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笔记(第三版)

内科学笔记(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魏保生,吕晓红 编
图书标签:
  • 内科学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医学笔记
  • 第三版
  • 教材
  • 学习
  • 医学教育
  • 医师
  • 考研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400901
版次:3
商品编码:1143968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医学笔记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医学笔记系列丛书是魏保生医学复习考试独创方法--“两点三步法”的集中体现。本着“青春不能没有梦想,生活不能没有乐趣;学习不能没有方法,考试不能没有智慧”的宗旨,从枯燥中寻找趣味,在琐碎中提炼精华,到考试中练就高分,从零散中挖掘规律,由成长中迈向成功,于寂寞中造就出众,为您在成为名医的道路上助一臂之力!本套丛书自从2005年面世得打了广大师生的喜爱,成为优秀医学教辅畅销书。为了紧跟教材脉搏,更好为大家服务,作者对本套丛书进行了第三次全面修订。本书是各大、中专院校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记忆及应考的必备书,同时也可作为医学院校老师备课和教学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篇绪论
第二篇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流行性感冒
第三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第三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第五章支气管扩张症
第六章肺部感染性疾病
第七章肺结核
第八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第九章间质性肺疾病
第十章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一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
第十二章胸膜疾病
第十三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四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一章心力衰竭
第一节心力衰竭概论
第二节慢性心力衰竭
第三节急性左心衰竭
第二章心律失常
第三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四章高血压
第五章心肌疾病
第六章心脏瓣膜病
第七章心包疾病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九章心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第四篇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章胃食管反流病
第二章食管癌
第三章胃炎
第四章消化性溃疡
第五章胃癌
第六章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第七章炎症性肠病
第八章结直肠癌
第九章功能性胃肠病
第十章肝硬化
第十一章原发性肝癌
第十二章肝性脑病
第十三章胰腺炎
第十四章消化道出血
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概述
第三章肾小球肾炎
第四章肾病综合征
第五章IgA肾病
第六章继发性肾病
第一节狼疮性肾炎(LN)
第二节糖尿病肾病
第七章尿路感染
第八章急性肾损伤
第九章慢性肾衰竭
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贫血概述
第三章缺铁性贫血
第四章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五章溶血性贫血
第六章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
第七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第八章血病
第九章淋巴瘤
第十章出血性疾病概述
第十一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第十二章凝血障碍性疾病
第十三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七篇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第四章库欣综合征
第五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第六章嗜铬细胞瘤
第七章糖尿病
第八篇风湿性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类风湿关节炎
第三章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九篇理化因素所致疾病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前言/序言


《临床解剖学图谱》 内容简介 《临床解剖学图谱》是一本旨在将基础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参考书。本书以清晰、详尽的图谱形式,系统呈现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并重点突出与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相关的解剖学要点。全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旨在帮助医学生、住院医师以及临床医生更深入地理解人体解剖结构在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操作中的重要性。 图谱特色与内容深度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高质量、高精度的解剖图谱。这些图谱不仅严格遵循解剖学标准,更融入了大量临床应用的视角。每一幅图都配有清晰、准确的标签,并辅以简练的文字描述,解释相关结构的定位、毗邻关系以及在不同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变化。 骨骼系统与关节: 图谱将详细展示骨骼的形态、骨性标志以及各骨骼之间的关节连接。重点会放在骨折的常见部位、关节的解剖基础以及与创伤、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关联。例如,在描述腕部骨骼时,会重点标注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区域,并说明其对腕部功能的影响。 肌肉系统: 不仅描绘主要肌肉的起止点、走向和功能,更会结合运动损伤、康复训练以及手术入路等临床需求,解析肌肉在不同动作中的协同作用,以及肌肉撕裂、肌腱病变等情况下的解剖学基础。例如,在介绍肩部肌肉时,会详细展示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肩袖肌群)的解剖位置,并阐述其在肩关节稳定性和上肢活动中的核心作用,以及肩袖损伤的常见情况。 神经系统: 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小脑、脑干、脊髓)到周围神经系统(颅神经、脊神经),本书提供了详细的解剖学描绘。重点会放在神经的走行路径、重要的神经压迫点以及神经损伤与功能障碍的对应关系。例如,在介绍坐骨神经时,会清晰展示其在盆腔和下肢的走行,并讨论梨状肌综合征等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痛的解剖学原因。对于颅神经,则会重点阐述其起源、走行和支配区域,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如面神经麻痹的解剖学解释。 心血管系统: 图谱将详细呈现心脏的腔室、瓣膜、心肌结构,以及全身主要动脉和静脉的走行。重点会放在冠状动脉的解剖与供血区域,以及瓣膜性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的解剖学基础。心脏的电生理传导系统也会有所提及,以便理解心律失常的解剖学根源。 呼吸系统: 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以及肺的叶段划分和胸膜腔。重点会放在气管插管、胸腔穿刺等操作的解剖学要点,以及肺炎、肺气肿、肺癌等疾病与肺部解剖结构的关系。 消化系统: 从口腔、咽、食管到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本书将提供详细的解剖描绘。重点会放在手术入路、管道的毗邻关系以及胆结石、胃溃疡、阑尾炎、肠梗阻等疾病的解剖学病因。 泌尿生殖系统: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解剖结构,以及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重点会放在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排出路径,前列腺增生、肾盂肾炎等疾病的解剖学影响,以及妇科和男科常见手术的解剖学考量。 内分泌系统与淋巴系统: 涉及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胰岛等内分泌腺体的定位和解剖学关系。淋巴结的分布和淋巴管的走向也会被详细呈现,尤其是在肿瘤转移相关的淋巴结解剖学方面。 临床应用与实践指导 本书不仅仅是静态的解剖图集,更注重其临床实用性。在每一章的结尾,通常会提供“临床相关”或“实用提示”等栏目,将解剖学知识与实际临床操作、诊断思路和治疗方案相结合。 手术入路指导: 在描述特定器官或结构的解剖时,会提及常见手术切口的选择、需要避开的关键血管和神经,以及术中可能遇到的解剖学变异。 影像学解读辅助: 结合CT、MRI等影像学表现,解释不同解剖结构在影像上的形态,帮助读者理解影像学报告,并将其与实际解剖结构对应。 疾病诊断关联: 通过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解剖学机制,帮助读者理解症状的来源,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例如,在介绍肝脏解剖时,会结合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的机制,解释腹水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出现。 神经阻滞与穿刺技术: 对于需要精确解剖定位的神经阻滞、腰椎穿刺等操作,本书会提供详细的解剖学指导。 目标读者 医学院学生: 作为系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辅助教材,帮助理解书本知识,并为临床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 快速查阅,巩固和深化临床实践中的解剖学知识,解决在诊断和治疗中遇到的解剖学疑问。 放射科、病理科医生: 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背后的解剖学基础。 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 深入了解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为制定有效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临床解剖学图谱》以其严谨的科学性、精美的图谱和高度的临床实用性,成为每一位关注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医学从业者的必备参考。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帮助读者在复杂的人体奥秘中,清晰地把握生命的脉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工作了几年的临床医生,虽然日常接触内科病例,但总感觉自己在某些细节上不够扎实,尤其是在处理疑难杂症和罕见病时,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内科学笔记(第三版)》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充电”机会。这本书的叙述风格严谨而又不失生动,作者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临床实例和图表,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心力衰竭时,书中不仅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心衰的病理生理改变,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这对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心衰患者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设计我真的太喜欢了!翻开《内科学笔记(第三版)》,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清晰的目录和索引,找起内容来效率极高。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点明了核心内容,让人一目了然。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重要概念和术语,会以醒目的方式标注出来,并且在必要时配以简洁的解释。这种设计极大地减轻了阅读的负担,也帮助我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就像是在为我搭建一座坚实的内科学知识体系的桥梁。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性让我赞不绝口。作为一名正在学习内科学的学生,我最看重的是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内科学笔记(第三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涵盖了内科学的各个分支,而且在讲解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临床实践的需求,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书中对常见症状的分析,对诊断思路的引导,以及对治疗方案的介绍,都能够直接应用于临床学习和未来的工作。

评分

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临床实践指导方面的价值。书中不仅仅罗列了疾病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临床思维和诊疗流程。例如,在讲述某一类疾病的治疗时,作者会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的个体情况以及最新的诊疗指南,给出不同层次和选择的治疗方案。这种“授之以渔”的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内科临床工作者,《内科学笔记(第三版)》在我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尤其推崇其在诊断学部分所展现出的严谨性和条理性。在面对一个复杂的病例时,这本书能够引导我按照逻辑思维的顺序,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到辅助检查,一步步地缩小诊断范围,最终做出准确的判断。书中对鉴别诊断的详细阐述,更是帮助我避免了许多潜在的误诊和漏诊,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为一名对内科疾病充满好奇但又常常感到知识碎片化的医学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深入浅出讲解内科学知识的读物。《内科学笔记(第三版)》恰恰填补了我的这一空白。初拿到手,它的厚重感和精美的排版就让我眼前一亮。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每一个疾病的讲解都遵循着一个清晰的逻辑框架:首先概述其流行病学和病因,接着详细阐述发病机制,然后深入剖析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发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最后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条分缕析,并给出详细的治疗原则和预后评估。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每一个疾病的核心要点,并且理解其背后的病理生理基础,而不是仅仅死记硬背。

评分

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和深度令我印象深刻。在阅读《内科学笔记(第三版)》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书中对某些病理生理机制的阐述。作者的讲解非常到位,能够将一些看似晦涩难懂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过程,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不仅帮助我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临床上各种治疗手段的科学依据,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

我是一名对医学知识充满好奇的科普爱好者,一直想深入了解内科学。《内科学笔记(第三版)》以其专业的深度和通俗的表述,满足了我学习的需求。书中关于各种疾病的描述,既有严谨的医学术语,又有生动的临床案例,让我能够轻松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这本书让我觉得,内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并运用的。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医学充满热情的普通读者来说,《内科学笔记(第三版)》就像一本开启医学奥秘的钥匙。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一直对人类身体的复杂性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以其清晰的结构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得以窥探内科学的广阔天地。书中对一些常见内科疾病的描述,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等,都做到了既科普又专业,既有宏观的疾病概览,又有微观的病理生理讲解,让我能够理解这些疾病是如何影响身体的,以及现代医学是如何应对它们的。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医学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内科学考试而焦头烂额。市面上内科学的教材众多,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或者内容庞杂,难以把握重点。《内科学笔记(第三版)》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学习道路上的一大福音。这本书的语言非常精炼,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讲解每一个疾病时,都能够直击要害,并且辅以必要的图表和总结,这对于我们快速构建知识框架,掌握核心考点非常有帮助。

评分

没买过这个版本的,觉得还好吧

评分

不错,很喜欢~比想象中的要好,快递师傅也很好~~

评分

正版的, 还可以, 就是内容和我想象的差点……

评分

很满意,推荐。

评分

刚开始使用,感觉还不错。

评分

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轻松过关3 2014会计职称 考点荟萃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看着不错,很实用,挺好

评分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酒是好酒,喝好不喝饱。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