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商战三部曲(套装3册)
定价:142.00元
作者:约翰·S·戈登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ISBN:9787508649580T
| 9787508649580 | 疯狂的投资 | 42.00 |
| 9787508652467 | 光电帝国 | 52.00 |
| 9787508650623 | 冷酷的钢铁 | 48.00 |
《疯狂的投资》
凭着“天方夜谭”式的设想、敏锐的投资眼光、强烈的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毅力,美国商人赛勒斯·菲尔德以及他的团队成功地进行了一场疯狂的投资,完成了19世纪*伟大的工程,人类历史从此改写。
在新闻瞬间即可传遍全球的今天,时间的延迟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但在19世纪中期,它却是活生生的现实。美国和遥远的欧洲之间横亘的大西洋,使得两个世界的交流*快也只能达到穿越大西洋的船舶的速度,而一根电缆的敷设让这个时代从此终结。
美国商人赛勒斯·菲尔德以及他的团队决定用已经形成的技术接通跨越大西洋的桥梁,连接旧世界和新世界。数十年的努力,无数次失败的尝试,几百万美元的资金,近在咫尺的凶险海洋,对无数个无法预见的技术难题的克服,惊心动魄、波澜起伏,再现了敷设大西洋电缆的壮举的历程;飞速发展的技术、复杂的金融交易,人类历史和时代风云重重交织,商业与时代在这里相互成就。赛勒斯·菲尔德由此享誉全球。同所有的企业家一样,赛勒斯·菲尔德目标明确、意志坚定——那就是一定要敷设一条跨大西洋电缆,并由此成立一家盈利企业。但由于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他的成就远不止为自己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他为一个世纪后的地球村打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当我们重新回顾一段历史时,一定能从中找到获得商业成功的必需因素!
《光电帝国》
《光电帝国: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三大巨头的世界电力之争》详细描述了一部影响整个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商业史传奇,高度概括了三位开创、生产和输送电的先驱者——爱迪生、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没有这三大电力巨头,世界将不会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这样。
在19世纪ZUI后的10年里,就是这三位卓越的富于幻想的美国镀金时代的巨擘为创造一个庞大的电力王国卷入激烈竞争。在《光电帝国》里,历史学家吉尔·琼斯描述了这非凡的“三重唱”,还有他们那既引人入胜而又残酷无情的尖端科技世界,那些关于发明创造、阴谋诡计、金钱、死亡,还有贪婪的华尔街百万富翁们的故事。
爱迪生经过艰辛的努力,将他的直流电(DC)技术引进喧闹的纽约,而特斯拉和威斯汀豪斯用他们的交流电(AC)技术与之抗衡,于是引发了一场美国公司历史上独特的对垒——电流之战。战场从华尔街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尼亚加拉瀑布,直到死囚室——吉尔·琼斯带着我们走入阴森的监狱房间,在那儿,威廉·凯姆勒,这个被判死刑的杀人犯,成为首位坐电椅被处死的人。
《光电帝国: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三大巨头的世界电力之争》阐释了电这种“神秘的流体”,以及爱迪生、特斯拉和威斯汀豪之间生死攸关的冲突是如何彻底地改变了世界。
《光电帝国:爱迪生、特斯拉、威斯汀豪斯三大巨头的世界电力之争》是一部厚重的、扣人心弦的电力史记。
《冷酷的钢铁》
《冷酷的钢铁》聚焦全球迄今为止非常大的钢铁收购战——米塔尔钢铁公司对安赛乐钢铁公司的收购。2006年1月27日,世界超大的生产商米塔尔钢铁公司宣布,出价230亿美元“恶意收购”欧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二的钢铁企业安赛乐钢铁公司,史诗般的商业战争打响了。故事由此展开,该事件在欧洲的政治、经济、金融领域引发了一场大地震。两大公司实力对决,政府行为暗藏玄机,投资银行操纵股市,商业诈骗大行其道,影响深远波及全球。在这场不被看好的收购战中,米塔尔是如何摆平六国政府以及反垄断组织的诘难实现“逆转胜”的?中国的钢铁企业是否也会面临同安赛乐公司一样的命运?《冷酷的钢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部描述当代全球产业竞争模式的现实版好莱坞大片。
《疯狂的投资》
关于货币的注释
致 谢
DIYI章 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事业
第二章 赛勒斯·菲尔德
第三章 纽芬兰岛
第四章 “几个月?我们还是说需要几年吧!”
第五章 筹集更多资金
第六章 DIYI条大西洋电缆
第七章 千难万险
第八章 穿过深水区的闪电
第九章 “菲尔德先生,这艘船可以为您敷设电缆。”
第十章 新的电缆,新的尝试
第十一章 荣耀的光芒
后 记 “让这两个世界合而为一吧!”
《光电帝国》
序
1. “摩根的豪宅昨夜灯火通明”
2. “努力使它有用”
3. 托马斯?爱迪生—“门罗公园的奇才”
4. 尼古拉?特斯拉—“我们的巴黎小伙子”
5. 乔治?威斯汀豪斯—“他无处不在”
6. 爱迪生的宣战
7. “令人不安的猝死”
8. “恐怖的实验
9. 1891年—“惶惶不可终日”
10. 世界博览会—“电学家的理想之城”
11. 尼亚加拉—“多么碧绿的瀑布啊!”
12. “终于与大瀑布对接了!”
13. 后记
致谢
书目摘要
《冷酷的钢铁》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序言
人物
引子
01初次交锋1
02合作的邀约13
03米塔尔的漫漫钢铁路23
04合作无望,决定并购47
05收购的“奥林匹斯计划”55
06精英云集的并购团队67
07正式宣战79
08新闻发布会87
09卢森堡大公国93
10反收购的“路易斯计划”101
11反击到底119
12针尖对麦芒131
13俄罗斯ZUI年轻的亿万富翁143
14道路依然漫长149
15“经济爱国主义”引发强烈抗议155
16进攻与防御159
17聘请ZUI好的反收购专家169
18在法国大有斩获177
19行动进行中183
20寻找“白衣骑士”191
21黑白骑士都看好的公司195
22政府和政要的利益目标205
23双方的战争如火如荼219
24“白衣骑士”与“黑衣骑士”的较量225
25攻坚战235
26商业收购演变为好莱坞大片247
27防守方的力量在壮大259
28年度股东大会267
29ZUI后的准备工作273
30收购正式启动281
31合并计划通过289
32背水一战295
33一石激起千层浪309
34谈判时机已经成熟317
35股票回购计划对股东有利还是不利?321
36回购败局已定339
37三方主角同台竞技343
38结局已定,插曲不断353
39得之不易的胜利361
40圆满的落幕367
41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世界上ZUI大的钢铁公司375
后记379
致谢387
《疯狂的投资》
约翰·S·戈登,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1944年生于纽约,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他1966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年,他出版了《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获得各界广泛关注。此外,他还著有《资本的冒险》《财富的帝国》。
《光电帝国》
吉尔·琼斯,作家和历史学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她普被授予美国福特基金会奖和国家慈善基金会奖,曾著有《南布朗克斯区兴衰史》(South Bronx Rising)和《爵士乐手、缉毒警察和白日梦》(Hep–Cats,Narcs and Pipe Dreams)。她和家人住在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
《冷酷的钢铁》
蒂姆·博凯,记者,作家,编辑,电台主播,著名媒体《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职业撰稿人,采访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应《每日电讯报》之邀,博凯成为英国杂志界首位撰写拉克希米·米塔尔人物传记的作家。写作期间,他得到了米塔尔一家和米塔尔钢铁公司高层人士的全力配合,采访全面、真实。
拜伦·奥希,加文一安德森公司总经理,米塔尔钢铁公司和安赛乐公司对抗期间,任卢森堡政府沟通决策顾问。加文一安德森公司是公关类咨询机构,面向国际,着眼金融,向多国政府和大型企业提供收购、合并方面的专业顾问服务。
《疯狂的投资》
自打几年前读到了这本《疯狂的投资》,我就一直把它搁在我的书架上,因为我觉得在里面可以找到所有创新者用于激励自己的那些素质,很多细节菲尔德在160年前其实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或者你希望成为一个创业者,想激励你的兄弟们,在这本书里找到相关的企业家的禀赋素质以及那些给你启发的细节会给你极大的帮助。那欢迎来读一读这本书,五年内什么大事都可能干得成,什么奇迹都会发生,《疯狂的投资》随时等你。
——“罗辑思维”罗振宇
戈登先生巧妙地重述了大西洋电缆的敷设历险,对与此有关的人物和历史进行了详尽生动的描述。阅读《疯狂的投资》,可以让我们重温那鼓舞人心的胜利,让历史的光芒照亮现实的迷雾。
——《纽约时报》
奇迹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需要耐心、恒心、信心和一点运气……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
——《华尔街日报》
《疯狂的投资》读来轻松愉快……金融、技术和人类历史的完美结合。
——《芝加哥太阳报》
戈登善于将科技内容通俗地讲给读者,也能够对菲尔德和他的伙伴们为实现宏伟梦想而进行的复杂的金融交易娓娓道来。
——《华盛顿邮报》
戈登以他惯有的热情对人物进行了栩栩如生的描述……这是一本充满技术结晶的好书。
——《福布斯》
《光电帝国》
《冷酷的钢铁》
《疯狂的投资》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现代社会生存指南,只不过是以一种极其辛辣、讽刺的方式呈现。作者吉尔·琼斯笔下的那些投资者,每一个都像是被欲望驱使的“赌徒”,在资本市场的浪潮中疯狂地搏杀,为了那虚无缥缈的财富,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我最喜欢她对于人性弱点的刻画,那种贪婪、恐惧、以及盲目乐观,都被她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给读者看。 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人性大戏”。那些跌宕起伏的投资故事,那些一夜暴富又瞬间倾家的传奇,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但同时,我也从中看到了许多值得警醒的地方。琼斯并没有为这些“疯狂的投资”提供解决方案,而是赤裸裸地展现了它们可能带来的灾难。她用一种近乎冷酷的幽默感,让我们看到,在追逐财富的过程中,有多少人迷失了自我,又有多少人最终沦为资本的奴隶。这本书不是教你如何投资,而是让你看清楚这个行业的残酷真相,并从中反思自身的欲望和选择。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社会心理学的著作,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剖析了人类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心理学理论,而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生活案例,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喜欢她对于群体行为的研究,那些看似不合逻辑的集体行动,在作者的解读下,却变得有迹可循。 这本书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反思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以及他人行为背后的潜在含义。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同情心,她并没有将个体视为孤立的存在,而是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内省,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更好地理解他人。它不是一本让你“学会”某种技巧的书,而是一本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你认知方式的书,让你在生活中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我最近偶然翻阅了一本关于宏观经济的书籍,其深度和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枯燥的数据和理论,而是巧妙地将历史的演变、地缘政治的博弈,以及社会思潮的变迁,都融入到了对经济规律的阐述之中。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看到无数条线索在眼前交织,勾勒出全球经济运行的复杂图景。 书中对于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以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都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洞察力。尤其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经济发展归因于某种单一因素,而是强调了多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这种多维度的视角,让我对世界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它并非一本轻松读物,需要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吸收,但一旦读懂,其带来的收获是难以估量的,它能够重塑你对经济、对社会、甚至对历史的认知。
评分《光电帝国》给我的感觉,简直就像是一场视觉盛宴,只不过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吉尔·琼斯构建了一个充满未来感的世界,那里的一切都沐浴在璀璨的光电之中,科技的进步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我尤其喜欢她对那些光电技术的描写,那种细腻的、富有想象力的描述,让我仿佛真的能看到那些流光溢彩的城市,能感受到那些智能设备的便捷与高效。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我却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忧虑。书中对于科技失控的可能性、以及过度依赖科技所带来的疏离感,都有着深刻的探讨。琼斯并没有将科技描绘成绝对的救世主,而是展现了其双刃剑的本质。那些在光电帝国中看似完美的生活,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代价。这种对未来的审慎思考,让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现实世界的发展轨迹,警示着我们在拥抱科技的同时,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充满想象力的探索,它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可能的世界,并从中汲取反思的力量。
评分《冷酷的钢铁》这本小说的初读体验,确实让人陷入了一种奇妙的沉思。作者吉尔·琼斯并没有选择宏大叙事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来吸引读者,而是以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深入剖析了“钢铁”这一意象所承载的冰冷、坚韧与机械。书中对工业化进程的描绘,那种不带情感的细节堆砌,反而营造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压迫感。仿佛读者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无声运转的机器之中,每一个齿轮的咬合,每一次锻打的声响,都被放大到极致,直击心灵。 更让我着迷的是,琼斯似乎在通过这种极端冷静的叙述,探讨人性在工业洪流中的异化。那些被抽象化、被工具化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如同流水线上的产品,缺乏个体的温度和挣扎。然而,正是这种抽离,反而激起了我内心深处对“人”的追问:在被钢铁塑造的世界里,还有多少属于血肉之躯的柔软?这本书没有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让我不由自主地去思考,在追求效率与进步的道路上,我们是否正在失去一些宝贵的东西。它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需要读者耐下心来,去感受字里行间那种沉默的力量,去品味那种工业美学背后隐藏的哲学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