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东方艺术:书法(2011年6月)(总第232期)》主要内容包括:活动、玄达、“翰墨千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展”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聚焦、董其昌临古研究——选自《董其昌书法艺术》、人物、自适清凉境雄强正大魂——孙伯翔先生访谈、金石、洛阳东汉刑徒墓砖概说、中坚、理性的笔墨与激情的挥洒、启明室读碑笔记(节录)等等。
内页插图
目录
活动
玄达
“翰墨千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院展”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馆拉开帷幕
聚焦
董其昌临古研究——选自《董其昌书法艺术》
人物
自适清凉境雄强正大魂——孙伯翔先生访谈
金石
洛阳东汉刑徒墓砖概说
中坚
理性的笔墨与激情的挥洒
启明室读碑笔记(节录)
赏鉴
《唐王古墓志》释解
展事
“参与悟”一潘明环、段炼书法作品展在京举办
杂俎
推介
垒国青年书法二十家
精彩书摘
这段文字毫无疑问是脱胎于董氏探原、参合笔意、不求形似等临古主张。类似的论调在王澍的书论中屡屡出现,足见王澍受董氏影响之深。
与王澍同时的蒋衡(活动于18世纪)在临写欧褚两种兰亭之后,有感而发道:
临两种兰亭,乃悟欧褚所摹则同,笔性各异。学欧者得王,以王就我,直追原本,尽空法相。所谓割肉还母、拆骨还父。
蒋衡就本身临古的实际经验,对董其昌所提出之参合与得本相等说做了一番印证,可说是董氏临古观的一个具体注脚。
清代中期大书家王文治(1730--1802)在观赏了董其昌所临的钟王帖后题道:
窃谓古帖虽至佳,必得名家临仿,而精神倍出,其似与不似之间,乃是一大入处。似者,践其形也。不似者,符其神也。形与神在若接若不接之间,而真消息出焉。以似为不似,以不似为似,非似非不似,即似即不似。重重秘密,帝网交罗,故文敏自谓学书三十年,专明此事。
王文治此跋透露了两个讯息,一则是清人之所以大量地临董其昌之临古,主要原因在于清人认为董氏临占能将古帖隐含于内之精神清楚地表现出来。这层道理,清初评论家冯班也曾以浅显的文字解释道:“学前人书,从后人人手,便得他门户。”清代书家大都认为董其昌的临古能充分地掌握住原作之精神,故透过董氏之临占去学古,当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他们将董氏之临古作品一临再临,冀望书艺也因此一进再进。再则王跋所论之似与不似,反映出清代书家对董氏临古观了解之透彻。董其昌写毕此本临钟王帖后跋日:“临书先具天骨,后传占人之神,太似不得,不似亦不得,予学书三十年,专明此事。”董氏所谓“太似”系“形太似”,“不似”乃“神不似”。王文治深解其意,就其语加以敷陈,点出“以似为不似,以不似为似,非似非不似,即似即不似”,董论之精义遂更为彰显。
于理论上将董氏临古观加以最大发挥者当属姜宸英(16281699),他声称:“临可自出新意,故其流传与自运无别。”董氏临古而得自性之论对清代书家大有启发,临古的意义更加扩充,消极的临仿一变而为积极的创作。
董其昌的临古观经过清代书家们的推波助澜,声势益发浩大,直抒己意、不求形似之临古作品大量出现。例如同是临颜真卿《争座位帖》,沈荃(1624-1684)之作,张照之作,和原拓在形貌上颇有出入。张氏所临掌握原帖飞动的笔意,并更加夸张。米芾曾赞此帖“字字意相连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之语可为张临本写照。张照此作可谓神似过于形似。沈荃临本则重原帖顿挫郁屈之神态,故笔意不及张本飞动,但在起收转折时,分外用力。如与董氏临本及《争座位帖》比较,则沈氏在形貌上反而更近于董氏。三件临本皆力求与原帖神韵相通,然董本既具飞动的笔意,又含顿挫的情态,最能体现出颜书意态,无怪清人将董其昌之临本奉为圭臬。清代帖学大家刘墉(1719-1804)之临占,亦绝不涉形似,无论临王羲之、颜真卿或是董其昌,笔下流出的全是他自己。
……
前言/序言
东方艺术:书法(2011年6月)(总第232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