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词校注(繁体竖排版)

蒋捷词校注(繁体竖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蒋捷 著,杨景龙 注
图书标签:
  • 蒋捷
  • 词学
  • 宋词
  • 校注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
  • 中华文化
  • 传统文化
  • 竖排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3997
版次:1
商品编码:10055095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二○○四年春天,我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赵山林先生访学。感于词史上「宋末四大家」之一的蒋捷词集迄无校注本行世,遂产生校注蒋捷《竹山词》的想法,得到赵山林先生和马兴荣先生、齐森华先生、高建中先生的肯定和支持。是年四月,参加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拙书《古典诗词曲与现当代新诗》受到章培恒先生和与会专家们的关注,德高望重的章先生拿出敷小时的时间,专门约我到附近的上岛咖啡餐叙,对我尝试进行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勉励有加。

目录

蒋捷和他的《竹山词》《代前言》
蒋捷词校注卷一
贺新郎秋晓
又约友三月旦饮
又吴江
又(梦冷黄金屋)
又兵后寓吴
沁园春为老人书南堂壁
又次强云卿韵
女冠子元夕
叉竞渡
大圣乐陶成之生日
解连环岳园牡丹
永遇乐绿阴
花心动南塘元夕
金琖子(练月萦窗)
喜迁莺暮春
书锦堂荷花
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
瑞鹤仙红叶
又乡城见月
又寿东轩立冬前一日
又友人买妾名雪香
木兰花慢冰
又再赋
珍珠帘寿岳君选
高阳台芙蓉
又送翠英;
又闰元宵;

蒋捷词校注卷二
春夏两相期寿谢令人
念奴娇寿薛稼堂
绛都春(春愁怎画)
声声慢秋声
尾犯寒夜
满江红(一掬乡心)
又(秋本无愁)
探芳信菊
梅花引荆溪阻雪
洞仙歌对雨思友
又柳
最高楼催春
祝英台次韵
风入松戏人去妾
解佩令春
一翦梅宿龙游朱氏楼
又舟过吴江
糖多令寿东轩
柳梢青有谈旧娼潘氏
阮郎归客中思马迹山
金蕉叶秋夜不寐
忆秦娥阖闾
谒金门三首全阙
菩萨蛮二首全阙
卜算子二首全阙
霜天晓角五首全阙
点绛唇二首全阙
昭君怨卖花人
如梦令(夜月溪篁鸾影)
小重山(晴浦溶溶明断霞)
又(曾伴芳卿锵佩环)
白苎(正春晴)
蝶恋花风莲

蒋捷词校注卷三
虞美人梳楼
又听雨
南乡子(泊雁小汀洲)
又塘门元宵
步蟾宫木犀
又春景。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恋绣衾(蓓金小袖花下行)
浪淘沙(人爱晓妆鲜)
又重九
燕归梁风莲
步蟾宫中秋
南乡子黄葵
行香子舟宿兰湾
粉蝶儿残春
翠羽吟响林王君本一不予越调小梅花引
俾以飞仙步虚之意为其辞,予谓泛泛
言仙,似乎寡味,越调之曲与梅花宜
罗浮梅花,真仙事也。演而成章,名翠
羽吟
贺新郎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
又弹琵琶者
又题后院画像
摸鱼子寿东轩
沁园春寿岳君举
喜迁莺金村阻凰
又《晴天寥廓》
齐天乐元夜阅梦华録
念奴娇梦有奏方而舞者
应天长次清真韵
贺新郎盘括杜诗
玉漏迟寿东轩
又傅岩隐木如武林,纳浴堂徐氏女子
于客楼,其归也,亦贮之所居楼上
而圆西湖景于楼壁
高阳台江阴道中有怀
探春令(玉窗蝇字记春寒)
秋夜雨秋夜
又蒋正夫令作春夏冬各一阕,次前韵
又(髹车转急风如噎)
又(红麟不暖瓶笙噎)
少年游《梨边风景雪难晴》
又(楓林红透晚烟青)
柳梢青游女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附录
一、存目词
二、蒋捷诗文辑佚
三、蒋捷传记资料
四、蒋捷《竹山词》题跋叙录
五、蒋捷《竹山词》总评
六《竹山词》历代重要选本收录篇目
七、《竹山词》研究论著目录
后记

精彩书摘

  隐居竹山:蒋捷中进士不久,南宋灭亡,从此开始了长期的隐居、流浪生活。宜兴境内太湖之滨的竹山,在周铁镇沙塘港口,或称竺山、足山。南宋亡后,蒋捷隐居于此,并取以为号。宜兴后村《周氏宗谱》中有蒋捷所撰《简惠公谱牒后序》一文:公为中兴名相,距今百有余年。流风遣烈,犹有能景慕而乐道者。公殁后,朝事日非,一时元辅如韩促胄、史弥远、贾似道,其人接踵而起,甚于卖国之桧,不得如公者维挽于其闾,国祚遂移。乃公之子孙亦稍浚夷衰微也。传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抑又有之,世臣、亲臣,与国同休戚,其斯之谓欤,余遭丧乱,滨处湖滨,既与公同壤,公之孙祖儒者,好文墨,工于词,时相遇从,共抱黍离之悲。每出其家藏谱牒不余,如接公于晤语。窃又幸公云裔济济,积庆未艾,不与故国山河同归绝减也。为续书行辈于剩简而复赘数言,俾后之览者,知余掩卷而重有感云。简惠公即南宋周葵火宋史卷三八五有传。储大文于乾隆四年《一七三九》作《后村二修谱序》云:宋元以前,周氏世居,大率不离羊山(即阳山)左右:.:先辈蒋捷隐居竹山::盖竹山、阳山,俱滨震泽(即太湖》,相距敷里许,故一云同壤。逼裹明确指出蒋捷隐居周铁竹山。他与周祖儒共抱黍离之悲气思想投契时相遇从气在周铁竹山应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蒋捷的文章所见不多,这篇后序,指斥秦桧、贾似道等误国权相,致慨故国绝减世臣、亲臣,与国同休戚」虽云周氏,也是蒋氏自道,是了解蒋捷思想极为宝贵的材料。

前言/序言

  一、蒋捷的家世、生平、思想
  南宋词人蒋捷,在词史上与王沂孙、周密、张炎齐名,为「宋末四大家」之一,被刘熙载誉为长短句长城大《艺概·词曲概》。但《宋史》《宋史翼》均无传,生平事迹不甚详明。联缀方志、题跋、家乘等相关数据的零星记载,可以为蒋捷的家世、生平和思想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
  家世:毛晋汲古阁本《竹山词》卷首,有元湖滨散人至正乙巳岁(二三八五年)所作《题竹山词》云:竹山先生出义兴巨族。宋南渡后,有名璨字宣卿者“璨”应为“璨”,善书,仕亦通显,子孙俊秀,所居擅溪山之胜。故先生貌不扬,长于乐府。此稿得之于唐士牧家藏本,虽无诠次,庶几无遗逸云。今人均据以考知蒋捷系出“义兴巨族”蒋氏,为南宋绍兴年间曾任户部侍郎、敷文阁待制、知扬州、临安府的著名书家蒋璨的后人。
《蒋捷词校注》(繁体竖排版):词学研究的薪火传承与文本考证的严谨探索 本书《蒋捷词校注》(繁体竖排版),旨在深入挖掘南宋词坛巨擘蒋捷的词学遗产,通过精细的文本校勘与详尽的注释,为读者呈现一个更为精确、更为丰富的蒋捷词世界。本书不侧重于蒋捷生平的详尽传记,亦不广泛收录与其并时或后世的词人作品,而是将焦点完全凝聚于蒋捷一人,以其词作为研究对象,以考订辨析为核心手段,力求还原词作最本真的面貌,彰显其在中国词史上的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 一、 蒋捷词学地位之再审视 蒋捷,字胜可,号竹山居士,南宋末年一位承前启后、独具风格的词人。其词风承袭了姜夔的清空,又融入了辛弃疾的豪放,更在其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冷语”风格。他的词作,既有对国家兴亡、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慨,也有对自然景物、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然而,由于南宋后期战乱频仍,史料散佚,蒋捷的词作在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版本差异、字句讹误等问题。 长期以来,学界对蒋捷词的研究虽有诸多成果,但若要进行更为深入的文本分析,对词作的字句进行精确考证,仍有相当大的空间。本书正是基于这一学术需求,致力于对蒋捷词的文本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与校注。我们不满足于简单地呈现词作,而是希望通过严谨的校勘,揭示词作在不同版本中的异同,辨析字句的真伪与优劣,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可靠的阅读文本。 二、 文本校勘:梳理流传之脉络 文本校勘是本书的核心工作之一。我们将广泛搜集现存与蒋捷词相关的各种版本,包括但不限于宋元刻本、明清稿本、早期选集本、近代整理本等。通过对这些版本的细致比对,我们力求找到最为准确、最为可靠的底本,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他版本中的异文、衍文、缺文等进行逐一辨析。 校勘并非简单的字词替换,而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学术过程。它需要我们对当时的语言习惯、词汇用法、语法结构有深刻的理解,也需要对蒋捷词的创作风格、用典习惯、情感表达有准确的把握。例如,在遇到两个或多个版本字句不同时,我们会综合考量: 文献依据: 哪些版本流传更早,哪些版本更接近宋元时期?是否存在清代或民国学者对该字句的考订记录? 字词本义: 该字词在当时语境下的本义是什么?与上下文是否契合? 词学理论: 该字句的运用是否符合蒋捷词的整体风格?是否能更准确地传达词人的情感或意境? 音韵格律: 该字句的读音是否符合词牌的平仄要求? 学界通说: 前人对该字句的考证结果如何?本书的考证是否能提出新的见解或更强的说服力? 通过对这些层面的综合分析,我们力求做出最严谨、最符合学术逻辑的判断,并在校注中清晰地注明每处校勘的依据与理由,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考订的过程,理解结论的形成。 三、 精细注释:解读字词之妙谛 在文本校勘的基础上,本书将为蒋捷的每一首词作提供精细的注释。这些注释将不仅仅是对词作中生僻字词的简单解释,而是力求深入挖掘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历史典故、情感指向,以及它们在构建词作整体意境中的作用。 注释的内容将涵盖: 字词训诂: 对词作中可能存在的异体字、通假字、假借字进行辨析,解释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典故出处: 详细考证词作中引用的历史典故、前人诗句,并阐释其对词意的影响。 用语习惯: 结合蒋捷的创作特点及宋代语言习惯,解释词作中一些特殊的词语用法。 意境分析: 深入剖析词作中的意象组合,描绘的景物,揭示词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深层含义。 情感表达: 梳理词作中流露的情感,如家国之思、人生之叹、羁旅之苦、离愁别绪等,并分析其情感的层次与深度。 音乐性探讨: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词作的音韵格律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在演唱时的音乐美感。 本书的注释力求做到“详而不冗,精而有当”。我们不会为每一个字都加上注释,而是将精力集中在那些对理解词作至关重要的字词、典故和句意上。我们的目标是帮助读者跨越时空的障碍,更真切地体会蒋捷词作的艺术魅力,理解词人创作时的心境与思考。 四、 繁体竖排:致敬传统,还原古韵 本书采用繁体竖排版式,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籍排印习惯的致敬。繁体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竖排的版式则更能勾起读者阅读古籍时的传统感受。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在阅读蒋捷词时,能够更加沉浸在古典的氛围之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古朴韵味。 繁体字的书写与简体字在结构上有所区别,其细节之处往往蕴含着更丰富的表意信息。竖排的版式,则符合古代诗文的阅读习惯,使得篇章的起承转合、句读的停顿之处,都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本书的繁体竖排,不仅是形式上的选择,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一种实践。 五、 潜在的研究价值与读者意义 《蒋捷词校注》(繁体竖排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蒋捷词本身的研究上,更在于其为相关学术领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词学研究的贡献: 本书提供的精准文本和详实注释,将为今后更深入的词学理论研究、风格比较研究、接受史研究等提供可靠的素材。研究者可以基于本书的校注结果,进行更细致的文本分析,得出更有说服力的学术结论。 对文献学的借鉴: 本书的校勘方法和工作流程,也可为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文本整理和校注工作提供借鉴。 对普通读者的意义: 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普通读者而言,本书提供了一个能够无障碍、无歧义地阅读和欣赏蒋捷词的绝佳途径。通过详尽的注释,读者不仅能够理解词句的字面意思,更能体会词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从而提升文学鉴赏能力,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无穷魅力。 六、 结语 《蒋捷词校注》(繁体竖排版),是我们对这位被誉为“词中高士”的南宋词人的深切敬意,是对词学研究一丝不苟的学术追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珍视与传承的坚定信念。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蒋捷的词作得以更清晰、更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后人能够更好地领略其词作的艺术价值,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书的完成,离不开众多学者的辛勤付出和历史文献的慷慨馈赠。我们在此,也希望能以此书为契机,激发更多对词学研究的兴趣,共同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最初买这本书是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但阅读体验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文字流畅度非常高,虽然是古典作品,但在校注的辅助下,阅读起来毫无滞涩感,仿佛作者本人就在你耳边娓娓道来。那种行云流水般的阅读体验,让人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每读完一首词,都会忍不住反复摩挲几遍,去感受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怀。这种阅读的愉悦感,是很多当代作品难以提供的,它提供了一种与古人精神对话的独特途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从封面到内页排版,无不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典雅的气质。特别是那繁体竖排的版式,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年代。每一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墨色的字体在泛黄的纸张上显得尤为醒目,阅读起来不仅是一种知识的吸收,更是一种对传统美学的享受。书页的质感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能感受到制作者的匠心。装订工艺也无可挑剔,即使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散页。这样的书,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能带来心境上的平和与愉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个精心打磨的物件,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

从内容选择和编排来看,这本书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不仅收录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还穿插了一些相对冷门的佳篇,极大地丰富了读者的视野。编排的顺序也很有章法,似乎是按照某种内在的逻辑或情感递进关系来组织,使得整部作品读起来结构完整,一气呵成。这种精心策划的选篇和编排,体现了编者在宏观把握和微观选择上的高超能力。它不像是一本简单的词选集,更像是一部经过精心策展的艺术回顾展,每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校注工作做得极其细致入微,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古典文学的敬畏之心。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校注者不仅提供了精准的释义,还结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词作瞬间变得生动起来。这种详实而又深入的注释,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便是初涉古典诗词的读者也能领略到其中蕴含的精妙之处。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典故的出处考证,那份刨根问底的求真精神,令人由衷钦佩。读完一遍,感觉自己对词作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绝非市面上一般浅尝辄止的注本所能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它所标示的书价。它不仅仅是一部供人阅读的工具书,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精粹的保护和传承的努力。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希望深入了解某一时期文学风貌的人来说,这绝对是案头必备的珍藏版。它的存在,让我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一片可以沉淀思绪的净土。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和洗礼,这种无形的回报才是最宝贵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古典文学有追求的同好们,相信你们会发现它的独特魅力。

评分

蒋捷素喜咏莲花,这首词是其咏风莲之作。

评分

隐居竹山:蒋捷中进士不久,南宋灭亡,从此开始了长期的隐居、流浪生活。宜兴境内太湖之滨的竹山,在周铁镇沙塘港口,或称竺山、足山。南宋亡后,蒋捷隐居于此,并取以为号。宜兴后村《周氏宗谱》中有蒋捷所撰《简惠公谱牒后序》一文:公为中兴名相,距今百有余年。流风遣烈,犹有能景慕而乐道者。公殁后,朝事日非,一时元辅如韩促胄、史弥远、贾似道,其人接踵而起,甚于卖国之桧,不得如公者维挽于其闾,国祚遂移。乃公之子孙亦稍浚夷衰微也。传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抑又有之,世臣、亲臣,与国同休戚,其斯之谓欤,余遭丧乱,滨处湖滨,既与公同壤,公之孙祖儒者,好文墨,工于词,时相遇从,共抱黍离之悲。每出其家藏谱牒不余,如接公于晤语。窃又幸公云裔济济,积庆未艾,不与故国山河同归绝减也。为续书行辈于剩简而复赘数言,俾后之览者,知余掩卷而重有感云。简惠公即南宋周葵火宋史卷三八五有传。储大文于乾隆四年《一七三九》作《后村二修谱序》云:宋元以前,周氏世居,大率不离羊山(即阳山)左右:.:先辈蒋捷隐居竹山::盖竹山、阳山,俱滨震泽(即太湖》,相距敷里许,故一云同壤。逼裹明确指出蒋捷隐居周铁竹山。他与周祖儒共抱黍离之悲气思想投契时相遇从气在周铁竹山应生活了较长一段时间。蒋捷的文章所见不多,这篇后序,指斥秦桧、贾似道等误国权相,致慨故国绝减世臣、亲臣,与国同休戚」虽云周氏,也是蒋氏自道,是了解蒋捷思想极为宝贵的材料。

评分

“吴江……”我沉吟着。

评分

评分

真的是繁体竖排呢,有点不习惯哟~嘻嘻

评分

这次6、18京东商城的活动时间长,活动给力,囊中羞涩又是难免的了。

评分

第二次买。给朋友推荐读的。还是很不错的书。

评分

“中国诗学研究领域贯通古今的具有学科创新性质的专著”。

评分

旅途荏苒,人生难悟,且待来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