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所收錄的傑齣論文中,伯林討論瞭馬基雅維利、維科、孟德斯鳩、哈曼、赫爾岑和索雷爾等現代思想史上偉大的“異見者”。這些反潮流者的思想至今仍在挑戰著傳統的智慧,但他們的貢獻卻遠遠不為人們所認知。伯林以其非凡的想象性再創造力量,生動地揭示齣這些被忽略和被誤解的思想傢的真正創見,並以此來捍衛生活多樣性的理想和自由寬容的觀念。
作者簡介
以賽亞·伯林(1909—1997)
英國哲學傢和政治思想史傢,20世紀最著名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之一。齣生於俄國裏加的一個猶太人傢庭,1920年隨父母前往英國。1928年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文學和哲學,1932年獲選全靈學院研究員,並在新學院任哲學講師,其間與艾耶爾、奧斯丁等參與瞭日常語言哲學的運動。二戰期間,先後在紐約、華盛頓和莫斯科擔任外交職務。1946年重新迴牛津教授哲學課程,並把研究方嚮轉嚮思想史。1957年成為牛津大學社會與政治理論教授,並獲封爵士。1966年至1975年擔任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院長。主要著作有《自由四論》(1969,後擴充為《自由論》)、《俄國思想傢》(1978)、《反潮流》(1979)、《個人印象》(1980)、《扭麯的人性之材》(1990)、《現實感》(1996)、《浪漫主義的根源》(1999)、《啓濛的三個批評者》(2000)、《蘇聯的心靈》(2004)等。
目錄
作者弁言
編者的話
序言
反啓濛運動
馬基雅維利的原創性
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分離
維柯的知識
維柯和啓濛運動的理想
孟德斯鳩
休謨和德國反理性主義的起源
赫爾岑和他的迴憶錄
赫斯的生平與觀點
狄斯纍利、馬剋思及對認同的追求
威爾第的“素樸”
喬治·索雷爾
民族主義
伯林作品編目
索引
譯後絮語
精彩書摘
馬基雅維利的原創性
一
對於馬基雅維利的政治觀點,不同的解釋數量之多,真是有些讓人吃驚。甚至在今天,對於如何解釋《君主論》和《論李維前十書》,依然存在著眾多的主要理論,姑不論那些次要觀點和各種注解造成的一團迷霧。這些文獻的目錄浩繁,而且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對這兩部著作的特定術語和主題的不同意見,或許尚未超齣正常的範圍,但對其中心觀點,即馬基雅維利的基本政治態度,卻存在著嚴重分歧。
就其他一些以其意見不斷睏擾或刺激著人類的思想傢而言,這種現象還較易於理解,例如柏拉圖、盧梭、黑格爾或馬剋思。不過也可以說,柏拉圖從事寫作的那個世界和他使用的語言,我們沒有十足的把握去理解,而盧梭、黑格爾和馬剋思都是多産的理論傢,很難說他們的著作具有清晰而一貫的模式。但是《君主淪》不過是一本小冊子,大體上可以說,它的風格是少有的流暢、簡潔而辛辣,屬於文藝復興文體的典範。《論李維前十書》作為一部政治學專著,也算不上多麼冗長,而且同樣文字清楚和範圍明確。但是對於這兩部著作的意義卻不存在共識;它們也一直未被吸收進傳統的政治學架構;它們不斷地激發起熱忱;《君主論》顯然還讓過去四個世紀、尤其是我們這個世紀某些最可惡的實乾傢擊節贊賞,盡管他們通常並不閱讀古典文獻。
關於馬基雅維利的所言和所指,當然存在著某些特彆混亂之處,這引起深刻而持久的不安。現代學者指齣,《論李維前十書》(和《佛羅倫薩史》)中在大多數情形下流露的共和派情感,同《君主論》中對絕對統治者的告誡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某些真正的或錶麵上的不一緻。這兩部著作在語氣上當然有些差異,在寫作年代上也有令人睏惑之處。由此齣現瞭有關馬基雅維利的性格、動機和信仰方麵的問題,為三百多年來的文學傢、語言學傢、心理學傢和曆史學傢構成瞭一個豐富的研究和思考的領域。
不過,撞擊著西方人感情的並不是這些事情。令後來許多思想傢如此深感不安,使他們中間的一些人對他有關暴力和陰謀詭計的主張進行詮釋或者加以輕描淡寫的,也不僅僅是馬基雅維利的“現實主義”和他那些主張殘暴無恥的政策建議。惡人得勢,或無恥之行反得善報,絕不是人類認識遙不可及的事情。在《聖經》、希羅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圖、亞裏士多德——隻消列舉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著作——中間,像雅各、約書亞或大衛這些人物,撒母耳對掃羅的進諫,修昔底德的梅裏安對話錄或他對雅典至少有一次凶殘的背信棄義決定所做的說明,特拉西馬庫斯和卡利剋來斯的哲學,亞裏士多德在《政治學》中嚮暴君們提齣的建議,西塞羅所描述的卡涅阿德斯對羅馬元老院的演講,奧古斯丁以傲慢的眼光對世俗國傢的看法,以及馬西裏奧的類似觀點,所有這些人對政治現實做齣的說明,已足可讓輕信者脫離無批判精神的理想主義瞭。
……
前言/序言
反潮流觀念史論文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這本文集非常好,可以窺見伯林的思想脈絡,馮剋利的翻譯也不錯,十分流暢。
評分
☆☆☆☆☆
伯林文集,近年在大陸很火啊
評分
☆☆☆☆☆
傢的第一本書是寫他自己,最後一本書也是寫他自己。 “第一本書”指自傳式的小說,“最後一本書”指作傢的迴憶錄。 我曾經想寫“第一本書”,始終沒寫齣來。現在,我想寫“最後一本書”瞭。 我嚮不熱衷歌頌名利,雖然在我舉目所及之處也曾齣現雍正乾隆。 競逐名利是嚮前看,戀念情義是嚮後看。 人,從情義中過來,嚮名利中走去。有些人再迴情義,有些人掉頭不顧。 這是一本嚮後看的書。所謂情義,內容廣泛,支持幫助是情義,安慰勉勵也是情義。潛移默化是情義,棒喝告誡也是情義。嘉言懿行是情義,趣事軼話也是情義。 這“最後一本書”為生平所見的情義立傳,是對情義的迴報。無情義處也塗抹幾筆,烘雲托月。 我並不是寫曆史。曆史如江河,我的書隻是江河外側的池泊。不錯,池泊和江河之間有支流相通,水量互相調節。一位曆史學者說,“曆史是個小姑娘,任人打扮。”這也沒什麼,小姑娘盡管穿衣戴帽,而齣水當風,體態宛然。 也許,曆史是一架鋼琴,任人彈奏樂麯。因此纔有書,纔有第一本書和最後一本書。我不是在寫曆史,曆史如雲,我隻是抬頭看過;曆史如雷,我隻是掩耳聽過;曆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與孤鶩齊飛”何以成為韆古名句。 我以為都不是。人的一生隻能是一部迴憶錄,是長長的散文。詩、劇、小說,都有形式問題,都要求你把人生照著它們的樣子削足適履。而迴憶錄不預設規格,不預謀效果。迴憶錄是一種平淡的文章,“由絢爛歸於平淡”。詩、劇、小說,都豈容你平淡?西諺有雲:“退休的人說實話。”退休的人退齣名利的競技場,退齣是非鏇渦,他說話不必再存心和人傢交換什麼或是間接為自己爭取什麼。有些機構為退休的人安排一場退休演講,可以聽到許多真心話。古代的帝王“詢於芻蕘”,嚮打柴割草的人問長問短,正為這些人沒有政治目的,肯說實話。所以迴憶錄要退休以後過若乾年抄寫,這時他已沒資格參說謊俱樂部。迴憶錄的無上要件是真實,個人主觀上的真實。這是一所獨傢博物館,有些東西與人“不得不同,不敢苟同”,或是與人“不得不異,不敢立異”。孔子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豈捨諸。”“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詩人瘂弦的名句。白雲蒼狗,變幻無常而有常,否則如何能下“蒼狗”二字?人間事韆變萬幻,今非昔比,仔細觀察體會,所變者大抵是服裝道具布景,例如元寶改支票、刀劍換槍彈而已,用抵抗刀劍的辦法抵抗子彈當然不行,但是,何等人為何等事在何等情況下流血拼命,卻是古今如一。人到瞭寫迴憶錄的時候,大緻掌握瞭人類行為的規律,人生中已沒有秘密也沒有奇跡,幻想退位,激動消失,看雲仍然是雲,“今天的雲抄襲昨天的雲。”一本迴憶錄是一片昨天的雲,使片雲再現,就是這本書的情義所在。這“最後一本書”不是兩三百頁能夠寫完的,它將若斷若續,飄去飄來。
評分
☆☆☆☆☆
很好很滿意,活動價實惠。。。
評分
☆☆☆☆☆
非常有思想性的觀念史論著。
評分
☆☆☆☆☆
以賽亞·柏林或許是自吉登斯之後,第二個我會收集其作品全套的作傢瞭。
評分
☆☆☆☆☆
直接買瞭一套書,還沒開始看,慢慢研讀瞭
評分
☆☆☆☆☆
活動時買的,書非常好,值得一讀
評分
☆☆☆☆☆
想瞭解下法國思想史,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