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用900餘幅寫實本草圖片,用圖解的方式展示瞭300餘種中藥植物標本的栩栩如生形態奧秘,既有傳統中醫內涵,又融入瞭現代中醫藥學的科學觀,使廣大普通百姓容易閱讀,也增加瞭本書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升華瞭本書的精神品質。
《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特約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傢指導編寫,對明代金陵版《本草綱目》重新詮釋,刪繁就簡,精挑細選,用900餘幅寫實本草圖片,以圖解的方式對300餘種常用中藥、1000餘種傳世藥方進行立體展示,全新解密,既有傳統中醫內涵,又融入瞭現代中醫學的科學觀,使廣大普通群眾更容易閱讀、使用,同時也增加瞭本書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升華瞭本書的精神品質。
《本草綱目》金書約有190萬字,共五十二捲,分十六部,六十類。共收載曆代諸傢本草所載藥物1892種,其中植物藥1094種,礦物、動物及其他藥798種,有374種為李氏所新增。載方一萬多個,附圖一韆多幅。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麵有突齣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也做齣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湖北蘄(今湖北省蘄春縣)人,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子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時珍齣生於醫藥世傢,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參考曆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閤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曆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著作。
《本草綱目1》
解錶藥
辛溫解錶藥
草麻黃(麻黃)
肉桂(桂枝)
紫蘇(紫蘇葉)
防風(防風)
白芷(白芷)
蒼耳(蒼耳子)
玉蘭(辛夷)
蔥(蔥白)
石香薷(香薷)
檉柳(西河柳)
辛涼解錶藥
薄荷(薄荷)
牛蒡(牛蒡子)
野葛(葛根)
柴鬍/狹葉柴鬍(柴鬍)
大三葉徣麻(升麻)
桑(桑葉)
菊(菊花)
單葉蔓荊/蔓荊(蔓荊子)
木賊(木賊)
山芝麻(山芝麻)
飛廉(飛廉)
清熱藥
清熱瀉火藥
知母(知母)
梔子(梔子)
夏枯草(夏枯草)
栝樓(天花粉)
蘆葦(蘆根)
淡竹(竹葉)
西瓜(西瓜翠衣)
決明/小決明(決明子)
鴨蹠草(鴨蹠草)
榖精草(榖精草)
密濛花(密濛花)
青葙(青葙子)
大葉鼕青(苦丁茶
清虛熱藥
清熱燥濕藥
清熱解毒藥
清熱涼血藥
附錄:“本草綱目附方”用藥劑量對照
《本草綱目2》
瀉下藥
攻下藥
掌葉大黃(大黃)
狹葉番瀉(番瀉葉)
庫拉索蘆薈(蘆薈)
芒硝(芒硝)
潤下藥
鬆子仁(鬆子仁)
大麻(火麻仁)
鬱李(鬱李仁)
祛風濕散寒藥
重齒毛當歸(獨活)
徐長卿(徐長卿)
威靈仙(威靈仙)
風藤(海風藤)
石鬆(伸筋草)
傢蠶(蠶沙)
油鬆/馬尾鬆(鬆節)
貼梗海棠(木瓜)
青藤(青風藤)
黃瑞香(祖師麻)
楓香樹(路路通)
祛風濕清熱藥
粉防己(防己)
豨薟草(稀薟草)
秦艽(秦艽)
刺桐(海桐皮)
絡石(絡石藤)
……
《本草綱目3》
《本草綱目4》
草木蟲禽榖是中醫養生的來源,中華國醫素有“食藥同源”之理念。食物的性能與藥物的性能同源並緻,包括“氣”、“味”、“升降浮沉”、“歸經”、“補瀉”等內容,並在陰陽、五行、髒腑、
經絡、病因、病機、治則、治法等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於實際生活之中。這對我們當代人在日常生活保健中運用百草養生有著科學的指導意義。
本書齣版宗旨:讓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認識百草,瞭解百草,從而科學利用百草養生,通過運用中醫百草養生的方式來調養自身,使肌體陰陽平衡,五髒調和,氣血暢通,最終達到身體健康,延年益壽之目的。
本草正名來源:主要依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參見曆代中藥彆名文獻和近代藥用植物的拉丁學名,是其他中藥本草所未見的編排體例。
本草藥方特點:主要參考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的附方和主治以及多種國醫本草的普濟藥方和曆代名傢藥方,如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扁鵲方》,華
佗的《中藏經》,唐代孫思邈的《備急韆金要方》、《唐玄宗開元廣濟方》等,其中有大方、小方、緩方、急方、奇方、偶方、復方、驗方等;也包括現代中醫藥學的中醫主治分類,如內科、外科、男科、婦科、兒科和五官科等。
藥膳養生特色:主要參考曆代養生的文獻,如宋代《圖經本草》、((太平聖惠方))、《養老奉親書》,元代飲膳大臣忽思慧著的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元代醫學傢王好古編撰的《湯液本草》。明清時期飲食保健,也齣現瞭一些野菜食療類著作,擴大瞭食物來源,如明代汪穎編撰的《食物本草》及明正德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明末宮廷插圖本《補遺雷公炮製便覽》等重要文獻。它們包括瞭中藥本草的使用、藥方的使用、炮製技術,總結瞭幾韆年“中華國醫”傳承的使用、養生保健、食療的科學方法,這就是編寫此書的特色意義所在。
本書編輯風格:本書特約中國中醫科學院專傢指導編著完成,對明代李時珍的金陵版《本草綱目》進行重新的詮釋,首先是刪繁就簡,精挑300餘種常用中藥,1000餘種“傳世藥方”,其中包括“藥膳養生方”進行瞭全新解密。
本書用900餘幅寫實本草圖片,用圖解的方式展示瞭300餘種中藥植物標本的栩栩如生形態奧秘,既有傳統中醫內涵,又融入瞭現代中醫藥學的科學觀,使廣大普通百姓更容易閱讀,也增加瞭本書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更升華瞭本書的精神品質。
對於我這樣一個常年與草藥打交道的人來說,這套《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簡直是如獲至寶。我平時工作需要經常查閱各種藥典和圖譜,但很多老版本要麼插圖模糊不清,要麼描述過於簡略。這套彩圖解析版,可以說是徹底解決瞭我的難題。首先,它的插圖質量非常高,色彩鮮艷,細節清晰,對於我辨認各種藥材的形態特徵,無論是根、莖、葉、花、果,都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很多我之前隻在書本上看到過的藥材,通過這套書的插圖,我纔算真正看到瞭它們的“真容”。其次,它的解析部分也非常到位,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介紹,而是結閤圖示,深入淺齣地解釋瞭藥材的性味、歸經、功效,甚至包括瞭一些炮製和使用的注意事項。這讓我能夠更準確、更安全地使用這些藥材,大大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和專業性。
評分我是一名插畫愛好者,平時就喜歡搜集各種精美的圖譜。當初選擇這套《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極具收藏價值的插畫所吸引。收到貨後,我更是被深深震撼。這套書的插圖簡直是醫學繪畫的典範,每一筆都凝聚著匠心。我尤其欣賞的是,它在錶現藥材形態時,不僅僅是簡單的寫實,更融入瞭作者對藥材特性的理解。例如,某些藥材的根部形態,畫得既準確又富有力量感;某些花朵的描繪,則能體現其嬌艷或樸實的氣質。色彩的運用也極為考究,既有自然寫實的淡雅,又不失藥用植物的特有光澤。而且,它對一些炮製後的形態變化也進行瞭細緻的描繪,這對於理解藥材的內在變化和功效至關重要。對於我來說,這套書不僅是一部醫學巨著,更是一本值得反復品味的藝術畫冊,它讓我在欣賞古老智慧的同時,也體驗瞭一場視覺的盛宴。
評分這套《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的閱讀體驗,對我這個對傳統醫學知之甚少的“小白”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中醫藥博大精深,但總覺得晦澀難懂,遙不可及。然而,這套書的“解析版”三個字,真的做到瞭。它並沒有像一本硬邦邦的百科全書那樣堆砌文字,而是通過生動形象的彩圖,將那些復雜的藥理、藥性,甚至采集、炮製的方法,都變得易於理解。比如,書中對於某種藥材的生長環境、形態特徵的描述,配上清晰的插圖,我立馬就能腦海中勾勒齣它的樣子,甚至能想象齣它在山野間生長的場景。再比如,對於一些復雜的炮製過程,如果隻是文字描述,我可能會一頭霧水,但通過圖示,我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個步驟,甚至連火候、時間都似乎能通過圖畫傳達齣來。這種“圖文並茂”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津津有味地讀下去,並且在潛移默化中,對中醫藥有瞭初步的認識和興趣。
評分入手這套《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純屬意外,最初隻是被它厚重紮實的質感所吸引,拿到手後纔發現,這不僅僅是一部古籍的復刻,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書頁泛著古樸的黃,墨跡深邃,仿佛能嗅到藥草淡淡的清香。打開第一冊,那精美的插圖瞬間擊中瞭我的“顔值控”心巴。每一株草藥,每一顆種子,甚至每一個藥材的炮製細節,都被畫得栩栩如生,色彩淡雅而不失真,比我之前看過的任何一本圖譜都要精細。那些繁復的紋理,細膩的葉片脈絡,甚至連藥材入藥後的形態變化,都得到瞭細緻入微的呈現。這讓我這個對植物原本就充滿好奇心的人,對這些古老的藥用植物有瞭前所未有的直觀認識。翻閱過程中,我不禁會停下來,反復比對書中的插圖和我平時在自然中或藥店裏見到的相似植物,那種“原來它長這樣”的恍然大悟,真的很有趣。這套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充滿藝術感的藏品,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散發著濃厚的文化氣息。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有個小小的願望,就是能擁有一套真正屬於自己的《本草綱目》。經過多方比較,最終選擇瞭這套《本草綱目(彩圖解析版 套裝共4冊)》。收到實物後,我可以說毫不誇張地說,它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首先,它的裝幀非常精美,每一冊都厚重實在,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書紙的質感也很好,觸感溫潤,印刷清晰,字跡工整。最讓我驚艷的是裏麵的彩圖,真的是“彩圖解析”的精髓所在。每一幅圖都繪製得極其細膩,無論是植物的整體形態,還是局部的細節,都栩栩如生,色彩搭配也恰到好處,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藝術的美感。翻閱過程中,我常常會被其中某一株草藥的精美插圖所吸引,然後順著文字去瞭解它的故事和功效。這種“圖引文,文輔圖”的學習方式,讓我覺得汲取知識的過程變得輕鬆而愉悅,不再是枯燥的背誦,而是一種探索和發現的樂趣。
評分還好吧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
評分質量很好質量很好質量很好質量很好
評分很好,內容豐富,還有經典藥方,好評
評分這套書是在京東十年店慶的時候買的,說是贈送1000元的劵,期待劵能早點發下來
評分本草正名來源:主要依據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及參見曆代中藥彆名文獻和近代藥用植物的拉丁學名,是其他中藥本草所未見的編排體例。
評分紙質不錯,沒有印刷油的味道
評分媽媽在用,她說不錯。彩色圖片。
評分印刷精細,正品就是不一樣
評分非常滿意,五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