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

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萍,张苍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皮肤科
  • 皮肤病
  • 中医
  • 临床问答
  • 主治医生
  • 养生
  • 健康
  • 医学
  • 图解
  • 常见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36384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480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主治医生提高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857
字数:70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以基层中医院皮肤科医生和西医院皮肤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简要介绍中医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中医四诊要点、中医辨证、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知识,使基层中医师能理清皮肤病辨治的基本思路,使西医皮肤科医生能增进对中医药的了解,并能在临床中增加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该书介绍了与皮肤病相关的一些基本的中医理论,介绍了皮肤病的四诊方法、辨证方法、治疗原则和与患者沟通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对银屑病、湿疹、扁平苔藓、痤疮、白癜风等重点病种做了细致的介绍;对毛周角化等近200种常见皮肤病种也做了简要的介绍。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1.皮肤病中医诊疗思路有哪些?
2.西医皮肤科医生如何使用本书?
3.如何辨治病机简单的皮肤病?
4.张志礼教授对皮肤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有何论述?
5.皮肤科医生如何提高中医思维能力?
6.皮肤病辨病思路如何?
7.皮肤病辨人思路如何?
8.患者身体的基础状况对于皮损、舌象有何影响?
9.皮肤病与人体健康背景有几种关系?如何相互影响?
10.如何理解皮肤与脏腑的关系?
11.如何从皮肤病角度理解人与天地相参?
12.皮肤科如何辨证论治?
13.如何将取类比象的方法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14.如何处理皮肤病治疗中辨病与辨证的关系?
15.皮肤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6.中医如何认识生命过程?
17.如何从阴阳失调角度认识皮肤病的病机?
18.如何从血异常的角度认识皮肤病的病机?
19.如何从脏腑功能失调角度认识皮肤病的病机?
20.如何认识皮肤病复发的问题?
21.张志礼教授如何论述气血辨证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22.心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23.肝胆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24.脾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25.肺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26.肾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27.三焦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28.中医经典中对皮肤状况与脏腑关系的认识如何?
29.古人对毛发、肌肉状况与人体气血盛衰的关系有何论述?
30.如何应用八纲辨析皮肤病?
……
附录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常用方剂

前言/序言


《医林探秘:辨证施治的智慧与实践》 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是一次深入中医皮肤科浩瀚知识海洋的旅程。它旨在为每一位对中医皮肤病学充满好奇与热情的读者,搭建一座理解、学习和实践的桥梁。我们相信,真正的医学智慧,源于对生命万物的细致观察,源于对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的深刻洞察,更源于无数医者在临床一线积累的宝贵经验。 内容概览: 本书将带领您探索中医皮肤科的理论基石,从基础的中医理论出发,层层深入,解析皮肤病与人体内在脏腑、气血津液之间的复杂联系。我们将详细阐述中医如何看待皮肤的生理功能,为何将皮肤视为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以及皮肤的病变如何映射出脏腑功能的失调。 理论溯源: 从《黄帝内经》的经典论述,到历代医家对皮肤病学的贡献,系统梳理中医皮肤科的发展脉络。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望、闻、问、切四诊在皮肤病诊断中的特殊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辨证分型来确定病因病机。 脏腑与皮肤的关联: 详细剖析肺、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异常如何引发不同的皮肤病症。例如,肺主皮毛,其功能失调可能导致风疹、荨麻疹等;脾主肌肉,其运化失常则易出现湿疮、瘾疹等。我们将通过大量经典医案,佐证这些理论的临床价值。 病因病机的辨析: 深入探讨中医对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皮肤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理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道理,揭示疾病发生的内在与外在因素。 辨证论治的精髓: 本书的核心在于强调“辨证施治”这一中医的灵魂。我们将系统介绍各种常见的皮肤病证型,并提供详细的辨证思路和论治方法。从寒湿蕴结、湿热互结,到血虚风燥、阴虚内热,每一个证型都配以典型的临床表现、脉象舌苔特征,以及相应的治法和常用方剂。 方药的奥秘: 深入讲解中医皮肤科常用方剂的配伍原理、君臣佐使的配药法则,以及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例如,白芷、苍术、防风等祛风止痒药物,黄连、黄柏、丹皮等清热解毒药物,当归、生地、丹参等养血活血药物,在不同病证中的应用和加减变化。 外治法的智慧: 除了内服方药,本书还将重点介绍中医皮肤科丰富的ases外治方法,如中药熏洗、膏剂外敷、针灸、拔罐、放血等。这些传统疗法在缓解症状、加速康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例如,针对湿疮的熏洗方,针对癣的药膏配伍,以及针对面瘫、带状疱疹的针灸疗法。 常见病症的深度解析: 本书将选取临床上最常见、最棘手的皮肤病症进行深度解析,包括但不限于: 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牛皮癣) 带状疱疹、单纯疱疹 痤疮(青春痘)、酒渣鼻 各种癣类(体癣、股癣、足癣) 黄褐斑、白癜风 湿疮、丹毒、恶疮 冻疮、臌胀 以及其他疑难皮肤杂症 对于每一种病症,我们将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法方药、临床验案、预防调护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 临床实践指导: 本书力求贴近临床实践,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展示中医治疗皮肤病的思路和技巧。我们将分享资深医者的临床经验,解析疑难杂症的辨治过程,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指导,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采用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使复杂的医学概念易于理解和记忆。 注重辨证论治: 始终贯穿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理念,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内容全面,条理清晰: 覆盖中医皮肤科的各个重要方面,知识体系完整,结构逻辑清晰。 借鉴古今智慧: 融合传统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洞察。 适读人群: 中医皮肤科的在读学生、进修医师。 希望系统学习中医皮肤病学的临床医生。 对中医皮肤病学感兴趣的养生爱好者。 任何希望通过中医改善皮肤健康状况的读者。 《医林探秘:辨证施治的智慧与实践》将为您打开一扇了解中医皮肤病学奥秘的大门,帮助您掌握辨证施治的精髓,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最终更好地守护皮肤健康,传递生命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厚实的著作,封面设计稳重而不失专业感,散发着中医药特有的沉静气质。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股知识的海洋瞬间将我淹没。我一直对中医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独特见解抱有浓厚兴趣,总觉得它能触及现代医学有时难以抵达的根本。这本书的编排方式,似乎是以一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从基础理论到具体的病症,再到治疗方案的论述,都显得条理清晰。每一个篇章都仿佛是一扇新世界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中医如何通过辨证施治,将那些顽固的皮肤困扰一一化解。那些平日里被西医诊断为疑难杂症的皮肤问题,在这里似乎都有了中医的解释和出路,这让我感到由衷的振奋。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一些常见但难以根治的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痤疮等的详细阐述,希望能从中找到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有效的治疗思路。书中的语言风格,我初步浏览下来,感觉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通俗易懂,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它不像是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耐心细致地与你交流,娓娓道来。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相当可观,翻阅起来沉甸甸的,仿佛蕴含着无数的智慧结晶。我迫切地想要深入探究书中关于中医辨证论治在皮肤科应用的具体实践。我一直对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阴阳五行”、“脏腑辨证”等理论在皮肤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充满好奇。这本书应该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中医如何“对症下药”的窗口。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论述,比如那些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皮肤病,究竟在中医看来,是如何进行辨证和治疗的?这本书的详实内容,让我看到了中医在这些领域可能拥有的强大潜力。我想知道,它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治疗思路,或者是一些被长期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典方剂。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复杂的理论,让即使是对中医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逐步领悟其精髓,并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资深中医皮肤科专家的悉心教导。我一直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念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深感兴趣,认为这是一种区别于西医的、更注重个体化和根本性的治疗方式。书中庞大的篇幅和严谨的排版,预示着它涵盖了中医皮肤科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无不涉及。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一些常见的、但又让患者头疼不已的皮肤病,例如湿疹、痤疮、带状疱疹等,从中探寻中医独特而有效的治疗策略。我想了解,中医是如何通过分析病因、病机,结合患者的体质,来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的。这本书,无疑是我学习和理解中医皮肤科知识的宝贵财富,它能帮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医在解决皮肤问题上的独特优势。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次深入中医皮肤科殿堂的朝圣之旅。我被书中洋溢的学术气息所深深吸引,每一页都凝聚着作者对中医皮肤病学的深刻理解和临床实践经验。从精巧的病症分类,到独具匠心的治法设计,再到辨证论治的精髓解析,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我一直认为,中医的魅力在于其“整体观”和“辨证施治”,而这本书恰恰将这一理念在皮肤科领域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罗列症状和方剂,更是在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根据个体的体质、病因、病机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种“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治疗思路,是中医最宝贵之处,也是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书中关于一些经典病症的论述,让我对那些缠绵难愈的皮肤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期待在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及病根、而非仅仅缓解表象的治疗方法,实现真正的“标本兼治”。它让我看到了中医在治疗各种皮肤疾病方面,拥有着一套独特而强大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与内容呈现出的深度,足以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我一直对中医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独特之处,例如“内病外治”、“扶正祛邪”等理论,抱有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原理,并结合大量的临床案例,让我清晰地理解中医是如何通过辨证施治来解决各种皮肤问题的。我想知道,对于那些困扰多年的皮肤顽疾,中医是否有着更加根本性的解决方案。书中详实的条目和精炼的语言,预示着它将为我开启一扇通往中医皮肤科智慧宝库的大门。我期待在书中找到那些能够触及皮肤问题根源,并提供切实有效治疗思路的内容。它让我看到,中医并非只是经验的堆砌,而是有着一套完整而精深的理论体系,能够为皮肤健康提供更全面的守护。

评分

《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以基层中医院皮肤科医生和西医院皮肤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简要介绍中医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中医四诊要点、中医辨证、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知识,使基层中医师能理清皮肤病辨治的基本思路,使西医皮肤科医生能增进对中医药的了解,并能在临床中增加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评分

中医是我的一部分 我喜欢中医 这书应该说比较适合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人 至少我这么认为  《中医皮肤科主治医生748问》以基层中医院皮肤科医生和西医院皮肤科医生为主要读者对象,简要介绍中医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中医四诊要点、中医辨证、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知识,使基层中医师能理清皮肤病辨治的基本思路,使西医皮肤科医生能增进对中医药的了解,并能在临床中增加一种新的治疗手段。

评分

8.患者身体的基础状况对于皮损、舌象有何影响?

评分

9.皮肤病与人体健康背景有几种关系?如何相互影响?

评分

28.中医经典中对皮肤状况与脏腑关系的认识如何?

评分

24.脾与皮肤病的关系如何?

评分

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正版 新书 送货快 包装好 崭新 满意

评分

21.张志礼教授如何论述气血辨证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

评分

7.皮肤病辨人思路如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