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

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柏玉平,王朝霞,劉曉欣 主編 著
圖書標籤:
  • 花卉栽培
  • 園藝技術
  • 植物學
  • 農業科技
  • 園藝園林
  • 種植技術
  • 柏玉平
  • 第二版
  • 花卉養殖
  • 實用農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曠氏文豪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78739
商品編碼:10701537724
開本:1
齣版時間:2016-10-01
頁數:1
字數:1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全書以花卉栽培技術為主綫,對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術知識體係進行瞭係統的構建。全書共十章,劃分為三個不同知識體係的單元,即花卉的認識、花卉的栽培條件、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每個單元又由五部分組成,即單元內容提要、學習目標、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復習思考題、實訓指導。單元包含三章,即花卉的概述、分類和應用,是對花卉含義、種類及園林與生活應用的基本認識和瞭解;第二單元包含兩章,即花卉栽培的環境條件和設施條件,是對花卉栽培所需環境條件和設施及設備條件的熟悉與瞭解;第三單元包含五章,即花卉的繁殖技術、花期調控技術及露地花卉、溫室花卉、專類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是技術、技能的主體,是對花卉栽培技術實踐應用的具體闡述。本教材插入瞭大量自拍圖片,結構新穎,係統性強,可參考的技能實訓內容多,並吸收瞭行業新研究與應用動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書可作為園林、園藝**的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相關**的教師、學生及廣大花卉生産與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單元 花卉的認識
單元學習目標/2
單元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3
章 花卉的概述/3
節 花卉的含義/3
一、花卉的含義和範疇/3
二、花卉栽培的目的/3
三、花卉栽培技術課程的研究內容與學習方法/4
第二節 花卉栽培的意義和作用/4
第三節 中國花卉種質資源的特點及其對世界園林的貢獻/6
第四節 國內外花卉産業發展概況/6
一、花卉産業的涵義及範疇/6
二、中國花卉産業的發展曆史與現狀/7
三、世界花卉産業的概況/9
第二章 花卉的分類/11
節 花卉分類概述/11
第二節 人為分類法/12
一、按生活型及生物學特性分類/12
二、按栽培生境分類/14
三、按觀賞器官分類/14
四、按自然花期分類/14
五、按用途分類/15
第三節 自然分布分類法/15
第三章 花卉的應用/17
節 花卉的地栽應用/17
一、花壇與花境/17
二、花叢與花群/23
三、籬垣與棚架/23
四、花鉢與花颱/24
第二節 花卉的盆栽應用/25
一、花卉盆栽的應用特點/25
二、花卉盆栽的室外應用/25
三、花卉盆栽的室內應用/26
四、花卉盆栽應用的注意事項/27
第三節 花卉的切花應用/27
一、常見的鮮切花種類及其花語/27
二、切花的保鮮措施/30
三、鮮切花的應用特點/32
四、鮮切花的應用形式/32
單元復習思考題/35
單元實訓指導/36
實訓一 當地花卉産業情況調查(課外作業)/36
實訓二 花卉種類的辨識/36
實訓三 球根花卉的種球識彆/37
實訓四 花卉露地應用形式調查/38
實訓五 花壇設計與花卉配植/39
實訓六 花境設計與花卉配植/39
實訓七 盆花裝飾調查/40
實訓八 鮮切花的種類及營銷調查/40

第二單元 花卉的栽培條件
單元學習目標/43
單元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44
第四章 花卉栽培的環境條件/44
節 溫度/44
一、花卉生長發育對溫度的要求/44
二、溫度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46
第二節 光照/47
一、光照強度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47
二、光照長度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48
三、光的組成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49
第三節 水分/49
一、土壤水分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49
二、空氣濕度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50
第四節 土壤/51
一、土壤物理性狀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51
二、土壤化學性狀對花卉生長發育的影響/52
第五節 營養/53
一、營養元素對花卉生長發育的作用/53
二、花卉栽培常用的肥料/54
三、花卉營養缺乏癥的診斷/56
第六節 空氣/57
一、必需氣體/57
二、有害氣體/57
第五章 花卉栽培的設施條件/59
節 溫室/59
一、溫室的概念及作用/59
二、溫室的類型/59
三、溫室的設計與建造/62
第二節 花卉栽培的其他常用設施/64
一、冷床與溫床/64
二、塑料大棚/65
三、蔭棚/66
四、風障/67
五、中、小拱棚/67
第三節 花卉栽培設施內常用的設備/68
一、調溫設備 /68
二、調光設備/69
三、灌溉與空氣調濕設備/70
四、通風設備/70
五、其他設備/70
第四節 花卉栽培常用的器具/71
一、花卉栽培常用的容器/71
二、花卉栽培常用的工具/74
單元復習思考題/75
單元實訓指導/76
實訓九 溫室內光照、溫度和濕度調控措施/76
實訓十 花卉營養缺乏癥的認識/76
實訓十一 當地花卉栽培設施的認識/77
實訓十二 花卉栽培容器的認識與瞭解/77

第三單元 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
單元學習目標/80
單元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81
第六章 花卉的繁殖技術/81
節 有性繁殖技術/81
一、有性繁殖的概念/81
二、種子的采收與貯藏技術/81
三、種子發芽的條件/83
四、播種技術/84
第二節 無性繁殖技術/88
一、無性繁殖的概念及優缺點/88
二、無性繁殖技術/88
第七章 花期調控技術/96
節 影響花卉開花的因子/96
一、自身因子/96
二、環境因子/97
第二節 花期調控的方法/97
一、溫度處理法/97
二、光照處理法/98
三、藥劑處理法/99
四、栽培措施處理法/100
第八章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102
節 露地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102
一、整地作畦/102
二、育苗/102
三、定植/104
四、管理措施/104
第二節 一、二年生花卉/106
一、露地一、二年生花卉的範疇及栽培特點/106
二、露地常見的一年生花卉/107
(一)一串紅/107
(二)雞冠花/108
(三)萬壽菊/109
(四)矮牽牛/109
(五)翠菊/110
(六)鳳仙花/111
(七)韆日紅/112
(八)百日草/112
(九)半支蓮/113
(十)紫茉莉/113
(十一)藿香薊/114
(十二)石竹/114
(十三)波斯菊/115
(十四)雁來紅/116
(十五)麥稈菊/116
(十六) 醉蝶花/117
(十七)地膚/117
(十八)銀邊翠/118
(十九)香雪球/118
(二十)五色草/118
(二十一)霞草/119
(二十二)長春花/120
(二十三)蔦蘿/120
(二十四)牽牛花/121
(二十五)旱金蓮/122
三、露地常見的二年生花卉/122
(一)金盞菊 /122
(二)三色堇/123
(三)美女櫻/124
(四)紫羅蘭/124
(五)雛菊/125
(六)羽衣甘藍/125
(七)福祿考/126
(八) 金魚草 /126
(九)虞美人 /127
(十)花菱草 /127
(十一)毛地黃/128
第三節 宿根花卉/130
一、露地宿根花卉栽培特點/130
二、常見的露地宿根花卉/130
(一)菊花/130
(二)芍藥/132
(三)荷包牡丹 /133
(四)鳶尾 /133
(五)荷蘭菊/134
(六)玉簪 /135
(七)大花萱草/135
(八)大花金雞菊/136
(九)宿根福祿考/136
(十)八寶景天/137
(十一)黑心菊/138
(十二)石堿花/138
(十三)蜀葵/138
(十四)金光菊/139
(十五)宿根天人菊/139
(十六)假龍頭/140
第四節 球根花卉/141
一、露地球根花卉栽培特點概述/141
二、常見的露地球根花卉/142
(一)大麗花 /142
(二)大花美人蕉/142
(三)唐菖蒲/143
(四)鬱金香/144
(五)百閤/145
(六)晚香玉/146
(七)水仙/146
第五節 水生花卉/148
一、水生花卉的栽培特點概述/148
二、常見的水生花卉/148
(一)荷花/148
(二)睡蓮/149
(三) 鳳眼蓮/149
第九章 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151
節 溫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措施/151
一、溫室花卉的盆栽特點/151
二、培養土的配製/151
三、溫室花卉栽培管理的技術措施/154
四、溫室花卉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157
第二節 溫室一、二年生花卉/158
一、溫室一、二年生花卉的栽培特點概述/158
二、常見的溫室一、二年生花卉/158
(一) 瓜葉菊/158
(二)彩葉草/159
(三)四季報春/159
(四) 蒲包花/160
第三節 溫室宿根花卉/161
一、溫室宿根花卉的栽培特點概述/161
二、常見的觀花類溫室宿根花卉/161
(一)大花君子蘭/161
(二)非洲菊/162
(三)四季鞦海棠/163
(四)溫室鳳仙類/164
(五)非洲紫羅蘭/165
(六)鶴望蘭/166
(七)花燭/167
三、常見的觀葉類溫室宿根花卉/167
(一)一葉蘭/167
(二)吊蘭/168
(三)綠蘿/169
(四)萬年青/169
(五)鏡麵草/170
(六)虎耳草/170
(七)吊竹梅/171
(八)旱傘草/171
(九)龜背竹/171
(十)廣東萬年青/172
(十一)黛粉葉屬(花葉萬年青屬)花卉/173
(十二)喜林芋屬(蔓綠絨屬)花卉/173
(十三)白鶴芋/174
(十四)觀賞鳳梨類花卉/175
(十五)竹芋科花卉/176
第四節 溫室球根花卉/177
一、溫室球根花卉的栽培特點/177
二、常見的溫室球根花卉/177
(一)仙客來/177
(二)大岩桐/178
(三)馬蹄蓮/179
(四) 硃頂紅/180
(五)球根鞦海棠/181
(六)小蒼蘭/182
(七)花毛茛/182
(八)蔥蘭/183
(九)虎眼萬年青/183
第五節 溫室亞灌木花卉/184
一、溫室亞灌木花卉的特點/184
二、常見的溫室亞灌木花卉/184
(一)香石竹/184
(二)天竺葵/185
(三)倒掛金鍾/186
(四)文竹/186
(五)天門鼕/187
第六節 溫室木本花卉/187
一、溫室木本花卉的特點/187
二、常見的觀花類溫室木本花卉/188
(一)杜鵑花/188
(二)月季/190
(三)牡丹花/191
(四)八仙花/193
(五)一品紅/193
(六)山茶花/194
(七)扶桑/195
(八)花石榴/196
(九)葉子花/196
(十)夾竹桃/197
三、常見的香花類溫室木本花卉/198
(一)桂花/198
(二)米蘭/199
(三)茉莉花/199
(四)梔子花/200
(五)含笑/201
(六)白蘭花/201
四、常見的觀葉類溫室木本花卉/202
(一)變葉木/202
(二)印度橡皮樹/202
(三)垂榕/203
(四)硃蕉/203
(五)富貴竹/204
(六)常春藤/205
(七)馬拉巴栗/205
(八)非洲茉莉/206
(九)八角金盤/206
(十)鵝掌柴/207
(十一)蘇鐵/207
(十二)香龍血樹/208
(十三)棕櫚科常見植物/209
1.散尾葵/209
2.觀音棕竹/209
3.袖珍椰子/210
4.短穗魚尾葵/210
5.蒲葵/211
6.棕櫚/211
五、常見的觀果類溫室木本花卉/212
(一)鼕珊瑚/212
(二)火棘/212
(三)南天竹/213
(四)佛手/213
(五)金橘/214
第十章 專類花卉的栽培管理技術/215
節 蕨類植物/215
一、種群特點/215
二、形態特徵/215
三、常見種類/215
(一)桫欏/215
(二)鹿角蕨/216
(三)鐵綫蕨/216
(四)二叉鹿角蕨/216
(五)巢蕨/216
(六)腎蕨/216
(七)鳳尾蕨/217
(八)莢果蕨/217
(九)波士頓蕨/217
(十)捲柏/217
四、生態習性/217
五、繁殖方法/217
六、栽培要點/218
七、園林應用/218
第二節 蘭科花卉/218
一、栽培曆史/218
二、形態特徵/218
三、品種分類/219
四、生態習性/219
五、繁殖方法/219
六、栽培管理/220
七、中國蘭常見的栽培品種/220
(一)春蘭/220
(二)蕙蘭/220
(三)建蘭/220
(四)墨蘭/221
(五)寒蘭/221
八、洋蘭常見的栽培品種/221
(一)卡特蘭/221
(二)大花蕙蘭/222
(三)兜蘭/222
(四)石斛蘭/222
(五)蝴蝶蘭/223
第三節 仙人掌及多汁多漿花卉/223
一、仙人掌及多汁多漿花卉的栽培
特點/223
二、仙人掌類花卉的常見種類/226
(一)仙人掌/226
(二)仙人球/226
(三)令箭荷花/226
(四)仙人指/227
(五)假曇花/227
(六)蟹爪蘭/228
(七)金琥/228
(八)曇花/229
(九)山影拳/229
(十)量天尺/230
(十一)緋牡丹/230
三、多汁多漿類花卉的常見種類/230
(一)虎皮蘭/230
(二)蘆薈/231
(三)龍舌蘭/232
(四)虎刺梅/232
(五)長壽花/233
(六)石蓮花/233
(七)露草/233
(八)條紋十二捲/234
(九)燕子掌/234
單元復習思考題/235
單元實訓指導/237
實訓十三 花卉種子的采集、處理與包裝貯藏(鞦季進行)/237
實訓十四 花卉種子的認識及品質鑒定/237
實訓十五 整地作畦/238
實訓十六 露地花卉苗床育苗技術/239
實訓十七 幼苗的間苗、移植與定植技術/239
實訓十八 花卉的分株、分球繁殖技術/240
實訓十九 花卉的扡插繁殖技術/241
實訓二十 菊花、杜鵑花的嫁接繁殖技術/242
實訓二十一 露地花卉識彆/243
實訓二十二 露地花卉整形、修剪技術/243
實訓二十三 切花菊的張網、剝芽技術/244
實訓二十四 唐菖蒲的定植技術/244
實訓二十五 花卉培養土的取材與處理/245
實訓二十六 盆栽花卉的上盆、換盆與翻盆技術/245
實訓二十七 溫室花卉澆水與施肥技術/247
實訓二十八 溫室花卉整形、修剪技術/247
實訓二十九 香石竹的摘心、疏芽與抹蕾技術/248
實訓三十 切花月季的采收與保鮮技術/248
實訓三十一 溫室花卉的識彆/249
實訓三十二 仙人掌類植物的嫁接繁殖技術/249

參考文獻/251
《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是一部麵嚮廣大花卉愛好者、從業人員及相關專業學生的著作。本書共分為十章,係統地闡述瞭花卉的生物學基礎、栽培環境要求、繁殖育苗技術、常見病蟲害防治以及觀賞花卉的種類與栽培管理等內容。 第一章 花卉的生物學基礎 本章首先從植物學的基本原理齣發,介紹瞭花卉的定義、分類及其在園林綠化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對花卉植物體結構、生長發育規律的詳細解讀,幫助讀者理解植物的生理活動,如光閤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這些是進行科學栽培的基礎。 花卉的定義與分類: 詳細闡述瞭花卉的概念,包括其觀賞價值、經濟價值以及生態功能。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如生長習性(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形態特徵(草本、木本)、栽培目的(切花、盆栽、觀葉、觀花)等,對常見花卉進行分類介紹,使讀者對花卉世界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花卉的形態結構與功能: 深入解析瞭花卉的根、莖、葉、花、果、種子的形態特徵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功能。例如,根係的吸收、固定作用;莖的輸導、支撐作用;葉片的蒸騰、光閤作用;花的繁殖作用;果實和種子的傳播與繁衍等。 花卉的生長發育規律: 介紹瞭花卉生長發育受到的內在和外在因素影響,包括溫度、光照、水分、養分、二氧化碳等環境因子以及植物激素的作用。重點講解瞭花卉的休眠、萌發、營養生長、生殖生長等關鍵發育階段,以及不同花卉在這些階段的具體錶現和需求。 第二章 花卉栽培環境的營造與調控 良好的栽培環境是花卉健康生長的前提。本章聚焦於如何為花卉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包括土壤、光照、溫度、水分、空氣等關鍵要素的調控。 土壤的特性與改良: 詳細介紹瞭土壤的組成(礦物質、有機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理化性質(質地、結構、酸堿度、肥力)及其對花卉生長的影響。針對不同類型的花卉,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土壤條件進行改良,如增施有機肥、調整pH值、改良土壤結構,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和保肥能力。 光照的需求與調控: 解釋瞭光照強度、光照時間和光譜對花卉生長、開花、著色的重要作用。根據花卉對光照的不同需求,分為喜陽、半陰和耐陰花卉,並提供瞭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如選擇閤適的栽植地點、利用遮陽網、補光燈等進行光照調控。 溫度的管理與調控: 闡述瞭溫度是影響花卉生長發育最活躍的因素之一。介紹瞭不同花卉的最適生長溫度、最低生長溫度和最高生長溫度,以及溫度變化對花卉萌發、生長、開花、休眠的影響。重點講解瞭溫室、大棚等設施中溫度的精確調控技術,以及如何應對極端天氣條件。 水分的供應與管理: 詳細說明瞭水分對花卉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包括參與光閤作用、輸送養分、維持細胞膨壓等。分析瞭水分脅迫(乾旱和澇害)對花卉的危害。指導讀者根據花卉種類、生長時期、土壤濕度和氣候條件,科學閤理地進行灌溉和排水,掌握“見乾見濕”、“澆則澆透”等灌溉原則。 空氣環境的調控: 強調瞭空氣流通對花卉生長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封閉的溫室或室內環境中。介紹瞭適宜的空氣濕度、CO2濃度對花卉生長的影響,以及通風、增濕、降濕等空氣環境調控技術。 第三章 花卉的繁殖育苗技術 繁殖是花卉得以延續和發展的生命綫。本章係統介紹瞭花卉的各種繁殖方法,從傳統的有性繁殖到現代的無性繁殖,旨在幫助讀者掌握高效、優質的育苗技術。 有性繁殖(種子繁殖): 闡述瞭種子萌發的生理機製,包括吸脹、呼吸、酶活動等。詳細介紹瞭種子處理(如脫粒、乾燥、貯藏、催芽)、播種基質的選擇、播種方法(撒播、條播、穴播)、播種深度、溫度、濕度控製以及幼苗管理。 無性繁殖(營養繁殖): 扡插繁殖: 詳細介紹瞭枝插、葉插、根插等不同類型扡插的方法。重點講解瞭插穗的選擇與采集、插穗的處理(生根劑的使用)、插床的準備、扡插環境的控製(溫度、濕度、光照)以及插穗的生根管理。 嫁接繁殖: 介紹瞭嫁接的原理、常用砧木和接穗的選擇,以及芽接、枝接等常見嫁接技術的具體操作步驟。強調瞭嫁接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形成層細胞的緊密接觸和愈閤。 壓條繁殖: 講解瞭高壓法、低壓法等壓條技術的原理和操作要點,適用於一些不易扡插或嫁接的植物。 分株繁殖: 介紹瞭適閤分株繁殖的花卉種類,以及分株的適宜時期、方法和幼苗的管理。 組織培養: 概述瞭植物組織培養的基本原理,包括無菌操作、培養基配製、離體培養、誘導生根、馴化等技術流程。強調瞭其在快速繁殖、脫毒、培育新品種方麵的優勢。 第四章 花卉栽培的日常管理 精細化的日常管理是確保花卉健康生長、充分發揮觀賞價值的關鍵。本章涵蓋瞭花卉栽培過程中的各項基本管理措施。 施肥管理: 介紹瞭花卉對各種營養元素的需求,包括常量元素(N, P, K)和微量元素。講解瞭各種肥料(有機肥、無機肥、復閤肥、葉麵肥)的特性、施用方法和時機。指導讀者根據花卉生長階段、土壤肥力狀況和植物的營養需求製定閤理的施肥計劃。 修剪整形: 闡述瞭修剪的目的(促進分枝、控製株型、改善通風透光、促進開花結果)和原則。介紹瞭摘心、抹芽、疏枝、短截、環剝等常用修剪技術,以及不同花卉(如觀花、觀葉、盆景)的整形技巧。 病蟲害的預測與防治: 強調瞭預防為主、綜閤防治的原則。 病害防治: 詳細介紹瞭常見花卉病害的病原、癥狀、傳播途徑和發病規律,包括真菌性病害(如白粉病、灰黴病)、細菌性病害(如軟腐病)和病毒性病害。講解瞭農業防治(如輪作、選育抗病品種)、物理防治(如高溫滅菌)和化學防治(閤理使用農藥)等方法。 蟲害防治: 介紹瞭常見花卉害蟲的種類(如蚜蟲、紅蜘蛛、介殼蟲、蝸牛)、為害特徵、生活史和發生規律。講解瞭生物防治(如利用天敵)、物理防治(如誘殺)和化學防治(閤理使用殺蟲劑)等方法。 病蟲害的綠色防控: 推廣環境友好型的病蟲害防治理念,如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的使用,以及生態調控等。 第五章 觀賞花卉的種類與栽培管理 本章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詳細介紹瞭當前市場上常見的、具有重要觀賞價值的花卉品種,並針對不同類彆的花卉提供瞭具體的栽培管理指導。 草本花卉: 介紹瞭如月季、玫瑰、菊花、康乃馨、百閤、鬱金香、矮牽牛、三色堇、綉球等常見草本花卉。對其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栽培環境要求、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以及促成栽培、周年生産等技術進行瞭詳細闡述。 木本花卉: 介紹瞭如杜鵑、茶花、牡丹、芍藥、桂花、茉莉、臘梅、含笑、梔子花等。重點講解瞭其對土壤、光照、溫度的特殊要求,以及修剪、嫁接、盆栽管理、越鼕防護等關鍵技術。 觀葉花卉: 介紹瞭如綠蘿、吊蘭、君子蘭、發財樹、橡皮樹、龜背竹、蕨類等。側重於其對光照、水分、濕度、土壤的要求,以及葉片觀賞價值的保持、病蟲害防治等。 多肉植物與仙人掌類: 介紹瞭這類植物獨特的形態、生長習性以及極強的耐旱性。詳細講解瞭其繁殖(葉插、分株)、栽培基質的選擇、光照與通風的管理、鼕季的休眠與越鼕措施。 球根花卉: 介紹瞭如風信子、水仙、鬱金香、百閤、大麗花等。重點講解瞭球根的貯藏、種植、催芽、開花管理以及球根的收獲與貯藏。 盆景與小型觀賞植物: 介紹瞭適閤盆栽的各種花卉,以及盆景的藝術造型、蟠紮、修剪、換盆、病蟲害防治等。 第六章 盆栽花卉的栽培管理 本章專注於在室內或有限空間內栽培花卉的特殊技術。 盆栽基質的選擇與配製: 介紹瞭常用的盆栽基質材料(如泥炭土、珍珠岩、蛭石、腐葉土、沙子)及其特性,並指導讀者根據不同花卉的需求配製適宜的盆栽營養土。 花盆的選擇與使用: 介紹瞭不同材質、尺寸、排水孔的花盆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以及換盆的適宜時機和操作。 澆水與施肥: 強調瞭盆栽花卉水分和養分管理的重要性,由於盆內環境相對封閉,更容易齣現肥水失調。講解瞭“見乾見濕”的澆水原則,以及緩釋肥、液體肥等在盆栽中的應用。 光照與通風: 室內栽培花卉需特彆關注光照不足的問題,介紹瞭如何選擇擺放位置、利用反光材料或人工補光。同時強調瞭良好的通風對預防病蟲害的重要性。 越鼕管理: 針對不同花卉的耐寒性,提供瞭室內越鼕的保溫、控水、防病蟲等措施。 第七章 切花花卉的生産與保鮮 本章聚焦於商品化花卉的生産,尤其是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切花。 切花花卉的種類與市場: 介紹瞭市場需求量大的切花品種,如玫瑰、康乃馨、百閤、鬱金香、劍蘭等,以及其生産的季節性、區域性特點。 切花生産的關鍵技術: 重點闡述瞭溫室栽培、催花技術、病蟲害防治、精細化管理等,旨在提高切花的産量和品質。 切花的采收與處理: 講解瞭切花采收的最佳時機、采收方法,以及采後處理(如去葉、修剪、預冷、套袋)的重要性。 切花保鮮技術: 詳細介紹瞭影響切花壽命的因素,以及常用的保鮮劑配方、保鮮方法(如低溫貯藏、真空預冷、高濃度CO2處理、乙烯吸收劑等),以延長切花的貨架期。 第八章 花卉的病理與生理障礙 本章深入探討花卉在生長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非病原性或病理性問題。 常見的生理性病害: 介紹瞭因環境因子失調引起的生理障礙,如黃化(營養缺乏或光照不足)、灼傷(光照過強或高溫)、落葉(溫度、水分、光照劇烈變化)、畸形(激素失調或環境不良)等,並分析其發生原因和防治對策。 真菌性病害的診斷與防治: 詳細介紹瞭白粉病、灰黴病、黑斑病、枯萎病、銹病等常見真菌病害的病原菌、侵染途徑、典型癥狀,以及相應的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措施。 細菌性病害的診斷與防治: 講解瞭軟腐病、青枯病、潰瘍病等細菌病害的特點、傳播方式,以及控製細菌源、改善環境、藥劑防治等方法。 病毒性病害的識彆與管理: 介紹瞭花卉病毒病的癥狀錶現(如花葉、嵌紋、捲葉)、傳播媒介(如蚜蟲、蟎蟲)和無藥可治的特點。強調瞭選育抗病毒品種、清除病株、控製傳毒媒介的重要性。 蟲害的識彆與綜閤防治: 進一步細化瞭各類害蟲(如刺吸式口器害蟲、咀嚼式口器害蟲、地下害蟲)的識彆方法、為害特點、生活習性,並提供多種防治手段的組閤應用,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第九章 名優花卉的栽培特點 本章挑選瞭一些具有代錶性的、市場價值高或具有特殊栽培難度的名優花卉,進行案例分析。 玫瑰的栽培: 涵蓋瞭不同類型玫瑰(如雜交茶香月季、豐花月季、藤本月季)的選育、繁殖、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以及促成栽培技術。 蘭花的栽培: 介紹瞭蘭花(如國蘭、洋蘭)的獨特性,包括對基質、濕度、通風、光照的特殊要求,以及假鱗莖的形成、繁殖、病蟲害防治等。 菊花的栽培: 詳細介紹瞭菊花的品種分類、繁殖方法、盆栽管理、病蟲害防治,以及菊花的造型技法(如獨本菊、多頭菊、樹菊)和促成栽培。 盆景花卉的藝術化栽培: 深入探討瞭盆景的選材、造型、蟠紮、修剪、換盆、施肥,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塑造齣具有觀賞價值的藝術品。 第十章 花卉生産中的新技術與發展趨勢 本章展望瞭花卉生産的未來發展方嚮,介紹瞭前沿技術和新興領域。 設施化生産技術: 介紹瞭智能溫室、連棟溫室、無土栽培(水培、基質栽培)、LED補光、環境自動控製係統等現代化生産設施和技術,如何提高生産效率和産品品質。 生物技術在花卉生産中的應用: 介紹瞭植物組織培養、基因工程、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生物技術在花卉新品種選育、快速繁殖、脫毒育種等方麵的應用。 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重點介紹瞭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物理防治等環境友好型技術在花卉生産中的推廣應用,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 花卉市場營銷與電子商務: 探討瞭花卉産品的市場分析、品牌建設、銷售渠道以及互聯網+花卉産業的發展模式。 花卉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強調瞭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生態友好型生産模式在花卉産業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本書在內容上力求科學、實用、係統,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深度,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瞭解花卉栽培技術學習的平颱。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掌握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操作的各項技能,從而在花卉栽培實踐中取得成功。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園藝專業的學生,我對各類園藝書籍有著非常挑剔的眼光。《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看過最齣色的一本。它的專業性毋庸置疑,但更難得的是,它在保持科學嚴謹的同時,還兼具瞭極高的可讀性和實用性。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植物生理學和生態學原理的闡述,這些基礎知識對於理解花卉的生長習性和栽培管理至關重要。例如,書中關於光閤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基本生理過程的講解,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花卉的生長發育,都寫得非常透徹。這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為什麼在不同的環境下,花卉會有不同的錶現。此外,書中對於病蟲害防治的論述,也非常全麵和深入。它不僅介紹瞭各種病蟲害的癥狀和危害,還提供瞭多種防治方法,並且強調瞭生態平衡和生物防治的重要性。這符閤瞭現代園藝發展的趨勢,也為我們這些未來的園藝工作者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我經常會把書中提到的某些技術,比如無土栽培、水培技術等,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對照和印證,發現這本書的內容與最新的研究成果非常吻閤,甚至在某些方麵還有更深入的探討。這本書的內容結構也非常閤理,從基礎理論到具體實踐,層層遞進,邏輯清晰。我常常會把它作為案頭必備的書籍,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查閱和參考。它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自己的專業學習充滿瞭信心。

評分

我是一名在城市裏工作的年輕白領,平時工作壓力很大,下班迴傢就想找點放鬆的事情做。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然後就一頭紮進瞭花卉的世界。這本書對我來說,簡直是一扇通往自然、通往寜靜的心靈之門。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個生活指南。書中的文字和圖片都充滿瞭生命力,讓我感受到花卉的美麗和神奇。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花卉與生活”的一些章節,它不僅僅教你如何栽培,更引導你去思考花卉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比如如何利用花卉來裝飾傢居,如何通過養花來緩解壓力,甚至如何通過花卉來增進人際關係。這些內容讓我覺得,養花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個人的興趣,更是一種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精神世界的方式。書中的栽培技術部分,也是寫得非常接地氣。我本來以為養花需要很多專業的工具和復雜的流程,看瞭這本書纔發現,很多事情都可以從簡。比如,它會教你如何利用簡單的工具進行修剪,如何用一些常見的 household items 來製作簡易的花架,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實用。而且,書裏對於不同花卉的“個性化”養護建議,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會用一種標準化的方式來要求所有花卉,而是會針對不同品種的特點,給齣細緻的指導。這讓我覺得,每一盆花都有它自己的生命,需要我們去用心去理解和嗬護。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對花卉一無所知的小白,變成瞭一個能夠自信地打理各種花卉的“小園丁”,我的生活也因為這些綠色的生命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評分

我是一名資深的花卉愛好者,也接觸過不少園藝方麵的書籍,但《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卻給瞭我前所未有的驚喜和深刻的啓發。這本書最讓我贊賞的一點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理念的傳達,一種科學方法的推廣。在許多書籍中,我們可能看到的是零散的栽培要點,但這本書則將整個花卉栽培體係構建得井井有條。從植物的生理機製、生長規律,到病蟲害防治、繁殖技巧,每一個環節都被梳理得清晰透徹。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土壤改良和肥料選擇的部分,作者不僅列舉瞭各種土壤的優缺點,還詳細介紹瞭如何根據不同花卉的需求進行配製,以及各種肥料的成分、作用和施用方法。這對於我這樣想要深入瞭解植物生長環境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很多時候,我們養不好花,根源就在於土壤和營養跟不上。書裏甚至還提到瞭如何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廢棄物來製作有機肥料,既環保又經濟,這種實用性極強的建議,在市麵上其他書籍中是很難找到的。此外,書中對於不同病蟲害的診斷和防治,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僅僅列舉瞭常見的病蟲害名稱,更提供瞭詳細的圖文識彆方法,以及多種防治手段,從物理防治到生物防治,再到化學防治,而且強調瞭“預防為主,綜閤防治”的理念,這讓我不再是遇到問題時束手無策,而是能有條不紊地進行處理。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園藝書籍,不僅要教你怎麼做,更要讓你理解為什麼這樣做,而這本書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讓我從一個“照本宣科”的實踐者,變成瞭一個真正理解植物需求的“引導者”。

評分

坦白說,我是一個動手能力不強的人,以前也嘗試過養花,但總是以失敗告終,弄得我都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適閤養花。《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想法。它讓我發現,原來養花並非難事,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和技巧,任何人都能成為一個閤格的“花匠”。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在很多園藝書籍中,我們可能隻是看到一些大概的描述,但這本書卻將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拆解得非常細緻。例如,在講解換盆的時候,它會詳細描述如何脫盆,如何修剪根係,如何配製新的土壤,以及換盆後如何進行養護,每一個環節都有清晰的指導和注意事項。我以前換盆的時候,總是草草瞭事,結果植物經常緩不過來,甚至死掉。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原來換盆也是一門技術活,需要細心和耐心。這本書不僅僅教你“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你“為什麼這麼做”。它會解釋每一個操作背後的原理,比如為什麼要在特定的季節進行修剪,為什麼需要疏蕾,為什麼需要保持一定的通風等等。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方式,讓我對植物的生長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我按照書中的方法,成功地將幾盆垂死的植物救瞭迴來,看著它們重新煥發齣生機,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言錶的。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僅傳授瞭我知識,更培養瞭我對植物的關愛和耐心。

評分

我傢住在北方,氣候比較乾燥,而且鼕季漫長,很多南方常見的花卉在我這裏都養不活,這讓我一直很苦惱。《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非常貼心地為我們北方花友考慮到瞭這一點。它在介紹花卉栽培技術的同時,也特彆強調瞭不同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栽培要點。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北方花卉越鼕”的章節,裏麵詳細介紹瞭如何為不同的花卉做好鼕季的防寒保暖措施,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越鼕場所,如何控製澆水和施肥,以及如何預防鼕季常見的病蟲害。我按照書中的建議,為我的那些“嬌氣”的花卉進行瞭“鼕眠”前的準備,結果發現,它們在寒冷的鼕天依然能夠安然度過,並且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又煥發瞭勃勃生機。書中還介紹瞭很多適閤北方地區種植的花卉品種,以及它們的栽培特性,這讓我不再是盲目地去嘗試,而是能夠有針對性地選擇那些能夠適應我這裏氣候的花卉。這一點對我來說,真的非常重要。而且,書中的一些關於“室內微氣候”的調節建議,比如如何增加空氣濕度,如何利用加濕器等等,也對我幫助很大。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北方園藝師,它不僅傳授瞭我養花的知識,更讓我能夠自信地在北方也能打造齣一個屬於自己的美麗花園。

評分

我一直對那些充滿藝術感的植物形態很著迷,比如那些造型獨特的盆景,或者枝葉繁茂的垂吊植物。但一直苦於沒有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指導我的書籍。《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可以說是圓瞭我的一個心願。它不僅包含瞭基礎的花卉栽培技術,更在“造型與觀賞”方麵有著獨到的見解。書中關於修剪、整形、嫁接等技術,講解得非常細緻,並且配有大量的插圖和示範圖,讓我能夠清晰地理解每一個操作步驟。我之前嘗試著給我的月季修剪,但總是修剪得不好,要麼枝條過於擁擠,要麼造型不協調。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明白瞭修剪的真正目的,不僅僅是為瞭控製株型,更是為瞭促進植物的健康生長和花芽的形成。書中關於“四步剪枝法”的介紹,讓我茅茅頓茅塞頓開,學會瞭如何根據植物的生長方嚮和目的來選擇閤適的修剪方式。此外,書中還介紹瞭一些關於觀賞植物的搭配技巧,比如如何根據植物的色彩、形態、質感來組閤,以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這讓我覺得,養花不僅僅是技術活,更是一門藝術。這本書讓我看到瞭花卉無限的可能性,也激發瞭我創造更美觀、更富有藝術感的植物作品的欲望。我正在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指導,去打造我的第一個盆景,我非常有信心,通過這本書的幫助,我一定能夠實現我的目標。

評分

說實話,我是一名完全的花卉“小白”,當初買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傢裏長輩身體不好,聽說養花能陶冶情操,就想著給傢裏添點綠意,順便也看看能不能轉移一下長輩的注意力。拿到《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的時候,我心裏還有點打鼓,擔心這麼專業的書會不會看不懂。但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本書真的太友好瞭!作者的語言非常通俗易懂,就像鄰傢大姐姐在跟你聊天一樣,一點架子都沒有。每一個概念,每一個步驟,都解釋得非常詳細,甚至會考慮到我們這些新手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提前給齣解決方案。比如說,它講到播種育苗的時候,會詳細介紹不同種子的發芽條件,比如溫度、濕度、光照,還提醒我們要注意消毒,防止爛種。還有關於移栽,它會告訴你什麼時候移栽最閤適,移栽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如何緩苗,這些細節都考慮得周全。我之前種的一些花,總是長得歪歪扭扭,或者葉子發黃,後來看瞭這本書,纔明白很多時候是光照不足或者通風不暢造成的。書裏關於光照和通風的章節,我看瞭好幾遍,並且對照著我傢的實際情況進行瞭調整,效果立竿見影!我的花現在都長得挺拔,葉子也油亮亮的。而且,這本書不是那種死闆的教科書,它裏麵穿插瞭很多生動的案例和故事,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我常常一邊看書,一邊想象著這些花兒在我的精心照料下茁壯成長的樣子,心裏充滿瞭期待。它讓我覺得養花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是我觸手可及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評分

這本《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真是我近期發現的寶藏!我本來對養花隻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偶爾買幾盆,但總是養不好,看著那些花兒慢慢枯萎,心裏特彆不是滋味。後來聽朋友推薦瞭這本書,說是非常實用,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入手瞭。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實的質感和清晰的排版吸引瞭。封麵設計也很簡潔大方,一看就很有專業範兒。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嚴謹的態度和深厚的專業知識所摺服。書中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一些深奧難懂的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知識點講起,比如不同花卉對光照、水分、土壤的要求,以及如何根據季節變化來調整栽培方法。我之前總是憑感覺澆水,結果不是澇死就是旱死,看瞭書纔知道,原來有些花卉需要“見乾見濕”,有些則要保持盆土濕潤。書裏還詳細介紹瞭各種常用花卉的特性,從常見的月季、茉莉,到一些稍微冷門但特彆美的品種,比如非洲堇、長壽花,都有深入的講解。它不僅告訴你怎麼種,更告訴你為什麼這麼種,背後的原理是什麼,這一點對於我這種想真正搞懂養花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而且,書裏的插圖非常多,而且都很清晰,很多都是實拍圖,我經常對照著圖片來辨認植物,學習修剪技巧,感覺就像身邊有個經驗豐富的花匠在指導我一樣。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花卉栽培知識的好奇,更激發瞭我更深入地去研究和實踐的熱情。我開始嘗試著根據書中的指導,給我的植物換盆、施肥,甚至開始挑戰一些之前覺得很難養的花卉。現在,我的陽颱上已經變成瞭一個小花園,每一盆花都生機勃勃,我看著它們茁壯成長,真的非常有成就感。這本書真的改變瞭我對養花的看法,它讓我覺得養花不再是件難事,而是一種享受,一種與自然親近的方式。

評分

我是一個非常注重環保的人,在選擇任何産品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環保和可持續的因素。《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完全符閤我的價值觀。它在強調科學栽培的同時,也始終貫穿著“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理念。書中對於有機栽培、生物防治的介紹,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僅僅是理論上的探討,更提供瞭大量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例如,它會教你如何利用堆肥、綠肥等有機肥料來改良土壤,如何通過引入天敵、使用植物提取物等方式來防治病蟲害,而不是一味地依賴化學農藥。這讓我覺得,養花不僅能帶來美麗,更能為環境保護做齣貢獻。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廢棄物再利用”的一些建議,比如如何將廚房的果皮、菜葉等製作成有用的肥料,如何利用舊的塑料瓶、泡沫箱等來製作簡易的花盆,這些都讓我覺得,原來環保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還能省錢。這本書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養花,更是在踐行一種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它讓我看到瞭,科學技術與環境保護並非不可兼得,而是可以和諧統一的。我經常會和身邊的朋友分享書中的環保理念和實踐方法,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綠色養花的行列中來。

評分

作為一名曾經的“花殺手”,我對植物的生命力總是抱著一種敬畏又有點膽怯的態度。但《花卉栽培技術(柏玉平)(第二版)》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這種認知。它讓我明白瞭,植物並非脆弱易逝,而是充滿韌性和生命力的。書中對於植物“自愈能力”的闡述,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栽培方法來激發和促進這種能力,讓我印象深刻。我之前種的一些植物,一旦齣現一點小問題,比如葉片稍有泛黃,我就會非常焦慮,甚至想直接扔掉。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很多時候,這些“小問題”隻是植物在告訴你,它的生長環境需要進行一些微調,而不是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書中會教你如何通過觀察植物的細微變化來判斷它的需求,比如葉片的顔色、姿態,土壤的乾濕度,甚至花朵的狀態,來判斷植物是否需要調整光照、水分、養分,或者進行修剪。這種“與植物對話”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養花不再是單方麵的付齣,而是雙嚮的互動。我開始學會耐心觀察,細心嗬護,並且相信植物自身的生命力。我嘗試著去“拯救”那些曾經被我判瞭“死刑”的植物,結果令人驚喜,它們在我精心照料下,重新恢復瞭生機。這本書讓我明白瞭,養花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培養耐心、細心和愛心的過程。它讓我看到瞭生命的力量,也讓我更加珍視生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