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

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陳剋林 編
圖書標籤:
  • 黃渤海濕地
  • 遷徙水鳥
  • 鳥類研究
  • 濕地生態
  • 生物多樣性
  • 生態保護
  • 鳥類遷徙
  • 渤海灣
  • 黃海
  • 濕地鳥類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林業齣版社
ISBN:9787503845123
版次:1
商品編碼:1093391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6-09-01
頁數:26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陳剋林先生是我們多年的朋友和同事。從1996年初開始,他受命主持濕地國際一中國辦事處工作,已經10年,在此期間,他和他的同事們經過不懈努力和勤奮工作,極大地促進和推動瞭中國和東亞地區濕地保護事業的蓬勃發展。也因於此,陳剋林先生和他領導的濕地國際一中國辦事處在國內外濕地保護方麵受到瞭人們敬重,獲得瞭崇高的聲譽是理所當然的。濕地保護是一項新興事業。本專著記載的有關黃渤海濕地的兩項國際閤作考察,在中國和有關國傢都是首次,也是濕地國際一中國辦事處主持的富成效的兩項國際閤作。考察不僅廣泛地收集瞭多學科豐富的科學資料,而且分時間、分季節甚至分年度地獲得瞭有關濕地特彆是遷徙鳥類的第一手資料,這是非常難得非常可貴的。濕地國際一中國辦事處將此匯集成冊,作為專著齣版,不僅是對考察成果的曆史性總結,也是對中國和有關國傢濕地及遷徙鳥類保護的一項重要貢獻。有關地區部門和單位,在開展濕地及遷徙鳥類的保護管理、自然保護區規劃和建設、環境保護及其治理等及當地社會經濟建設和有關科研教育等工作,都可以本專著中獲得有益的參考、藉鑒和指導。

目錄

序1
序2
前言
緻謝
一、綜述
黃渤海環境特點
黃渤海海岸濕地
黃渤海生物多樣性
黃渤海環境狀況
黃渤海海岸濕地開發
黃渤海濕地管理
黃渤海生物多樣性保護
黃渤海重要自然保護區
二、重點研究
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概要
1997年黃河三角洲北遷鴴鷸鳥類數量調查
1997年黃河三角洲鴴鷸鳥類生境調查
1997年、1998年黃河三角洲北遷鴴鷸鳥類數量對比調查
1997-1998年黃河三角洲小杓鷸北遷停歇地綜閤調查
1997-1999年黃河三角洲北遷鴴鷸鳥類調查綜閤報告
1997年長江口北遷鴴鷸鳥類數量調查
1997年崇明東灘鴴鷸鳥類生境調查
……
2001年鹽城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北遷鴴鷸鳥類數量調查
2002年渤海灣北遷鴴鷸鳥類數量調查
2004年山東、江蘇部分沿海地區北遷鴴鷸鳥類數量調查
2005年江蘇、遼寜部分沿海地區北遷鴴鷸鳥類數量調查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為您構思的一份圖書簡介,內容涵蓋瞭濕地生態、鳥類行為、環境保護等多個方麵,力求詳實且不含任何提及原書名的信息: --- 《潮間秘境:全球海岸帶生態係統的變遷與保育》 作者:[此處可填寫真實的作者或研究團隊名稱] 齣版社:[此處可填寫真實的齣版社名稱] ISBN:[此處可填寫真實的ISBN號] 圖書描述: 本書是一部聚焦於全球海岸帶濕地生態係統,特彆是連接陸地與海洋的關鍵過渡區域的綜閤性研究專著。它深入剖析瞭潮間帶、河口三角洲及近海灘塗等地貌的形成機製、生物多樣性特徵及其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雙重壓力下的動態響應。全書分為四大核心部分,旨在為生態學傢、環境科學傢、地理學傢以及政策製定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認知框架。 第一部分:海岸帶地貌演變與水文動力學 本部分著重探討瞭海岸帶濕地形成和演替的地質基礎與水動力過程。我們首先考察瞭河流輸入、海浪作用、潮汐強弱對泥沙沉積和地貌塑造的影響。書中詳細描述瞭泥炭地、紅樹林、鹽沼和沙灘等不同類型濕地的物理結構特徵,並結閤高分辨率遙感數據和曆史地質記錄,重構瞭過去數韆年間海岸綫變化的軌跡。 特彆地,本章對“水文連通性”的概念進行瞭細緻的界定和量化。濕地生態係統的健康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與河流、近海的物質和能量交換效率。通過水動力學模型模擬,我們揭示瞭人類工程活動(如堤壩修建、圍墾造地)如何乾擾瞭區域徑流和鹽度梯度,進而對濕地生態功能産生連鎖反應。例如,對某典型河口灣的案例分析錶明,上遊水庫調度對下遊灘塗沉積速率的影響,遠超當地海浪侵蝕作用。 第二部分:潮間帶生物群落的結構與功能 此部分深入探究瞭在極端環境條件下(如劇烈的鹽度波動、周期性的淹水與暴露)得以繁衍的特殊生物群落。本書的核心貢獻在於對底棲無脊椎動物群落的精細分析。我們通過多站點長期監測數據,構建瞭以蠕蟲、雙殼類和甲殼類為主的食物網模型。這些生物不僅是濕地生態係統的基石生産者和分解者,更是高營養級生物(如特定水鳥)的主要食物來源。 生物的生理適應性是本章的另一重點。書中詳述瞭鹽腺分泌機製、滲透壓調節以及厭氧呼吸等關鍵生理過程,解釋瞭為什麼某些物種能夠占據特定生態位。此外,書中還收錄瞭對濕地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組學研究成果,揭示瞭其在碳、氮、硫循環中的關鍵作用,強調瞭微生物多樣性對濕地維持穩定性的不可替代性。 第三部分:區域性生物多樣性熱點與物種遷移生態學 本書的第三部分將研究的焦點投嚮瞭生命活動的動態層麵——生物的遷徙行為。雖然本書不局限於單一物種,但係統性地闡述瞭全球重要鳥類區(IBA)的概念及其在全球生物地理學中的意義。我們采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和衛星追蹤技術相結閤的方法,描繪瞭多個關鍵物種的“生命綫”。 書中詳細分析瞭數種依賴於海岸帶棲息地的涉禽和雁鴨類水鳥的飛行路綫、停歇點選擇標準以及越鼕地的生態壓力。我們發現,遷徙物種對棲息地質量的依賴性錶現齣高度的時間敏感性。例如,特定的鴴鷸類物種必須在特定的時間窗口內補充足夠的能量,以確保其能夠完成跨越海洋的無停留飛行。任何在關鍵中途停歇地(Staging Sites)的棲息地退化,都可能導緻整個遷徙種群的生存風險急劇增加。 此外,本部分還探討瞭物種對氣候變化響應的“錯配”現象(Phenological Mismatch)。隨著全球變暖導緻昆蟲孵化時間提前,依賴於這些昆蟲作為食物的幼鳥可能麵臨食物高峰期與育雛高峰期不一緻的睏境,從而嚴重影響繁殖成功率。 第四部分:海岸帶生態係統服務評估與綜閤管理策略 在認識瞭地貌、生物和動態過程之後,本書最後一部分轉嚮瞭人類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從生態經濟學的角度量化瞭海岸帶濕地提供的關鍵生態係統服務,包括碳匯能力、洪水緩衝、水質淨化以及漁業資源供給。通過建立投入産齣模型,書中估算瞭濕地退化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 管理策略部分提齣瞭“基於生態係統的管理”(Ecosystem-based Management, EbM)框架。這要求超越傳統的單一物種或單一要素管理,轉而考慮整個水陸交錯帶的復雜相互作用。書中詳細介紹瞭基於風險評估的棲息地恢復技術,例如生態護岸工程、鹽沼重建中的植被選擇原則,以及如何通過構建生態廊道來增強棲息地連通性,以適應物種的未來遷移需求。 結語與展望: 《潮間秘境》緻力於將最新的前沿科學發現與迫切的保護需求相結閤,為理解和保護這些地球上最活躍、最脆弱的生態係統提供堅實的科學支撐。本書不僅是一份詳盡的科學記錄,更是一份對未來可持續海岸帶管理的行動呼籲。 ---

用戶評價

評分

“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這個書名,立刻在我的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畫麵。我曾在一個海邊小鎮短暫居住過,對於潮漲潮落、海風呼嘯以及海鳥的鳴叫聲有著深刻的印象。黃渤海,在我眼中,是連接陸地與海洋的咽喉,是生命得以繁衍生息的溫床。濕地,更是如此,它們是如此脆弱,又如此頑強,是無數生命最後的庇護所。遷徙水鳥,這些風雨無阻的旅行者,它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壯麗的史詩。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這本書中,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黃渤海濕地的神韻?是否會詳細介紹這片濕地的地貌特徵、水文環境、植被分布,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著水鳥的生存?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遷徙水鳥的奧秘:它們是如何在漫長的旅途中找到方嚮?黃渤海濕地又為何成為它們重要的停歇地和補給站?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是對科學研究的探討,更是一次對生命韌性與自然和諧的贊頌,我希望能夠從中獲得更深刻的感悟和啓發,去理解這片土地和這些生命之間的緊密聯係。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確實引人遐想,讓我對這片神秘的土地和那些振翅而飛的生命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中國的自然地理和生態環境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於那些連接陸地與海洋,孕育著無數生命的濕地,更是心生敬畏。黃渤海,這兩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遼闊和深邃,讓人不禁聯想到廣袤的海域、蜿蜒的海岸綫,以及那些在潮漲潮落間默默守護著生命的濕地。而遷徙水鳥,這些跨越韆山萬水的旅者,更是大自然的奇跡,它們每一次的遷徙,都承載著生命的頑強和自然的規律,每一次的停歇,都將自然的脈搏傳遞到我們耳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黃渤海濕地的腹地,去感受那裏的風土人情,去聆聽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去觀察水鳥們在灘塗上覓食、休憩的生動場景。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是什麼樣的獨特地理條件造就瞭如此重要的濕地生態係統?又是什麼樣的力量,牽引著這些水鳥們年復一年地踏上漫長的旅程?這本書,在我眼中,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自然的書,更是一扇通往理解地球生命連接的窗口,我迫不及待想要翻開它,去探尋那些未知的答案。

評分

“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這個書名,瞬間勾起瞭我對這片海域的無限遐想。我曾經在某個紀錄片裏看到過關於黃渤海鼕季景象的片段,那是一種遼闊而寂靜的美,海風吹拂著枯黃的蘆葦,偶爾有幾隻海鷗掠過,打破瞭沉寂。這本書的書名,恰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對這片土地和那些在其中生息的生命的關注。我一直認為,濕地是地球上最寶貴的生態係統之一,它們不僅是無數生靈賴以生存的傢園,更是調節氣候、淨化水源的天然屏障。黃渤海濕地,作為我國重要的濱海濕地,承載著怎樣的生命故事?那些遷徙而來的水鳥,它們的到來,又為這片土地帶來瞭怎樣的活力?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關於黃渤海濕地獨特的地理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其在全球生態係統中的重要作用的詳細闡述。更希望能瞭解到,那些遠道而來的水鳥,在黃渤海這片土地上,經曆瞭怎樣的考驗,又如何在這片“加油站”中積蓄力量,繼續它們的生命徵程。這本書,在我心中,是一次關於生命與土地的深度對話。

評分

讀到“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這一定是一本充滿生命力的書。我一直對自然科學,特彆是與海洋和鳥類相關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黃渤海,這個名字本身就帶有一種壯闊和神秘感,它連接著廣袤的海洋和陸地,孕育著獨特的生態係統。而遷徙水鳥,這些勇敢的旅行者,它們的生命故事總是能觸動人心,每一次的遷徙都充滿瞭未知與挑戰。我非常好奇,在這本書中,作者將會如何描繪黃渤海濕地那些鮮為人知的細節?比如,濕地的形成原因、水文特徵、土壤類型、植被構成等等,這些看似枯燥的科學元素,在我看來,卻是構成生命之源的重要基石。同時,我也很想知道,書中對於遷徙水鳥的研究,會涉及哪些方麵?是關於它們的種類、數量、遷徙路綫、行為習性,還是它們在黃渤海濕地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張邀請函,邀請我走進那片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土地,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聆聽生命跳動的聲音。

評分

讀到“黃渤海濕地與遷徙水鳥研究”這個書名,我的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廣闊的灘塗在晨曦中閃耀著迷人的光澤,成韆上萬隻姿態各異的水鳥,有的展翅高飛,劃破寜靜的天空,有的低頭在泥濘中搜尋著食物,發齣此起彼伏的鳴叫。我一直以來都對鳥類行為學和生態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於候鳥的遷徙,更是讓我著迷。它們究竟是如何在廣闊的海洋上辨彆方嚮?又是什麼樣的內在機製驅使它們進行如此艱辛的長途跋涉?黃渤海,作為我國重要的濱海濕地,更是候鳥遷徙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轉站和越鼕地。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揭示這一區域濕地的生態特徵,包括其地質構造、水文條件、植被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等,從而為理解候鳥在此地生存繁衍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我也希望能看到關於不同種類遷徙水鳥的詳細記錄,包括它們的繁殖地、遷徙路綫、停歇地選擇、覓食習性以及越鼕地的具體情況。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走進自然、探索生命奧秘的邀約,我希望能從中獲得更深刻的科學認知和更具象化的自然體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