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春民 编
图书标签: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号处理
  • 电子信息
  • 通信工程
  • 高等教育
  • 教材
  • 十二五规划
  • 数字电路
  • 算法
  • MATLAB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9982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514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根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编写,既适合理论教学,又加强实验环节,注重技术创新。全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与系统结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和MATLAB仿真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包含大量应用实例及MATLAB仿真,配套电子课件、仿真程序代码和习题参考答案。

作者简介

  王春民,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电子工程分院,教授。1976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仪器系(本科),1981年-1982年在北京邮电大学进修一年,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1976年以来分别在长春地质学院、长春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和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任教。一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本科、研究生教学、指导研究生和科研工作),现任系主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35年。

目录

绪论

第1章 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
1.1 引言
1.2 时域离散信号与序列运算
1.2.1 时域离散信号及其表示
1.2.2 序列的运算
1.2.3 序列的能量、序列的周期性以及常用典型序列
1.3 时域离散系统
1.3.1 线性系统
1.3.2 移不变系统
1.3.3 线性移不变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1.3.4 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1.4 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
1.4.1 采样定理及A/D变换器
1.4.2 采样信号的恢复
1.5 应用实例
1.6 MATLAB仿真
1.6.1 利用MATLAB产生离散信号
1.6.2 离散卷积的计算
1.6.3 系统线性、移不变性分析
1.6.4 系统稳定性分析
1.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离散系统的变换域分析与系统结构
2.1 引言
2.2 序列Z变换的定义和收敛域
2.3 Z变换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2.4 Z反变换
2.5 非周期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2.5.1 非周期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5.2 非周期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6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Z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2.6.1 序列x(n)的傅里叶变换与序列x(n)的Z变换之间的关系
2.6.2 序列的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之间的关系
2.6.3 连续信号xa(t)的傅里叶变换Xa(j)与序列x(n)的Z变换X(z)之间的关系
2.7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和变换域分析
2.7.1 频率响应和系统函数
2.7.2 系统函数、频率响应和差分方程的关系
2.7.3 系统函数与系统稳定因果性的关系
2.8 离散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2.8.1 离散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2.8.2 无限长脉冲响应(IIR)滤波器基本网络结构
2.8.3 有限长脉冲响应(FIR)滤波器基本网络结构
2.9 应用实例与MATLAB仿真
2.10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3.1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
3.2 离散傅里叶变换
3.2.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式
3.2.2 DFT与ZT、FT之间的关系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1 隐含周期性
3.3.2 线性性质
3.3.3 循环移位性质
3.3.4 循环卷积性质
3.3.5 共轭对称性
3.4 频率域采样理论
3.5 应用实例
3.5.1 利用DFT求卷积和
3.5.2 利用DFT对信号进行近似谱分析
3.6 MATLAB仿真
3.6.1 序列的循环移位和周期延拓运算
3.6.2 利用MATLAB验证N点DFT的物理意义
3.7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4.1 引言
4.2 基-2FFT算法
4.2.1 直接计算DFT的特点及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径
4.2.2 按时间抽取的基-2 FFT的基本原理
4.2.3 DIT-FFT算法特点与运算量
4.2.4 按频域抽取的基-2 FFT的基本原理
4.2.5 IDFT的高效算法
4.3 应用实例
4.4 MATLAB仿真
4.4.1 利用 FFT求圆周卷积和线性卷积
4.4.2 利用FFT进行频谱分析
4.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1 引言
5.2 滤波器性能指标与设计步骤
5.2.1 滤波器概述
5.2.2 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5.2.3 常用模拟滤波器设计方法
5.3 冲激响应不变法
5.3.1 变换原理
5.3.2 模拟滤波器的数字化方法
5.3.3 用冲激响应不变法实现IIR数字滤波器
5.3.4 冲激响应不变法的优点和缺点
5.4 双线性变换法
5.4.1 变换原理
5.4.2 模拟滤波器的数字化方法
5.4.3 用双线性变换法实现IIR数字滤波器
5.5 用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5.5.1 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数字低通滤波器
5.5.2 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数字带通滤波器
5.5.3 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IIR数字高通滤波器
5.5.4 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IIR数字带阻滤波器
5.5.5 数字域的频率变换法设计
5.5.6 IIR数字滤波器综合设计举例
5.5.7 MATLAB仿真
5.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6.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含义与特点
6.1.1 线性相位系统的时域特点
6.1.2 线性相位系统的幅度特点
6.1.3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零点分布的特点
6.2 FIR数字滤波器的线性相位结构
6.3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4 I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的对比
6.5 MATLAB仿真
6.6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7.1 引言
7.2 二进制数的表示及A/D转换的量化效应
7.2.1 二进制数的表示
7.2.2 定点制的量化误差
7.2.3 A/D转换的量化效应
7.3 数字滤波器的系数量化效应
7.3.1 系数量化对滤波器零、极点位置的影响
7.3.2 IIR数字滤波器的有限字长效应
7.3.3 FIR数字滤波器的有限字长效应
7.4 FFT算法的有限字长效应
7.4.1 定点FFT计算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7.4.2 系数量化对FFT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MATLAB仿真实验
实验一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实验二 时域采样与频域采样
实验三 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实验四 DFT/FFT频谱分析及应用
实验五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实验六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附录A 巴特沃斯滤波器系统函数分母多项式系数和特征方程的根(极点)
附录B 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设计
附录C 等比级数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举例
附录D MATLAB简介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前言
  随着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信号处理技术迅速发展,尤其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借助于计算机、DSP软硬件、FPGA和MATLAB第三方环境,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形成极其重要的学科。目前,高等学校的电子信息、通信、电气和测控仪器和自动化等专业已将《数字信号处理》设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并通过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实现手段。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性强,涉及面广,与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有较强的关联性。学生在初学时往往感到抽象,理解困难,掌握难度大,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兴趣。因此,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结合教材的现状,作者经过多年本科教学实践,并密切关注学科和技术以及教育的发展,深刻体会到编写既能适合理论教学,同时加强实验环节,贴近教学实际需要的《数字信号处理》特色教材的必要性。
  作者从事《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多年,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参考国内外许多优秀教材,博采众长,为适应教育改革和教材建设的需要,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突出“实用性”,强调以“针对性”和“够用”为基本原则,进行本书编写。编写过程对涉及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概念等叙述透彻,阐述准确明晰,对于理论的深度和内容的广度处理力求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书中贯穿有针对性的MATLAB仿真实例,做到理论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并且突出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本书适用专业宽泛,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电类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共分8章,第1章主要讨论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包括常用典型信号的表示和运算,离散系统的线性移不变、因果和稳定性,输入/输出描述法——差分方程,模拟信号的数字处理方法及信号的重构及与本章相关的应用实例和MATLAB仿真。
  第2章主要讨论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涉及非周期离散序列傅里叶变换(DTFT)的定义和性质,Z变换(ZT)的定义、收敛域、性质、Z反变换和利用Z变换分析信号和系统的频域特性,讨论了IIR和FIR网络结构,以及结合本章内容的实例和MATLAB仿真。
  第3章主要讨论离散有限长序列的傅里叶变换(DFT),涉及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DFS)、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定义和性质、DFT与Z变换的关系、频域采样定理、DFT的应用实例、用DFT计算线性卷积和信号的谱分析、频谱泄漏和栅栏效应,以及MATLAB在本章的应用等内容。
  第4章重点讲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主要涉及直接计算DFT的特点及减少运算量的基本途径,按时域抽取的FFT(DIT-FFT)算法基本原理、运算规律及编程思想,FFT算法与直接计算DFT运算量的比较,按频域抽取的FFT(DIF-FFT)算法原理以及反变换(IDFT)的快速算法。最后给出结合本章的应用实例和MATLAB仿真等内容。
  第5章主要讨论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介绍了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概述了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详细讲述了用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的离散化原理、适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IIR数字滤波器两种频率变换法设计和应用实例以及MATLAB仿真。
  第6章着重讨论有限长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涉及线性相位FIR-DF的条件和特点,利用窗函数法设计FIR-DF,对IIR与FIR数字滤波器的特性进行比较,并结合本章内容给出应用实例和MATLAB仿真等内容。
  第7章主要讨论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的量化效应,以及与本章内容相关的实例应用及MATLAB仿真。
  第8章集中讨论实验仿真的内容,并提供了6个方面的MATLAB仿真实验,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方面的深入理解,增强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
  最后安排4个附录,附录A为巴特沃斯滤波器系统函数分母多项式系数和特征方程的根(极点),附录B为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设计,附录C为等比级数前N项和公式及其应用举例,附录D为MATLAB简介。
  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和学时等具体情况对书中的内容进行删减和组合,也可以进行适当扩展。为适应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本书配有多媒体电子课件、程序代码和习题参考答案,请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注册下载。
  本书由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吉林大学王春民教授任主编,编写第5章和部分附录,负责本书的统稿工作;翟红艺编写绪论、第1章和第7章;郑海峰编写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第6章;尹晶编写第8章和附录D;王宏志和陈戈珩参与了本书的统稿工作,还参与了附录和部分章节的编写工作。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崔艳群讲师和刘春艳讲师参与了全书的校对和部分录入工作;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的张晶副教授、乔良副教授、蒲鑫讲师、白烨实验教师、董磊讲师和长春工业大学的吕洪武讲师也参与了部分工作。
  我们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许多优秀教材,在完善本书内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此深表谢意。本书的编写得到了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和电子分院、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大学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方法与实践 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石之一,在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及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通信系统、音频视频编解码,到医学影像分析、工业自动化控制,再到人工智能、机器学习,DSP的触角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本书旨在系统性地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核心算法、实现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为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提供一本全面且深入的参考教材。 第一部分:数字信号处理基础理论 本部分将为读者构建坚实的理论框架,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本质和数学工具。 第一章:信号与系统概述 信号的分类与表示: 介绍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偶信号与奇信号等基本概念。讲解信号的时域、频域表示方法,如傅里叶级数、傅里叶变换。 系统的基本性质: 探讨线性、时不变、因果性、稳定性等系统基本性质的定义、判断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离散时间系统的基本模型: 介绍差分方程描述的线性时不变(LTI)系统,以及卷积的概念和计算。 抽样定理(Nyquist-Shannon Sampling Theorem): 详细阐述抽样定理的原理,包括奈奎斯特速率、混叠现象的产生原因及避免方法。讲解理想抽样、自然抽样、平顶抽样等不同抽样方式的特点。 量化与编码: 介绍信号的量化过程,包括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讨论量化误差的影响。阐述数字信号的编码表示,为后续的数字处理奠定基础。 第二章:傅里叶变换及其在DSP中的应用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DTFT): 介绍DTFT的定义、性质及其与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CTFT)的关系。分析DTFT在分析离散信号频谱方面的作用。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详细讲解DFT的定义、计算方法(如直接计算法、FFT算法)。分析DFT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如计算量大、频率分辨率受限)。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 深入介绍FFT算法的原理,包括按时间抽取(Cooley-Tukey算法)和按频率抽取两种基本思想。分析FFT算法的优势,以及其在提高计算效率方面的革命性意义。 傅里叶变换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探讨傅里叶变换如何用于分析LTI系统的频率响应,计算系统的输出信号频谱,以及在滤波器设计中的作用。 第三章:Z变换及其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Z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介绍Z变换的定义,包括单边Z变换和双边Z变换。详细阐述Z变换的收敛域(ROC)概念,以及Z变换的常用性质,如线性、时移、乘以n、卷积等。 逆Z变换: 讲解求解逆Z变换的方法,包括部分分式展开法、留数法和围线积分法。 LTI系统的Z域分析: 建立LTI系统在Z域的系统函数H(z)。分析H(z)的零点和极点与系统时域行为(如稳定性、因果性)之间的关系。 差分方程与系统函数: 讲解如何通过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Z域系统函数,以及如何利用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和瞬态响应。 ROC与系统特性的联系: 强调收敛域在判断系统因果性、稳定性以及唯一性等方面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数字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与算法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算法和关键技术,为实际应用提供方法论。 第四章:数字滤波器设计 滤波器概述: 介绍滤波器的基本功能、分类(如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以及理想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设计: 模拟滤波器原型设计: 介绍巴特沃斯、切比雪夫(I型和II型)、椭圆滤波器等模拟滤波器设计方法。 模拟到数字的变换: 讲解脉冲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等将模拟滤波器设计转换为数字滤波器设计的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IIR滤波器设计实例: 介绍如何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设计IIR滤波器。 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设计: FIR滤波器的优点: 强调FIR滤波器在实现线性相位、稳定性等方面的优势。 窗函数法: 介绍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布莱克曼窗等常用窗函数,以及它们在截断理想滤波器频率响应时的作用。 频率采样法: 介绍通过指定频率响应点来设计FIR滤波器的方法。 最优(Parks-McClellan)算法: 讲解此算法如何设计性能最优的FIR滤波器,并讨论其计算复杂度。 FIR滤波器设计实例: 给出不同设计方法的应用案例。 第五章:采样率变换(抽取与插值) 抽取(Decimation): 介绍将信号采样率降低的过程,详细解释抽取因子、抽取后的频谱特性以及可能引入的混叠问题。介绍低通滤波在抽取前的必要性。 插值(Interpolation): 介绍将信号采样率提高的过程,详细解释插值因子、插值后的频谱特性以及需要填充的零点。介绍低通滤波在插值后的必要性。 多速率信号处理(Multirate Signal Processing): 介绍抽取与插值在多速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如变采样率系统、滤波器组等。 抽取与插值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如音频采样率转换、数据压缩等。 第六章:谱估计 非参数谱估计方法: 周期图法(Periodogram): 介绍基于DFT计算功率谱密度的方法,分析其缺点(方差大、平滑性差)。 改进的周期图法(Welch法): 介绍通过分段平均降低周期图方差的方法。 BT法(Bartlett法): 另一种基于分段平均的谱估计方法。 参数谱估计方法: AR模型(自回归模型): 介绍AR模型的数学模型,以及Yule-Walker方程等求解方法。 MA模型(移动平均模型): 介绍MA模型的数学模型。 ARMA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介绍ARMA模型的数学模型。 Burg法、Modified Yule-Walker法: 介绍用于估计AR模型参数的算法。 谱估计在应用中的选择: 讨论不同谱估计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性能权衡。 第七章:自适应信号处理 自适应滤波器的概念: 介绍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根据输入信号的统计特性自动调整其滤波器系数的特点。 最小均方(LMS)算法: 详细介绍LMS算法的原理、收敛性分析及工程实现。 归一化LMS(NLMS)算法: 介绍NLMS算法,分析其相比LMS算法的优点。 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 介绍RLS算法的原理、收敛速度以及计算复杂度。 自适应滤波器的应用: 噪声消除、回声消除、信道均衡、系统辨识等。 第三部分: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与发展 本部分将展示数字信号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调制与解调: 介绍ASK、FSK、PSK、QAM等数字调制技术,以及相应的解调方法。 信道编码与解码: 介绍卷积码、分组码、Turbo码、LDPC码等纠错码技术。 均衡技术: 讲解如何利用自适应滤波器解决信道失真问题。 OFDM技术: 深入介绍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及其在4G/5G通信中的应用。 语音信号处理: 语音编码(如PCM, ADPCM)、语音识别、语音合成。 第九章:数字信号处理在图像与视频处理中的应用 图像增强: 空域增强(如对比度拉伸、直方图均衡化)和频域增强(如高通、低通滤波)。 图像复原: 噪声去除、模糊恢复(如维纳滤波、逆滤波)。 图像压缩: JPEG、MPEG等图像视频压缩标准中使用的变换编码(如DCT)、量化和熵编码技术。 医学影像处理: CT、MRI、超声成像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计算机视觉: 边缘检测、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等。 第十章:数字信号处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音频信号处理: 音频效果处理、音频降噪、音频分割、音乐信息检索。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的分析与滤波。 控制系统: 数字PID控制器、状态空间数字控制。 雷达与声纳: 信号检测、目标跟踪、距离与速度测量。 工业自动化: 传感器信号处理、故障诊断。 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 大数据处理中的信号分析技术。 第十一章: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DSP处理器与硬件加速: 介绍TMS320系列、ARM Cortex-M等DSP处理器,以及GPU、FPGA在DSP中的应用。 实时DSP技术: 探讨实时性要求更高的应用场景和技术挑战。 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在DSP中的融合: 介绍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信号分类、识别、生成等任务。 嵌入式DSP系统设计: 讨论DSP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和设计考量。 新的算法研究: 如稀疏信号处理、压缩感知、小波分析等。 结论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核心理论、关键算法和广泛应用。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种算法的数学基础和工程实现,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其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我们希望本书能为读者提供一条坚实的学习路径,激发其在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探索热情,为未来的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的身份,让我对其内容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充满了信心。我一直对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一些高级话题非常感兴趣,例如多速率信号处理和二维信号处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这个基础上,为我打开新的视野。对于多速率信号处理,我希望书中能够讲解抽取(decimation)和插值(interpolation)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数字通信、音频编码等领域的应用。而对于二维信号处理,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二维傅里叶变换、二维卷积等概念,以及它们在图像处理中的基础应用,例如图像滤波、边缘检测等。虽然这些内容可能属于进阶部分,但作为一本规划教材,我认为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足够清晰的讲解,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深入理解这些更复杂的主题,为我未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朴素的配色和清晰的标题,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非常符合“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定位。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合理,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学习而言,无疑是一种舒适的体验。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内容,但仅仅是浏览一下目录和章节划分,就能感受到编著者在知识体系构建上的用心。从基础的采样理论到傅里叶变换、Z变换,再到滤波器设计和自适应滤波等核心概念,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循序渐进,这对于我这样初次接触数字信号处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我很期待书中能够通过丰富的例题和图示来生动地解释那些抽象的数学原理,让理论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能够被理解和运用的工具。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这门学科的坚实基石,为我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的章节安排和内容深度,让我觉得它非常适合作为专业入门的教材。特别是关于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基本概念,我认为这是整个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基石。作者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似乎非常注重基础概念的清晰阐述,这一点我非常看重。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足够详细的数学推导过程,并且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每一步的意义,而不是仅仅罗列公式。对于信号的傅里叶分析,我尤其期待其内容的展开,这部分内容往往是理解信号频谱特性和频率域处理的关键。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原理、性质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算法,并配以直观的图示和计算实例,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能力。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到一些基础的信号处理应用场景,比如音频信号的频谱分析,那将大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定位——“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让我对它的内容严谨性和实用性充满了期待。我关注的是书中对于数字滤波器设计的部分。我知道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去除噪声还是提取特定频率成分,都离不开滤波器的应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FIR和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包括各种设计准则(如窗函数法、频率采样法、巴特沃斯、切比雪夫等)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具体的实现步骤。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滤波器性能指标(如通带纹波、阻带衰减、过渡带宽度等)的解释,并引导读者如何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滤波器。如果书中能够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例如在通信系统、图像处理或者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中的滤波器应用示例,那就更好了,这样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践价值。

评分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数字信号处理知识体系的教材。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自适应滤波器和谱估计的内容。自适应滤波器在很多现代通信和控制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LMS算法、RLS算法等经典自适应滤波器的原理、收敛性分析以及在噪声消除、均衡器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对于谱估计,我期待书中能够介绍经典谱估计方法(如周期图法)以及现代谱估计方法(如AR模型法),并阐述它们在识别信号频率成分、进行系统辨识等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 MATLAB 或 Python 等编程语言实现的示例代码,那就更能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编程能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