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清] 劉熙載<撰> 著,袁津琥 校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5-0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654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446968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9-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40
套裝數量:2
字數:7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套裝上下冊)》遵循(通道必簡)的精神,本著(舉此以概乎彼,舉少以概乎多),寓(顯缺)於(隱備)的原則(見《藝概敘》),對當時社會生活中所存在的七種重要的文藝形式,一一進行瞭論述,其涉及領域之全麵和深刻,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批評史上,不僅是空前的,甚至也是絕後的。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捲一 文概
捲二 詩概
捲三 賦概
捲四 詞麯概
捲五 書概
捲六 經義概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劉熙載傳記資料選編
附錄二 八股文資料選輯

前言/序言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書好

評分

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我為什麼每個商品的評價都一樣,因為在京東買的東西太多太多瞭,導緻積纍瞭很多未評價的訂單,所以我統一用段話作為評價內容。京東購物這麼久,有買到很好的産品,也有買到比較坑的産品,如果我用這段話來評價,說明這款産品沒問題,至少85分以上,而比較垃圾的産品,我絕對不會偷懶到復製粘貼評價,我絕對會用心的差評,這樣其他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作為參考,會影響該商品銷量,而商傢也會因此改進商品質量。

評分

很好很喜歡,紙張啥的都不錯~

評分

我喜歡的好書,推薦購買。

評分

很好的書。

評分

我喜歡的好書,推薦購買。

評分

《藝概》是晚清著名學者劉熙載寫的一部重要的文藝理論批評著作。《藝概注稿(上下)》共分《文概》、《詩概》、《賦概》、《詞麯概》、《書概》、《經義概》六個部分。全書遵循〔通道必簡〕的精神,本著〔舉此以概乎彼,舉少以概乎多〕,寓〔顯缺〕於〔隱備〕的原則(見《藝概敘》),對當時社會生活中所存在的七種重要的文藝形式,一一進行瞭論述,其涉及領域之全麵和深刻,在中國古代文藝理論批評史上,不僅是空前的,甚至也是絕後的。劉熙載的《藝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密度、高品位的重量級文藝理論專著。在功利主義傾嚮十分嚴重的當下,很少有人願意並且能夠寫齣這樣的東西。留下來,慢慢讀吧!價格昂貴一些,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吃一盤熊掌的代價,畢竟不能等同於兩隻豬蹄子。本書內容涉及中國傳統文藝的方方麵麵,多有精到之評論,遠超一些現當代作者的隔靴搔癢之論.對於培養自身對傳統文藝的品鑒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以前看過一些節選的篇目,現在得到全本,大歡喜.  《書概》注釋及疏解,確為近年難能獲讀之書法專著佳作。良以劉之原作乃自孫過庭《書譜》而後論書專著之冠冕,言雖簡約,而本末閎闊,其所闡述之義理可謂探驪得珠。而秦之注釋就訓詁言,則實而正。其解說則條分縷析,探微得其幽深,疏解發其要諦。尤難得者,其於各體書之轉變傳承,乃至各體之藝術探求要領,俱詮釋允當。如能反復通讀,於書道之心解鑒賞、臨池求進均大有裨益也。茲值是著即將付梓刊行,為誌數語於後,用示推重。

評分

書好

評分

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隻不過是慣例的沿襲而非理性的選擇。中國人這種在兩韆多年前的意識覺醒,就是近現代歐洲的自由主義精神、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之覺醒。這種覺醒發現瞭調和傳統社會秩序和文明係統的必要。他們不僅要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和文明,而且還要為之尋找一個基礎。然而在當時的中國,為瞭這個新秩序和文明尋找基礎的種種嘗試均告失敗。有的盡管滿足瞭人的頭腦&mdash;&mdash;滿足瞭中國人理性的需要,但卻未能使他們的心靈得到撫慰;有的則滿足瞭心靈的渴望,卻又忽略瞭頭腦的需求。在這種尋求重建社會和文明的新秩序的過程中齣現瞭前所未有的衝突,使當時的中國人對一切文明都感到瞭厭倦,在極度的痛苦與絕望中,他們産生瞭對文明的不滿,並企圖滅絕社會文明,比如老子的&ldquo;民至老死不相往來&rdquo;。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中國文學研究典籍叢刊:藝概注稿(繁體竪排版 套裝上下冊)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