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

物理化學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何傑 等 編
圖書標籤:
  • 物理化學
  • 熱力學
  • 量子化學
  • 化學動力學
  • 統計熱力學
  • 分子結構
  • 光譜學
  • 電化學
  • 錶麵化學
  • 溶液化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129529
版次:1
商品編碼:1092396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2-01
頁數:407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物理化學》適閤作為工科各類專業以及理科應用化學專業本科生物理化學課程教材,也可供廣大化學工作者參考。

內容簡介

   《物理化學》是按照工科物理化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結閤多所學校相關專業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編寫而成。《物理化學》共分11章,包括氣體、熱力學第二定律、多組分係統熱力學、化學平衡、相平衡、統計熱力學基礎、化學反應動力學、電化學、錶麵現象、膠體分散係統等。《物理化學》在強調基礎的同時,注意物理化學原理的應用。各章的小結在總結主要內容的同時,凝練齣章節的思想與物理化學方法;在拓展閱讀材料中,介紹瞭物理化學基本理論嚮相關專業滲透的思路。

目錄

緒論
0.1 物理化學研究的內容
0.2 物理化學的研究方法
0.3 物理化學的發展
0.4 物理化學課程的學習方法
第1章 氣體的性質
1.1 理想氣體
1.1.1 理想氣體模型
1.1.2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1.1.3 摩爾氣體常數
1.2 理想氣體混閤物
1.2.1 混閤物組成錶示法
1.2.2 理想氣體混閤物的狀態方程
1.2.3 道爾頓分壓定律
1.2.4 阿馬伽分體積定律
1.3 真實氣體
1.3.1 真實氣體對理想氣體的偏離
1.3.2 氣體的液化
1.3.3 真實氣體狀態方程
1.4 對應狀態原理及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1.4.1 壓縮因子
1.4.2 對應狀態原理與普遍化壓縮因子圖
[拓展閱讀材料]氣體定律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2章 熱力學第一定律
2.1 熱力學概論
2.1.1 熱力學的研究對象
2.1.2 熱力學的研究方法
2.2 熱力學基本概念
2.2.1 係統與環境
2.2.2 狀態與狀態函數
2.2.3 熱力學平衡態
2.2.4 過程與途徑
2.3 熱力學第一定律
2.3.1 熱和功
2.3.2 熱力學能
2.3.3 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文字錶述
2.3.4 封閉係統熱力學第一定律的數學錶達式
2.4 可逆過程
2.4.1 功與過程
2.4.2 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2.5 恒容熱、恒壓熱及焓
2.5.1 恒容熱QV
2.5.2 恒壓熱Qp與焓
2.6 熱容
2.7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理想氣體的應用
2.7.1 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和焓
2.7.2 理想氣體Cp,m與CV,m的關係
2.7.3 理想氣體的絕熱可逆過程
2.8 熱力學第一定律對實際氣體的應用
2.8.1 節流膨脹及其特點
2.8.2 焦耳�蔡濫費廢凳�及其應用
2.8.3 實際氣體恒溫過程中的ΔH和ΔU的計算
2.9 相變焓
2.9.1 相與相變
2.9.2 相變焓及其計算
2.9.3 相變焓與溫度的關係
2.9.4 非平衡相變(非平衡壓力或非平衡溫度下)
2.10 化學反應熱
2.10.1 化學反應進度
2.10.2 化學反應熱
2.10.3 物質的標準態及標準摩爾反應焓
2.10.4 標準摩爾反應焓的計算
2.10.5 反應熱的測量
2.10.6 標準摩爾反應焓與溫度的關係
2.10.7 非等溫反應過程熱的計算
[拓展閱讀材料]儲能技術與儲能材料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3章 熱力學第二定律
3.1 自發過程的共同特徵
3.1.1 自發過程
3.1.2 自發過程的實質
3.2 熱力學第二定律
3.3 卡諾循環和卡諾定理
3.3.1 熱機效率
3.3.2 卡諾循環
3.3.3 卡諾熱機效率
3.3.4 卡諾定理及推論
3.4 熵的概念、剋勞修斯不等式和熵增原理
3.4.1 熵的導齣
3.4.2 剋勞修斯不等式
3.4.3 熵增原理、熵判據
3.5 熵變的計算與應用
3.5.1 環境的熵變
3.5.2 單純p、V、T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3.5.3 相變化過程的熵變的計算
3.6 熵的物理意義和規定熵
3.6.1 熵的物理意義
3.6.2 熱力學第三定律
3.6.3 摩爾規定熵和標準摩爾熵
3.6.4 化學變化過程熵變的計算
3.7 亥姆霍茲函數與吉布斯函數
3.7.1 亥姆霍茲函數
3.7.2 吉布斯函數
3.7.3 ΔA及ΔG的計算
3.8 熱力學基本方程
3.8.1 熱力學基本方程
3.8.2 麥剋斯韋關係式
3.8.3 吉布斯�埠ツ坊餱確匠�
[拓展閱讀材料]節能減排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4章 多組分係統熱力學
4.1 偏摩爾量
4.1.1 偏摩爾量的定義
4.1.2 偏摩爾量的集閤公式
4.1.3 吉布斯�捕藕ツ罰℅ibbs�睤uhem)方程
4.1.4 不同偏摩爾量之間的關係
4.1.5 偏摩爾量的實驗測定
4.2 化學勢
4.2.1 化學勢及其物理意義
4.2.2 多組分均相係統的熱力學基本公式
4.2.3 化學勢與溫度和壓力的關係
4.3 氣體物質的化學勢
4.3.1 理想氣體的化學勢
4.3.2 實際氣體物質的化學勢
4.4 稀溶液中的兩個經驗定律
4.4.1 拉烏爾定律(Raoult’s Law)
4.4.2 亨利定律(Henry’s Law)
4.4.3 Raoult定律和Henry定律的比較
4.5 理想液態混閤物及各組分的化學勢
4.5.1 理想液態混閤物的定義
4.5.2 理想液體混閤物中各組分的化學勢
4.5.3 理想液態混閤物的通性
4.6 理想稀溶液及各組分的化學勢
4.6.1 理想稀溶液的定義
4.6.2 理想稀溶液中各組分的化學勢
4.6.3 理想稀溶液的依數性及其應用
4.7 實際溶液及各組分的化學勢
4.7.1 實際溶液對理想模型的偏差
4.7.2 非理想液態混閤物及化學勢
4.7.3 非理想稀溶液及化學勢
4.7.4 活度因子的測定與計算
[拓展閱讀材料]Duhem�睲argule(杜亥姆�猜砭傭�)公式及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5章 化學平衡
5.1 化學反應的平衡條件和化學反應親和勢
5.2 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和等溫方程式
5.2.1 氣相反應的平衡常數——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式
5.2.2 溶液中反應的平衡常數
5.2.3 氣相反應的經驗平衡常數
5.3 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數與平衡常數的計算
5.3.1 標準狀態下的反應吉布斯函數
5.3.2 標準摩爾生成Gibbs函數
5.3.3 標準平衡常數與化學反應計量方程式的關係
5.4 復相化學平衡
5.5 化學反應平衡係統的計算
5.5.1 平衡常數的應用
5.5.2 平衡混閤物組成計算
5.6 各種因素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6.1 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化學反應的等壓方程
5.6.2 壓力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6.3 惰性組分氣體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5.6.4 物料配比對平衡組成的影響
5.7 同時平衡、反應耦閤、近似計算
5.7.1 同時平衡
5.7.2 反應耦閤
5.7.3 近似計算
[拓展閱讀材料]生化反應的耦閤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6章 相平衡
6.1 相律
6.1.1 相律的基本概念
6.1.2 吉布斯相律的推導
6.1.3 吉布斯相律的局限性與應用
6.2 單組分係統的相圖
6.2.1 單組分係統的相律及其相圖特徵
6.2.2 剋拉貝龍方程和剋拉貝龍�部死托匏狗匠�
6.2.3 典型的單組分係統相圖
6.2.4 單組分係統相變的特徵與類型
6.3 二組分液態混閤物的氣�慘浩膠庀嗤�
6.3.1 二組分理想液態混閤物係統氣�慘浩膠庀嗤�
6.3.2 二組分理想液態混閤物的氣�慘浩膠庀嗤嫉撓τ�
6.3.3 杠杆規則及其應用
6.3.4 二組分非理想液態混閤物的氣�慘浩膠庀嗤�
6.4 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雙液係統相圖
6.4.1 部分互溶雙液係統相圖
6.4.2 完全不互溶雙液係統相圖
6.5 二組分固�慘浩膠庀低誠嗤�
6.5.1 相圖與步冷麯綫的繪製
6.5.2 固相完全互溶係統相圖
6.5.3 固相部分互溶係統相圖
6.5.4 固相完全不溶係統相圖
6.5.5 生成化閤物係統相圖
6.5.6 二組分係統T�瞲相圖的共同特徵
6.6 三組分係統相圖
6.6.1 三角坐標錶示法
6.6.2 部分互溶三液係統相圖
6.6.3 部分互溶三液係統相圖的應用
6.6.4 鹽水三組分體係的固�慘閤嗤�
[拓展閱讀材料]超臨界係統與超臨界
萃取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7章 統計熱力學基礎
7.1 概述
7.1.1 統計熱力學研究的對象與任務
7.1.2 統計熱力學研究方法
7.1.3 統計熱力學方法的特點
7.1.4 統計係統的分類
7.1.5 統計熱力學的基本假設
7.1.6 最概然分布與平衡分布
7.2 玻爾茲曼分布律與粒子配分函數
7.2.1 玻爾茲曼分布律
7.2.2 粒子配分函數 q
7.2.3 粒子配分函數的計算
7.3 配分函數和熱力學性質的關係
7.4 統計熱力學應用——氣體
7.4.1 單原子氣體
7.4.2 雙原子及綫型多原子氣體
7.5 統計熱力學應用——理想氣體反應的平衡常數
7.5.1 平衡常數的配分函數錶達式
7.5.2 標準摩爾Gibbs函數和標準
摩爾焓函數
[拓展閱讀材料]係綜原理簡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8章 化學反應動力學
8.1 化學動力學的基本概念
8.1.1 反應速率
8.1.2 反應速率的測定
8.1.3 基元反應
8.1.4 質量作用定律
8.1.5 反應級數和速率係數
8.2 具有簡單級數反應的特點
8.2.1 一級反應
8.2.2 二級反應
8.2.3 n級反應
8.2.4 反應級數的測定和速率方程的確立
8.3 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8.3.1 範霍夫近似規律
8.3.2 阿倫尼烏斯公式
8.3.3 活化能
8.4 幾種典型的復雜反應
8.4.1 對峙反應
8.4.2 平行反應
8.4.3 連串反應
8.4.4 復雜反應速率方程的近似處理方法
8.4.5 鏈反應
8.5 反應速率理論簡介
8.5.1 碰撞理論
8.5.2 過渡態理論
8.5.3 單分子反應理論
8.5.4 反應速率理論的發展——分子反應動態學簡介
8.6 溶液中的反應動力學簡介
8.7 催化反應動力學
8.7.1 催化與催化作用
8.7.2 均相催化反應
8.7.3 多相催化反應動力學
8.8 光化學反應
8.8.1 光化學基本定律
8.8.2 量子産率
8.8.3 光化學反應動力學
8.8.4 光化學反應平衡
[拓展閱讀材料]光催化反應與環境汙染
治理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9章 電化學
9.1 電解質溶液導論
9.1.1 電解質溶液導電機理及法拉第定律
9.1.2 離子的電遷移與遷移數
9.1.3 電導、電導率和摩爾電導率
9.1.4 電解質溶液的活度
9.1.5 強電解質溶液理論簡介
9.2 可逆電池的構成及其電動勢測定
9.3 可逆電池的熱力學
9.3.1 Nernst方程
9.3.2 電池反應有關熱力學量的關係
9.3.3 電極電勢和液體接界電勢
9.3.4 電動勢測定的應用
9.4 原電池的設計與應用
9.4.1 氧化還原反應
9.4.2 擴散過程——濃差電池
9.4.3 中和反應與沉澱反應
9.4.4 化學電源
9.5 電極過程
9.6 電解的實際應用
9.6.1 金屬的析齣
9.6.2 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和防腐
[拓展閱讀材料]電化學在潔淨環境中的應用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10章 錶麵現象
10.1 界麵及界麵特性
10.1.1 錶麵與界麵
10.1.2 比錶麵積
10.2 錶麵吉布斯函數與錶麵張力
10.2.1 錶麵功、錶麵吉布斯函數及錶麵張力
10.2.2 錶麵熱力學基本方程
10.2.3 錶麵張力與溫度的關係
10.3 潤濕現象
10.3.1 潤濕角與楊氏方程
10.3.2 鋪展
10.4 彎麯液麵的錶麵現象
10.4.1 彎麯液麵下的附加壓力
10.4.2 附加壓力的大小——Yang�睱aplace方程
10.4.3 毛細管現象
10.4.4 彎麯液麵下附加壓力的應用
10.5 彎液麵上的蒸氣壓
10.5.1 開爾文(Kelvin)方程
10.5.2 彎液麵上蒸氣壓的應用——亞穩狀態和新相的生成
10.6 溶液的錶麵吸附
10.6.1 溶液的錶麵吸附現象
10.6.2 錶麵吸附量
10.6.3 Gibbs吸附公式
10.7 錶麵活性劑及其作用
10.7.1 錶麵活性劑的結構
10.7.2 錶麵活性劑的分類
10.7.3 錶麵活性劑在溶液體相與錶麵層的分布
10.7.4 錶麵活性劑的實際應用
10.7.5 錶麵活性劑的研究及展望
10.8 固體錶麵的吸附
10.8.1 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
10.8.2 經驗吸附等溫式
10.8.3 Langmuir吸附等溫式
10.8.4 多分子層吸附等溫式
[拓展閱讀材料]煤炭加工利用中的
錶麵物理化學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第11章 膠體分散係統
11.1 膠體分散係統概述
11.1.1 分散係統及其分類
11.1.2 膠體分散係統的製備與淨化
11.2 溶膠的動力和光學性質
11.2.1 溶膠的動力性質
11.2.2 溶膠的光學性質
11.3 溶膠的電學性質
11.3.1 膠體粒子的錶麵電荷
11.3.2 雙電層理論與膠團結構
11.3.3 溶膠的電動現象
11.4 溶膠的穩定性和聚沉作用
11.5 大分子溶液
11.5.1 大分子化閤物及其溶液
11.5.2 唐南平衡
11.6 凝膠
11.6.1 凝膠
11.6.2 凝膠的分類
11.6.3 凝膠的製備
11.6.4 凝膠的性質
11.6.5 凝膠的應用
11.7 乳狀液和微乳液
11.7.1 乳狀液
11.7.2 微乳液
11.8 其他粗分散係統
11.8.1 泡沫
11.8.2 懸浮液
11.8.3 氣溶膠
[拓展閱讀材料]大氣氣溶膠及其環境
影響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習題
附錄
附錄1 SI單位及常用基本常數
附錄2 能量單位間的換算
附錄3 物質B的S�適和ΔfG�適在不同標準狀態之間的換算因數
附錄4 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錶(年)
附錄5 某些物質的臨界參數
附錄6 某些氣體的範德華常數
附錄7 某些氣體的摩爾定壓熱容與溫度的關係(Cp,m=a+bT+cT)
附錄8 某些物質的標準摩爾生成焓、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數、標準摩爾熵及摩爾定壓熱容(Cp,m=kPa,℃)
附錄9 某些有機化閤物標準摩爾燃燒焓(p��=kPa,℃)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物理化學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作為化學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物理化學是現代化學的核心內容和理論基礎,也是化學與化工類各專業本科生一門重要的主乾基礎課程。通過物理化學課程的學習,可使學生從理論高度認識大韆世界所呈現的化學現象的共同本質,同時,通過物理化學基礎知識嚮專業知識的滲透,可使學生瞭解基礎對專業的重要支撐作用。
物理化學蘊含大量的科學方法論和哲學思想。就物理化學課程本身而言,除瞭讓學生學到有關物理化學方麵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通過這門課的教學,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抽象為理論,並運用理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論;物理化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可使學生掌握嚴密的邏輯推理和思維方法,從而增進學生的認知結構和重組水平,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因此,在一些章節內容的小結中我們凸顯瞭相關的科學方法。
物理化學還是一門實驗性學科。物理化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將離散的實驗結果進行定量關聯,從而建立有關化學過程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因此,對於化學化工類學生,物理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際緊密聯係的學科。在本教材拓展學習材料中介紹瞭物理化學在相關學科應用的實例。
本教材根據幾所學校教師多年的教學實踐,以及在編者之間長期的閤作與交流基礎上,通過集體對物理化學內容的凝練編寫而成。由於使用本書的學生可能來自於化學、化工、製藥、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能源、環境科學等不同學科,因此,在內容選擇、例題與習題等方麵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隻能在拓展內容上做適當兼顧。本書第1、10、11章由閤肥學院鄧崇海、邵國泉編寫;第2、3、7章由安徽理工大學謝慕華、邢宏龍和何傑編寫;第4、8章由皖西學院劉傳芳、李林剛編寫;第5、6章由安徽建築工業學院趙東林、陳少華和馮紹傑編寫;第9章由黃山學院陳國平編寫。全書由何傑統稿任主編,邵國泉、劉傳芳、劉瑾任副主編。
在此,對本文參考文獻的作者及在編寫過程中給予幫助的同行錶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疏漏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何傑
2011年11月於安徽理工大學
好的,這是一份為一本名為《物理化學》的書籍量身定製的、內容詳實且不涉及原書內容的圖書簡介。 --- 圖書名稱:《物理化學》 圖書簡介 一、 本書的核心主題與視角:超越基礎,探索物質的本質規律 本書《物理化學》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化學學科導論,而是一部深入探索物質世界宏觀現象與微觀機製之間內在聯係的專著。它旨在構建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那些看似孤立的化學觀察與支撐它們的普適性物理原理。全書以嚴謹的邏輯結構和精妙的數學工具為支撐,緻力於揭示化學反應的驅動力、速率、平衡的本質,以及物質在不同狀態下的熱力學行為。我們摒棄瞭對基礎概念的重復介紹,而是直接切入核心的理論框架,探討如何運用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以及熱力學三大支柱,來解析和預測復雜的化學係統。 本書的核心關注點在於“為什麼”和“如何發生”,而非僅僅停留在“是什麼”的描述層麵。我們深入探討瞭從單分子行為到集閤係統演化的過程,強調理論的普適性和實驗的精確性如何相互印證,共同描繪齣物質世界的全景圖。 二、 結構與內容深度解析 本書的編排嚴格遵循從能量、平衡到動力學的遞進邏輯,每一章節都建立在對前一章節理論的深刻理解之上。 第一部分:基礎與熱力學框架的構建 我們首先奠定瞭理論的基石——熱力學。但與基礎教材不同,本書著重於拓展性應用。重點在於深入解析統計力學的視角如何重構經典熱力學。我們詳細討論瞭配分函數(Partition Functions)的構建與應用,闡釋瞭宏觀熱力學量(如熵、吉布斯自由能)如何從微觀粒子的運動和分布中湧現齣來。特彆是,我們詳盡分析瞭不可逆過程的熱力學,引入瞭更精細的非平衡態概念,並探討瞭信息論在熵增原理中的現代解釋。 第二部分:反應的驅動力與平衡的精細度 在熱力學平衡的基礎上,本書聚焦於化學平衡的定量描述。除瞭傳統的平衡常數計算,我們引入瞭高壓和強場條件下的平衡偏移分析。例如,我們探討瞭在極端溫度和壓力下,傳統理想氣體模型失效後的修正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相圖理論(如Ehrenfest方程)來預測復雜多相平衡的相變點。對於溶液化學,我們深入討論瞭非理想溶液的熱力學,包括Debye-Hückel理論的局限性與現代修正模型,以及膠體係統中的界麵熱力學張力與擴散勢。 第三部分:反應速率與動力學的深入剖析 本書的動力學部分是其理論深度的集中體現。我們從碰撞理論齣發,迅速過渡到更為精確的過渡態理論(TST)。本書不僅詳述瞭TST的數學形式,更專注於其應用邊界和局限性。我們用大量篇幅解析瞭量子態依賴的反應截麵,探討瞭分子束實驗如何揭示反應的內稟路徑。 更重要的是,動力學章節對復雜反應網絡進行瞭係統性的處理。這包括鏈式反應的穩態近似與分支比分析,以及催化反應中的錶麵吸附與脫附動力學。我們引入瞭反應速率理論(RRT)的現代發展,例如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來計算反應勢壘的精確形狀,並比較瞭不同理論模型在描述復雜酶催化或光化學反應時的準確性差異。 第四部分:電化學係統的耦閤與界麵現象 我們專門闢齣一章用於處理電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的耦閤問題。這不僅僅是法拉第定律的應用,而是將熱力學勢與電化學勢結閤起來,推導電池體係的電動勢與化學勢能之間的關係。重點解析瞭電極/電解質界麵的結構對電荷轉移速率的影響,包括電雙層的形成機製以及Butler-Volmer方程背後的統計力學意義。 第五部分:前沿與交叉領域展望 在全書的收尾部分,本書觸及瞭物理化學的前沿交叉領域。我們探討瞭分子光譜學如何作為探針來驗證我們基於量子化學計算得齣的分子結構和能級。特彆是對非平衡態統計力學的介紹,旨在為理解自組織係統和生命過程中的能量耗散提供理論工具。 三、 本書的特色與目標讀者群 本書的敘事方式是高度理論化和數學化的。我們假設讀者已經具備紮實的微積分、綫性代數以及基礎化學知識。本書不提供大量的“填鴨式”習題,取而代之的是需要讀者進行理論推導和模型建立的挑戰性問題。 本書的目標讀者包括: 1. 研究生及高年級本科生:需要快速掌握物理化學核心理論體係,為後續的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2. 化學工程、材料科學、生物物理學領域的科研人員:需要從第一性原理齣發,解釋和優化其研究係統中的熱力學、動力學或輸運現象。 3. 理論化學與計算化學研究者:本書提供的嚴謹數學框架是理解並改進計算方法(如密度泛函理論、分子動力學模擬)的理論前提。 結語 《物理化學》意在成為讀者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理論利器,它不隻是知識的匯編,更是思維方式的訓練。通過對物質世界深層規律的精確數學描述,本書引導讀者超越錶象,真正理解化學現象背後的物理驅動力。

用戶評價

評分

最近終於下定決心,要好好跟這本《物理化學》“較量一番”。之前對化學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課本的階段,感覺就是各種元素周期錶和方程式的堆砌。我對物理化學這個名字,總覺得它裏麵包含瞭太多我難以理解的東西,比如那些聽起來就很“高大上”的量子力學、統計力學之類的。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立刻投入進去,而是先翻閱瞭一下目錄,大概瞭解瞭一下內容。發現它涵蓋的領域確實很廣,從基本概念到高級理論,應有盡有。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物質的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質之間的聯係。我尤其對書中的“化學動力學”章節很感興趣,想知道是什麼決定瞭化學反應的速度,以及如何控製這些速度。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夠掌握這方麵的知識,就可以在很多領域發揮作用,比如在新材料的開發,或者醫藥的研究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更加係統和深入的方式,來講解這些內容,讓我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錶麵。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夠不再對物理化學感到畏懼,而是能夠以一種更加積極和探索的心態去麵對它,甚至從中找到一些新的研究方嚮。

評分

這本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沉甸甸的,仿佛承載著整個化學世界的奧秘。我以前對物理化學的概念,一直都很模糊,總覺得它是一門連接物理和化學的學科,但具體怎麼連接,又說不上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理解物理學的基本原理是如何在化學領域得到應用的。例如,我一直對光譜學很感興趣,想知道我們是如何通過光的吸收和發射來研究物質的性質的。這本書會不會詳細講解其中的物理原理,以及它在化學分析中的具體應用呢?我還希望能夠理解量子化學的魅力,究竟是什麼讓電子在原子核周圍的“軌道”上運動,又是什麼決定瞭分子的形狀和性質。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基本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理論,讓我能夠一步一步地理解和掌握。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圖錶,來支撐那些理論的講解,讓我能夠看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魅力。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建立起對物理化學的全麵認識,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理解體係。

評分

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著一本厚重的書,名字叫做《物理化學》。說實話,以前我對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竅不通”,隻知道它是大學裏的一門必修課,而且很多人都覺得它很難。我買這本書,主要是因為我最近在研究一些跟材料科學相關的東西,發現很多關鍵的性能都跟物質的微觀結構和化學反應有密切的關係。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能夠解釋這些現象的理論基礎。我特彆關注書中的“相平衡”和“錶麵化學”這兩個部分,因為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不同物質在界麵上的相互作用,比如塗層、催化劑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介紹這些方麵的理論,並且通過一些實際的例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學到如何用物理學的視角去分析化學問題,比如如何理解物質的能量狀態,以及能量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是一本能夠激發我解決實際問題靈感的寶典。我希望讀完這本書,我能夠對物理化學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産力。

評分

這本書,我拿它的時候,心裏是忐忑又期待的。物理化學,聽名字就覺得分量十足,感覺能把我腦袋裏的那些模糊概念都給梳理得清清楚楚。翻開第一頁,一股濃厚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紙張的觸感、油墨的香味,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認真對待的書。我本來對化學這門學科就有些畏懼,總覺得它充滿瞭各種各樣的公式和反應,讓人望而生畏。但物理化學,這個名字又帶著一絲科學的嚴謹和探索的樂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讓我理解那些看似抽象的化學現象背後蘊含的物理原理。例如,我一直對物質的狀態變化感到好奇,為什麼水會結冰,又會蒸發?這本書會不會解釋這些背後的能量變化和分子運動的規律呢?還有,關於化學反應的速率,究竟是什麼因素在影響它?是溫度,還是濃度,又或者是催化劑?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答案,並且通過書中詳細的圖示和案例,將這些知識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我還會仔細研究書中的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公式,爭取做到理解透徹,而不是死記硬背。畢竟,學習的樂趣在於探索和理解,而不是簡單的信息堆砌。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場思維的洗禮,讓我對物理化學這個領域産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激發我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動力。

評分

這本書,我最近一直在啃,感覺腦袋瓜子都要被榨乾瞭。老實說,我以前對物理化學這個科目,可以說是“敬而遠之”。總覺得它太抽象,太理論化,離我們生活太遠。每次看到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圖錶,我就頭疼。但是,最近我工作上遇到瞭一些問題,需要用到一些化學方麵的知識,尤其是涉及到物質的性質和反應的規律。我聽同事推薦瞭這本書,說它能把復雜的概念講得很明白。所以,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瞭下來。剛拿到手,翻瞭幾頁,感覺還是有點吃力。不過,當我讀到關於熱力學的部分時,我突然茅塞頓開。原來,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現象,比如能量的儲存和轉化,都和熱力學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書中通過一些非常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發動機的工作原理,還有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來解釋這些抽象的概念。這讓我覺得,物理化學其實並不是那麼高高在上,而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我特彆喜歡書中的一些插圖,它們清晰地展示瞭分子的結構和運動,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文字描述。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建立起對物理化學的基本認識,並且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解決我遇到的難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