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幼學瓊林

國學經典:幼學瓊林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正輝 譯
圖書標籤:
  • 國學
  • 經典
  • 幼學瓊林
  • 啓濛
  • 教育
  • 傳統文化
  • 兒童
  • 識字
  • 修身
  • 經史子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州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4833380
版次:1
商品編碼:1034676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學經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59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

內容簡介

  《國學經典:幼學瓊林》是書冠之幼學,顯而易見,它是一部童濛讀物。雖說是童濛讀物,然而書中廣輯天文地理、典章製度、倫理道德、風俗人情、衣食住行、技藝製作、神話傳說等各方麵的古代知識與典故,又儼然一部小百科全書。故四部分類,多屬之類書。全書按內容分類編排,計四捲三十三類,文法取諸駢體,閤轍押韻,易於誦讀。

目錄

捲一
天文
地輿
歲時
朝廷
文臣
武職
捲二
祖孫父子
兄弟
夫婦
叔侄
師生
朋友賓主
婚姻
女子
外戚
老幼壽誕
身體
衣服
捲三一
人事
飲食
宮室
器用
珍寶
貧富
疾病死喪
捲四

精彩書摘

  孟嘗廉潔,剋俾閤浦還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歸璧。[注釋]剋俾(bi):能夠使的意思。[譯文]東漢時廣東閤浦産玉,隻因遇到貪官,這些珠子都跑到彆的地方去瞭。後來孟嘗當瞭閤浦太守,廉潔奉公,革除前弊,珠子又都迴到瞭閤浦。春鞦趙國宰相藺相如忠勇有謀,能讓被秦昭王騙去的和氏璧仍歸還趙國。  玉釵作燕飛,漢宮之異事;金錢成蝶舞,唐庫之奇傳。  [注釋]玉釵作燕飛:漢武帝受兩仙女贈玉釵,他送給瞭寵妾趙婕妤,宮人想打碎玉釵,結果玉釵變成白燕飛天而去。金錢成蝶舞:唐穆宗時。宮中牡丹花開放,有黃色、白色的蝴蝶數萬在花間飛舞,皇帝命令張網捕捉,得到數百隻,仔細一看,原來是府庫的金錢。  [譯文]玉釵化為燕子飛去,這是漢代宮中的怪事;金錢變作蝴蝶飛舞,這是唐朝國庫的傳奇。  廣錢固可以通神,營利乃為鬼所笑。  [注釋]廣錢:很多錢。  [譯文]唐朝張延賞辦案,有人送他十萬貫錢收買他,他說:“錢十萬,可通神,我怕帶來災禍。”於是他把案子停辦瞭。南朝宋劉伯龍,雖在朝廷內外做官,傢裏仍很清貧,有一次想經營一毛之利的生意,見旁邊一個鬼在拍手大笑。他嘆息說:“貧窮是命定的,今日的事被鬼取笑瞭。”  ……

前言/序言

  《幼學瓊林》的前身是《幼學須知》,明程登吉撰,黃汪若注,錢元龍厘正。清乾隆時鄒聖脈作瞭增補,並重新為注,這個本子方是今天所說的《幼學瓊林》。至於道光時董成重注,改名《幼學求源》;民國後,費有容、葉蒲遜、蔡東藩等人亦為增補之事,無關本書,姑不論之。

  是書冠之幼學,顯而易見,它是一部童濛讀物。雖說是童濛讀物,然而書中廣輯天文地理、典章製度、倫理道德、風俗人情、衣食住行、技藝製作、神話傳說等各方麵的古代知識與典故,又儼然一部小百科全書。故四部分類,多屬之類書。全書按內容分類編排,計四捲三十三類,文法取諸駢體,閤轍押韻,易於誦讀。

  這次整理,以清同治十年(1871)文盛堂刻本《幼學瓊林》(捲端題《新增幼學故事瓊林》)為底本,進行注釋、譯文。注釋當中,凡經多方查考無從解釋的字詞或典故,明標未詳。(黃侃先生嘗謂:“治學之病有四,其一日不能闕疑。讀古書當擇其可解者而解之,以闕疑為貴,不以能疑為貴也”,詳見《量守廬學記續編·黃先生語錄》。)茲舉二例:《天文》:“欺火、謝仙,俱掌雷火。”即注為:“數火:未詳。或為掌管雷火的神。”《文臣》:“俗美化醇,尹翁歸去思蜀郡。”即注為:“‘去思蜀郡’,意者未詳。譯文強解之。”


書海拾遺:一段關於知識探索的旅程 自古以來,人類對知識的渴求從未停歇。我們仰望星空,追尋宇宙的奧秘;我們俯察大地,探究萬物的生成;我們審視內心,洞悉人性的幽微。知識,如同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引領我們穿越迷霧,抵達智慧的彼岸。 這本書,便是這樣一次對知識深邃而悠遠的探索。它並非要收錄某種特定領域的集大成之作,也非意圖梳理某個朝代的學術脈絡。它的旨趣在於,以一種更為自由、更為寬廣的視角,勾勒齣知識海洋中那些令人神往的島嶼,那些閃耀著獨特光芒的礁石。它是一份精選的拾遺,是一次靈感的碰撞,更是一場心智的遨遊。 我們生活的時代,信息爆炸,知識的獲取渠道空前便捷。然而,信息的洪流中,辨彆真僞、去蕪存菁,反而變得更為重要。這本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試圖為你我搭建一座橋梁,連接那些經過時間沉澱、依然閃爍著生命力的思想火花,那些能夠觸動我們心靈、啓迪我們智慧的獨特見解。 書中收錄的篇章,或許來自古老的哲學思辨,探討著“道”與“理”的根源,追問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它們可能關於“天人閤一”的哲學境界,關於“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實踐路徑,關於“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亦或是關於“無為而治”的政治智慧。這些古老而永恒的思想,在今日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深刻的啓示,幫助我們理解世界,安頓內心。 也許,你會在書中遇到關於自然萬象的奇妙觀察。從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到草木蟲魚的生長規律,從風雨雷電的變幻莫測,到山川河流的壯麗景象。這些記錄,不僅僅是對自然的描摹,更是古人對世界運行法則的初步探索與體悟。它們可能以詩意的語言,描繪齣山河的壯美;可能以嚴謹的觀察,揭示齣自然的規律;更可能以一種敬畏之心,錶達齣對天地萬物的贊嘆與臣服。這些篇章,能讓我們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關係,感受生命的神奇與力量。 書中也可能觸及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遷。關於王朝的興衰更替,關於製度的演進演變,關於社會風貌的時代烙印。這些曆史的片段,如同散落在時間長河中的珍珠,串聯起人類文明的脈絡。它們記錄著先輩的經驗與教訓,也摺射齣人性的復雜與多麵。通過閱讀這些曆史的印記,我們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當下的社會,更清晰地認識人類前進的道路。 除此之外,我們或許還會走進那些充滿智慧的寓言故事,那些閃爍著生活哲理的民間傳說,那些精妙絕倫的詩詞歌賦,抑或是那些充滿匠心獨運的工藝描繪。這些篇章,可能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傳達深刻的道理;可能以委婉含蓄的筆觸,觸動人們的情感;也可能以精巧的技藝,展現齣人類的創造力。它們是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民族智慧的結晶,更是滋養我們心靈的甘泉。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拘泥於某一個單一的學術流派,不局限於某一種特定的知識範疇。它更像是一個知識的集市,匯聚瞭來自不同角落、不同時代的智慧與光芒。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呈現,激發齣讀者更廣泛的興趣,引發更深層次的思考。或許,你在閱讀一篇關於天文的記述時,會聯想到關於宇宙起源的哲學討論;你在品味一首描繪田園風光的詩歌時,會體會到一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你在瞭解一項古老技藝的製作過程時,會感嘆於古人對細節的極緻追求。 這不是一本需要你從頭讀到尾的教科書,也不是一本需要你背誦記憶的參考書。它更像是一片可以自由漫步的花園,你可以隨意選擇你感興趣的角落駐足,去欣賞那裏的風景,去嗅那裏的芬芳。每一篇獨立的篇章,都可能是一扇窗,為你打開一個新的視野,為你帶來一份新的感悟。 在信息碎片化的今天,我們常常感到知識的淺薄與浮躁。而這本書,正是希望能夠提供一種沉澱,一種深度。它邀請你放慢腳步,去傾聽那些來自遠方的聲音,去體味那些經過時間考驗的思想。它鼓勵你用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不同的觀點,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接收到的信息。 我們相信,知識的力量在於其能夠啓迪心智,在於其能夠豐富人生。這本書,正是希望成為你知識旅程中的一個小小驛站,讓你在忙碌的生活中,能夠有一個喘息的空間,能夠有一個可以汲取營養的源泉。它或許不能解決你所有的疑問,但它一定能夠在你心中播下探索的種子,讓你對未知充滿好奇,對世界充滿熱愛。 閱讀,是與古人對話,是與智慧交流。這本書,希望能夠成為你手中那把開啓智慧之門的鑰匙,讓你能夠更自由地徜徉在知識的海洋,發現屬於你自己的寶藏。它是一次邀請,邀請你一同踏上這段充滿驚喜與啓發的知識探索之旅。在這段旅程中,我們期待你能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本身,更是那份獨立思考的能力,那份感受生活美好的情懷,以及那份不斷超越自我的勇氣。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國學小白”量身定做的!以前看到那些繁體的古籍,就頭暈,總覺得離自己太遠。但《幼學瓊林》不一樣,它就像一本精心編織的故事集,把那些復雜的概念用最簡單、最有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四時”的描寫,春天萬物復蘇,夏天烈日炎炎,鞦天瓜果飄香,鼕天白雪皚皚,每一個季節都配有貼切的詩句和有趣的解說,讓我一下子就感受到瞭古人對自然變化的細膩觀察。還有關於“五倫”的解釋,從“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基本的關係,講到瞭維係這些關係所需要的德行,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信”。這些看似樸素的道理,其實是構建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石。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一個初步但清晰的認識,不再覺得它高不可攀,而是觸手可及,充滿魅力。

評分

這本《幼學瓊林》真是給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以前總覺得國學離我們很遙遠,古人的智慧就像深藏在古籍中的寶藏,難以尋覓。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那些看似高深的道理,其實早已融入瞭我們的生活,隻是我們常常忽略瞭。比如書中關於“孝”的論述,從“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樸實感恩,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敬畏之心,讓我深刻理解到,孝不僅僅是物質上的供養,更是對父母生命饋贈的珍視和迴報。還有關於“禮”的講解,從“人無禮不立”的社會基礎,到“剋己復禮為仁”的個人修養,讓我意識到,禮儀並非繁文縟節,而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尊重彼此的潤滑劑。書中的很多例子都非常生動形象,比如用“雞鳴狗盜”的故事來解釋“忠”,用“掩耳盜鈴”來諷刺“愚”,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幼學瓊林》的解讀下,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讓我對其中的道理更加豁然開朗。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為我鋪就瞭一條通往國學智慧的橋梁。

評分

《幼學瓊林》這本書,可以說是給我的心靈做瞭一次“大掃除”。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比較隨性的人,不太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很多“規矩”背後,其實蘊含著深刻的人生智慧。比如,書中關於“飲食”的講究,不僅僅是關於食物的烹飪,更是一種對食物的尊重,對勞作者的感恩,以及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它提醒我們要“食不言,寢不語”,這看似簡單的要求,其實是為瞭讓我們在進食時更專注,在休息時更安寜。再比如,關於“居處”的描寫,古人對居室的布置,對環境的清潔,都體現瞭一種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及對內心寜靜的嚮往。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生活方式,發現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可以變得更有儀式感,更有內涵。它不是強迫我去遵循什麼,而是通過展示古人的生活方式,來啓發我去思考,去選擇。

評分

《幼學瓊林》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教材,不如說是一本關於人生百科的書。它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將中華民族幾韆年的文化精髓,濃縮在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簡潔的格言中。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君子”的描繪,他們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是懂得修身養性,懂得如何與他人相處,懂得如何承擔責任的人。書中的“君子”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追求,但同時又謙遜有禮,懂得包容。這一點讓我深受啓發,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要注重與他人的和諧關係。書中對於“天地萬物”的描繪,也充滿瞭哲理。從“乾”代錶天,“坤”代錶地,到萬物生長,四季更替,無不體現瞭自然界的規律和生命的輪迴。這種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是現代人常常缺失的。通過閱讀《幼學瓊林》,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與古人進行瞭一場心靈的對話,感受到瞭他們對生命、對世界的深刻洞察。

評分

讀完《幼學瓊林》,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古人的生活智慧真的太值得我們學習瞭。書中對“仁義禮智信”的闡述,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貫穿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例如,關於“信”,書中講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放在現代社會依然是極其重要的品質。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言齣必行,那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度該有多高?再比如“智”,書中通過各種小故事,告訴我們處事的智慧,比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是一種識人、用人的境界。這本書讓我明白,國學經典並非束之高閣的古董,而是融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和人生智慧。我尤其喜歡書中對“節”的論述,無論是節製欲望,還是節約開支,都體現瞭古人對物質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這種“知足常樂”的態度,在當下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顯得尤為可貴。它提醒我們,不要被物欲濛蔽雙眼,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滿足。

評分

內容全,增補部分沒興趣看。

評分

唉,慚愧……

評分

二、 注解詳細:

評分

很好的幼兒國學讀物。

評分

書是正品 不過有點摺痕 還有點汙漬

評分

此書一般,樹皮不太乾淨。

評分

1. 本書:雲師係是豐隆,雪神號為滕六

評分

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天地與人,謂之三纔。日為眾陽之宗,月乃太陰之象。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氣;月裏蟾蜍,是月魄之精光。風欲起而石燕飛,天將雨而商羊舞。鏇風名為羊角,閃電號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號。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車之女曰阿香。雲師係是豐隆,雪神乃是滕六。欻火、謝仙,俱掌雷火;飛廉、箕伯,悉是風神。列缺乃電之神,望舒是月之禦。甘霖、甘澍,俱指時雨;玄穹、彼蒼,悉稱上天。雪花飛六齣,先兆豐年;日上已三竿,乃雲時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見甚稀;吳牛喘月,笑人畏懼過甚。望切者,若雲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參商二星,其齣沒不相見;牛女兩宿,惟七夕一相逢。後羿妻,奔月宮而為嫦娥;傅說死,其精神托於箕尾。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沐雨櫛風,謂風塵之勞苦。事非有意,譬如雲齣無心;恩可遍施,乃曰陽春有腳。饋物緻敬,曰敢效獻曝之忱;托人轉移,曰全賴迴天之力。感救死之恩,曰再造;誦再生之德,曰二天。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晨星謂賢人寥落,雷同謂言語相符。

評分

雖是小兒讀物,但給沒有學習過古文的大人來說,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