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韆傢詩(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濛學傢訓必讀本)
定價:12.0元
作者:(宋)謝枋得,(明)王相 ,徐艷華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0243521
字數:13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韆傢詩》是流傳極其廣泛、影響極其深遠的帶有啓濛性質的詩歌選本,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名傢名篇,且易學好懂,題材多樣:如山水田園、贈友送彆、思鄉懷人、吊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製,較為廣泛地反映瞭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
本書具有詳盡的注解,且有豐富的譯文,能體現詩歌的韻律之美,內容積極嚮上,有助於使讀者領略到中國古典詩歌的豐富多彩,激發讀者讀詩的興趣。
目錄
作者介紹
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南宋末年的愛國詩人,他與文天祥同科 中進士。曾率兵抗元,城破後流亡隱居。後元朝強迫他齣仕,地方官強製送他到大都(今北京),謝枋得絕食而死。
王相,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於明末清初時期。曾編輯和注釋過多部啓濛書籍。
文摘
七言絕句
春日偶成①
程 顥
雲淡風輕近午天②,傍花隨柳過前川③。
時人不識餘心樂④,將謂偷閑學少年⑤。
【作者】
程顥(1032—1085),字伯淳,洛陽(今屬河南洛陽)人。北宋哲學傢、教育傢。程顥和弟弟程頤曾跟隨周敦頤學習,世稱“二程”,二人後來成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其學說在理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後來為硃熹所繼承和發展,世稱“程硃學派”。
【注釋】
①偶成:不經意寫成的詩。
②雲淡:雲層淡薄,指晴朗的天氣。午天:指中午。
③傍花隨柳:依傍於花柳之間。傍,一作“望”。傍,靠近、依靠。隨,沿著。川:瀑布或河畔。
④時人:一作“旁人”。餘心:我的心。
⑤將謂:就以為。將,乃、於是、就。偷閑:忙中抽齣空閑的時間。
【譯文】
淡淡的白雲在空中飄,風兒輕輕地吹拂著人的臉頰,正午時分日光轉暖。我從花叢穿行,順著一行綠柳不知不覺間來到瞭前麵的河邊。當時的人不理解我內心的快樂,還以為我學那些到處遊蕩玩耍的少年呢。
春 日
硃 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①,無邊光景一時新②。
等閑識得東風麵③,萬紫韆紅總是春。
【作者】
硃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齣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硃熹是北宋學者程顥、程頤後世弟子李侗的學生,後來成為南宋理學傢、思想傢、哲學傢、教育傢、詩人,閩學派的代錶人物,儒學集大成者。曾為宋寜宗講學。
【注釋】
①勝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尋芳:春遊賞花。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於泗水縣,流入淮河。濱:水邊,河邊。
②光景:風光景物。
③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彆的意思。東風:春風。
【譯文】
在一個春風和煦的日子裏,我到泗水的岸邊去遊玩,大自然無限風光都煥然一新。在春風吹拂中,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到處都是春的點染。
春 宵①
蘇 軾
春宵一刻值韆金②,花有清香月有陰③。
歌管樓颱聲細細④,鞦韆院落夜沉沉。
【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學傢、書畫傢。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他的散文汪洋恣肆,與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歐陽修、蘇轍、蘇洵、王安石、曾鞏閤稱為“唐宋八大傢”;詞氣勢恢宏,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傢”。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注釋】
①春宵:春夜。
②一刻:比喻時間短暫。刻,古代計時單位,古代用漏壺計時,一晝夜共分為一百刻。
③花有清香:花朵散發齣清香。月有陰:花在月光照射下投射齣朦朧的影子。
④歌管:歌聲和管樂聲。
【譯文】
春夜良宵,再短暫的時間也是極為珍貴的。花兒散發陣陣迷人的幽香,月光灑在花兒身上,使它投下朦朧的陰影。妙曼歌聲和悅耳的奏樂聲依稀彌散在這夜色中。夜闌人靜之時,垂著鞦韆的庭院寂靜無聲。
城東早春①
楊巨源
詩傢清景在新春②,綠柳纔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③,齣門俱是看花人。
【作者】
楊巨源,唐代詩人,字景山,後改名巨濟,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濟)人。唐代詩人。唐德宗貞元五年(789年)進士。
【注釋】
①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②詩傢:詩人。清景:清秀美麗的景色。
③上林:上林苑,漢代宮苑,此處指長安城。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譯文】
每年的初春時節,萬象更新,是詩人描繪美景的好時節。這時候,枝條上剛吐齣來的嫩芽一抹淡黃,淺淺的鵝黃新綠,還沒有均勻。如果進入仲春,林苑裏一派繁花似錦,再齣門一看,到處都是遊春賞花的人,到那時再想要欣賞春天美景豈不是有些太遲瞭。
春 夜
王安石
金爐香盡漏聲殘①,剪剪輕風陣陣寒②。
春色惱人眠不得③,月移花影上欄杆。
【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人(今屬江西省)。北宋政治傢、思想傢、文學傢、改革傢,“唐宋八大傢”之一。
【注釋】
①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
②剪剪:形容初春的風,輕而帶有寒意。
③春色惱人:春色撩人。
【譯文】
夜深瞭,香爐裏的香慢慢燃盡,滴漏中裏的水也快要滴完瞭。夾著陣陣寒意的輕風讓人覺得曉寒微侵。春天的景色撩動人心,隨著明月東升,花沐浴在月光下的影子已悄悄地爬上瞭欄杆。
初春小雨①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②,草色遙看近卻無。
是一年春好處③,絕勝煙柳滿皇都④。
【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屬河南省)人。唐代文學傢、哲學傢、思想傢。他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風格,破駢體為散體,擴大文言文的錶
達能力。蘇軾稱贊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代人推舉他為“唐宋八大傢”之首。
【注釋】
①詩題又作《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呈:恭敬地送給。水部張十八員外:指唐代詩人張籍(766—830)。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員外郎。水部此處代指工部。此時韓愈吏部侍郎。
②天街:硃雀大街,長安城的中軸綫。潤如酥:滋潤如酥。酥,奶酪,這裏形容春雨的滋潤。
③是:正是。處:時。
④絕勝:遠遠勝過。皇都:長安。
【譯文】
初春絲雨紛紛,落在京城的街道上空,輕柔而滋潤,淺綠的小草長齣地麵,遠遠望去,草色依稀連成一片,近看時卻顯得十分稀疏。一年之中美的景色莫過於此,肯定好過綠楊滿城的暮春時節。
……
序言
《韆傢詩》是在宋代文學傢謝枋得《重定韆傢詩》和明末清初學者王相所選《五言韆傢詩》基礎上閤並而成。
謝枋得(1226—1289),字君直,號疊山,信州弋陽(今屬江西)人,南宋末年愛國詩人。他與文天祥同科中進士,曾率兵抗擊元軍,城破之後流亡隱居。元朝建立後,地方官強製送他到大都(今北京)為朝廷效力,謝枋得不改其誌,終絕食而死。王相,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於明末清初時期,曾編輯和注釋過多部啓濛書籍。
《韆傢詩》是我國舊時帶有啓濛性質的詩歌選本。它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名傢名作,所選詩作的作者大多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二是詩文優美,淺近自然,是很好的詩歌啓濛讀物。
同時,《韆傢詩》所選的詩歌大多是唐宋時期的作品,且題材十分廣泛,詠物題畫、山水田園、贈友送彆、思鄉懷人、登高吊古、侍宴應製,無所不包,較為全麵地展現瞭唐宋時代的社會形態,以及當時的風俗人情,典故趣事。因此,這本書在民間廣泛流傳,産生瞭非常深遠的影響。
幾百年來,《韆傢詩》受到人們的推崇。因為品讀《韆傢詩》如踏入桂冠雲集的殿堂,齣席一場精神的盛宴。
翻開《韆傢詩》,一股清新秀雅的香風縹緲而來,那“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孤高冷艷;那“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靈動婉轉;那“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脈脈芬芳,讓你知道,什麼是脫俗。
翻開《韆傢詩》,一種溫暖浸潤於字裏行間,“韆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民間風俗;“藉問酒傢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村落景象;“桑柘影斜春社散,傢傢扶得醉人歸”的田園生活,讓你知道,什麼是真實。翻開《韆傢詩》,一抹濃重的色彩映入眼簾,那“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富貴艷麗;那“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韆紅總是春”的明媚多彩;那“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的蓬勃繁茂,讓你知道,什麼是絢麗。
當然,翻開《韆傢詩》,是那一份在心頭碰撞的默契,惹人魂牽夢縈。那“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的恬然;“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的不平;“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打棋子落燈花”的無聊;白發三韆丈,緣愁似個長”的苦悶;“今日水猶寒”的追思;“遙憐故園菊”的牽掛;還有那青青客捨旁的垂柳,寒山寺傳來的鍾聲……這一切,讓你知道,什麼是多情!
把《韆傢詩》拿在手中,輕輕翻動,你就慢慢走進瞭詩人的世界,瞭解他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際遇,傾聽他們的訴說,隨他們一起登高望遠,淺吟低唱,舉杯暢飲……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我特意選瞭這本精裝版,發現紙張的質感非常棒,拿在手上有一種溫潤的觸感,內頁的印刷清晰,字跡排版也十分講究,即便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封麵設計上,那種古典的韻味和現代審美的結閤得恰到好處,沒有絲毫的匠氣,反而透露齣一種低調的奢華。我個人比較注重書籍的“手感”和視覺體驗,好的設計能讓人在翻閱的過程中就感受到一種儀式感,這本《中華國學經典精粹:韆傢詩》無疑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無論是作為案頭常備的讀物,還是作為饋贈友人的佳品,都顯得體麵又富有內涵。我發現,很多齣版社在追求內容深度的同時,往往忽略瞭載體的美感,但這本書在這方麵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讓人愛不釋手,願意經常拿齣來把玩和閱讀。每一次翻開,都仿佛能嗅到墨香和紙張的古樸氣息,這種體驗是電子書無法替代的。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沉浸在這本關於中國古典詩歌選集的閱讀中,那種感覺就像是進行瞭一次跨越時空的文學漫步。編者的選篇眼光極為獨到,既涵蓋瞭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名篇,也巧妙地穿插瞭一些相對冷門卻意境深遠的佳作。閱讀過程中,我特彆欣賞那種詩句與詩句之間,作者與作者之間若有似無的對話感。比如,讀到某位唐代詩人對月亮懷古傷今的感慨,緊接著下一篇章可能就齣現瞭宋代詞人對相同景物的全新解讀,這種對比和傳承,讓我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不是簡單的作品堆砌,而是一份精心策劃的文學旅程地圖,引導讀者去體會不同時代文人心靈深處的共通與差異。我甚至會忍不住停下來,對著某一句詩反復琢磨,想象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心境,這種沉浸式的體驗,遠比教科書式的講解來得生動和有效得多。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在於它如何展現中國傳統文人的“氣韻”。現在的文學作品很多時候追求的是即時性的情感衝擊,而古典詩歌則更強調一種綿長而悠遠的意境和格調。通過這本精選集,我仿佛觸摸到瞭古代士大夫階層那種“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想主義情懷。無論是山水田園的恬淡自適,還是邊塞風光的慷慨激昂,亦或是閨怨離愁的婉轉低迴,都蘊含著一種超越個體悲歡的文化精神。我發現自己開始不自覺地調整自己的呼吸和心境去適應詩歌的節奏,讀完幾首豪放派的篇章後,我感覺整個人都變得開闊起來;而讀完幾首婉約派的作品後,我又被那份細膩的情感所打動。這種對內在氣質的熏陶,是任何速成班或碎片化學習都無法給予的,它需要時間、沉澱,以及像這樣精心編排的文本作為媒介。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古典文學愛好者,我最看重的是注釋和賞析部分的詳盡程度。坦白說,很多古典選本的注釋往往流於錶麵,對典故的解釋過於敷衍,導緻讀者在理解深層含義時仍然感到吃力。然而,這本書在每一個重要詞語、每一個曆史典故的處理上都顯得極為審慎和專業。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平易近人但又不失嚴謹的筆觸進行闡釋,讓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文化符號重新鮮活起來。我特彆注意到,對於一些涉及民間傳說或地方風俗的詩句,注釋裏也做瞭細緻的考證,這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文化視野。閱讀時,我經常會對比不同版本的譯注習慣,這本書的注解體係展現齣一種成熟的學術態度,既尊重傳統,又敢於創新地進行現代解讀,這種平衡處理非常到位,讓初學者可以無障礙入門,老讀者也能從中獲得新的領悟。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選集對於現代人生活節奏的適應性也考慮得相當周全。盡管內容是古典的,但其編排邏輯卻非常符閤現代讀者的需求。它不是按照嚴格的年代順序,也不是簡單的體裁分類,而似乎是根據一種情感流動的內在邏輯來組織的,這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流暢自然,不會産生割裂感。我發現自己可以隨機抽取任何一頁開始閱讀,都能迅速沉浸其中,不會感到“斷章取義”的睏擾。此外,每篇作品的篇幅都適中,非常適閤通勤路上或睡前放鬆時進行“精神按摩”。它提供瞭一種逃離日常喧囂的有效途徑,讓緊綳的神經得以舒緩。可以說,這本書成功地扮演瞭一個“精神避難所”的角色,以最精煉的語言,承載瞭最厚重的文化情感,達到瞭文學形式與功能性的完美統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