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走進草原》主要圍繞草、草原、草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而展開。具體內容包括:草原概況、草原生態係統組成與結構多樣性、草原生態係統功能多樣性、草原生態係統退化與生物多樣性、草原生態係統多樣性的保護與利用等。
草原,作為一個具有嚴格科學意義的術語,它是指那種分布於半濕潤、半乾旱到乾旱地區主要由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組成的天然群落,是不受地錶水與地下水影響而形成的地帶性的天然植物群落。而草地一詞,則泛指由低矮草本植物為主的綠地。它不像草原那麼嚴格意義上植物群落學上的概念.是植被中的一個類型。它可以是天然的草原、草甸,也可以是人工建成的草坪或者草地,因而意義較為廣泛。我國草地的麵積約60億畝,占國土總麵積的41.7%,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大的類型:溫帶草原、熱帶一亞熱帶草地和高寒草原。草原作為一個具有特殊組成、結構和功能的生態係統,在我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它是自然資源的寶庫;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是地球巨大的碳庫;是豐富的基因庫;是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是維護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的重要地區。對於發展特色産業和草原旅遊業具有廣闊的前景。
內頁插圖
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草原概況
一、草原、草甸與草地
二、草原生態係統
三、我國草原與世界草原
第二章 草原生態係統組成與結構多樣性
一、草原氣候多樣性與地多樣性
二、草原植物多樣性
三、草原動物多樣性
四、草原文化多樣性
五、草原生態係統類型多樣性
第三章 草原生態係統功能多樣性
一、生態功能多樣性
二、經濟功能多樣性
三、社會功能多樣性
四、草原生態係統服務與價值
五、全球變化下的草原
第四章 草原生態係統退化與生物多樣性
一、什麼是草原退化
二、草原為什麼會退化
三、草原退化的影響
四、退化草原係統的治理
第五章 草原生態係統多樣性的保護與利用
一、根據草地不同退化程度采取不同措施
二、不斷提高畜牧業集約化的水平
三、推動國傢加大投入,更要用好投入
四、關於圍封轉移
五、建立天然草原的閤理放牧製度
六、建立閤理割草製度問題
七、建立人工草地
八、發展草原地區旅遊業
九、推動自然保護區工程建設
十、發展有機畜産品,建立有機畜牧業生産體係
十一、建立草原生態補償機製
十二、草原不是“宜農荒地”
十三、要清理“官辦牧場”和“義務牧畜”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草原概況
三、我國草原與世界草原
我國960萬km2的土地上,有4億hm2,占國土麵積41%以上不同類型的草地。如此大麵積的草地,主要可分為三種類型;溫帶草原、高寒草地與熱帶亞熱帶草地(陳佐忠,2001)。
溫帶草原分布於我國北方,從東北平原越過大興安嶺,經過濛古高原、黃土高原到新疆山地,是我國天然草原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歐亞大陸草原的東部延伸。自東北嚮西南,主要由於降水量的變化而細分為溫帶草甸草原、溫帶典型草原和溫帶荒漠草原。
溫帶草甸草原是溫帶半濕潤地區地帶性的天然草地類型,植物主要是由中旱生多年生叢生禾草及根莖禾草和中旱生、中生雜草類組成,並可能散生著一些中旱生小灌木。這是草原中最濕潤的一種類型。集中分布在森林嚮草原過渡的地區,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草原帶的最東方嚮,如大興安嶺東麓的低山丘陵以及某些山地草原帶上部。著名的呼倫貝爾草地、锡林郭勒草地、科爾沁草地以及新疆阿爾泰和伊犁等地是草甸草原廣為分布的地區。其總麵積為14.5×106km2,占全國草地總麵積3.7%。
溫帶典型草原是溫帶內陸半乾旱氣候條件下形成的草地類型,其植物主要為真旱生與廣旱生多年生叢生禾草,而在某些條件下由灌木與小半灌木組成。這是我國草原中分布最廣也最具有典型性與代錶性的一類草原。
溫帶典型草原主要分布於我國呼倫貝爾高平原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陰山北麓、大興安嶺南部、西遼河平原等地。總麵積約41.1×106km2,約占全國草地總麵積10.5%。
溫帶荒漠草原是溫帶乾旱地區有代錶性的草地類型。植物主要是多年生旱生叢生小禾草為主,並有一定數量的旱生、強旱生的小半灌木與灌木。分布於溫帶典型草原帶往西的狹長區域內。在我國東西分布於75°~114°E之間,南北跨37°~47°N。如內濛古中西部、寜夏北部、甘肅中部以及新疆等地。
前言/序言
走進草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