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海洋测绘(第2版) [Marine Charting]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海洋测绘(第2版) [Marine Charting]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张裕,魏浩翰,刘学求 编
图书标签:
  • 海洋测绘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地理信息系统
  • 导航
  • 海洋工程
  • 地图学
  • 电子地图
  • 测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8084689
版次:2
商品编码:1120193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
外文名称:Marine Charting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海洋测绘(第2版)》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编写,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为重点,力求概念准确,理论结合实际。内容包括海洋测绘发展历史、海洋测绘基本知识、海洋定位数学模型和各种测量定位技术、海洋水深测量方法以及海洋地形测量、港口工程测量和水下工程测量等典型的海洋工程测量。为满足教学的需要,每章之后附有思考题。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海洋测绘的发展
1.2 海洋测绘的对象和特点
1.3 海洋测绘的任务和分类
1.4 海洋测绘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5 海洋测绘新技术及其应用
思考题

第2章 海洋基本知识
2.1 海洋
2.2 海底地貌特征
2.3 海水的特性
2.4 海洋资源
2.5 海洋法基本知识
思考题

第3章 海洋定位技术
3.1 海上定位模型
3.2 海上定位测量坐标转换
3.3 无线电传播及其误差
3.4 地面无线电定位
3.5 卫星定位
3.6 声学定位
思考题

第4章 海洋水深测量
4.1 海水中声波传播的特性
4.2 水深测量方法
4.3 多波束测深系统
4.4 水深测量归算
4.5 波浪和船速对水深测量的影响
4.6 潮汐对水深测量影响分析
思考题

第5章 海洋地形测量
5.1 海道测量
5.2 航海图及使用
5.3 海底地形测量
5.4 其他海洋测量
5.5 水上测量软件系统
5.6 海洋测量信息采集
处理技术的发展
思考题

第6章 港口工程测量
6.1 港口工程
6.2 港口工程勘测设计的
测量工作
6.3 港口工程施工控制的建立
6.4 高桩板梁式码头施工测量
6.5 重力式码头施工测量
6.6 其他典型港口工程施工测量
6.7 港口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6.8 港口工程岸坡稳定性监测
思考题

第7章 水下工程测量
7.1 海底电缆铺设的调查与测量
7.2 海上钻井定位测量
7.3 海上生产平台安装和维修的测量工作
7.4 海底管道测量工作
7.5 海底废积物调查
7.6 海洋物理测量
思考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大地测量学基础:从理论到实践》 作者: 王建国,李明华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ISBN: 978-7-04-060123-4 --- 图书简介 面向对象与定位: 本书是面向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资源勘查、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核心教材。它旨在系统、深入地介绍大地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及其在现代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不同于侧重特定应用领域(如海洋测绘或摄影测量)的专业教材,本书聚焦于地球空间参考系的建立、维持与应用的基础理论框架。 核心内容概述: 《大地测量学基础:从理论到实践》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清晰的逻辑结构,全面覆盖了大地测量学在现代空间信息获取与管理中的基石地位。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十五章,内容深度适中,既保证了理论的完备性,又突出了工程应用的可操作性。 第一部分:大地测量的基本理论与模型(第1章至第5章)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详细阐述了大地测量的数学基础和物理基础。 第1章:绪论与大地测量的基本任务: 明确了大地测量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国家基础测绘、工程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不可替代性。重点区分了大地测量学与其他空间科学(如摄影测量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边界与联系。 第2章:地球的几何与物理描述: 深入探讨了地球的参考椭球面(如WGS84、CGCS2000)的数学模型,包括椭球参数、大地坐标系(经度、纬度、高程)的定义。详细讲解了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上的重力场理论,以及重力测量在确定高程基准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的定位和高精度测量打下坚实基础。 第3章:大地测量中的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这是保证测量精度的核心。系统介绍了误差的来源、分类(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以及误差的评定与传播规律。重点阐述了最小二乘原理在线性、非线性平差中的应用,包括单位权方差的估计和可靠性检验,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第4章:大地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持: 详细介绍了国家大地控制网的结构体系(一级到三级网),不同精度等级的网点布设原则。重点讲解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构建流程,以及如何运用几何量测(如三角、边传)和物理量测(如精密水准)来实现控制点的精确测定。 第5章:坐标系统与转换: 阐述了从大地坐标到平面坐标的投影转换(如高斯-克吕格投影、UTM投影),并深入分析了不同大地坐标系之间进行转换的数学模型与参数确定方法,特别是涉及三维刚性体转换(如布尔-沃尔夫模型)的应用。 第二部分:现代大地测量技术与仪器(第6章至第10章) 本部分聚焦于当前主流的高精度空间定位技术,特别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原理和应用。 第6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基础原理: 详细介绍了GNSS(包括GPS、北斗/BDS、GLONASS)的基本原理,包括卫星星座构成、信号传输、伪距和载波观测值的获取。对比分析了不同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第7章:GNSS数据处理与定位技术: 重点讲解了GNSS数据处理中的基线解算、模糊度固定、精密相对定位(如静态、快速静态、实时动态RTK/PPP)的技术流程。对GNSS技术在高精度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剖析。 第8章:重力测量技术: 涵盖了从传统重力仪到现代绝对重力仪、相对重力仪的原理与操作。详细介绍了重力勘测的布网要求、数据改正(如仪器改正、固体潮、大气改正),以及如何利用重力数据生成高精度的正常重力场模型。 第9章:精密工程测量仪器与方法: 介绍了现代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如精密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重点讲解了这些仪器在桥梁、大坝、隧道等大型工程中的高精度监测和放样应用,强调了仪器检校和误差补偿的必要性。 第10章: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概述: 简要介绍了卫星激光测距(SLR)、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等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在地球参考系维持中的贡献,使读者对大地测量的宏观尺度有所认识。 第三部分:大地测量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11章至第15章) 本部分将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并展望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11章:大地测量学与大地水准面: 探讨了大地水准面与实际地形地貌的关系,详细介绍了高程基准的确定与保持。重点讲解了重力场模型的应用如何辅助高程测量,以及大地水准面在水利、交通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12章:工程变形监测技术: 结合大地测量学的精度优势,系统阐述了利用GNSS、精密几何测量等手段对大型基础设施(如高层建筑、边坡、水库大坝)进行三维形变监测的原理、数据分析方法和预警机制。 第13章:地壳形变与板块运动测量: 介绍了利用大地测量技术监测如地震构造、火山活动等自然灾害相关的地壳微小形变。探讨了利用长期、高精度的GNSS连续观测站网来研究区域性地壳运动速率和构造应力积累。 第14章:大地测量的数字信息整合: 讨论了如何将大地测量的成果(高精度三维坐标、重力值)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5章:大地测量的未来展望: 总结了新一代大地测量技术(如融合北斗/GNSS、高精度惯性导航技术、立体像对技术的结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自主导航、高精度地图制作中的潜在应用。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并重: 每一章的理论阐述后,均配有详实的工程实例分析和习题,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转化为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 2. 现代技术导向: 重点突出了GNSS技术在现代大地测量学中的核心地位,包含了最新的技术标准和数据处理流程。 3. 严谨的数学推导: 对平差计算、椭球面几何等核心内容提供了清晰、可追溯的数学推导过程,满足了工科对精确性的要求。 4. 跨学科视野: 强调了大地测量学作为空间信息科学基础的重要性,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力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不仅掌握大地测量的经典理论,更能熟练运用现代高精度测量工具,为未来在测绘、地质、土木等领域的高端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海洋测绘”这个专业名词完全没概念,只觉得听起来很专业、很硬核。但当我开始阅读,尤其是翻到关于海洋空间数据处理的那几章,我简直惊呆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操作软件,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以及应用的全过程。特别是关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让我看到了如何将复杂的海洋数据转化为直观、可操作的信息。书里引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类型的海洋数据是如何被整合和分析的,比如海床地形图、水文数据可视化等等。我之前一直觉得海洋就是一片蓝,但这本书让我看到,在这片蓝之下,隐藏着多少精细的数据和科学的测量。它让我体会到了现代测绘技术在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甚至是军事安全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让我觉得,即使是对于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关于海洋和科技的知识。

评分

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海洋测绘这个领域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宝藏。我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但出于对海洋的好奇,我尝试着阅读了这本书。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它系统地介绍了海洋测绘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都讲解得非常到位。我特别喜欢它对海洋测绘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的探讨,让我看到了这个学科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书中对于海洋测绘在国家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的阐述,也让我认识到这个学科的重要性。虽然有些章节的技术性比较强,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但是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海洋测绘的方方面面,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本了解海洋奥秘的指南。

评分

我是一名对海洋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偶然在书店看到了这本《海洋测绘》,被它专业的封面吸引了。虽然我不是测量专业的学生,但我一直对海洋探索和科技发展很感兴趣。这本书的内容确实非常详实,尤其是在介绍各种测量仪器和技术的时候,虽然很多术语我并不熟悉,但作者的讲解逻辑非常清晰,并配有大量的示意图,这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海道测量和海底地形测量的章节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罗列设备参数,而是详细解释了这些设备如何工作,如何克服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来获得精确的数据。比如,书里提到了多波束测深系统,虽然我还需要上网查阅一些补充资料,但书中对原理的阐述,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这本书让我觉得,海洋测绘是一门需要极高精度和专业知识的学科,但同时又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我之前完全没接触过,是朋友推荐我来看看,说是在海洋测绘这个领域里很有影响力。我本身不是这个专业的,所以一开始是有点忐忑的,担心看不懂。不过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内容我就觉得很有意思。它讲的是海洋的地理信息,包括海底地形、水深、航道等等。我一直以为海洋测绘就是画地图,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它会讲到测绘的原理,包括怎么测量水深,怎么确定船只的位置,还有怎么处理这些数据。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声纳测量的部分,虽然有点技术性,但是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我还是能大致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在海洋勘探中的重要性。书里的一些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让我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虽然有些概念我还需要反复琢磨,但总体来说,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对海洋测绘有了初步但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介绍海洋秘密的百科全书。

评分

我平时比较喜欢阅读科普类的书籍,尤其是关于科技和自然的书籍。当我看到《海洋测绘》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了。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一直对海洋的探索和研究充满兴趣。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介绍了海洋测绘这个领域。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各种新型测绘技术的介绍,例如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应用,以及无人测量船在复杂海况下的作业能力。这些内容让我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对海洋探索带来的巨大改变。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生动,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比如,书中提到如何通过海洋测绘来制定航道,确保船舶安全航行,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这本书让我对海洋测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未来海洋科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

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

评分

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类型,太浅显了。没有价值

评分

基础教程,内容比较少。

评分

这本书不太好,大路货,没什么有价值的内容,不如武汉大学的上下册那本好。

评分

不错

评分

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

评分

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真的适用

评分

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

评分

包装很好到货也很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