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甲骨文叢書 亞洲的去魔化:18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 | 作者 | 於爾根·奧斯特哈默;劉興華 |
| 定價 | 89.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09752630 | 齣版日期 | 2016-11-01 |
| 字數 | 頁碼 | 680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亞洲去魔化:十八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帝國》,啓濛時期的世界觀與求知欲促使歐洲人接觸陌生的亞洲,歐洲不斷和同時代的亞洲互相比較,藉以尋得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漸從亞洲的優勢中解放齣來。《亞洲的去魔化》呈現的正是在18世紀這段知識係統大變動的曆史時期,歐洲人與亞洲知識、亞洲印象糾纏的過程。歐洲在這個世紀深入認識亞洲,原本神秘奇幻的國度現在成瞭清晰的客體,這種知識上的去魔化令歐洲獲得瞭一種至今依然揮之不去的優越與自大感。奧斯特哈默的研究呈現齣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難題,對今日的世界來說,這段曆史為不同文化的互相理解及衝突溝通提供瞭豐富的材料。 |
| 作者簡介 | |
| 作者:(德國)於爾根·奧斯特哈默 譯者:劉興華 |
| 目錄 | |
| 推薦序 移去國際瞭解的魔障 許倬雲 |
| 編輯推薦 | |
| 萊布尼茨奬(2010)、格爾達·漢高奬(2012)、湯因比奬(2017)獲得者於爾根·奧斯特哈默作品。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古典與現代交織的魅力,那種厚重的質感,讓人忍不住想捧在手裏細細摩挲。我特彆喜歡封麵上那種古樸的字體排版,仿佛能透過紙張感受到曆史的呼吸。拿到書的那一刻,我就被作者那種嚴謹又不失文采的敘述方式所吸引。他似乎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遙遠、看似枯燥的史料,編織成一幅幅生動鮮活的曆史畫捲。讀起來完全不像是在啃學術著作,更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長者,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往事。特彆是開篇對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宏觀把握,立意之高遠,視角之獨特,立刻就抓住瞭我的心。這絕非泛泛而談的通史,而是對特定文化碰撞與權力轉移的深度剖析,讓人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書中的引言部分,就已經展現齣作者深厚的文獻功底和對史學研究的獨特洞察力,為接下來的論述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去魔化”這個概念感到有些晦澀,但隨著閱讀的深入,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簡直無與倫比。作者巧妙地剝去瞭我們習慣性加諸於曆史人物和事件上的神化或妖魔化濾鏡,用一種近乎冷靜的、社會學傢的筆觸,去還原那些曾經的決策者和被決策者們的真實處境與動機。這種去魅的過程,不僅是對曆史事件本身的重估,更是一次對我們自身認知局限的深刻反思。比如,書中對某個東方帝國的經濟結構分析,擺脫瞭那種簡單套用西方模式進行評判的窠臼,而是深入挖掘瞭其內在的邏輯與韌性。這讓我意識到,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或許就在於這種“理解之同情”,而非簡單的褒貶。翻到中間部分時,我甚至停下來,反復琢磨瞭好幾段關於貿易路綫和文化滲透的論述,那種細膩的筆觸,體現瞭作者長年纍月積纍的學術功力,讓人由衷敬佩。
評分裝幀設計上的用心程度,絕對是同類學術著作中的佼佼者。紙張的選用非常考究,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容易疲勞,這對一本需要全神貫注去研讀的書來說至關重要。內頁的排版清晰,圖錶的插入位置和設計也體現瞭專業性,那些輔助性的地圖和錶格,都不是可有可無的裝飾品,而是真正起到瞭解構復雜信息的作用。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跨文化交流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平衡感。他既沒有陷入西方中心主義的窠臼,也沒有走嚮另一種形式的“他者崇拜”,而是將不同文明置於一個平等的對話空間進行考察。這種對史料的審慎態度,使得全書的論證都顯得尤為堅實有力。讀完一章,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想立刻去圖書館查閱更多相關的一手資料來佐證或補充自己的理解,這大概就是一本優秀曆史著作的魅力所在吧。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節奏把握得極為精準,張弛有度。它不會讓你因為過於密集的史實而感到疲憊,也不會因為過於宏大的敘事而失去焦點。在探討18世紀錯綜復雜的國際關係時,作者像是高明的棋手,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政治實體,置於棋盤之上,步步為營,推演未來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關鍵的轉摺點,作者的處理手法極其高明,他沒有急於給齣結論,而是先鋪陳齣多方的視角和相互製約的因素,讓讀者自己去體會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交織。這種引導式的敘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參與感。我發現自己經常會不自覺地拿起筆在空白處做標記,試圖跟上作者的思路,梳理那些復雜的人物關係和利益鏈條。對於長期關注全球史研究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重新定義瞭我們理解“全球化”的起點。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的震撼,在於它對“帝國”這一概念的重新界定。在傳統的理解中,帝國往往與軍事徵服和直接統治掛鈎,但作者卻將視野擴展到瞭18世紀那種更為微妙的、基於經濟依賴和文化影響力的“軟權力”的運作模式。這種細膩的觀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權力結構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它提示我們,曆史的演變往往不是由一兩次驚天動地的戰役決定的,而是由無數個日常的貿易往來、知識流動和觀念滲透所共同塑造的。閱讀過程中,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齣各種曆史場景的重構,作者的文字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剖開瞭當時世界格局的肌理。這不僅是一本曆史書,更像是一本關於權力轉移和文明互動的哲學思考錄,它的啓發性遠遠超齣瞭它所設定的時間框架,對於理解當代世界格局,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
評分京東就是快~!特價購入,價格便宜量又足,非常給力啊~!
評分這樣東西最新消息報記者招待會
評分東西不錯,快遞也很給力
評分還好呀。。。。
評分好書值得一看,喜歡就看看
評分甲骨文的書,大部分都是精品,要好好讀。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東西不錯,快遞也很給力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