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文觀止
定價:26.8
齣版社:崇文書局
ISBN:ISBN:9787540338589
版次:2
頁數:200
字數:200000
開本:16開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古文觀止》是清代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叔侄二人選編的一部古代散文集。
《古文觀止》編定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共十二捲,以年代為經、作傢為緯,按照從古到今的順序排列,選錄自春鞦戰國至明末三韆多年間的名作222篇,基本上反映瞭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脈絡與特點,體現瞭中國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魯迅先生在《集外集?選本》一文中說:“以《古文觀止》和《文選》並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卻一樣不可輕視。凡選本,往往能比所選各傢的全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冊數不多而包羅諸作,固然也是一種原因,但還在近則由選者之名位,遠則憑古人之威靈,讀者想從一個有名的選傢窺見許多有名作傢的作品。”
吳楚材和吳調侯選文的初衷是“雜選古文,原為初學設也”(吳楚材《例言》),因此選編時,他們“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選,而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閤之,舛錯者厘定之,差訛者校正之”(吳楚材、吳調侯《序》),吸收藉鑒瞭古人選文的經驗,避免瞭一些錯誤,所以他們自認為這本選文是“諸選之美者畢集,其缺者無不備,而訛者無不正,是集古文之成者也,觀止矣”(吳調侯《序》)。“觀止”一詞,齣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公子季劄在魯國觀看周代樂舞,當看到《韶箾》時,便贊嘆道:“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觀止”就是好到極點的意思,吳楚材、吳調侯把“觀止”用來作書名。
《古文觀止》自問世以來,三百多年間以其選文名篇薈萃,篇幅適中,雅俗共賞,一直盛行不衰,是古文啓濛的必備書,也深受古文愛好者的推崇。
上冊
捲一
左傳
鄭伯剋段於鄢 隱公元年
周鄭交質 隱公三年
石碏諫寵州籲 隱公三年
臧僖伯諫觀魚 隱公五年
鄭莊公戒飭守臣 隱公十一年
臧哀伯諫納郜鼎 桓公二年
季梁諫追楚師 桓公六年
曹劌論戰 莊公十年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僖公四年
宮之奇諫假道 僖公五年
齊桓下拜受胙 僖公九年
陰飴甥對秦伯 僖公十五年
子魚論戰 僖公二十二年
寺人披見文公 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不言祿 僖公二十四年
展喜犒師 僖公二十六年
燭之武退秦師 僖公三十年
蹇叔哭師 僖公三十二年
捲二
鄭子傢告趙宣子 文公十七年
王孫滿對楚子 宣公三年
齊國佐不辱命 成公二年
楚歸晉知罃 成公三年
呂相絕秦 成公十三年
駒支不屈於晉 襄公十四年
祁奚請免叔嚮 襄公二十一年
子産告範宣子輕幣 襄公二十四年
晏子不死君難 襄公二十五年
季劄觀周樂 襄公二十九年
子産壞晉館垣 襄公三十一年
子産論尹何為邑 襄公三十一年
子産卻楚逆女以兵 昭公元年
子革對靈王 昭公十二年
子産論政寬猛 昭公二十年
吳許越成 哀公元年
捲三
國語
祭公諫徵犬戎 周語上
召公諫厲王止謗 周語上
襄王不許請隧 周語中
單子知陳必亡 周語中
展禽論祀爰居 魯語上
裏革斷罟匡君 魯語上
敬薑論勞逸 魯語下
捲四
捲五
捲六
下冊
捲七
捲八
捲九
捲十
捲十一
捲十二
說實話,要找到一本能同時滿足“原汁原味”和“清晰易懂”需求的古文讀物是件難事,但這個精選本做到瞭。它避免瞭過度現代化的翻譯陷阱,保留瞭文言文特有的凝練和張力,但同時,注釋體係的完善又為現代讀者提供瞭堅實的理解支撐。我注意到,對於一些重要的典故和曆史背景,注釋也處理得非常得當,既不至於過於冗長影響閱讀節奏,又能確保讀者不至於因背景知識的缺乏而産生誤解。這種平衡的藝術,是選編者深厚學養的體現。通過閱讀這五十七篇經典,我不僅鞏固瞭基礎詞匯和句法結構,更重要的是,建立起瞭一種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初步認知和鑒賞力。它沒有讓我感到“學”的壓力,反而激發瞭我對中華文化源頭的濃厚興趣,可以說,它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深層次國學研究的窗戶,實在是一套極具價值的普及讀物。
評分我最近在整理書架時,目光又落在瞭這本《古文觀止》上,不得不再次感嘆其選編者的用心良苦。市麵上那麼多古文選本,大多要麼過於側重學術考據,晦澀難懂,要麼流於淺薄,選篇缺乏代錶性。而吳氏父子(此處代指吳楚材和吳調侯)的這個版本,恰好抓住瞭“普及”與“精選”之間的黃金分割點。它不像某些選本那樣貪多求全,而是精選瞭五十七篇堪稱“入門級”的典範之作。這意味著每一篇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而不是走馬觀花。我發現,當我把精力集中在這些精選篇目上時,對古典散文的脈絡和審美取嚮理解得更為深刻。比如說,它收錄的那些記敘抒情文,情感錶達的含蓄內斂,用詞的精準典雅,與現代的直抒胸臆形成瞭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文學教育。注釋部分也處理得恰到好處,該詳則詳,不影響閱讀流暢度的生僻詞則直接融入譯文中,使得閱讀體驗極為順滑,如同與一位博學的長者在安靜的午後品茗,聽他娓娓道來往昔的佳篇。
評分這本《古文觀止》的選本,實在讓人愛不釋手,尤其對於初涉國學殿堂的讀者而言,簡直是一盞明燈。它的編排之精妙,初讀便能體會到。不同於那些晦澀難懂的古籍,這個版本在保持原文古韻的同時,對注釋和譯文的處理達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選篇上,它顯然是經過瞭深思熟慮,既有柳宗元“永州八記”的雄奇山水,也有韓愈散文的磅礴氣勢,更有唐宋八大傢中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我尤其欣賞它在文白對照上的細緻。很多時候,我們讀古文,常常因為一兩個生僻詞或一個復雜的句式而卡殼,影響瞭對整段文字意境的把握。但有瞭清晰的現代漢語譯文在旁,便如同給這古老的文字裝上瞭一副實時翻譯的眼鏡,讓理解的流暢度大大提升。這種對照,不是簡單的逐字翻譯,而是力求傳達原文的神韻和精髓,使得讀者在“看懂”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文學魅力。對於想係統提升文言文素養的朋友來說,它提供瞭一個既有廣度又有深度的學習路徑,著實是國學普及路上的佳作。
評分作為一名中文係的“遺珠”愛好者,我對任何標榜“國學普及”的讀物都會保持一份審慎的態度,因為很多時候,普及是以犧牲深度為代價的。然而,這本《古文觀止》的精選集,卻成功地打破瞭我的這種偏見。它的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審美基礎。它不像某些選本那樣,一味堆砌高深的駢文或艱澀的哲學論述,而是更側重於那些文筆優美、思想積極、易於引發共鳴的篇章。這使得讀者在學習古文時,不會過早地被語言的壁壘擊退。特彆值得稱贊的是,它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原文、注釋、譯文三個層次錯落有緻,讓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自由地切換閱讀模式——剛開始可以完全依賴譯文,隨著熟悉度增加,可以逐漸將目光聚焦於原文,隻在關鍵處參考注釋。這種漸進式的學習體驗,極大地降低瞭國學學習的門檻,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易於上手”。
評分我過去總是覺得,要真正領略中國古典文學的精髓,必須得啃下那些厚重的原著,閱讀難度令人望而卻步。直到我接觸到這個版本的《古文觀止》,纔意識到原來“入門”可以如此優雅和高效。它就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古典文學“米其林推薦菜單”,每一道菜品都代錶瞭當時文學界的巔峰水準,但分量適中,讓人迴味無窮。我尤其喜歡其中收錄的一些說理散文,它們雖然語言古老,但其探討的為官之道、為人處世的哲學,至今讀來仍有警醒之效。譯文的質量是評判一個選本是否閤格的關鍵指標,而此書的譯文功底極其深厚,它不是那種僵硬的“翻譯腔”,而是用現代的、富有文學色彩的中文,將原文的節奏和感情“重新演繹”瞭一遍。這使得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古人思想,變得鮮活而立體,仿佛他們就在昨日與我們對話一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