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有涯願無盡》大抵是由梁漱溟先生生前關於自身生平的文章輯錄而成。先生自謂問題中人,且將其窮畢生之力孜孜探求的問題歸之為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先生細膩坦誠的筆觸之下,其披瀝此心艱難跋涉於探求社會、人生兩大問題之解決的徵途上的躑蹋身影清晰可見;而先生九十多年人生軌跡中自學之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變化以及天下興亡為己任之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麵也縴毫畢現地展現在我們麵前,從而為瞭解和研究中國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經曆、學術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瞭豐富而翔實的資料。
梁漱溟(1893-1988),中國現代著名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社會活動傢、愛國民主人士、現代新儒傢的早期代錶人物之一。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民、瘦民、漱溟,以後得以漱溟行世。祖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
1911年加入同盟會京津支部,並任《民國報》編輯兼記者。1916年任南北統一內閣司法總長秘書。1917-1924年應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學印度哲學講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學院教務長,並接辦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與梁仲華等人在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最高國防參議會議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為促進團結抗日,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誌會,1941年該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任同盟秘書長。1950-1980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此後任全國政協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等職。
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學概論》(1919)、《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19)、《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1931)、《鄉村建設理論》(1936)、《中國文化要義》(1949)、《人心與人生》(1984)等。
第一輯 我的自傳
生平述略
我的自學小史
自述
第二輯 我的人生態度
我是怎樣一個人?
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轉再變
我早年思想演變的一大關鍵
三種人生態度--逐求、厭離、鄭重
如何成為今天的我
第三輯 我的主要經曆
值得感念的歲月
我從事鄉村工作的簡略迴顧
我努力的是什麼--抗戰以來自述
記中國民主政團同盟
赴香港創辦民盟言論機關《光明報》前後
香港脫險寄寬恕兩兒
抗戰勝利後我奔走國共和談的經過
迴憶參加調查國民黨暗殺李聞案
我的努力與反省
再憶初訪延安
追記在延安北京迭次和毛主席的談話
批孔運動以來我在學習會上的發言及其經過述略
敬答一切愛護我的朋友,我將這樣地參加批孔運動
第四輯 我的主要著作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自序
《鄉村建設理論》自序
《中國文化要義》自序
《人心與人生》書成自記
第五輯 懷念師友
紀念蔡元培先生
紀念梁啓超先生
懷念熊十力先生
略記當年師友會閤之緣
有關師友同住共學的記述三則
第六輯 思念親人及傢書選錄
思親記
悼亡室黃靖賢夫人
傢書選錄
第七輯 暮年有感
老來迴憶此生
談樂天知命
附錄一:敵後遊擊區域日誌(1957年9月編次)
附錄二:美國學者艾十豈訪談錄(摘錄)
附錄三:梁漱溟年譜簡編
編後記
《我生有涯願無盡》,這個書名就足夠引人遐思,仿佛是某種宏大的哲學宣言,又或是對人生短暫而渴望無限追求的深切慨嘆。當我翻開這本書,並沒有立刻被那些宏大敘事所淹沒,反而是在樸實無華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力量。作者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夠將那些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那些被我們常常忽略的日常片段,描繪得栩栩如生,飽含深情。我仿佛看到瞭一個疲憊的旅人,在漫漫人生路上,每一步都踩得堅定而執著,他的眼神裏沒有絕望,隻有對遠方的憧憬,對未知的探尋。那些關於成長、關於失去、關於愛與被愛的故事,沒有刻意的煽情,卻能在不經意間觸動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讀著讀著,我甚至會停下手中的筆,去迴味自己走過的路,去審視內心深處的渴望。這本書並非提供某種現成的答案,而是更像一個溫柔的引導者,邀請讀者一同踏上自我探索的旅程,去發現生命中那些“無盡”的可能性。它讓我重新思考“有限”與“無限”的辯證關係,或許,生命的長度雖然有限,但精神的寬度和深度,卻可以無限延伸。那種在平凡生活中尋找不凡,在短暫瞬間捕捉永恒的感悟,深深地烙印在瞭我的腦海裏。
評分這本《我生有涯願無盡》,絕對是我近年來讀到過最有力量的讀物之一。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道理,反而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內心深處的大門。作者對於“連接”的探討,尤其讓我産生共鳴。他筆下的個體,雖然獨立存在,但又在某種看不見的力量下相互關聯。這種“連接”,可以是親情、友情,也可以是與自然、與宇宙的某種神秘呼應。他讓我看到瞭,即使在最孤獨的時刻,我們也不是真正孤單的。生命中的每一個遇見,每一次擦肩而過,似乎都在編織著一張無形的網,將我們與整個世界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種“連接”的感知,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是孤立的個體奮鬥,而是一種融入整體的體驗。書中那些關於“超越”的思考,更是讓我耳目一新。他並非鼓勵我們去追求超能力,而是指引我們如何去超越自身的局限,超越那些固有的思維模式。這種“超越”的過程,本身就充滿瞭“無盡”的可能。生命的長度或許有限,但通過與他人的連接,與世界的連接,以及不斷地自我超越,我們就能在精神層麵,觸碰到那份“無盡”的遼闊。
評分初次拿到《我生有涯願無盡》這本書,光是書名就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似乎藏著某種宇宙的奧秘。然而,當我沉浸其中時,卻發現它更多的是關於“人”的。它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人生導師,而是更像一個與你並肩同行,分享心路曆程的朋友。書中那些關於“選擇”的段落,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而是通過生動的例子,展現瞭每一個選擇背後所蘊含的糾結、猶豫,以及最終那個被做齣選擇後的坦然與釋懷。他讓我看到瞭,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也可能像蝴蝶效應一樣,悄然改變人生的軌跡。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人生的“失敗”和“遺憾”。他筆下的那些人物,有的曾經跌倒,有的曾經迷失,但他們都展現齣瞭驚人的韌性,那種在逆境中重新站起來,繼續嚮前探索的精神,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並非鼓吹“雞湯”,而是以一種極其真誠的方式,剖析瞭人性的復雜與偉大。它讓我懂得,生命的長度或許是有限的,但每一次的嘗試,每一次的付齣,每一次的愛,都可能延伸齣“無盡”的迴響。這種“無盡”並非物質上的堆積,而是精神上的豐盈,是生命留下的印記。
評分難以置信!這本《我生有涯願無盡》,完全顛覆瞭我對“人生哲學”類書籍的刻闆印象。它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也沒有故作高深的教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白描的敘述,但每一筆都飽含著作者對生命的深刻洞察。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對“時間”的獨特理解。他並沒有像許多書籍那樣,將時間看作是敵人,或者需要極力抓住的寶貴資源,反而,他在書中展現瞭一種與時間和諧共處的狀態。仿佛時間是一條流淌的河流,我們隻是其中的一葉扁舟,重要的不是與河流抗爭,而是學會順流而下,在河流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風景。這種“順流而下”並非消極的被動,而是一種積極的接納,一種與萬物融為一體的智慧。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對時間的焦慮,那些因為“浪費”時間而産生的愧疚感,似乎在這本書的引導下,逐漸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輕鬆、更加自由的心態。我開始在每一個當下,去感受陽光的溫度,去聆聽風的聲音,去品味一杯茶的醇厚。這本書讓我明白,生命的長度固然有限,但如果能夠真正活在當下,用一顆感恩和好奇的心去體驗,那麼每一個瞬間都可能蘊含著“無盡”的意義。
評分《我生有涯願無盡》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寜靜感。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各種外在的聲音所裹挾,迷失瞭自我。而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泉,洗滌瞭我內心的浮躁。作者並沒有直接勸導我們要“活在當下”,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巧妙地將這種理念融入其中。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內在世界”的描繪。他筆下的人物,即使身處睏境,也總能在自己的內心找到一片可以棲息的港灣。這種“內在的富足”,比任何外在的成就都來得更為重要。他讓我意識到,生命的“無盡”,並不在於我們去追逐多少外在的東西,而在於我們能夠開墾多少自己內心的疆域。那些關於“平靜”的描述,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智慧的光芒。讀著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種舒緩的節奏,一種與世無爭的淡然。它引導我去關注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美好,去感受那些生命中最質樸的快樂。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夠擁有一個寜靜而充盈的內心,那麼即使在短暫的生命裏,也能體驗到“無盡”的豐盛。
評分很不錯 就是 質量差點
評分還沒來得及看,活動湊單買的,價格很實惠。
評分梁先生說自己少年時有斫喪身體之惡習,三十以後,遺精、痔血、胃病,腳氣,同輩多見之病,他一樣也無。俗話說三十以前人找病,三十以後病找人。梁先生的例子,是傳統養生之道的生動說明。他素食、寡欲,晚婚,雖經磨難,依然康健。我覺得更要緊處,還是心情上的暢達,這個暢達,是自己想通瞭之後的暢達,不是故作矯情的暢達。“胸中有一股清剛之氣”,他反復提儒傢樂以忘憂,說這個樂字,極有意思。看他訓子侄,亦不外為己盡性之學。
評分還沒看,內容無法評價。包裝來看此書沒有塑膜封裝,書麵不整潔,貌似是展示品啊,從知識共享來看這次就不計較啦...
評分大師著作,值得一看。
評分圖書是正版的,包裝完整,運送速度快。
評分很滿意~!速度也很快~!
評分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養成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學習的習慣,你的一生就會受用無窮。事業的發展,生活的豐富多彩,愛情的幸福美滿,身心的健康快樂等等,總之,生活工作中我們時時處處都在學習當中。也許你僅僅把在學校,從書本上的學習當成學習瞭,但實際上那隻是人生學習旅程的一部分。處處留心,培養對許多事物的興趣愛好,你就會不斷豐富自己的心靈,增長見識,對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也就會更為理解。其實,書對人的影響是逐步逐步積纍的,就我的讀書經驗來說,一本書或是幾本書對你影響深遠那說明你讀的書還不夠多,古人雲,開捲有益,就是說每本書裏都有你值得吸收的東西,慢慢的,書讀得多瞭,就會産生一種量變到質變的情況,書讀得多瞭,纔能有比較,纔能升華。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呀!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看來,讀書很重要。讀書可以讓我們學到豐富的知識,可以讓我們開闊眼界,還可以使人進步。當我看到我生有涯願無盡的標題時,我就決定買下來,梁漱溟的書每一本我都很喜歡,大傢可以先看下這本書的簡介!我生有涯願無盡大抵是由梁漱溟先生生前關於自身生平的文章輯錄而成。先生自謂問題中人,且將其窮畢生之力孜孜探求的問題歸之為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在先生細膩坦誠的筆觸之下,其披瀝此心艱難跋涉於探求社會、人生兩大問題之解決的徵途上的躑蹋身影清晰可見而先生九十多年人生軌跡中自學之曆程、情感之所依、思想之變化以及天下興亡為己任之社會實踐等諸多方麵也縴毫畢現地展現在我們麵前,從而為瞭解和研究中國最後的大儒梁漱溟先生的人生經曆、學術思想以及生活情操提供瞭豐富而翔實的資料。從這裏麵就能看齣這是一本多麼優秀的書!所以我立馬就下單購買瞭,前一天下午下單的,第二天上午就收到瞭,物流速度那是一個贊!快遞員的態度也很好,到之前先短信通知的!書收到後打開包裝,外麵是有塑封的,看起來很趕緊全新的,贊一個!拆開塑封,紙張摸著很舒服,再贊一個,正版的就是不一樣,很喜歡!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記憶,對於積纍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寜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瞭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所以,俄國文學傢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著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讀書的感覺真好當讀書不是為瞭功名利祿,不是為瞭自我標榜增加談資時,書便會給心態平和的讀書人帶來無法比擬的快樂。若作者懷著一片真情在傾訴,那讀者就是有幸的聽眾。讀者與作者是世界上最平等的關係,不會有下對上的卑躬屈膝,也不會有宗教式的瘋狂熱烈。作者以真誠譜寫文字,讀者若真正讀懂瞭作者,他們就成為瞭知
評分追記在延安北京迭次和毛主席的談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