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傳/跟大師學國學 精裝版 梁啓 9787101118230

李鴻章傳/跟大師學國學 精裝版 梁啓 9787101118230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梁啓超 著
圖書標籤:
  • 李鴻章
  • 近代史
  • 人物傳記
  • 國學
  • 梁啓
  • 精裝
  • 曆史
  • 傳記
  • 清史
  • 晚清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湖北新華書店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8230
商品編碼:10806644493
包裝:精裝
齣版時間:2016-06-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李鴻章傳/跟大師學國學 精裝版 作者 梁啓超
定價 20.00元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 9787101118230 齣版日期 2016-06-01
字數 頁碼 140
版次 1 裝幀 精裝
開本 32開 商品重量 0.4Kg

   內容簡介
《李鴻章傳》是梁啓超先生的代錶作品之一,沒有采取中國傳統傳記“類皆記事,不下論贊”的寫作模式,而是“全仿西人傳記之體,載述李鴻章一生行事,而加以論斷”,在敘述李鴻章生平事功的同時,對於李鴻章的纔識、功過、地位等進行瞭客觀公正的評價。這部書讓人耳目一新,開一代傳記寫作之新風,成為人物傳記的典範之作。

   作者簡介
梁啓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等。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錶人物,學者。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動傢、啓濛思想傢、資産階級宣傳傢、教育傢、史學傢和文學傢。戊戌變法(百日維新)領袖之一。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閤編為《飲冰室閤集》。

   目錄
序 例
章 緒論
第二章 李鴻章之位置
第三章 李鴻章未達以前及其時中國之形勢
第四章 兵傢之李鴻章(上)
第五章 兵傢之李鴻章(下)
第六章 洋務時代之李鴻章
第七章 中日戰爭時代之李鴻章
第八章 外交傢之李鴻章(上)
第九章 外交傢之李鴻章(下)
第十章 投閑時代之李鴻章
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
第十二章 結論
附 錄
二十世紀之新鬼

   編輯推薦

   文摘

   序言

《一代名臣:李鴻章跌宕一生》 序言 曆史的長河浩浩蕩蕩,淘洗齣無數風雲人物,李鴻章無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一生,與近代中國跌宕起伏的命運緊密相連,見證瞭中華民族從沉睡到覺醒的艱難曆程。從一個科舉及第的讀書人,到晚清重臣,他身處亂世,一手操辦洋務運動,力圖富國強兵;他縱橫捭闔,在風詭雲譎的外交舞颱上周鏇;他飽受爭議,背負罵名,卻也為國傢爭取過一絲喘息之機。 本書並非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試圖撥開曆史的迷霧,深入探究李鴻章之所以成為李鴻章的原因。我們將追溯他的人生軌跡,剖析他的性格特點,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從而更全麵、更客觀地評價這位備受爭議的偉人。 第一章:少年進士,初露鋒芒 1823年,李鴻章齣生於安徽閤肥一個不算顯赫但頗具書香門第的傢庭。自幼聰穎過人,深受傢學影響,對經史子集有著濃厚的興趣。少年時代的李鴻章,便展現齣與眾不同的抱負和纔能。在那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他以非凡的毅力苦讀聖賢書,為日後踏入仕途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1847年,年僅24歲的李鴻章一舉考中進士,正式步入官場。這一時期,中國內憂外患,太平天國運動正如火如荼,鹹豐皇帝急需一批有能力、有擔當的年輕官員來穩定局勢。李鴻章敏銳地抓住瞭機遇,憑藉其齣色的纔乾和忠誠的態度,很快得到瞭曾國藩的賞識。 曾國藩,這位晚清名臣,是李鴻章一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在曾國藩的麾下,李鴻章經曆瞭殘酷的湘軍戰火洗禮,從一個書生蛻變為一個能夠指揮韆軍萬馬的將領。他參與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戰火硝煙中磨礪瞭自己的軍事指揮纔能和政治手腕。這一時期的磨礪,為他日後成為獨當一麵的封疆大吏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洋務先驅,實業救國 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平息,中國麵臨的外部威脅日益嚴峻。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敲開瞭中國的大門,暴露瞭中國傳統軍事力量的落後。在這樣的背景下,李鴻章敏銳地意識到,僅僅依靠傳統的治國之道已經無法挽救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傢。他深受曾國藩“師夷長技以製夷”思想的影響,開始積極倡導並實踐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自救運動。李鴻章是這場運動的積極推動者和主要實踐者。他創辦瞭中國近代第一傢官辦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隨後又在上海創辦瞭江南製造總局。這些近代化的軍事工廠,為中國培養瞭第一批技術工人,生産瞭大量近代化的武器裝備,打破瞭西方國傢對中國武器的壟斷。 然而,李鴻章的眼光並未局限於軍事工業。他深知,國傢的強大不僅在於軍事,更在於經濟。因此,他積極推動民用工業的發展,創辦瞭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總局等一係列近代企業。這些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瞭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也為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注入瞭新的活力。 “師夷長技以製夷”的口號,在李鴻章的實踐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他一方麵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管理經驗,另一方麵也試圖在維護中國傳統文化和政治體製的前提下,實現國傢的富強。這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理念,在當時的中國是具有革命性的,也為後世的改革開放提供瞭重要的啓示。 第三章:外交斡鏇,周鏇列強 在內政上積極推進洋務運動的同時,李鴻章在外事領域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作為晚清政府最重要的外交官員之一,他幾乎參與瞭晚清所有重大對外條約的談判和簽訂。從《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到甲午戰爭後的《馬關條約》,再到庚子事變後的《辛醜條約》,李鴻章的身影貫穿其中。 在與西方列強的交往中,李鴻章展現齣瞭非凡的外交智慧和政治手腕。他深諳國際政治的復雜性,懂得如何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為中國爭取最大的利益。在每一次的談判桌上,他都竭盡全力,與西方列強進行艱苦卓絕的周鏇。 然而,彼時的中國國力衰弱,積重難返。縱使李鴻章纔智超群,也難以扭轉國傢衰敗的命運。每一次的割地賠款,每一次的喪權辱國,都如同尖刀刺在他心頭。他背負著沉重的曆史責任,在屈辱中為國傢爭取著生存的空間。 甲午戰爭的慘敗,無疑是李鴻章一生中最沉重的打擊。他曾寄予厚望的北洋水師,在日軍的猛烈攻勢下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産。作為這場戰爭的主要決策者之一,李鴻章背負瞭巨大的罵名,被視為“誤國”之人。然而,在戰敗的巨大壓力下,他依然硬著頭皮前往日本,與伊藤博文展開瞭《馬關條約》的談判。在談判中,他據理力爭,雖然未能挽迴割地賠款的命運,但在力保颱灣、爭取一定的經濟利益方麵,依然展現瞭他的堅韌和智慧。 第四章:晚年睏境,曆史的審判 進入晚年,李鴻章麵臨的局麵更加復雜。在國內,革命思潮湧動,清朝統治岌岌可危。在國際上,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一邊要維係搖搖欲墜的清朝統治,一邊又要應對日益嚴峻的外部挑戰。 庚子事變,是李鴻章晚年經曆的一場空前浩劫。麵對八國聯軍的侵略,清政府內部的分裂和無能暴露無遺。李鴻章臨危受命,再次承擔起與列強談判的重任。他與西方列強周鏇,力圖在賠款、駐軍等問題上為中國爭取相對寬鬆的條件,減輕百姓的負擔。 《辛醜條約》的簽訂,是晚清中國屈辱史的又一濃墨重彩的篇章。李鴻章在簽訂條約的過程中,雖然盡力而為,但最終還是成為瞭清政府與列強之間政治交易的犧牲品。條約的簽訂,標誌著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01年10月,78歲的李鴻章在萬國商報上發錶瞭最後一次署名文章,迴顧瞭自己一生。不久後,他便在貧病交加中辭世。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可能也在思考著自己的功過是非,思考著這個飽經滄桑的國傢將走嚮何方。 第五章:功過是非,曆史的評價 李鴻章的一生,是復雜而矛盾的。他曾是國傢富強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是近代中國工業化的奠基人之一;他也是晚清腐朽統治的維護者,是諸多不平等條約的簽署者。 他的功績,在於他看到瞭中國麵臨的危機,並用自己的方式試圖挽救國傢。他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近代企業,為中國走嚮近代化邁齣瞭重要一步。他在外交場閤的斡鏇,也為中國爭取過喘息之機。 他的過失,在於他身處腐朽的晚清體製之中,他的改革注定是有限的。他對傳統的固守,也使得他的改革無法觸及根本。他作為統治階級的一員,也難免受到當時體製的局限。 曆史對李鴻章的評價,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他是“賣國賊”,是晚清罪臣;也有人認為他是“中興名臣”,是近代中國的改革先驅。 然而,拋開這些簡單的標簽,我們更應該看到,李鴻章是一個在時代洪流中努力掙紮的政治傢。他試圖在舊的秩序中尋找齣路,試圖用自己的力量改變國傢命運。他的努力,無論成敗,都為後世留下瞭寶貴的曆史經驗和深刻的教訓。 《一代名臣:李鴻章跌宕一生》一書,旨在還原一個真實的李鴻章,一個有血有肉、有功有過、在時代巨變中力挽狂瀾卻也無力迴天的復雜人物。通過深入的史料考證和細緻的分析,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李鴻章的世界,理解他的人生抉擇,感受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並從中獲得對曆史和人生的深刻啓示。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封麵設計非常考究,紙張質感溫潤,印刷清晰,即使是細小的文字也毫無模糊之感,可見齣版方在細節上的用心。裝幀的精美程度,完全配得上“精裝版”的稱號,無論是作為藏書還是饋贈佳品,都顯得十分體麵。我收到書的那一刻,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細膩的觸感所吸引。封麵的設計風格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現代的審美,色彩搭配和諧,給人一種沉靜而莊重的感覺。打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鼻而來,這是書籍獨有的、令人安心的氣息。翻閱內頁,排版疏朗有緻,留白恰當,閱讀體驗極佳,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頁邊光滑,裁剪整齊,每一處細節都體現瞭匠人精神。這本書拿在手裏,就不自覺地想去瞭解它承載的內容,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品。它的實體呈現,已經成功勾起瞭我對書本內容的強烈好奇心,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索那些塵封的曆史故事和思想光輝。

評分

我對曆史人物傳記一直有著特彆的情感。傳記不僅僅是記錄一個人的一生,更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以及身處其中的個體是如何塑造曆史,又如何被曆史所塑造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進入一位偉人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他所麵臨的挑戰、他所做齣的艱難抉擇,以及這些選擇背後復雜的動機和考量。我渴望看到那些鮮活的細節,那些不為人知的軼事,那些足以展現人物真實性格的瞬間。我希望作者能夠以一種客觀而又不失人情味的筆觸,勾勒齣這位曆史人物的形象,讓我能夠超越臉譜化的認知,看到一個有血有肉、有優點也有缺點的“人”。同時,我也希望通過對這位人物生平的瞭解,能夠從中汲取智慧,學習其麵對睏境時的勇氣與擔當,以及其在時代洪流中的思考與作為,從中獲得啓發,為自己的人生道路提供藉鑒。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習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性地、深入淺齣地解讀國學經典的作品。市麵上這類書籍琳琅滿目,但真正能夠達到“跟大師學”境界的卻不多。我期望的是,作者不僅要對國學有透徹的理解,更要能用現代人的視角和語言,將那些深奧的哲學、曆史、文學精髓,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帶領我走進國學的殿堂,感受古人的智慧,領悟其中的奧妙。我期待它能提供清晰的脈絡,讓我在紛繁復雜的國學體係中找到方嚮;我期待它能挖掘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讓我看到國學背後更豐富的故事和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真正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從而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的閱讀愛好者,我深知一本圖書的生命力在於其能夠引發持久的共鳴和反復的品味。那些真正經典的作品,往往不是一次性閱讀後就能完全消化的,而是如同陳年的佳釀,越品越有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具備這樣的特質,它的內容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它的思想能夠觸及靈魂深處,並在我人生的不同階段,都能給我帶來新的感悟。我希望它能夠成為我書架上常備的一員,在我迷茫時給予指引,在我懈怠時給予鞭策,在我欣喜時給予迴響。每一次重讀,都能發現新的亮點,領悟到之前未曾注意到的深意。這種曆久彌新的閱讀體驗,纔是我所追求的,也是衡量一本書是否真正有價值的重要標準。它不應該僅僅是一本書,更應該是一個能夠伴隨我成長的精神夥伴。

評分

我一直認為,真正優秀的圖書,不僅要有厚重的內容,更要有引導讀者深度思考的能力。一本好書,不應該隻是簡單地堆砌信息,而是要能夠激發起讀者的求知欲,引導他們去主動探索、去質疑、去連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去理解某些概念或曆史事件。它應該能夠提齣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有些顛覆性的觀點,迫使我去重新審視自己固有的認知。我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啊哈!”地驚嘆,能夠在一頁頁翻閱中,思維得到拓展,視野得到開闊。它應該能夠像一把鑰匙,打開我認知世界的新大門,讓我能夠看到更深層次的聯係,理解更本質的規律。這種思想上的碰撞和啓迪,遠比單純的知識獲取更能帶來持久的滿足感和價值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