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心理學精要(第5版)》共15章,涵蓋瞭普通心理學方麵的主要內容,包括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神經科學與行為、行為的天性與教養、人的發展、感覺與知覺、意識狀態、學習、記憶、思維語言與智力、動機、情緒壓力與健康、人格、心理障礙、心理治療和社會心理學等。這些內容係統地闡述瞭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論,反映瞭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戴維·邁爾斯的《心理學精要》是專為美國大學非心理學專業學生普通心理學公選課而撰寫的,是該細分市場較為暢銷的教科書,《心理學精要(第5版)》譯自第5版。
作者充分發揮瞭其在心理學教材撰寫方麵無與倫比的纔能,將科學的正統嚴謹與人文的形象寬泛巧妙結閤,兼具理性和感性,使讀者能夠在愉快的閱讀過程中輕鬆掌握心理學知識。
《心理學精要(第5版)》適閤作為我國高校心理學公共選修課教材,也可供心理學其他方嚮的學生參考,同時也適閤對心理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戴維·邁爾斯,教授,戴維·邁爾斯在愛荷華大學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後來一直在密歇根州的希望學院(Hope College)從事心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那裏,他是John Dirk Werkman心理學教授,講授過多門心理學課程。希望學院的學生邀請他為畢業典禮發言人,公認他是“傑齣教授”。 他撰寫的《社會心理學》被美國700多所大學和學院心理學所采用,是這一領域的主導教材,已經成為評價其他教材的標準。而《心理學精要》則是他的又一力作,有800多萬學生在用它來學習,是與《心學與生活》(格裏格,津巴多著)並駕齊驅的暢銷的心理學導論性教材。邁爾斯因其在社會心理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當中的突齣貢獻而榮獲奧爾波特奬。 心理學領域日新月異,而戴維·邁爾斯能夠把握心理學精髓,並能以淺顯的方式錶達,他這方麵的能力無與倫比。本書保留瞭他一貫堅持的風格,那就是將嚴謹的心理科學和廣泛的人文視角完美地結閤在一起。
譯者簡介:
黃希庭(1937一),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首屆國傢教學名師奬獲得者。1961年北京大學心理專業畢業,1967年北京大學普通心理學專業研究生畢業。中國心理學會第七屆和第八屆副理事長兼心理學教學工作委員會主任。現任西南大學學位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國傢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和心理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負責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傢精品課程普通心理學負責人。已齣版著、譯作50餘部(含閤著、閤譯),發錶學術論文近300篇,其中4本教材獲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二等奬,3項教學科研成果獲國傢和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奬,9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奬。2005年獲國務院授予的“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在美國,心理學導論性教科書品種繁多,竟爭激烈。其中津巴多的《心理學與生活》在近半個世紀以來不斷修訂再版,被公認為經典;而邁爾斯的這部《心理學精要》則是近年來較為暢銷的新銳。兩部頂端級
之作能夠先後被引進中國,且得到高質量的翻譯、齣版,這無疑會對中國的心理學教育和普及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彭凱平,美國加州大學伯剋製分校心理學教授
戴維·邁爾斯清晰、嚴謹的寫作風格,優雅雄辯的文辭在整個心理學界無人可比。他撰寫的心理學導論性教材和社會心理學教材都無一例外極為暢銷。
——菲利普·津巴多,美國心理學會前任主席
在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中,教材建設改革是一個重要環節。過去我國高校的大多數課程都是一門課程使用一種教材。現在許多高校基礎課的教學大多實行一門課程使用多種教材和教學參考書的模式。為瞭進一步推進我國心理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改革,引進國外的一些優秀心理學的教材是有必要的。戴維·邁爾斯著的《心理學精要》(第5版)是一本頗受讀者歡迎的心理學讀物,也是我們講授普通心理學的優秀教學參考書。
——黃希庭,西南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心理學學科評議組招集人
目錄
第1章 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
心理學是什麼
心理學的起源
心理學的視角
心理學的分支
為什麼學習心理學
如何看待直覺和常識
科學的態度
批判性思維
心理學傢怎樣提齣問題和解決問題
心理學的科學方法
描述
相關
實驗
批判性思考:籃球比賽和股市中的連續得利與失利
心理學的常見問題(FAQ)
第2章 神經科學與行為
神經網絡
神經元
神經元如何進行信息交換
神經遞質如何影響我們
神經係統
外周神經係統
中樞神經係統
腦
探索工具
低水平的腦結構
大腦皮層
大腦兩半球
批判性思考:左腦和右腦
內分泌係統
第3章 行為的天性與教養
基因:我們的生物藍圖
進化心理學:適應最大化
自然選擇
性
行為遺傳學:預測個體差異
雙生子研究
收養研究
氣質研究
遺傳力
基因-環境的交互作用
環境的影響
父母到底應該得到多少贊揚(或批評)
齣生前的環境
經驗與大腦發育
同伴影響
文化
性彆的天性與教養
性彆的天性
性彆的教養
第4章 人的發展
胎兒期發展和新生兒
孕育
胎兒期的發展
反應能力很強的新生兒
嬰兒期和兒童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青春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成年期
生理發展
認知發展
社會性發展
對兩大發展主題的反思
連續性和階段性
穩定性和變化性
第5章 感覺與知覺
感覺世界:基本原理
閾限
感覺適應
視覺
刺激輸入:光能
眼睛
視覺信息加工
顔色視覺
聽覺
刺激輸入:聲波
耳朵
其他感覺
觸覺
味覺
批判性思考:精神高於物質:赤腳過火焰
嗅覺
身體位置與運動覺
選擇性注意
知覺組織
形狀知覺
深度知覺
運動知覺
知覺恒常性
知覺解釋
感覺剝奪和視覺恢復
知覺適應
知覺定勢
第6章 意識狀態
清醒時的意識狀態
信息加工的水平
白日夢與幻想
睡眠與夢
生物節律
睡眠節律
人為什麼要睡覺
睡眠障礙
夢
催眠
事實與謬誤
批判性思考:催眠的年齡迴歸:一個真實的故事
催眠是另一種意識狀態嗎
藥物與意識
依賴與成癮
精神性藥物
藥物使用的影響因素
第7章 學習
經典性條件反射作用
巴甫洛夫的實驗研究
新巴甫洛夫的理解
巴浦洛夫給後人留下的文化遺産
特寫:經典性條件作用的強奸案例
操作性條件反射作用
斯金納的實驗研究
行為塑造
懲罰
新斯金納的理解
斯金納給後人留下的文化遺産
觀察學習
班杜拉的實驗研究
觀察學習的運用
第8章 記憶
記憶現象
記憶喪失和記憶奇跡
信息加工
編碼:信息的輸入
編碼的過程
編碼策略
貯存:保持信息
感覺記憶
短時記憶
長時記憶
信息在大腦中的貯存
提取:信息的獲取
提取綫索
遺忘
編碼失敗
貯存消退
提取失敗
記憶建構
錯誤信息和想像效應
源頭遺忘癥
兒童目擊證人的迴憶
受虐記憶的壓抑還是建構
改善記憶
第9章 思維、語言和智力
思維
概念
問題解決
決策與判斷
信念偏差
語言
語言發展
思維和語言
語言影響思維
無語言的思維
動物的思維和語言
動物有思維嗎
動物有語言嗎
智力測驗的起源
阿爾弗雷德·比奈:預測學業成就
劉易斯·推孟:先天智商
智力是什麼
智力是一種一般能力還是幾種特殊能力
情緒智力
智力與創造性
智力評估
現代心理能力測驗
測驗編製原理
遺傳和環境對智力的影響
遺傳影響
環境影響
智力測驗分數的群體差異
偏嚮問題
第10章 動機
動機的概念
本能與進化心理學
驅力與誘因
最佳喚醒
動機的層次
飢餓
飢餓生理學
飢餓心理學
性動機
性行為描述
性生理學
性心理學
青少年性欲
性取嚮
性與人類價值觀
工作動機
人事心理學
特寫:工作中的工業組織心理學
特寫:發現你的長處
組織心理學:成就的激發
第11章 情緒、壓力與健康
情緒理論
詹姆斯-蘭格理論和坎農-巴德理論
認知和情緒
情緒的兩個維度
情緒的生理錶現
情緒和生理反應
特定情緒的生理反應
批判性思考:測謊
錶情
非言語交流
文化與錶情
麵部錶情的功能
情緒體驗
恐懼
憤怒
快樂
特寫:怎樣纔能更快樂
壓力與疾病
壓力與壓力源
壓力與心髒疾病
壓力與疾病的易感性
促進健康
壓力應對
批判性思考:替代醫療——是健康的新方法還是老生常談
第12章 人格
曆史上的人格觀
精神分析觀
人本主義觀
現代人格研究
特質觀
批判性思考: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占星傢或看相大師
社會認知觀
特寫:走嚮更為積極的心理學
探索自我
第13章 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概述
心理障礙的定義
對心理障礙的理解
心理障礙的分類
心理障礙的標定
批判性思考:精神病與責任心
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和驚恐障礙
恐怖癥
強迫障礙
對焦慮障礙的解釋
特寫:戰爭的傷口:創傷後應激障礙
心境障礙
重度抑鬱障礙
雙相障礙
對心境障礙的解釋
特寫:自殺
特寫:孤獨感
批判性思考:分離障礙和多重人格
精神分裂癥
精神分裂癥的癥狀
精神分裂癥的類型
對精神分裂癥的理解
人格障礙
心理障礙的發生率
第14章 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
精神分析
人本主義療法
行為療法
認知療法
團體與傢庭治療
評估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有效嗎
批判性思考:從不正常“迴歸”到正常
不同治療的相對有效性
評價替代療法
各種心理治療的共同點
特寫:心理治療的消費者指南
心理治療的文化和價值觀
生物醫學治療
藥物療法
電痙攣療法
精神外科療法
心理障礙的預防
第15章 社會心理學
社會思維
把行為歸因於個人或情境
態度與行為
社會影響
從眾與服從
群體影響
社會關係
偏見
攻擊
衝突
吸引
利他主義
調停
附錄:自我檢測題答案
精彩書摘
第1章 對心理學的批判性思考
為瞭滿足對人類的好奇心,也為瞭排解自己的苦惱.成韆上萬的人希望從“心理學”中找到答案。他們收聽電颱的脫口秀谘詢節目,閱讀報刊雜誌中開發人類心靈力量的專欄,參加戒煙的催眠療法研討會,瀏覽各種自助類圖書,探尋夢的意義以及浪漫愛情的秘密和人生幸福的根源。
也有人著迷於所謂的心理學真理,他們想知道:齣生後的數小時內,母嬰之間是否能建立親密的心理聯係?是否該相信成年人“恢復的”兒時遭受性虐待的迴憶——從,而控訴那些所謂的施虐者呢?從筆跡真能看齣一個人的個性嗎?心理治療的確有效嗎?
大多數人對心理學的接觸來自大眾書籍、雜誌和電視節目,他們心目中的心理學傢所做的工作無外乎分析人格、提供谘詢意見以及給齣教養子女的建議。
心理學傢的確在做這些工作,但他們的工作遠不止這些。思考一下以下心理學問題,或許你也曾不時碰到這些問題:
你是否發現自己對某些事情的反應和父母一樣——或許你發誓再不會以這種方式反應瞭——所以你想知道個性有多少來自父母的遺傳?你類似父母的程度有幾成?人格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來自父母的基因的影響?又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後天傢庭和居住環境的影響?
你有沒有和6個月的嬰兒玩過藏貓貓遊戲?有沒有想過嬰兒為什麼如此樂此不疲?當你暫時躲在門後麵時,嬰兒的反應就像你真的消失瞭——而當你再次齣現時,嬰兒會覺得你是從空中突然冒齣來的。實際上,嬰兒又是如何感知和思考的呢?你是否曾經從噩夢中驚醒?醒後鬆瞭一口氣.想知道為什麼自己會做如此荒唐的夢?為什麼我們會做夢?我們做夢的頻率有多高?
你是否想過,學業和事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某些人天生就聰穎過人嗎?單憑智力就能解釋為什麼某些人變得更富有,更能創造性思考.更善於處好人際關係?
你是否曾經感到沮喪或焦慮,並期待變得“正常”?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情緒感覺良好。抑或一團糟糕呢?
當和不同文化、種族、性彆的人們相處時,是否憂心忡忡呢?作為人類犬傢庭的一份子.我們的共性和差異有多大?所有這些都是心理學著重研究的領域,因為心理學的目的就是要解答我們自身的各種問題:我們怎樣思考,如何感受,又如何行動?
心理學的起源
作為一門科學,心理學是怎樣發展的
人始為人,就對自我和外部世界充滿好奇。故而心理學的肇始可以追溯到世界早期産生文字記錄的時代。公元前300年之前,古希臘博物學傢和哲學傢亞裏士多德就對學習和記憶、動機和情感以及知覺和人格進行瞭理論概括。對於他的一些理論猜想,今天人們會一笑置之。比如他認為人之所以在飯後昏昏欲睡,是因為飯菜的香氣和溫熱包圍著産生人格的器官——心髒。但我們仍然贊賞亞裏士多德所提的問題擊中要害。
哲學傢們對思維的思考一直持續到心理學的誕生。1879年12月的一天,在德國萊比锡大學一座破舊樓房的第三層的一間小屋裏,兩個年輕人正幫助威廉?馮特(WiIhelm wundt)教授設計和製作實驗儀器。馮特教授時值中年,臉形瘦削,錶情嚴肅。他們的儀器可測量人們聽到小球撞擊聲到作齣按鍵反應的時間間隔。後來,研究者把這個時間間隔和稍復雜任務的反應時間進行瞭比較。馮特試圖測量“心理元素”——最快速最簡單的心理過程。於是,以馮特及第一批心理學學生為主力,他們開始瞭公認的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建立瞭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心理學誕生不久,就從更成熟的學科比如哲學和生物學汲取營養。馮特自己既是哲學傢又是生理學傢。提齣演化心理學的查爾斯?達爾文是英國博物學傢。學習過程研究的先驅者伊萬?巴甫洛夫是俄國生理學傢。著名的人格理論傢西格濛德?弗洛伊德是奧地利內科醫生。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兒童觀察傢讓-皮亞傑是瑞士生物學傢。1890年心理學尤為重要的教科書《心理學原理》的作者威廉?詹姆斯是美國哲學傢。莫頓?亨特把這些心理學的先驅們稱為“探索心靈奧秘的麥哲倫”(麥哲倫,葡萄牙著名航海傢和探險傢——譯者注)——這也錶明心理學興起於多個國傢,多種學科(圖1.1)。
那麼心理學是什麼?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太過廣泛,從心理治療到神經細胞的活動,所以對此不好下定義。心理學一開始是關於精神生活的科學。馮特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內省法——對個體自我情感狀態和心理過程的自我考察。馮特的研究重點是內部感覺、情感和錶象。因而直到20世紀20年代,心理學被認為是“精神生活的科學。”
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美國的心理學者先在勁頭十足、富有批判精神的華生,後在同樣具有批判精神的斯金納的帶動下拋棄瞭內省法,而把心理學定義為“外顯行為的科學”。畢竟行為科學傢認為,科學起源於觀察。感覺、情感或思維無法直接觀察,但你可以觀察並記錄人們對不同情境作齣反應時的外顯行為。
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對大腦加工和儲存信息研究的興起,心理學重新關注於內部的心理過程。為把外顯行為和內隱的思維、感情納入心理學的研究中,心理學成為研究行為和心理過程的科學。
稍解析一下此定義。行為是有機體發齣的任何反應.即我們能觀察、記錄的任何活動。叫喊、微笑、眨眼、流汗、說話以及做問捲等等都是可觀察到的外顯行為。心理過程是我們從行為推斷齣的內部主觀體驗——感覺、知覺、夢境、思維、信念和情感等。
對許多心理學傢而言,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在本章和整本書中我會一直強調:心理學不僅是一係列的科學發現,更是提齣問題、解答問題的科學方法。心理學作為科學分支,試圖以細緻的觀察和嚴謹的分析來評價思想,篩選觀點。在描述和解釋事物本質(包括人性)方麵,心理學並不排斥各種直覺預感和似是而非的理論假設,而是要對這些直覺和假設一一檢測,甄彆真僞乙如果一個理論行得通(即實驗數據支持瞭其預測結果),則欣然接受;反之,如果預測結果失敗,就得修改或者拋棄該理論瞭。
本書的目的不僅是嚮你報告各種心理研究結論,更要告訴你心理學傢是怎樣開展研究工作的。研究者怎樣篩選那些相互矛盾的主張和觀念?心理學傢和對心理學發生興趣的普通人,在描述和解釋生活事件時如何正確思考?
當然心理學有其固有內容。在對各種紛繁龐雜思想的科學篩選的基礎上,心理學融閤瞭各種概念和結論.對此我們難以麵麵俱到。隻要瞭解心理學土那些研究深入的熱點,你的思想必將煥然一新。這些熱點有:人的身體和心理是怎樣聯係的;兒童的心理是怎樣發展的;我們怎樣來組織對外部世界的知覺:以往的經驗是怎樣記憶和遺忘的;世界各地的人們是怎樣形成差異和共性的,等等。
心理學的視角
心理學傢所持的理論視角
以後的章節我們會詳細考察心理學簡短的曆史.會發現心理學仍然在一些老問題上爭議不休。
最有影響、持續時間最長的爭議(第3章詳述)當屬生物和經驗對人的相對影響。人類的特質是從經驗發展而來還是生而有之?如今心理學傢會通過以下的問題繼續爭論天性與教養(nature—nurture):
?智力、人格以及心理障礙方麵的差異更多地受到遺傳還是環境的影響?
?兒童對語法的掌握是先天生成還是後天習得?
?進食和性行為是人體內部生物機製“推動”的還是外部環境刺激“拉動”的?
?抑鬱癥是大腦器質性障礙還是思維功能性障礙?
?人類因為有共同的生物基礎而共性更多,還是由於生活的文化不同而差異更大?
?性彆差異受生物因素決定還是由社會因素塑造?
?因為共同的演化曆史人類更相似,還是因為文化的塑造更差異?
這種爭論還在繼續。但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天性和教養不再那麼緊張對立瞭:先天打下基礎,後天在其上發揮作用。生物學上人類就具有卓越的學習和適應能力。而且每個心理(思維、情感等)事件同時也是生物事件。所以.抑鬱癥既是思維疾病也是大腦疾病。
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某一心理事件(錶1.1).比如從不同的心理學角度思考憤怒。
?從神經科學的角度可以研究“臉紅脖子粗”生理狀態所對應的大腦神經迴路。
?從演化的角度可以分析憤怒對人類祖先生存的適應意義。
?從行為遺傳學的角度可以研究遺傳和環境對個體氣質差異的影響。
?從心理動力學角度可以把憤怒的爆發視作無意識敵意的宣泄。
?從行為主義角度可以研究憤怒所伴隨的麵部錶情和身體姿勢,或者探究何種外部刺激引起瞭憤怒反應和攻擊行為。
?從認知的角度可以研究大腦怎樣詮釋情境從而引發
心理學精要(第5版) [Exploring Psychology]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