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不一样

教育应该不一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严长寿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2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170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6052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轻型纸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马英九、星云大师郑重推荐!
  荣获《亚洲周刊》非小说类十大好书、金石堂书店年度十大好书、金石堂风云作家、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华文作家、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作者严长寿是台湾久负盛名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是近年来最著名的励志大师。在书中,作者深入分析了各种教育时弊,面对中华文明教育病,作者给出良方。
  犀利观点,直击现代教育乱象;作者对教育现状所发的沉重建言,观点振聋发聩,引发当局者、家长及所有青年的深思。

内容简介

  《教育应该不一样》荣获《亚洲周刊》非小说类十大好书、金石堂书店年度十大好书、金石堂风云作家、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华文作家、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台湾久负盛名的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励志大师严长寿以犀利的观点,直击现代教育的种种乱象。透彻分析台湾目前的教育环境,面对中华文明教育病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延迟退休、高考一条道、千军万马报考公务员……教育政策关系青年无比珍贵的未来,然而高校扩容、政策失当;官员遇问题则逃避;老师抱持铁饭碗心态;家长急功近利、唯分数是问;学生虚耗青春,学不到真才实学……高等教育大崩盘时,谁来付出代价?面对弊端重重的中华文明教育病,面对快被摧毁的职教体系、急功近利的家长心态、媒体的可议之处、老师的教育心态及学历通膨时代的现状,严长寿认为教改人士为了满足家长期待而走错方向;政策为了讨好选民,做了错误的转向。他建议年轻人如何从寻找自我到建立自我,建立必要的五大能力,走出自己的路。作者对教育现状发出的沉重建言,观点振聋发聩,引发当局者、家长及所有青年的深思。

作者简介

  严长寿,我不过是一个业余的社会观察者,以及想尽点社会责任的公民。
  28岁当上美国运通总经理,32岁成为亚都丽致饭店总裁。历任世界杰出旅馆系统亚洲主席、青年总裁协会世界大会主席、中华美食推广委员会主任委员、台北旅展主任委员、观光协会会长。现任亚都丽致大饭店总裁、丽致管理顾问董事长,被誉为“饭店教父”。
  1997年,他把自己的奋斗故事写成《总裁狮子心》一书,并立刻成为出版史上“最畅销的管理励志类丛书”,以及金石堂书店“1997年最具影响力”、“蝉联畅销书排行榜最久”的书,也获得了“1999年金书奖”,本人更获得“1999年度菁钻大章”。
  2002年出版《御风而上》。这本书同样获得“2002年金书奖”、金石堂书店“2002年最具影响力”的书。2008年出版《我所看见的未来》,荣获2009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2009年出版《你可以不一样》。
  2010年,严长寿罹患癌症。手术后,他决定到台东建立希望学堂,实践他的第二人生。他成立公益平台文化基金会,全副精力于各项志工实验,“为土地种一个希望”。严长寿表示,“我想要追求的是一种有意义的生命境界。”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在此,我想引用严长寿先生写的《教育应该不一样》书中的一段话:“教育不是装满一壶水,而是点亮每个孩子心中的蜡烛,让他发光、发亮。”
  ——马英九2012新年贺词


  感谢严长寿热心参与偏远地区的教育发展,希望社会本着支持佛光山的心,支持严长寿。
  ——星云大师谈话

目录

序言
这是教育的"共错结构",我们必须共同承担1 一颗关怀青年的热心和无可救药的使命感驱使2 教育政策关系青年无比珍贵的未来5 面对问题,承担责任才能改变6 一切都是因为爱之深,责之切8

第一章
醒醒吧!家长11盲点一: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点是没有安全感?还是虚荣?16盲点二:继续膜拜不合时宜的升学主义17盲点三: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齐一""从众"的人生19盲点四:要孩子争捧铁饭碗21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社会走向强者益强、弱者益弱23考试是假性平等,重要的东西不能量化26过于单一的教育目的曾深深令我自卑28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胆31延伸思考: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要当公务员?34

第二章
老师可以更勇敢39一位伤心母亲的来信40学生和老师都被"标准答案"给集体绑架了44老师也被体制霸凌,不快乐的老师比比皆是46当老师要以关说或贿赂谋职,校长必须鞠躬罚站,教育者何来尊严47 不适任的校长、老师没有退场机制49 莫忘为师初衷50 从威权到启发:只有当学生的伯乐,师生才会都快乐52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寻找活的解答55陪学生冒险,教他踏实筑梦58教学技巧时时勤磨练60问题学生是环境有问题,不是学生有问题63老师的力量最微小,却也最巨大66延伸思考:每个人才智殊异,标准答案扼杀创意67

第三章
年轻朋友请走一条追寻自我天赋之路71没有主见、受媒体影响的盲目年轻人73对现实漠不关心的迷失74白白浪费的三百亿77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时候80年轻人应具备的五大能力82一、"倾听"自己内心的能力84二、"判断"的能力85三、拿出"主见"的能力87四、"实践"与"学习"的能力89五、对世界"好奇"的能力91光有天赋还不够,还要有严格的纪律93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95延伸思考:江振诚的故事--只有依靠专注和热情,生命火光才会带领你穿越迷雾97

第四章
精英人才的定义太过单一107只有创意和实力才能面对高学历通胀时代109 一、留学落籍不归110二、留学落籍渐归来111三、大量留学、大量回台112四、近亲繁殖的本土教育113我们不大步走出去,外国人也不来台湾了115大学既无法接轨国际,也无意扎根地方,成为孤芳自赏的象牙塔118大学评鉴的吊诡之处121大学应打破硬件思维124改变招生政策,找到更具格局的学生126延伸思考:实践大学设计学院的"实践"式教育128延伸思考:从台东的艺术英语学校试行开始133

第五章
技职教育的黑洞137技术本位才是价值所在138基层技术劳力短缺,找不到黑手的国家139这是一场"拼升格"的竞赛140问题一:无实务经验的博士攻占技职体系142问题二:业师努力拼博士144问题三:分数的排挤效应146问题四:技职教育以"招生"为导向,而非以"就业需求"为导向148问题五:校园自主,教授治校的弊端152浮滥的技职学校将被逼着退场152 技职教育的救治之道155 一、坚持核心优势155 二、从"学"到"术",设立双重门槛157三、建立专业尊严及标准160三井日本料理黄奕瑞给我的启示161学校必须要能提供更多的教育产品162延伸思考:肯梦学院的故事--从"匠"到"师"的追求165延伸思考:一个大胆的尝试--"国际学校"结合在地化及国际化的构想169

第六章
我们都是选民,更是公民173我们是"公民",更是民主社会的"选民"174政治人物只经营现在,没有经营未来175选民的素养176身为家长的我们是一切改革的起点180延伸思考:台湾新教育实验184

第七章
教育应该不一样187不一样的教育起始点188文化是台湾最伟大的软实力189一、知识分子190二、宗教家192三、艺术家193政治是减法,文化是加法196高峰之后,台湾文化正面临衰退的危机198我们似乎只经营现在和过去,但谁在经营未来199 台湾未来必须追寻"自愿性的简朴单纯"201 文化需要教育的土壤方能茁壮202 未来等待的人才:高感度、高体会的人才206用教育救台湾文化的未来,教育应该不一样207

附录
每位孩子的生命至少需要一盏明灯209
结语
这是我能为青年做的事219

精彩书摘

  第一章 醒醒吧!家长
  不是每个人都要当国家栋梁,社会更需要脚踏实地、坚守岗位、热爱工作的螺丝钉。
  以爱之名,父母无意间成为孩子成长最大的绊脚石。醒醒吧!家长,你可能就是扼杀孩子天赋的头号杀手,教育改革的最大阻力!
  “你这样的成绩,申请不到好学校的。” “干嘛要申请好学校?” “进好学校学一技之长,受人重视,将来好找事呀!” “我现在就去找事不行吗?” “你现在这样能做什么事?一个大学毕业生,没有一技之长,你只能做出卖劳力的事情。你要去端盘子?还是去加油站帮人家加油?” “那又怎样?” “那你会有什么前途呢?你这样做,十年后,你可能还在端盘子,还在出卖劳力。” “那又怎样?” “什么叫那又怎样?你就这么没出息?你想一辈子端盘子?一辈子出卖劳力?” 威威开始不说话了,眼神又开始冷漠、木然,直直的瞪着我。久久,威威冒出一句话:“如果我十年不回家,你会怎么样?” ——节录自《孩子谢谢你—一个父亲的忏悔》
  这场父子间严重的争执是成大教授景鸿鑫最痛心的一段。从小到大,威威受不了父亲只问成绩的高压统治,长年打骂羞辱,积怨日深,最后远走美国,断绝音讯。他永远记得二○○七年十月,他打开计算机收到儿子写给他的最后一封e-mail:
  在你给我的 e-mail 中,你总是说你多爱我 但在我印象中,我们一见面,你就会说,我为何不照你说的话做 还会说,你这样子未来会很糟糕、很怎样…… 我想到就恶心。真的,恶心 我想不透,一个人,可以在口口声声说爱一个人的同时 以毁灭他的信心、自尊、情感为乐 就像描写中国传统家庭的电影一样 父母总是以对小孩的责罚来表示对小孩的爱 或许你觉得那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对 但你可否想过,在小孩心中是什么感觉? …… 总之我想说的是,我以后不想再跟你们联络了,永远不 我受不了那种摧残尊严的言词,即使我知道你们会养我 你说的话,你们说的话都让我心碎 最爱的人,伤我最深 我永远不要再接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 即使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会活得非常非常辛苦 与你们在一起,物质上十分丰富 但是精神上却深深恐惧 与你们分开,物质上无比困难 但是心灵上没有枷锁 …… 总之,你们以后不用再 e-mail 或打电话给我了 钱也不用汇了。我会活得很好 希望你们也活得安好 —节录自《孩子谢谢你—一个父亲的忏悔》
  这封绝交信,冷冷地停在计算机屏幕前,仿佛一颗原子弹在景鸿鑫的耳朵旁炸开,他由震撼、流泪到深切自责,逐渐觉悟到自己的种种不是。去年,他鼓起勇气写书,外扬家丑,除了疗愈自己,更希望天下父母不要再犯同样的错,更盼望有生之年,能当面跟孩子说一句:“孩子,对不起!”这是一位父亲何其沉重的自责。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不断有人提出各项改革案,我曾与一些在教育现场想有作为的官员、校长以及老师谈过,他们说出同样的心声:“我们正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做出改变!但若家长们的观念无法改变,一直停留在分数代表一切、唯有读书高的‘士大夫’观念,那任何改变都抵抗不住来自家长的压力!”
  我们今天讨论教育问题,不能只关注在孩子身上,容我说一句可能会冒犯的话,我觉得,家长本身就得先从观念再教育。当我们不愿正视自己的问题,觉悟自己拥有的权利以及可以产生的影响力,事情便永远无法改变。为什么家长本身会成为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到底哪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成为子女、老师们都难以抵挡的压力?
  愿意继续看我这本书的家长们,何妨问问自己,是否也带有以下的盲点而不自知。
  盲点一: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点是没有安全感?还是虚荣?
  即使教改进行了许多年,对大多数家长来说,鼓励孩子读书、拼命挤进明星高中,然后考进“公立大学”,仍然是最让人安心的一条道路。
  很多人提到怕“孩子输在起跑点”,于是填满很多不必要的学习,这就好像一个人被不断喂食,却不让他有消化反刍的机会。当我们看到各式补习班林立街头,不过是反映社会这种心理现象而已,某种情况也是家长与学生另一种虚荣与没自信的表现,而学校及补习班只不过是充分利用学生与家长的弱点,投其所好、顺势而为罢了。
  这种教育体制,除了分数、名次,其余的天赋能力全都退居其次。台湾教育对于分数的执迷,已经到了疯狂的境地,所有关乎升学的重点科目,对分数更是锱铢必较,太多家长每天斤斤计较班上名次、全校排名。因此,有些孩子不惜以作弊换得好成绩,只是为了不让父母失望,我们一切关乎教育原初的理想,在分数面前都化为齑粉。
  而台湾许多父母都相信,补习是让孩子致胜的条件、取得成功的快捷方式,但严格说来,通过补习,只是由补教老师“以技术的快捷方式,教学生得高分”,其中甚少启发教学的元素在内,或鼓励学生自己找到答案的成就感,只会以“术”去迎合考题,找到破解之道。过去,曾有某位教育官员侃侃而谈,要让补习业消失,然而,现在实际的结果是,补习业在百业不振的这几年间,比过去更加兴旺。
  在学业上得不到肯定的学生,现行体制下很容易被老师、学校放弃,而被放弃的孩子自然容易自暴自弃。其实,每个人的才智各有所长,开窍早晚有别,天赋各擅胜场,而天性不适合传统教育学习方式的孩子,便逐渐被边缘化,像瑕疵品一样被报废。难怪有一年大学入学测验,一位考生在语文考卷上写着:“我的人生在初中就已经失去了。”
  无数的考试和分数织成一张大网,让我们一整个世代的年轻学子,囚困其中,成为永远逃不出去的笼中鸟。初中还正值青春时期,这么早就全盘否定自己的人生,怎不让人心惊?而这一切许多父母的不安全感和虚荣心难辞其咎。
  盲点二:继续膜拜不合时宜的升学主义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工业正待起飞,整体经济环境正由一个农业大省,逐步蜕变成生产基地、世界工厂,需要大量人才投身工业生产。因应时代需求,当时的学校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取向,为了分工和效率把一天划分成许多时段,如同工厂生产线一样,上工、休息,按表操课,把知识一块一块地往脑袋海绵里填塞,努力把人训练成听话的机器,可以投入工业生产的“人才”。
  但是,当时序迈入二十一世纪,台湾正力图向上提升,进入新的开创时代,竞争力不再只能倚靠大量制造,只有科技产业一枝独秀之时,我们的教育却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在节能减碳日益迫切、人类生存核心价值日渐改变之时,我们却仍然沿用十九世纪工业革命讲求标准化、大量生产的教育模式,以致教育内涵跟现实生活脱节,一味用昨天的经验培养(教育)未来所需的人才。
  当时代往前走,从大结构来看,我们应该要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不是用过去的经验值来框限未来。然而,讽刺的是,设计今天教育制度的人,都已是上一个世代的人,不消说,他们很多甚至是早已过时的人物,对于未来社会很难再有发言权了,过去栽培他们的方法,又怎么能硬套在我们的孩子身上?
  国际大导演李安考大学时曾经落榜两次,这种挫败的感觉,总令他觉得对不起父亲,一辈子遗憾。他曾回顾过往不断受挫的求学经验,有感而发:“所谓的升学主义、考大学,除了培训基础知识与纪律,对我毫无意义。”直到他进了当年的“国立艺专”(现已改制为台湾艺术大学)念了电影,第一次登台演舞台剧,才电光火石般点亮了内心,找到自己的天赋,经由多年不懈的努力,成为世界级大导演。他的幸运或许是由很多不幸累积出来的。
  但是,除了大家熟知的李安,其他在众人目光不及之处,藏有多少才华遭埋没、抑郁以终的李安呢?身为家长的我们,难道还要继续膜拜传统的“升学主义”,扼杀孩子智育以外的天赋,让自己心爱的下一代成为不合时宜的产品?
  盲点三: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齐一”“从众”的人生
  许多家长将自己一生达不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但大多数父母的梦想,都是依循“安稳的社会阶梯”,绝大部分的父母,对于“成功人生”怀有一种既定成见,包括坐拥高薪、在知名大公司工作、年终丰厚、晋升快速……总希望孩子在职业的选择上抢搭主流或所谓的“趋势”,仿佛最多人走的路,就是最平坦、最安全的路。
  这样的情形,不只出现在中国台湾,美国也是如此。早期美国社会重视培养科学家、工程师、医生等人才。有钱、有能力、有权势的精英家族孩子都被鼓励朝这些领域发展。后来,热门行业变成法律、会计与政治,一堆精英又变成了律师或政治人物。
  过去十几年,许多美国和中国台湾的精英家族孩子,纷纷选择念金融。毕业后,都进入投资银行界,学习购并、炒作、设计金融商品。这批从美国各大名校培育出来的优秀精英,最后都被训练成了金融操盘手,比的都是如何投机、如何在最年轻时大赚一笔,整个社会也鼓励这样的风气,纷纷报道年轻人第一年进入华尔街后,就能拿到多少惊人报酬。
  二○○八年九月爆发的金融风暴,不就是这样发生的吗?整个社会价值观,鼓励最聪明的精英变成贪婪的操盘手,而且是用别人的钱下注。那些急着帮子女搭上未来高薪行业的父母,无非希望他们就此一帆风顺,但以这些孩子的基础和条件,本来可以成为一流创意人才、有爱心的医务人员、改变世界未来的科学家、艺术家或是学有专精的技艺家,然而,他们却宁愿选择可以更快致富的金融人生,只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之后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会让投资银行的贪婪与浮夸现出原形。当然也更证明,没有务实的工作阅历,只凭聪明与取巧是不足以成就一个真正有视野的未来领袖的。
  世界变化得太快速,今天的趋势可能明天就成历史,家长们盲目地要孩子追逐“速利”“速成”“齐一”“从众”的人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宁愿让他们依托在社会的主流价值中,载浮载沉,甚而就此埋没一生。
  盲点四:要孩子争捧铁饭碗
  每隔一段时期,社会上就会交替出现一些热门职业,成为一般社会大众眼光的焦点、追逐的方向,例如之前火红的“科技新贵”,或台湾早期俗谚“要赚钱,第一卖冰、第二做医生”(现在医生还是很热门,但很多医学院的学生不再选择辛苦的、可能随时挨告的外科)。过去几年,因为经济衰退的各种原因,许多父母不安全感加重,要求孩子全力谋取公职,不管合不合适,先捧到一个“铁饭碗”再说。最近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有一份还算有意义的工作,但当他有了一个固定的女朋友后,由于女友本身就是公务员,家长也都是公务员,准丈母娘为了自己女儿的终身保障,要求他也必须考上公务员,才能放心将女儿嫁给他。曾几何时,公务员已经变成了新的安全标章,年轻人逃避风险的避风港,甚至是金龟婿的必要条件。
  因此,这几年来,高普考(台湾公务人员考试——编者注)人数屡创历史新高。前几年,受金融海啸及经济不景气影响,失业人口增加,高普考报名人数暴增到十二万人之多。二�∫稽∧昃捌�开始复苏,失业率下降,但耐人寻味的是,高普考报名人数不减反增,多达十三万人报考,破了十年以来的纪录,考公职俨然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全民运动”。
  曾经,在我成长的四五十年代,老师、警察和军校是贫穷子弟和原住民的脱贫机会,很多军人子弟进军校,出身眷村和农村的年轻人则走公务体系当公务员或职业军人。但这几年,各种背景出身的人都来抢铁饭碗,不仅高普考和特考抢破头,甚至警校、军校招生也僧多粥少,军公教铁饭碗呈现前所未有的“珍贵”。
  因此我们看到成批的年轻人,将铁饭碗当成人生最值得追求的事情,一次考不上,再考第二次、第三次,补习再补习,将生命消耗在不断重复的考试之中。很多硕士生、博士生也加入考公务员的庞大阵容,因为拥有高学历,对于职等升迁加分有帮助。
  这样我们如何期待抱着这种观念进入公职的人,会有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我们永续未来设想呢?
  教育资源过于集中,社会走向强者益强、弱者益弱
  刚才,我列举了父母可能有的四种盲点,但这几年来,我很关心偏乡的教育发展。宏观来看,台湾的教育还有一种结构性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也助长了“强者益强、弱者益弱”的社会,这也是我们教育最大的不公平、不正义之处。
  台大教授骆明庆的知名研究《谁是台大学生》曾指出,台北市人口成为台大学生的百分比是台东县的十六倍,而人口才三十万的大安区会成为台大学生的人口百分比,更是台东县人的三十二倍。政大客座教授钱致榕在一次演讲中感慨,光大安区的台大学生人数就比整个高雄市的台大学生多。
  台大,就位于大安区,也是五年五百亿“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最大赢家。但骆明庆的研究却统计出,台大学生的父亲有近五成是中高白领阶级,月入八万(新台币,下同)以上,而父亲为劳工的不到7%,父亲务农的更只有1.6%。
  显然,父母的财力及工作所得愈高,愈买得起明星学区的房子,给孩子的教育资源愈多(补习、学习各种才艺),子女就愈有机会成为台大的学生。对比之下,没有钱的家长,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能力,如何能有这么多的财力为子女铺路?
  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社经地位愈弱势家庭出身的孩子,愈是升学考试下的“输家”,进公立大学的几率也愈小,只能念私立大学或技职学院。偏偏每一名公立大学学生,当局每年补助学费二十余万元,四年下来就补贴了八十多万元。反之,私立学校的补助则微乎其微。全台申办就学贷款的总人数,早在三年前就已冲破八十万人大关,而且逐年增加,以致很多私校大学生、研究生一毕业就背负了三四十万贷款,薪水扣掉生活费,全部都得用来还债。才刚出社会,人生就从负债开始。
  ……

前言/序言

  序言
  这是教育的“共错结构”,我们必须共同承担
  二○ 教育应该不一样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教育应该不一样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教育应该不一样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教育应该不一样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没看完,慢慢品读。。

评分

值得一看,值得一看,值得一看。

评分

  这本书记录了她来到新学校后的一段真实时光,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评分

包装得很好,书寄来完全没有磨损。

评分

很高兴这么快就收到了,包装也很好,第一次购物很开心!

评分

  她是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评分

还没看完,慢慢品读。。

评分

教育应该不一样,相当不错,值得拥有

评分

书很好,内容很全面,让教师读的很理性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教育应该不一样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