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書名: | 中國史稿地圖集上冊 | 書名: | 中國史稿地圖集下冊 |
| 書號: | 7503117605 | 書號: | 9787503110139 |
| 定價: | 25.00 | 定價: | 25.00 |
| 齣版社: | 中國地圖齣版社 | 齣版社: | 中國地圖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1996年2版4次 | 齣版日期: | 2001年2版4次 |
| 淨重: | 約0.21kg | 淨重: | 約0.21kg |
| 開本: | 16開 | 開本: | 16開 |
| 頁碼: | 74頁 | 頁碼: | 115頁 |
| 裝幀: | 軟皮裝 | 裝幀: | 軟皮裝 |
封麵:
| 平穩 | 封麵: | 平穩 |
| 內容簡介 | ||||||||||||||
| 在這部地圖集包括從原始社會到鴉片戰爭的有關地圖。其中有原始社會遺址分布圖,有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各朝代的行政區劃圖,有曆史上的民族分布及遷徙圖,有曆代戰爭的地圖,有曆代中外交通的地圖,有反映經濟發展的地圖等等;總之,盡力以地圖的形式,把我國曆史上各族人民重大的階級鬥爭和生産鬥爭的活動史實反映齣來,使《史稿》的讀者對一定曆史時期人們活動的地區有個比較具體的概念。 |
| 圖書目錄 | |||||||||||||||||||
上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 …… | 下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圖 隋代形勢京師(大興城) 隋代大運河和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 洛陽 隋末農民起義 南部地區 瓦崗軍活動地區 海黃地區 唐代貞觀、總章年間安東、東夷、安北、單於、安西都護府 唐代大運河和黃河長江中下遊地區 唐代前期形勢 唐代商業城市與手工業物産分布 長安 洛陽 唐代中外交通 玄裝西行取經 鑒真東渡日本 安祿山之亂 洛陽長安地區戰爭形勢 史思明之亂 唐代中期形勢 渤海 唐元和年間潘鎮割據 裘甫起義 厐勛起義北上路綫 厐勛起義主要活動地區 王仙芝、黃巢起義 五代十國前期形勢 後梁與晉 岐 燕 …… | ||||||||||||||||||
我必須說,這套地圖集不僅僅是地圖的堆砌,它更像是一部“可視化的中國史”。我個人對考古和古代城市變遷特彆感興趣,而這套書在這方麵做得極為齣色。許多地圖都不是那種簡單的輪廓圖,而是融入瞭大量的考古發現和曆史文獻考證的成果。比如,在討論春鞦戰國時期諸侯國的興衰更迭時,不同學派對於某些邊境綫的爭議,地圖上都會用精妙的標注來呈現,這體現瞭編纂團隊極高的學術嚴謹性。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研究某段秦漢之際的農民起義路綫時,僅僅依靠文字記載總是抓不到重點,但配閤著地圖集中的相關路綫圖和交通網絡圖一對比,那支部隊的行進速度、補給難度,甚至可能遭遇的地理障礙,都變得觸手可及。它強迫你跳齣純粹的文字敘事陷阱,用空間的概念去重新審視曆史進程。這種從“時間”軸嚮“空間”軸的轉換,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曆史事件動態性的理解,是單純的文字史書無法提供的震撼。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常常覺得很多通史讀起來枯燥乏味,尤其是涉及大量的地名和政權更迭時,很容易讓人感到迷失。但自從有瞭這套《中國史稿地圖集》,我的學習方式徹底改變瞭。它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雖然內容龐大,但每一張地圖的注釋都精準到位,不會過於冗雜地乾擾主體信息。我經常把它當作一本“放大鏡”來使用,對照著其他曆史讀物一起看。比如,當我讀到“絲綢之路”時,不再是腦子裏一條模糊的綫條,而是清晰地看到它如何穿越河西走廊,聯係瞭中原與西域諸國,以及沿途重要的綠洲城市。更重要的是,地圖集裏的曆史地理信息是動態的,它會隨著朝代的更迭而不斷變化,這直觀地展示瞭“天下大勢,分久必閤,閤久必分”的地理基礎。它教會瞭我,理解中國的曆史,就必須理解中國的地理,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體。這種將知識結構化、視覺化的能力,是任何優秀工具書的核心價值所在,而這套書完美地做到瞭這一點。
評分坦白說,第一次看到這套書的齣版信息時,我還有些疑慮,畢竟涉及到“郭沫若主編”這個名號,很容易讓人期待過高,生怕是掛名之作。但實際翻閱後,那份對曆史細節的尊重和對地圖測繪的專業性,徹底打消瞭我的疑慮。尤其是那些關於古代水係、山脈走嚮的描繪,那種對自然環境恒久性的捕捉,為理解古代農業文明的興衰提供瞭堅實的背景支持。比如,研究黃河的改道對中原文明版圖的影響時,地圖集清晰地展示瞭不同曆史時期黃河泛濫區和衝積平原的差異,這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說服力。此外,我特彆欣賞它對少數民族政權和邊疆地區的細緻描繪。很多國內齣版的史書在處理這些區域時往往不夠詳盡,但在這套地圖集中,即便是像南北朝時期那種政權林立、界限模糊的復雜時期,它的地圖依然能以一種清晰且負責任的態度呈現齣來,這體現瞭極高的學術良心和廣闊的史觀視野。
評分對於任何希望對中國曆史形成一個完整、係統性空間認知的讀者來說,這套地圖集無疑是必備的首選資料。它的價值不在於提供新的史料,而在於提供一個理解現有史料的“框架”和“坐標係”。我個人的使用習慣是,每讀完一個大的曆史階段,我都會立刻翻齣對應的地圖來做一次地理上的“迴溯”。這就像看電影時,你不僅聽到瞭角色的對話,還知道瞭他們身處何地,行動的意義瞬間就被放大瞭。例如,當我們學習秦始皇統一六國時,地圖會清晰地展示齣那些被消滅的六國的地理位置和它們被納入中央集權體係的邏輯聯係。這種在宏觀層麵把握曆史全貌,在微觀層麵進行細節定位的能力,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和曆史理解的深度。它不僅僅是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無聲的、經驗豐富的曆史嚮導,引導你穿越韆年時光,丈量我們這片古老土地上的風雲變幻。
評分這套《中國史稿地圖集》絕對是曆史愛好者和研究者的寶藏。光是這書名就透著一股厚重感,加上郭沫若先生的鼎力主編,無疑是品質的保證。我剛拿到手的時候,光是翻閱那厚厚的兩冊,就感覺沉甸甸的,這可不是隨便印印的通俗讀物,而是傾注瞭大量心血的學術結晶。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將抽象的曆史脈絡具象化瞭。你看,文字描述再詳細,也比不上一張清晰的地圖來得直觀。比如,當我們讀到某個朝代的疆域變遷時,腦海中可能還是一片模糊;但一旦攤開地圖,從漢代雄踞西域到唐代萬邦來朝,再到宋遼金元對峙的復雜局麵,所有的地理信息和政治實體瞬間就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簡直是無與倫比的閱讀體驗。而且,這套地圖集的細節處理得極其考究,不同的曆史時期用不同的圖例和色彩區分,曆史事件的發生地、重要的軍事要塞、交通路綫,乃至古代的地理環境變化,都標注得井井有條。對於想深入理解中國古代地理與政治互動關係的讀者來說,這套書簡直就是一座取之不盡的知識寶庫,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我們反復揣摩和品味。
評分好像和以前曆史課本裏的插圖一樣的
評分很好,ccc
評分印刷精美,清晰
評分配送速度快 紙張舒服 唯一一點 百萬級比例的大地圖 不是摺疊雙開頁 而是單頁印刷 連貫性不是很好
評分真實質量不錯
評分郭老的文纔還是值得期待的
評分非常棒,很詳細的資料
評分速度還好 比較滿意
評分非常棒,很詳細的資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