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人既因“行”而“在”,又与“行”同“在”。广义之“行”的展开涉及多重方面,并受到实践智慧的内在制约。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实践智慧体现了说明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在赋予智慧以实践品格的同时,实践智慧也为实践过程的合理展开提供了内在的担保。
内容简介
《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介绍了人既因“行”而“在”,又与“行”同“在”。广义之“行”的展示涉及多重方面,并受到实践智慧的内在制约。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实践智慧体现了说明世界与改变世界的统一。在赋予智慧以实践品格的同时,实践智慧也为实践过程的合理展示提供了内在的担保。
作者简介
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先后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作学术访问和学术研究。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10余种。
内页插图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实践哲学视域中的行动
一 “是什么”与“做什么”
二 何为行动
三 行动的结构
四 意向性与规范性
五 习行、习性与存在境域
第二章 理由、原因与行动
一 理由与行动
二 行动的多重向度
三 行动的解释与规范
第三章 意志软弱及其克服
一 意欲、情感与理性
二 知行之辩
三 意志软弱的形上之维
四 我思、我欲、我悦与身心之知
第四章 作为实践背景的“势”
一 实践过程中的“势”
二 人与势的互动
三 审时度势:回到实践的现实背景
第五章 实践过程中的“几”:“数”:“运”
一 “几”:趋向现实的可能
二 “数”:必然性与时空关系
三 “运”与人之“在”
第六章 实践理性及其原则
一 广义视域中的实践理性
二 实践理性的诸原则
三 实践理性与实践过程
第七章 实践活动、交往行动与实践过程的合理性
一 实践活动与交往行动
二 实践过程中的多重关系
三 “合理”与“合情”
第八章 实践智慧
一 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走向融合
二 原则的引用和情景的分析
三 “合度”与“中道”
四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后记
精彩书摘
为人的欲求规定了界限;另一方面,它又要求行动合乎普遍原则和规范,并使之成为道德主体的自我欲求;通过限制不合规范的欲求与承诺合乎规范的欲求,内在的欲求本身也得到了某种整合与范导。同样,向善原则既从实质的层面,规定了基于合理需要的价值目标(广义之善),又确认了价值本身的不同层面,从而使价值追求形成有序的系统。与之相联系,有效性原则通过规定欲求与需要的实现方式,从达到价值目标的手段、程序等方面,引导欲求与需要的实现过程趋向有序化。可以看到,实践理性的原则从不同的侧面,为实践过程在观念、行动中的统一提供了担保。
从哲学史上看,普遍原则对欲求的整合、范导,往往未能得到充分关注。在这方面,休谟似乎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曾提出“农夫难题”,其大致内容如下:两位农夫的谷物在不同时间段成熟,如果谷物晚成熟的农夫帮助谷物先成熟的农夫收割,而谷物先成熟的农夫反过来又给予谷物晚成熟的农夫以回报,则二人都可以获益。然而,人的通常欲求往往是受别人的帮助,而自己不需回报,基于这一推测,谷物晚成熟的农夫势必不愿先去帮助另一农夫:他担心在提供帮助后对方不予回报。由于他不先对谷物已成熟的农夫伸出援助之手,他自己相应地也得不到对方的帮助,结果,两人都无法通过互助而受益。①在以上这种假设的情形中,欲求似乎自发地左右着人的行动。然而,在现实的行动过程中,人的欲求总是同时受到规范的制约:受到帮助而不予以回报固然可以成为人的欲求,但这种欲求与礼尚往来的日常规范以及更自觉意义上信守诺言的原则又彼此相冲突:在日用常行的层面,受人之助应予以回报构成了日常的行为规范;在自觉的实践活动中,作出承诺(你若帮助我,我将予以回报),则蕴含着理性的行为原则,这些原则和规范对人的欲求同样具有引导或约束的意义:它们对“受到帮助而不予以回报”或“承诺回报却不加以兑现”之类的欲求构成了内在限制,使其难以在实践活动中成为现实的选择。这里不难看到广义的价值原则对欲望的整合、调节。
进而言之,理性的原则也可使欲望本身发生转换:以上述例子而言,当礼尚往来或遵守诺言等原则和规范获得自觉认同时,“受到帮助而不予以回报”或“承诺回报却不加以兑现”这一类欲求便将被“受到帮助而予以回报”或“履行承诺”的欲求所取代。休谟的以上假定,多少忽视了实践理性领域中普遍原则对内在欲求的统摄和制约,这种看法与休谟关于理性缺乏能动性的观点在逻辑上具有相关性。要而言之,实践理性既与理论理性相涉,又表现为理性的实践运用。基于如何使存在合乎人的理想及人的合理需要这一实践关切,实践理性不仅涉及人自身的存在过程,而且关乎对象世界的变革。作为理性在实践领域的体现,实践理性既非限于康德哲学意义上的形式之域,也非囿于功利主义视野中的功利关切。以求其善为总的指向,表现为合乎普遍规范的正当原则、体现实质层面价值追求的向善原则、与价值实现方式相联系的有效原则彼此相关,从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正当与善的交融、目的与方式的互动等方面展示了实践理性的具体内涵,并实际地统摄、引导着实践过程。
……
前言/序言
杨国荣作品系列:人类行动与实践智慧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含了他的许多基本哲学观点。1914年3月,罗素赴美国,在哈佛大学开课,为诺威尔讲座作系列讲演。他的讲演受到了热烈欢迎,讲演稿以《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为题于1914年8月出版。该书所采取的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立场,它把罗素置于约翰·洛克、伯克莱、大卫·休谟和约翰·穆勒的继承者的行列。
评分
☆☆☆☆☆
评分
☆☆☆☆☆
人物关系
评分
☆☆☆☆☆
青年时期
评分
☆☆☆☆☆
青年时期
评分
☆☆☆☆☆
杨国荣的书很有深度
评分
☆☆☆☆☆
1890年,罗素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哲学和经济学。他的数学老师怀海德非常赏识他的才能,介绍他与时任剑桥大学哲学讲师麦克塔戈和后来成为大哲学家的穆尔相识。罗素于1893年获得数学学士学位,而后在第四年转学哲学,并获得伦理科学学士学位。他对选择以哲学还是经济学为职业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前者,撰写了一篇论述非欧氏几何学研究员资格论文,这篇成功的论文使他在三一学院获得为期六年的的研究员资格。至少在1930年代早期之前,他努力跟踪新物理学的发展。
评分
☆☆☆☆☆
1872年5月18日,罗素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维多利亚时代两度出任首相,并获封伯爵爵位。其父安伯力·罗素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因为鼓吹节育而失去国会的议席。与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约翰·穆勒是好友,穆勒也是伯特兰·罗素的教父。罗素4岁时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精神上无所畏惧,敢于蔑视习俗,曾将“不可随众行恶”(出自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3:2)题赠给罗素,这句话成为罗素一生的座右铭。
评分
☆☆☆☆☆
1872年5月18日,罗素生于英国辉格党贵族世家。其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维多利亚时代两度出任首相,并获封伯爵爵位。其父安伯力·罗素是一位激进的自由主义者,因为鼓吹节育而失去国会的议席。与著名的自由主义哲学家约翰·穆勒是好友,穆勒也是伯特兰·罗素的教父。罗素4岁时失去双亲,由祖母抚养。他的祖母在道德方面要求极为严格,精神上无所畏惧,敢于蔑视习俗,曾将“不可随众行恶”(出自圣经旧约·出埃及记23:2)题赠给罗素,这句话成为罗素一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