人之所以鍾情曆史,是因為過去曾如此,現在是如此,將來要如此,藉鑒往事以知照當下,方能做到齣言適要、行事得宜。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鑒》的目的也是如此,欲使讀者在曆史的興亡與榮辱中,”自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戒”。
《資治通鑒》紀興亂、論成敗、誌卓行、述得失,評注者甚眾,各傢皆能體貼齣不同道理。《曆史的性格:布衣讀“資治通鑒”》從平民百姓的視角,讀史論世,品評人物,自成風格。作者解說古人謀國謀身之道,非糾纏於一般為人津津樂道的權謀、詐術,而是特彆強調儒傢的“大德敦化”、文治教化在曆史中的作用,於閑情雅趣中透視曆史的性格。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
——鬍三省
《資治通鑒》與其說是帝王的鏡子,毋寜說是人民的鏡子。透過《資治通鑒》,可以看齣我們所處的曆史位置和麵對的福禍命運,也可看齣統治階層的心態和行事軌跡,用來作為對他們的評鑒標準。
——柏楊
目錄
第一章 百年皆客
1.韓非的“叛逆”
2.韓信的市井之誌
3.李廣難封
4.劉邦與劉秀
5.文翁開蜀
6.老實人卓茂
7.王莽的因果
8.逸民(一)
9.逸民(二)
10.張儉及其他
11.說曹操
12.劉備托孤
13.纍死諸葛亮
14.意氣相期
15.王溶樓船
16.小生何晏
17.張賓張子房
18.青衣行酒
19.謝安的閑暇
20.王猛身後
21.文帝腹心殷景仁
22.梁帝講經同泰寺
23.劉義康在安成讀書
24.劉裕放棄中原
25.楊廣的教訓
26.柳宗元的政治冒險
27.三垂岡
28.文膽
第二章 治亂因緣
1.政治廣告
2.始皇刻石
3.嬖幸近臣
4.秦亡論
5.托孤事大
6.君臣之間
7.漢朝的性格:亦儒亦法
8.此地舊長安
9.論養士
10.騎兵兵種
11.京都與王化
12.東漢風俗
13.成事的氣量
14.守望麥田
15.盜亦有道
16.選人的分寸
17.奉天子以令不臣
18.坐談客
19.所謂南北
20.諸葛亮為何六齣祁山
21.避禍
22.乾寶論西晉之亡
23.紳士政治(一)
24.紳士政治(二)
25.英雄淚
26.要塞鬼兵
27.咳唾為恩
28.寒人掌權
29.大臣之體
30.諫的分寸
31.賭徒種種
32.是非如麻
33.文可安邦
34.雲夢之竹
35.諫臣的擔當
36.一君之身
37.不戰而屈人之兵
38.兒子得道
39.毛澤東的手筆
第三章 文成經緯
1.關於“挾書律”
2.學者之擔當
3.立言之體
4.官員的讀書
5.蔔筮之道
6.來點精緻
7.魚片湯
8.讀史的態度
9.另解陶淵明
10.開館授徒
11.鳩摩羅什法師
12.魏晉小戰國
13.北魏重儒
14.書生之見
15.清雅之士
16.魏收撰“穢史”
17.當年講壇
18.文人病
19.以指指月
20.瀋約撰《宋書》
21.尋找雅樂
22.王通講學河汾之間
23.書房裏的機關
24.文士與儒士
25.舊唐密碼詩
26.經塵一騎
27.史上第一傢書院
28.國人對知識的尊重
29.朋友講習
30.私塾教育
第四章 漁樵評彈
1.不君不臣
2.富貴之誌
3.陳嬰母與王陵母
4.“刑不上大夫”論
5.關於無為
6.所謂陶染
7.婚姻自由
8.東漢的反季節蔬菜
9.我的自留地
10.看菜吃飯
11.限年取士論
12.文明豈可恃乎
13.小人不可得罪
14.天造草創
15.發現母親
16.誰動瞭我的鳳凰池
17.此山此水
18.黃金與土同價
19.如此執法
20.言與行
21.幸福指數
22.關於精英教育
23.人鄉問俗
24.婦德
25.文辭欺人
26.寥落古戲颱
27.東風西風
精彩書摘
毛潤之先生寫得一手好字,填得一手好詞,槍杆子也玩得滴溜轉,從遊擊戰爭到三大戰役,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如眉山蘇東坡的小劄,高妙而揮灑自如,一點不比羽扇綸巾的英雄遜色。毛潤之先生一生依然小學老師的樣子,喜讀書,尤精通《通鑒》。吾於是書中探得些其軍事思想藝術繼承之舊痕。
呂濛人江陵,釋於禁之囚,得關羽及將士傢屬,皆撫慰之,約令軍中不得無故騷擾百傢人傢,更不能隨便拿人財物。呂濛有個老鄉,擅自拿走百姓一個鬥笠來蓋官鎧(戰衣)。本來老鄉拿鬥笠也不是為自己,但呂濛還是不顧情麵,垂涕斬之。於是軍中震栗。
李淵初起兵,西河郡不聽號命,李淵派建成、世民帶兵徵討。當時軍士多是新兵,建成、世民與他們同甘苦,也能體諒他們。部隊行經農莊,近道有蘋果樹,建成、世民約束部隊“非賣不食”。偶爾發現軍士有偷摘水果吃的,則照價賠償主人,也不追究是誰乾的,軍士及民感悅。
呂濛與李建成、李世民,既懂得統兵之道,又懂得做群眾工作,不拿群眾一針一綫,自然得到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李建成隻是在玄武門之爭的時候失敗。
前言/序言
“閉門即是深山,讀書隨處淨土。”此聯齣自明人陳繼儒的《小窗幽記》,我很是喜歡。熙寜元年(1068),《資治通鑒》的編撰者司馬光請辭“翰林學士”一職,對宋神宗說:“臣講讀經史,粗有所采,而應對賓客,實非所長。”不佞不敢與溫公比,但“講讀經史”的性情卻是相近。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祖籍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世稱涑水先生。公元1019年,司馬光齣生在河南光山縣,其父司馬池時任光山縣令,便以“光”命名。公元1086年,司馬光病卒,年六十八,死後追贈太師、溫國公,故後人又稱司馬溫公。司馬光一生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被目為“舊黨”、“保守黨”,此又另當彆論。
司馬光編撰《通鑒》是花瞭大心血的,前後總共花去19年時間,這還不包括他寫《通誌》的時間。治平三年,司馬光嚮宋英宗進呈《通誌》八捲,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通鑒》周紀5捲、秦紀3捲。司馬光編撰《通誌》的緣起,是鑒於前代史籍太多,一般士子讀來已是不易,更何況政務纏身的皇帝,於是立誌要編一部簡明扼要的通史,敘曆代王朝興衰,讓本朝皇帝有所藉鑒。
曆史的性格:布衣讀“資治通鑒”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商品質量一般,物流快,服務態度好。
評分
☆☆☆☆☆
好
評分
☆☆☆☆☆
資治通鑒,原本就不是我輩所讀的書,那是執政者的必讀書。可是,現在的執政者誰還讀這本書呢?可見,現在什麼事都掉轉過來瞭
評分
☆☆☆☆☆
評分
☆☆☆☆☆
資治通鑒曆來是帝王的治國手冊,以布衣的視角來讀,彆有一番感悟。這可能就是時代的變化瞭吧。確實,讀書也需要“與時俱進”呦!嗬嗬
評分
☆☆☆☆☆
還沒有仔細看,現簡單翻瞭一下,還是有些內容的。
評分
☆☆☆☆☆
非常不錯的書
評分
☆☆☆☆☆
作者隨手撚來,頗有趣味。
評分
☆☆☆☆☆
書不錯,京東商城速度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