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

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亚历 编
图书标签:
  • 消化病学
  • 内科
  • 图解
  • 诊断
  • 治疗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材
  • 实用
  • 疾病
  • 肠胃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191827
版次:1
商品编码:10156608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607
字数:93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最常见、患者就诊率最高的疾病。《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紧密围绕消化系统疾病中每一种疾病的特点,以创新的图文实例详细介绍了每种疾病的临床经典诊疗方法和最新的诊疗进展,突出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要点及诊疗策略,通俗易懂,易于掌握。书末索引方便对各种疾病、诊疗术语及药品的快速查找。《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可作为临床诊疗参考工具书,也可作为临床进修生、研究生的教材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张亚历,1961年出生,1982毕业于衡阳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获中山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师承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周殿元教授并获博士学位,1996年为客座研究员赴日本医科大学工作,1997年提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8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胃肠疾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诊断工作,主编出版了《图解消化病学》、《胃肠疾病内镜、病理与超声内镜诊断彩色对照图谱》、《大肠癌的基础与临床》、《现代小肠病学》、《医学英语结构分解词典》、《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等专著,并参与了《现代内科学》、《幽门螺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内镜学》、《中国肛肠病学》、《现代消化病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内科学》、《细胞凋亡的基础与临床》、《免疫学常用实验方法》、《中华胃肠病学》、《消化道疾病诊断病理学》、《胃黏膜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Barrett食管》、《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等专著的编写。获广东省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三等奖5项。1995年获卫生部“吴阶平医学研究奖”、1996年获广东省“第四届丁颖科技奖”、1997年获“第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现为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师协会消化专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副主编。在国家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从事名医门诊、消化病房、内镜及病理诊断工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食管疾病.
第1章 胃食管反流病
第2章 反流性食管炎
第3章 巴来特食管
第4章 食管胃黏膜异位症
第5章 食管平滑肌瘤
第6章 食管黏膜下肿物
第7章 食管乳头状瘤
第8章 食管颗粒细胞瘤
第9章 食管糖原棘皮症
第10章 食管克罗恩病
第11章 食管白塞病
第12章 食管结核病
第13章 食管憩室
第14章 食管瘘
第15章 食管裂孔疝
第16章 食管异物
第17章 贲门失弛缓症
第18章 食管癌
第19章 食管贲门息肉
第20章 食管狭窄
第21章 真菌性食管炎
第22章 食管贲门撕裂征
第23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第二篇 胃部疾病
第24章 慢性浅表性胃炎
第25章 慢性萎缩性胃炎
第26章 胆汁反流性胃炎
第27章 胃溃疡
第28章 急性胃黏膜病变
第29章 门脉高压性胃病
第30章 尿毒症性胃炎
第31章 急性化脓性胃炎
第32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33章 Menetrier病
第34章 残胃炎
第35章 胃吻合口溃疡
第36章 倾倒综合征
第37章 胃癌
第38章 胃息肉
第39章 胃间质瘤
第40章 胃异位胰腺
第41章 胃黏膜脱垂症
第42章 胃扭转
第43章 胃MALT淋巴瘤
第44章 胃石
第45章 胃内异物
第46章 胃下垂
第47章 胃潴留
第48章 胃黄色瘤
第49章 胃类癌
第50章 胃憩室
第51章 Dieulafoy溃疡
第52章 胃毛细血管扩张症
第53章 溃疡性出血

第三篇 小肠疾病
第54章 十二指肠炎
第55章 十二指肠溃疡
第56章 十二指肠壅滞症
第57章 十二指肠憩室
第58章 梅克尔憩室
第59章 小肠污染综合征
第60章 Brunner腺增生症
第61章 小肠良性肿瘤
第62章 小肠腺癌
第63章 小肠间质瘤
第64章 小肠淋巴瘤
第65章 Peutz-Jeghers综合征
第66章 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第67章 小肠克罗恩病
第68章 Whipple病
第69章 嗜酸性胃肠炎
第70章 小肠出血
第71章 血管发育不良
第72章 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第73章 肠伤寒
第74章 感染性肠炎
第75章 短肠综合征
第76章 肠梗阻
第77章 假性肠梗阻
第78章 粘连性肠梗阻
第79章 肠套叠
第80章 小肠扭转
第81章 肠道钩虫病
第82章 粪类圆线虫病
第83章 肠道蛔虫病..
第84章 肠绦虫病
第85章 棘头虫病
第86章 贾第虫病
第87章 姜片虫病
第88章 旋毛虫病
第89章 隐孢子虫病
第90章 失蛋白性胃肠病
第91章 热带脂肪泻
第92章 麦胶过敏性肠病
第93章 吸收不良综合征
第94章 回末淋巴滤泡增生征

第四篇 大肠疾病
第95章 溃疡性结肠炎
第96章 克罗恩病
第97章 菌群失调相关性腹泻
第98章 伪膜性肠炎
第99章 细菌性痢疾
第100章 肠结核
第101章 肠型白塞病
第102章 放射性肠炎
第103章 缺血性结肠炎
第104章 胶原性结肠炎
第105章 大肠息肉
第106章 大肠腺瘤
第107章 锯齿状腺瘤
第108章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第109章 幼年性息肉
第110章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第111章 大肠癌
第112章 大肠恶性淋巴瘤
第113章 结肠黏膜下肿瘤
第114章 肠气囊肿病
第115章 大肠类癌
第116章 急性阑尾炎
第117章 肠易激综合征
第118章 功能性便秘
第119章 大肠黑变病
第120章 结肠憩室
第121章 先天性巨结肠
第122章 肠阿米巴病
第123章 肠血吸虫病
第124章 鞭虫病
第125章 蛲虫病

第五篇 肝脏疾病
第126章 病毒性肝炎
第127章 肝内胆汁淤积征
第128章 药物性肝病
第129章 酒精性肝病
第130章 脂肪肝
第131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
第132章 肝硬化
第133章 肝性脑病
第134章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第135章 布加综合征
第136章 遗传性高胆红素血症
第137章 原发性肝癌
第138章 肝占位病变
第139章 肝血管瘤
第140章 肝囊肿
第141章 肝肉芽肿病
第142章 细菌性肝脓肿
第143章 阿米巴肝脓肿
第144章 肝包虫病
第145章 肝豆状核变性
第146章 血色病

第六篇 胰胆疾病
第147章 急性胰腺炎
第148章 慢性胰腺炎
第149章 胰腺囊肿
第150章 胰腺癌
第151章 胰岛细胞瘤
第152章 胃泌素瘤
第153章 急性胆囊炎
第154章 胆石症
第155章 胆囊息肉
第156章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第157章 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第158章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第159章 胆囊癌
第160章 胆管癌
第161章 胆道蛔虫病
第162章 肝吸虫病

第七篇 腹膜疾病及其他
第163章 急性细菌性腹膜炎
第164章 结核性腹膜炎
第165章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第166章 癌性腹水
第167章 腹膜间皮瘤
第168章 经口途径急性中毒
第169章 不明原因发作性腹痛
第170章 内科几种相关急症的处理
索引

精彩书摘

  第一篇 食管疾病
  第1章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引起的以烧心、反酸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可分两种类型:黏膜无明显病变者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即所谓的“病症性反流”;有明显糜烂、溃疡等炎症病变者,则称反流性食管炎(RE),即所谓的“病理性反流”。临床上通称的“胃食管反流病”多指NERD。过去认为NERD是RE的轻型,GERD发展过程是从NERD到RE,然后演变到Barrett食管(BE)与食管腺癌。最近的研究倾向于将NERD、RE和BE视为三种独立的疾病,每种疾病均有自己单独的发病机制和并发症,相互之间几乎无关。RE病变虽然较NERD重,但治疗效果反而优于NERD。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NERD会逐渐发展为RE,也不能证明BE是由RE或NERD演变而来的。
  NERD的发生是食管贲门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增强的结果。正常情况下,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超过胃内压的高压带,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当LES压力降低、腹内压升高使膈压差增加,可诱发本病。其中,一过性LES松弛(TLESR)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裂孔疝、胃排空延缓及食管蠕动障碍、清除功能下降等也与NERD的发生有关。部分病例还与食管敏感性升高和精神、心理障碍有关。本病虽属一种酸相关性疾病,但常不伴有胃酸分泌增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本病的影响仍有争议。一般认为HP感染所致的胃体胃炎可使胃腺萎缩导致酸、胃蛋白酶减少,并通过产氨中和胃酸,而对容易发生GERD的患者起保护作用。

前言/序言

  2002年我在国内出版了《图解消化病学》,受到了临床消化科医生的欢迎,该书用创新的方法首次以图解的形式介绍了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使读者觉得耳目一新、通俗易懂,临床学习和实践较为实用,时至今日仍为许多临床消化科医生常备学习和参考读本,使我倍受安慰和鼓舞。
  新编《实用消化病学》虽采用了原有的创作模式,但在内容上全面创新。紧密围绕消化系统疾病中每一种疾病的特点,结合最近几年消化医学的最新进展,用图文的方法解释疾病的诊疗过程和方法,重点突出临床诊断和治疗要点,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策略及方法,并结合图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要点作进一步说明。本书在病名、诊疗术语、药物等方面增加了方便可查的索引,加之对消化医学最新诊疗进展的刷新和编排上的更加人性化设计,使该书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参考性和珍藏性。
  学无止境,我希望将我所学习和理解的微薄知识,通过图解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使之对临床工作的年轻医师有所帮助。感谢国家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全体同仁在临床一线工作中与我相伴,并对我提供诸多理解和帮助。
  我将本书献给我的导师周殿元教授,感谢他多年来在临床工作中对我的教诲和指导。
《当代胃肠病学精要:病因、进展与临床实践》 这是一部深入浅出的胃肠病学参考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研究人员以及对消化系统疾病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知识。本书精选了当前胃肠病学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最经典的临床经验以及最具有应用价值的诊疗策略,力求呈现一个动态、精准且以患者为中心的消化医学图景。 核心内容聚焦: 本书围绕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最新诊断技术以及现代治疗理念展开。我们深入探讨了从食管、胃、小肠、大肠到肝脏、胆囊、胰腺等所有消化器官的常见和罕见疾病。内容涵盖了但不限于: 食管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最新分型与个体化治疗,食管运动障碍的鉴别诊断与介入方式,食管癌的早期筛查、分期与多学科协作治疗。 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策略与耐药性问题,消化性溃疡的内镜下治疗与药物选择,胃癌的早期诊断技术(如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及微创手术进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更新与综合管理。 小肠疾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生物制剂治疗、靶向药物研究及肠道微生态调控的应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诊断与治疗,以及小肠肿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 结直肠疾病: 结直肠癌的筛查与预防策略,基于基因组学的个体化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最新诊断分类(如罗马IV标准)与非药物治疗手段,以及肛周疾病的诊治新进展。 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的抗病毒治疗进展与阻断策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早期识别、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探索,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如肝性脑病、门脉高压)的管理,以及肝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胆道与胰腺疾病: 胆石症的内镜下取石术(ERCP)新进展,胆囊癌的早期发现与手术时机,急性与慢性胰腺炎的现代管理模式,以及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靶向治疗策略。 消化道功能障碍与整合医学: 关注排便异常、腹胀、腹痛等普遍存在的消化道功能性症状,探讨其与心理因素、生活习惯、营养等整合医学的联系,提供多维度、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内镜技术前沿: 深入介绍内镜下的微创治疗技术,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等,以及最新的内镜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中的应用。 药物治疗与循证医学: 详细阐述各类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选择、剂量、副作用管理,并强调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重要性,提供最新的治疗指南解读。 本书特色: 紧跟时代脉搏: 内容涵盖了近几年消化病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如新型生物制剂、靶向药物、基因治疗的初步探索,以及人工智能在消化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每一章节都力求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提供可操作的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帮助读者将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 强调个体化诊疗: 认识到消化系统疾病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本书特别强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性别、合并症、基因背景等)制定个体化的诊疗计划。 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此处若本书实际包含图示,则可替换为)本书在必要处配以精选的临床图片、影像学资料和流程图,力求使复杂的概念更加清晰直观,便于理解和记忆。 多学科视角: 强调消化病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如肿瘤学、感染病学、影像学、病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的交叉与协作,体现了现代医学的整合性。 《当代胃肠病学精要:病因、进展与临床实践》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部伴随您临床实践的得力助手,助力您在瞬息万变的消化医学领域保持领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退休的老年消化疾病患者,经常会因为一些消化不适而烦恼。听邻居说《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这本书很实用,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一套。虽然我不是医生,但这本书的内容竟然让我读懂了很多以前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书中对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介绍得很清晰,让我明白为什么会消化不良、为什么会胃痛。最重要的是,它对很多常见疾病的症状描述得非常详细,我对照着书,竟然发现自己的一些小毛病和书里描述的症状非常吻合,这让我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关于治疗方法的介绍,虽然有些专业,但我也能大致明白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为什么需要吃药,为什么有些食物不能吃。我还特别注意看了书里关于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章节,里面有很多关于如何调理肠胃、如何预防便秘的建议,这对我来说非常实用。虽然我不会自己去诊断,但这本书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生的诊断和建议,也能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我还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老伴和一些有相似困扰的朋友,希望大家都能通过这本书,更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地生活。

评分

我是一名医药销售代表,主要负责推广一些消化科的药品。《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这套书,简直是我工作中的“圣经”!在拜访医生之前,我会仔细阅读书中与我所推广药品相关的疾病章节,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这本书的图片质量非常高,无论是解剖图、病理图还是影像学图片,都非常清晰逼真,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向医生展示疾病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我所推广药品的优势和临床价值。书中关于药物治疗的部分,不仅介绍了药物的机制,还对比了不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这对于我准备销售说辞,回答医生关于药品的问题,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新研发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也有介绍,这让我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为我的工作做好准备。而且,书中的诊断流程和治疗原则,都与最新的临床指南相符,这让我与医生沟通时,能够站在同一条“语言体系”上,更容易获得医生的信任。可以说,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专业度,让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医生和患者。

评分

作为一名家庭医生,我虽然不是消化内科的专科医生,但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不少消化系统的常见病。朋友推荐了这套《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我尝试着翻阅了一下,结果大为惊喜!它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消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书中大量的图片,让我这个非专科医生也能很直观地理解各种疾病的表现,比如,一些肠道息肉的图片,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和普通炎症的区别。诊断流程图更是非常实用,当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时,我可以参照书中的流程,一步步地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观察,或者判断是否需要转诊。治疗方法的介绍也足够我应付一些常见的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便秘等问题。书里关于生活方式干预和饮食建议的部分,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能够更全面地指导患者。虽然我无法进行复杂的诊断和治疗,但这套书让我能够对消化疾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并给予初步的建议,这对我提升服务质量非常有帮助。我还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一些健康管理师朋友,让他们也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

评分

这套《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作为一名基层医生,我经常会遇到一些疑难杂症,以前查阅资料总是零散且费时,但自从有了这套书,我的工作效率和诊疗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我尤其喜欢它在诊断方面的详尽阐述,不仅仅是罗列各种症状和体征,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每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并通过大量高质量的图片,直观地展示了内镜下、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比如,在面对那些不典型表现的溃疡性疾病时,我不再只是凭经验猜测,而是可以结合书中的图片,仔细对比,找出蛛丝马迹。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列举了许多容易混淆的疾病,并给出了清晰的鉴别要点,这对于避免误诊漏诊至关重要。此外,治疗方法的介绍也非常实用,不仅涵盖了经典的循证医学证据,还结合了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并且对于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都有详细的指导,还特别强调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让我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书中的流程图和表格更是锦上添花,将复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方便我快速查阅和记忆。总而言之,这套书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作者的用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时刻陪伴在我身边,指导我前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从事消化内科工作的同仁,它一定会成为你案头必备的宝典。

评分

作为一名医学影像科的医生,我日常的工作就是解读各种影像学检查报告。《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书中对于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都做了非常详尽的描述,并且配以大量高质量的图片,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将影像学发现与临床疾病联系起来。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于同一疾病在不同影像学模态(如CT、MRI、超声)下的表现都进行了对比分析,这对于我全面理解疾病的影像学特征非常有帮助。例如,在面对一些边界不清的病灶时,我可以通过书中不同模态的图片,来选择更适合进一步检查的手段,或者来佐证我的诊断。此外,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影像学上的鉴别要点,这对于我避免漏诊误诊非常有指导意义。这本书还强调了影像学检查与内镜、病理等检查结果的结合,这让我意识到,影像学只是诊断过程的一部分,最终的诊断还需要多学科的协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巩固了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像学知识,还对整个消化内科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有助于我更好地与临床医生沟通,提供更精准的影像学报告。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我阅览过无数的医学书籍,但《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依然让我眼前一亮,给我带来了许多启发。这本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其“图解”的精髓,它将原本枯燥的文字描述,通过大量高质量的图片,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从宏观的解剖结构,到微观的病理变化,再到各种影像学和内镜下的典型表现,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尤其是一些罕见病或不典型病例的图片,对于我们临床医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提升鉴别诊断的能力。书中的诊断流程清晰明了,对于一些常见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提供了非常系统的诊断思路和方法;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则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引导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治疗方面,这本书也做得非常到位,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机制、用法、剂量、不良反应,还对不同疾病的治疗原则、方案选择、预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如内镜下治疗、生物制剂的应用等,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我们提供了最新的临床信息。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能够帮助年轻医生快速成长,也能够为资深医生提供丰富的参考和灵感。

评分

我是一名消化内科的研究生,正在为我的毕业论文搜集资料。《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这套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在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部分,对每一个环节的描述都非常细致,并且配以精美的图示,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对于我撰写论文中的病因、发病机制部分,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书中在诊断方法方面的介绍,也让我受益匪浅。除了常见的胃镜、肠镜、CT、MRI等,还详细介绍了最新的影像学技术和内镜下的微观结构观察技术,并配有大量的图片,让我对这些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我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思路。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的介绍,让我能够及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为我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关于肠道微生态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书中就有非常深入的探讨,让我对这一新兴领域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治疗方法方面,它不仅列举了常用的治疗药物和方案,还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差异,这对于我理解不同疗法的选择依据,以及思考未来新的治疗策略,都非常有帮助。这套书的学术严谨性,以及内容的前沿性,都让我印象深刻,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我完成学业的得力助手。

评分

我是一名在三甲医院消化内科工作的住院医师,工作强度非常大,经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这套书,简直是我临床工作中的“救命稻草”!每当我遇到不熟悉的疾病,或者对某种诊断、治疗方案有疑问时,我都会迅速翻阅这本书。书中清晰的诊断思路和流程图,能够帮助我快速梳理思路,做出初步判断。而海量的图片,无论是内镜下的病变、影像学上的征象,还是病理切片,都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帮助我快速识别和记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部分,它列举了许多容易混淆的疾病,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鉴别要点,这对于我们年轻医生来说,大大降低了误诊的风险。治疗部分的介绍,也非常全面和实用,不仅包含了药物治疗,还涉及到了内镜下治疗、介入治疗甚至手术治疗,并且对各种治疗方案的适应症、禁忌症、优缺点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本书的内容更新及时,紧跟国际国内最新的诊疗指南和研究进展,这对于我们时刻需要学习新知识的住院医师来说,非常宝贵。很多时候,我都会在查房时随身携带这本书,遇到问题随时查阅,这大大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和临床决策的准确性。我衷心感谢作者的辛勤付出,这套书为我们基层医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评分

我是一名医学院的学生,正处于消化病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解开了多年的困惑!我之前对消化系统的疾病总感觉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其病理生理过程,但《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中的图解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那些精美的插画和高清的病理切片图片,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疾病侵犯的组织结构,理解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是如何在微观层面发生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将诊断技术(如内镜、CT、MRI)的影像学表现也做了详细的展示,并且能够与病理图像进行对照,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极大地加深了我对疾病影像学特征的理解。以前看别人做内镜报告,很多术语听得云里雾里,现在结合书中的图片,我能够大概推测出内镜下的情况,甚至可以自己尝试着去解读一些影像片子。治疗部分的介绍也同样详细,从药物的机制到临床应用,再到手术和介入治疗,都有条不紊地讲解。特别是关于难治性疾病的治疗策略,书中有非常深入的探讨,还列举了一些罕见病例的诊疗过程,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期待。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非照搬国外的文献,而是结合了中国大陆的临床实践和指南,这对于我们国内的学生来说,更具指导意义。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小,但我每天都沉浸其中,感觉收获满满,这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知识,也激发了我对消化病学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

我对消化系统一直都充满了好奇,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医学科普读物。《实用消化病学:图解诊断与治疗方法》这本书,虽然名为“实用”,但其内容之丰富、讲解之深入,让我觉得它远超一般科普书籍的范畴,但又不像学术专著那样晦涩难懂。书中对于消化系统各器官的解剖结构,以及它们协同工作的原理,都有非常清晰的介绍,让我对这个“食物消化工厂”有了全面的认识。最吸引我的是,书中对许多常见消化疾病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原理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辅以大量精美的图解。比如,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介绍,我不仅了解了它的危害,还看到了它在胃黏膜上“兴风作浪”的图片,让我对这种细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关于溃疡的形成和愈合过程,书中的动态图示也让我豁然开朗。治疗方法的介绍,虽然涉及到药物和手术,但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其作用原理,让我能够理解为什么医生会选择某种治疗方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何预防”的部分,它给了我很多关于健康饮食、生活习惯的实用建议,让我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患病的风险。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如何保持消化道的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额,虽然我有电子版,但是越看越爱不释手,乘着活动,赶紧买了……

评分

很好的书,对于一个即将上消化科的研究生来说十分有用!

评分

很不错

评分

是正版,质量不赖,书比较干净

评分

不错 物有所值

评分

图解盆景制作与养护常好的一本书,京东配送也不错!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位叫亚克敦的英国人,他的书斋里杂乱的堆满了各科各类的图书,而且每本书上都有着手迹。读到这里是不是有一种敬佩之意油然而升。因为有了书,就象鸟儿有了翅膀吗!然而,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是有好书并不一定能读好书。正如这位亚克敦,虽然他零零碎碎地记住了不少知识,可当人家问他时,他总是七拉八扯说不清楚。这里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善长于读书,而只会依葫芦画瓢。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所谓循序渐进,就是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诼渐深入或提高。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书有几千甚至几万,根本的目的在于对自己的书要层层深入,点点掌握,关键还在于把握自己的读书速度。至于熟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自己看过的书在看,在看,看的滚瓜烂熟,,能活学活用。而精思则是循序渐进,熟读的必然结果,也必然是读书的要决。盆景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载体之一而广为流传。当我们面对造型精美、意境无穷的盆景时,无不为之心

评分

内容全面,注释也挺全,小贵哈

评分

可以直得拥有的好书

评分

很好的参考书,内容全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