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宝贝为套装书籍,全套6册,总定价254.40元,分别如下:
《鱼羊野史第1卷》,定价39.80元
《鱼羊野史第2卷》,定价39.80元
《鱼羊野史第3卷》,定价39.80元
《鱼羊野史第4卷》,定价45.00元
《鱼羊野史第5卷》,定价45.00元
《鱼羊野史第6卷》,定价45.00元
商品参数
书 名:鱼羊野史1-6卷
作 者:高晓松
I S B N :TZH12047
出版社:博集天卷
出版时间:2015年2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2月第1次印刷
字 数:
页 数:全6册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定 价:254.40元
目录
《鱼羊野史·1》
引言
1月
1月1日
中华民国成立
“欧元”开始流通
《资治通鉴》编成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出生
大苹果水晶球落成和阿童木生日
......
《鱼羊野史·2》
引言
3 月
3月1日
张衡研制的地动仪观测到陇西发生的地震
让人类飞起来
网络歌手——贾斯汀·比伯
三块钱版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3月2日
左联与《三闲集》|
Yahoo!
数码音乐三十年
主旋律电影《卡萨布兰卡》
3月3日
隋朝建立
世家闺秀许广平
《时代》诞生
3月4日
华盛顿退休
连任总统罗斯福
中官村,中关村
......
《鱼羊野史·3》
5月1日
“五一”国际劳动节
吴国灭亡
上海召开世博会
德沃夏克去世
5月2日
公车上书
拉登被击毙
达·芬奇去世
施光南去世
苏曼殊去世
5月3日
日本幕府时代结束
左宗棠奉命收复新疆
清政府向列强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第1部有声片问世
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铁托去世
5月5日
马克思出生
黄埔军校开学
拿破仑去世
......
《鱼羊野史·4》
7月1日
香港回归
索姆河战役爆发
7月2日
海明威去世
佛蒙特州废除奴隶制
7月3日
北京大学建校
汤姆·克鲁斯生日
7月4日
美国建国日
中国历史上*后一次科举考试
7月5日
鸦片战争爆发
孙殿英盗掘东陵
比基尼游泳衣首次亮相
7月6日
美元被选为美国的法定货币单位
著名的AK-47 步枪定型
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越南与我国政府签订援助协议
柯南·道尔去世
......
《鱼羊野史·5》
9月1日
日本关东大地震爆发
韩国大型民航客机被苏联战斗机击落
日本世界级指挥家小泽征尔生日
9月2日
清朝废除科举制度
大帅哥基努·里维斯生日
9月3日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大美女蒋勤勤生日
9月4日
洛杉矶建成
复旦公学开学
9月5日
慕尼黑惨案
《在路上》正式出版
可口可乐公司成立
9月6日
伟大的导演黑泽明逝世
美国总统麦金莱被刺杀
9月7日
博罗季诺战役爆发和巴西独立
三国名将司马懿逝世
伟大的谷歌公司成立
9月8日
米开朗琪罗的著名雕塑作品大卫像正式展出
《旧金山和约》签订
文坛怪才张爱玲去世
9月9日
美国首都定名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9月10日
《圣日耳曼条约》的签订
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去世
9月11日
9·11事件
《鱼羊野史·6》
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开学
汪精卫在南京遇刺
在美国生产的首辆日本汽车下线
11月2日
悲惨皇帝宋徽宗
大军阀段祺瑞
11月3日
林登?约翰逊当选美国总统
梁实秋先生去世
台湾著名女星林青霞
11月4日
美国第1位黑人总统奥巴马
波音747客机坠海
伊朗学生劫持美国大使馆外交官
11月5日
奥斯卡影后费雯?丽
美国女权主义者苏珊?安东尼
著名的安卓系统诞生
11月6日
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去世
马德里保卫战爆发
11月7日
晚清重臣李鸿章
俄国“十月革命节”
11月8日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美国医改法案
两位帅哥——阿兰?德龙与朴树
11月9日
日本德川幕府还政日本天皇
北京的建国门、复兴门正式命名
“水晶之夜”事件
“两航起义”爆发
......
编辑推荐
《高晓松鱼羊野史套装(第1卷—第5卷)》是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未删节版完整收录的超级读本。《鱼羊野史》讲述每一天在历史上发生的大事件或有趣的事,以高晓松的角度来重新解读历史事件,风格轻松幽默,与严肃的讲历史的不同,有很多高晓松个人见解和趣闻,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
内容推荐
人类,有的时候聪明,有的时候傻,但始终在进化。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开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
跟高晓松一起,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
《鱼羊野史第1卷》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爱写信,在现代邮政之前我们如何寄信,民信局与镖局有什么不同?又为何杜甫有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寄信到底有多贵?
为什么晓松说彼得大帝与康熙大帝很像呢?
一个曾被乾隆抱在腿上的英国小孩,对鸦片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1837年俄国诗人普希金逝世,为何晓松由"诗人之死"引发"不要为女人打架"的感慨呢?
1924年图坦卡蒙的石棺被打开,高晓松意外地发现石棺上的浮雕竟和阿凡达长得一模一样!
1941年皖南事变、1938年新四军军部成立、1972年陈毅去世竟然都发生在同一天,高晓松将如何解读这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巧合呢?
1967年美式足球联盟首次在洛杉矶举办超级碗,为什么晓松把每年超级碗的决赛比喻为"美国的春晚"呢?
一起重温《红楼梦》《西厢记》和《倚天屠龙记》中所描写的元宵盛况,为何晓松说那天才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呢?
明朝总结为"无明君,无名将,无文豪"的"三无朝代",大家是否同意呢?
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为何晓松将她称为欧洲的"贾母"呢?
《鱼羊野史第2卷》
秦朝和隋朝都有强大的武力和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为什么都是短命得二世而绝?
为什么晓松说亚里士多德是外星人?
如果道光皇帝选了恭亲王当皇帝而不是咸丰,那中国会怎样?
西安兵马俑的手里为什么都没有武器呢?武器都去了哪里?
巴顿将军拿着望远镜看图书馆的塑像与他用五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之间有何关系?
晓松的学长陈景润先生看书撞电线杆的故事是真的吗?
为什么晓松说汉光武帝是"鸿鹄安知燕雀之志"?
美国的城市为什么一条街被命名为马丁?路德?金街,这条街的房价就会腰斩?
爱因斯坦去世后,他的大脑去了哪里?
为什么晓松说白富美词人李清照是千古第1才女呢?
高晓松为什么说曹操的奋斗史就是"屌丝"逆袭,打败所有"富二代"?
《鱼羊野史第3卷》
1980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奥运会为什么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全体西方国家的一致抵制?
为什么晓松说中国历史上大概只有项羽能和拿破仑相提并论?
美国发现本o拉登后为什么不急于击毙他?
晓松何以放言高考制度目前在我们国家各个制度中还算公平?
让中国足球到今天为止再也没有翻过身来的转折点是什么?
以轮胎起家的米其林,为什么成了全世界*好的餐厅保障?
为什么说中国*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沈从文先生?
传言说《霸王别姬》的导演另有其人,这是真的吗?
为什么晓松认为"我们没有资格去谈迈克尔o杰克逊"?
《鱼羊野史第4卷》
空罐子里装着"帝国主义的*后一口气",也能成为畅销货?
为什么晓松说从小不读海明威的书,就完全不能称为文艺青年?
轰动全国的慈禧、乾隆墓穴被盗如何演变成军阀之间的大肆分赃?
比基尼泳衣与比基尼岛上的那颗原子弹爆炸有什么关系?
从柯南o道尔的遗产能否推断英国的版权保护好到什么程度?
为什么晓松说季羡林先生不是国学大师?
号称"东方巴黎"的上海为什么还流传着"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的说法?
《鱼羊野史第5卷》
著名的空城计,是诸葛亮弹琴吓跑了司马懿,还是司马懿有意撤退放他一马?
连续七任年份以零结尾上任的美国总统都死于非命!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印第安人所施的魔咒?
基努·里维斯变胖了,是因为中餐太好吃,还是因为有个"周先生"?
国家博物馆中同样两幅名为《开国大典》的油画有何不同之处?
为什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说西班牙语可以畅通无阻?
新版《红楼梦》中"老祖宗"的扮演者竟然是"邦女郎"出身,你相信吗?
…………
《鱼羊野史第6卷》
"人类,有的时候聪明,有的时候傻,但始终在进化。
历史不是镜子,历史是开了又落的花,朝花夕拾
跟高晓松一起,重温故国、故城、故人芳华刹那
作为一名文艺青年,宋徽宗如何来治国?
对于肯尼迪总统被刺这一谜案,晓松有哪些猜想呢?
清洁工为什么会将纽约时代艺术博物馆里的藏品误当垃圾清理走?
晓松为何说钱锺书先生年轻时装假牙是亲吻牛津大学的土地导致的?
为什么欧洲一个国家的GDP都不够全美国人民看病的,但美国人还在抱怨看病难?
晓松差点儿成为中央空调和插卡电表的发明推广者,作为科学家的外公为何要制止。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没得挑,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封面那种做旧的质感,配上古朴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波诡云谲的历史长河之中。我特别喜欢那种触感,纸张的厚实度和油墨的细腻度都透露着一股匠心。书脊的设计也很巧妙,六本书并排摆在书架上,那种气势就很足,看着就让人有种“赶紧翻开来一探究竟”的冲动。我通常对历史书的封面不太感冒,觉得大多千篇一律,但这一套绝对是个例外。它不像那种严肃的历史教科书,更像是一部精心准备的“故事集”,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对方的内容充满了美好的期待。而且,作为一套全集,能做到这样的统一性和美观度,实属难得。比起那些为了省成本而粗制滥造的版本,这套书的品质绝对对得起它的内容分量,感觉即便是收藏起来也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评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优秀文化现象的体现。在当下信息碎片化严重、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能有一套书既能保持历史的厚重感,又能以如此引人入胜的方式进行讲述,是非常难得的。它成功地让“了解历史”变成了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而不是一项沉重的任务。我身边不少朋友原本对历史抱有抵触情绪,但被我推荐后,都表示这种“说书人”的风格让他们重新爱上了中国的古代史。它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连接了严肃的学术研究和大众的日常兴趣,让历史真正走出了象牙塔,融入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这是一套值得推荐给所有对过去充满好奇心的读者的佳作。
评分真正开始读进去之后,最吸引我的就是作者那种独特的叙事腔调。他讲历史,完全不是那种干巴巴的、背诵式的罗列,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友,坐在你面前,摇着扇子,跟你娓娓道来那些尘封已久的秘闻轶事。那种感觉就像是,原本那些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人物和事件,突然间鲜活了起来,有了血有肉的性格和动机。他擅长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穿插那些极其生活化、甚至带点戏谑意味的细节,让人在会心一笑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重要的历史节点。这种“去严肃化”的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即便是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朋友,也能轻易地被里面的故事钩住。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因为一个有趣的侧面描写,而忍不住停下来,去网上搜索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这种由阅读引发的求知欲,是很多枯燥的历史著作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它的“可读性”和“节奏感”。很多历史作品,尤其是在涉及多方势力角逐、朝代更迭这种大场面时,很容易变得冗长拖沓,人物众多,让人抓不住重点。但作者在处理这些复杂信息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掌控力。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慢笔速,精雕细琢地描绘一个关键人物的内心挣扎;也知道什么时候该迅速推进叙事,用几句精炼的话语带过那些不需要过多渲染的过渡期。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让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完全没有那种“被信息轰炸”的疲惫感。我通常只有在通勤或者睡前才能挤出时间看书,但这套书的结构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拿起就能进入状态,放下又不会有太大的阅读断层感,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评分阅读这套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探险。作者的知识面广得惊人,他总能将看似毫不相关的历史片段、民间传说、甚至是当代的社会现象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今天的一些习惯、一些社会结构,竟然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某个不起眼的小事件中去。他讲的不是简单的“谁打败了谁”,而是“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以及这件事对后来的人产生了什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纵深挖掘的能力,让我对历史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的英雄事迹上,而是开始关注历史的内在逻辑和那些推动历史前进的微小力量。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总感觉脑子里像是刚做完一次大规模的知识整理和重构,收获是实实在在的,知识的脉络也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满意满意!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不错正版
评分有一册破损,建议改进包装
评分不错!
评分满意满意!
评分送货及时,态服务度不错
评分晓松老师铁杆粉,支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