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区域经济学
:58.00元
作者: 罗伯塔·卡佩罗(Roberta Capello),赵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4-03-01
ISBN:9787509631249
字数:383000
页码:3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区域经济学》中,罗伯塔·卡佩罗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给予了一个现代指南。《区域经济学》就区域经济学中有关经济活动区位、城市空间结构与土地利用、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地方发展等过去50年来的丰富著述及理论发展进行了广泛讨论。作者通过对一系列以不同的理论途径来构想空间的方法给出详尽的证明,将区域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和模型创新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容涵盖从实体空间——早的区位论刻画,到均衡空间-20世纪60年代的新古典主义和凯恩斯路径,再到多样化联系的空间——地方与周邻地区融入路径,直至学习型区域、多样化形态的空间所涉及的内生经济增长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前沿理论等。
目录
导论
经济学与空间
区位与实体空间度量
区域增长与均质抽象空间
地方发展与多样化联系空间
区域增长与多样化形态空间:走向趋同化?
收敛性与发散性增长理论:一个新辨析
独特的理论元素:本书的框架结构
部分 区位理论:实体空间度量
章 集聚与区位
集聚经济与运输成本
地方化经济与运输成本
市场规模与运输成本
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
空间需求、市场均衡与厂商区位
区位选择中的相互依赖:霍特林模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达性与区位
通达性与运输成本:土地价值及土地利用
农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冯·屠能模型
城市厂商的区位选择:阿朗索模型
城市住宅区位选择
理论的演进:一般均衡模型
通达性一般分析与引力模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等级与区位
城市等级与城市体系
地理研究方法:克里斯塔勒模型
经济研究方法:廖什模型
一些新的研究进展
城市体系研究的新理论:城市网络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区域增长理论:均质-抽象空间
第四章 生产结构与发展
区域增长与发展的不同解释
空间的不同概念
发展阶段论
发展阶段与差距
工业结构与区域增长:偏离-份额分析
中心/外围方法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地方发展理论:多样化联系空间
第四部分 区域增长理论:多样化形态空间
作者介绍
罗伯塔·卡佩罗,女,毕业于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空间经济学系,经济学博士,现任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管理学、经济学与工业工程学部全职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区域科学研究工作。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经济学领域中那些能够解释现实世界复杂现象的理论深感着迷,而“区域经济学”这个概念,在我看来,恰恰是连接抽象经济理论与具体地缘政治、社会文化现实的关键桥梁。这本书的书名《区域经济学》本身就散发着一种严谨而又充满活力的气息,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地图上标记着经济增长点、产业集聚区、创新走廊的精美图表。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是如何产生、演变并被塑造的。也许,它会深入探讨技术扩散、知识外溢效应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甚至会触及到一些非经济因素,如文化认同、历史传承、治理模式等,是如何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潜力的。我希望这本书的作者能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揭示隐藏在数字和图表背后的经济逻辑,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为何有些区域能够蓬勃发展,而另一些区域则可能面临停滞甚至衰退。这种对“空间”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深入理解,对我个人职业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仅仅是从书名来看,就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关于“地方”的讨论,而“地方”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其经济意义似乎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我猜测这本书的作者,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学者,可能会以欧洲,尤其是意大利的区域发展经验为出发点,来探讨区域经济学的一般性规律。意大利本身就是一个区域差异非常显著的国家,从北部的工业发达地区到南部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其经济发展模式和面临的挑战截然不同。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关于意大利不同区域,比如伦巴第、威尼托、托斯卡纳,乃至西西里岛、撒丁岛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决定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分析这些区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产业结构、技术优势、人才储备,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了它们的经济表现。同时,我也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宏观政策,如欧盟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意大利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如何影响或改变这些区域经济格局的。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源于它背后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和“空间”智慧。我一直认为,脱离了具体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来谈论经济发展,是不可能完全理解问题的本质的。这本书的书名《区域经济学》,恰恰点出了这种“在地性”的重要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充满活力的经济区域,去感受它们独特的脉搏,去理解它们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内在原因。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在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活动的形式和效率会呈现出怎样的差异?例如,意大利的“特有的”家庭式企业模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或者,不同区域在吸引外资、培育创新企业方面,又有哪些基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的独特优势或劣势?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接地气”的分析,让我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的理论上,更能感受到经济活动的真实肌理。
评分一提到“区域经济学”,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关于产业聚集、空间经济学、城市群发展等一系列概念。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对它能够深入探讨这些前沿理论的可能性充满了好奇。我希望它能提供关于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比如,那些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区域,和那些以高科技产业或服务业为主导的区域,它们在面临全球经济变化时,各自的韧性和适应性有何不同?这本书会不会讨论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它如何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流动和知识的传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多大?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量化分析,用数据来支持他们的理论观点,让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区域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同时,如果书中能够涉及到一些成功的区域发展案例,特别是那些能够被其他国家或地区借鉴的经验,那将是对我研究工作极大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叫《区域经济学》,作者是[意] 罗伯塔·卡佩罗(Roberta Capello) 和 赵。 我最近刚好在研究一些关于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我一直对欧洲的区域发展模式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意大利,他们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和独特的中小企业集群。这本书的名字直击我关注的核心,让我对其中可能涵盖的案例研究和理论分析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从中看到一些关于意大利北部地区,特别是像米兰、佛罗伦萨这样的城市,它们是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竞争力的,以及它们与意大利南部地区之间存在的经济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政策性干预可以弥合这种差距。书名中的“区域经济学”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研究性和学术性,我预期作者会从宏观到微观,深入浅出地剖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比如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地理位置等等。我特别想了解,在这种复杂的互动关系中,地理因素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优势还是劣势?如何才能将地理劣势转化为地理优势?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在茫茫书海中找到了一块指引方向的灯塔,我渴望能从作者的笔下,获得解答我心中疑惑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