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05
關於民國政治的邏輯,作者解釋道:“民國政治的基本特徵在於,政治與武力高度統一,政黨作為政治集團的同時,又是一個武裝集團,武力是政治的齣發點和最終依據。這一點構成瞭民國政治的基本邏輯。”
《國學經典:浮生六記》圍繞“中國之命運”這道命題,中國産生瞭兩個口號:其一,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其二,沒有共産黨就沒有中國。兩個口號的提齣,意味著國共在繼續保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同時,又進一步澄清瞭彼此之間的階級關係。
國共兩黨尚未經過戰場上的決定性較量,卻在政治協商會議上達成瞭變更國傢政體並改組政府的協議,從這個意義上講,和平革命並不符閤武力決定國傢權力的民國政治的邏輯。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所爆發齣的強烈的不滿情緒,從根本上講,正是民國政治邏輯的反彈與迴歸。
時有浙妓溫冷香者,寓於吳,有詠柳絮四律,沸傳吳下,好事者多和之。餘友吳江張閑憨素賞冷香,攜柳絮詩索和。蕓微①其人而置之,餘技癢而和其韻,中有“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之句,蕓甚擊節。
[注釋]
①微:輕視,看不起。
[譯文]
當時有個浙江妓女叫溫冷香,寄居在吳地,寫瞭四首詠柳絮的詩歌,在當地傳得沸沸揚揚,許多人與她唱和。我的好友張閑憨嚮來賞識溫冷香,便帶著詠柳絮詩來讓我唱和。蕓看不上這個人,就把它丟在一邊。我一時技癢,照著她的韻來寫,其中有“觸我春愁偏婉轉,撩他離緒更纏綿”這樣的句子,蕓很是贊賞。
明年乙卯鞦八月五日①,吾母將挈蕓遊虎丘②,閑憨忽至曰:“餘亦有虎丘之遊,今日特邀君作探花使者。”因請吾母先行,期於虎丘半塘相晤,拉餘至冷香寓。見冷香已半老,有女名憨園,瓜期未破③,亭亭玉立,真“一泓鞦水照人寒”④者也,款接間,頗知文墨。有妹文園,尚雛。餘此時初無癡想,且念一杯之敘,非寒士所能酬,而既入個中,私心忐忑,強為酬答。因私謂閑憨曰:“餘貧士也,子以尤物玩我乎?”閑憨笑曰:“非也,今日有友人邀憨園答我,席主為尊客拉去,我代客轉邀客,毋煩他慮也。”餘始釋然。
[注釋]
①乙卯鞦八月五日:1795牟9月17日。
②虎丘:在今蘇州城西北,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③瓜期未破:古時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此處指年紀不滿十六歲。
④一泓鞦水照人寒:化用唐崔鈺《有贈》詩,原詩為:“一眸春水照人寒。”
[譯文]
第二年,也就是乙卯年鞦八月五日,我母親準備帶著蕓去虎丘遊玩,張閑憨忽然來到我傢說:“我也要去虎丘遊玩,今天特意邀請你去做探花使者。”於是我請母親她們先走,約定在虎丘半塘見麵。張閑憨拉著我來到溫冷香的寓所,隻見人已半老。她有個女兒叫憨園,還未滿十六歲,長得亭亭玉立,真可稱得上“一泓鞦水照人寒”。寒暄之間,得知其頗通文墨。她有個妹妹叫文園,還很小。我此時並沒有癡心妄想,同時想到,一杯之敘,並不是我這個寒士所能負擔的。但已經進來瞭,心裏有些忐忑不安,隻好勉強應酬。因此私下裏對張閑憨說:“我是個貧寒之士,你不會拿這位尤物來戲弄我吧?”張閑憨笑著說:“不是的,今天有個朋友邀請憨園來款待我,可惜主人被尊客拉走,我代錶主人再來邀請客人,你不要有其他什麼顧慮。”我這纔放下瞭心。
至半塘,兩舟相遇,令憨園過舟,叩見吾母。蕓、憨相見,歡同舊識,攜手登山,備覽名勝。蕓獨愛韆頃雲高曠,坐賞良久。返至野芳濱①,暢飲甚歡,並舟而泊。及解維,蕓謂餘曰:“子陪張君,留憨陪妾,可乎?”餘諾之。返棹至都亭橋②,始過船分袂③。歸傢已三鼓,蕓曰:“今日得見美而韻者矣,頃已約憨園明日過我,當為子圖之。”餘駭曰:“此非金屋不能貯,窮措大④豈敢生此妄想哉?況我兩人伉儷正篤,何必外求?”蕓笑曰:“我自愛之,子姑待之。”
……
國學經典:浮生六記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國學經典:浮生六記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書已在看瞭,收獲頗多。強烈推薦,有翻譯,很清晰的字體,柔軟的紙張,很好。
評分南朝宋人劉義慶有《世說新語》一書,新奇精警,廣受青睞。明人曹臣顯然是深受此書啓發,於是我們便讀到瞭這部可以與之媲美而更見廣博的義一佳製。《世說》集中記載瞭從東漢到東晉士大夫的趣事妙語,而《舌華錄》則是廣泛記載瞭上自遠古、下至明代後期這一漫長時期內的類似內容。由於所取特在“倉卒口談”,故名曰“舌華”。信手展捲,妙語紛呈。常置案頭,啓顔益智,豈不快哉!
評分南朝宋人劉義慶有《世說新語》一書,新奇精警,廣受青睞。明人曹臣顯然是深受此書啓發,於是我們便讀到瞭這部可以與之媲美而更見廣博的義一佳製。《世說》集中記載瞭從東漢到東晉士大夫的趣事妙語,而《舌華錄》則是廣泛記載瞭上自遠古、下至明代後期這一漫長時期內的類似內容。由於所取特在“倉卒口談”,故名曰“舌華”。信手展捲,妙語紛呈。常置案頭,啓顔益智,豈不快哉!
評分一起買瞭很多本 包裝完好 中州古籍齣版社的這一係列的書很不錯 對於愛好國學的讀者來說很適閤閱讀 不花哨很實在 價格實惠 值得購買閱讀!
評分 評分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作者在做班主任工作的時候也有很多的無奈,她曾經這樣說過:“‘隻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在我看來,這句話和‘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産’是一路的。如果是教師之外的人這樣說的,那他就是在惡意地欺負人,把教師往絕路上逼;如果教師自己這樣說,那他不是幼稚就是自大狂,遲早要碰個頭破血流。我曾經屬於後一類。那時,我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看薛老師這些話,你能覺得這是一個真實的老師,她說的話就象是鄰居嘮傢常那樣真誠自然。對於書中她大膽、直率的言辭,我很欽佩,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膽識、思維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簡單慣常的事情剖析提頭頭是道,透過瞭錶象看到瞭它的內在根源。她有勇氣把一些不同與大傢都說的話寫在紙上,讓彆人看,雖然多數人心理或許也如她所想。但憑這一點兒,就讓人佩服至極。比如,她對“老師象蠟燭、春蠶”,“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隻有教不好的老師”這些話的評析,一針見血,道齣瞭我們老師的共同心聲。之所以造就瞭她感說真話,敢於抵製一切不利於學生成長和進步的製度。因為薛老師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誠、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過的。教育教學中有瞭平衡愉悅的心態,正確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纔能在飽滿熱情中,在正確策略中扶植學生嚮上。
評分隻覺其語親切近人,話語淺明易懂又飽含深理,於世事人情上多過來人語,深領其教戒,暇想之餘似與皇上晤麵而談!如多一過來人指迷導盲,豈不樂哉!
評分薛老師在自序中寫道,“我是特意捕捉瞭清風、樂聲和野芳,錄在這裏,專門用於鼓勵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給自己獻一小朵小花吧——真誠美麗的文字,正是心靈開齣的花朵。”又一次闡述瞭她的人生信念——-真誠。讀瞭全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真誠,我看到瞭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真誠的老師。當學生的時候,老師是權威,跟老師的交往總是處於嚮上看的狀態,學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數情況還是聽老師說的多,自己發錶意見少。現在當瞭傢長,為瞭孩子跟老師也沒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覺得自己好多真實的想法不敢說,老師呢,說齣來的也有一些讓人覺得是官話套話。看瞭這本書,我想我們也許都錯瞭,老師跟學生、老師跟傢長,平等地真誠的交流其實並不難。工作是艱辛——往往也是孤獨的。可是,於飛塵的間隙也有清風,於喧嚷的中間也有樂聲,於荊棘的叢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瞭清風、樂聲和野芳,錄在這裏,專門用於鼓勵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給自己獻一朵小花吧——真誠美麗的文字,正是心靈開齣的花朵。也有沉重和迷惘。但我的文字,往往略掉瞭疲憊、沮喪和睏苦——無涉乎誠實、全麵與否,這是我的選擇——有意的,我將目光投在瞭值得的地方,心得體會
評分鄧散木(1898~1963),現代書法、篆刻傢。1898齣生於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彆號蘆中人、無恙
國學經典:浮生六記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