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 | 作者 | 陈志武 |
| 定价 | 36.00元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809570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数 | 166000 | 页码 | 292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为年轻人所写的一本“生活中的经济学”。 书中以通俗易懂的对话形式,呈现了作者与12岁的女儿陈笛之间关于经济学的诸多讨论,融专业性与可读性于一身。在教导女儿如何创业赚钱的同时,陈教授也没有忘记教导女儿如何做人,强调作为商人要分善恶,希望一个人在拥有财富之后,能够利用财富做一些更具关怀、慈悲、自省的事情。 关键词: 创业 商业 投资 亲子 全球化 品牌 家庭 未来制度 财富 |
| 作者简介 | |
| 陈志武,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曾获得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 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陈志武教授排名第 202 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问题以及金融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问题。其著作常被国内外媒体所引用。此外,他参与创办并管理过对冲基金公司,具有实际业务经验。 |
| 目录 | |
| 推荐序一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 i 熊晓鸽 推荐序二 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 v 徐小平 推荐序三 一份亲子对话范本 ... vii 袁岳 推荐序四 志武实现了我们的约定 ... xi 朱民 自 序 ...001 | 第 1 课| ...009 盖茨和他的微软:边际成本为零的商业模式 | 第 2 课| ...017 舒尔茨与他的星巴克:不花钱做广告就建立品牌 | 第 3 课| ...027 老沃尔顿与他的沃尔玛:通过规模压低成本 | 第 4 课| ...037 戴尔的成功秘诀:定制加直销的模式 | 第 5 课| ...047 我想开糖果连锁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业原则 | 第 6 课| ...059 我要办电力公司:政府管制与行业发展 | 第 7 课| ...067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 第 8 课| ...081 投资太阳能: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 | 第 9 课| ...091 为什么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资产结构与效率 | 第 10 课| ...101 为什么不投资中国: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 第 11 课| ...111 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全球化下的创业模式 | 第 12 课| ...121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 第 13 课| ...131 杰克在中国:创业是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 第 14 课| ...145 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创业不论年龄 | 第 15 课| ...155 无股权不富:把未来的收入变成今天的财富 | 第 16 课| ...165 犹太人的钱袋:金融生意赚的钱是“好钱”吗 | 第 17 课| ...173 把餐馆做成规模化的公司:如何升级商业模式 | 第 18 课| ...183 狂跌过后,买哪些股票:如何找到高增长前景的行业 | 第 19 课| ...193 爸爸的基金将面对一场大危机:股权结构与公司命运 | 第 20 课| ...203 家族企业如何接班:能力问题与代理人问题 | 第 21 课| ...215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市场如何解放个人 | 第 22 课| ...229 借钱花好不好:当下与未来的平衡 | 第 23 课| ...241 中美家庭模式比较:把家庭从利益中解放出来 | 第 24 课| ...247 洛克菲勒的财富和公益事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附 录 给女儿的信之一:给孩子以选择的自由 ...261 给女儿的信之二:“担干系,负责任”使自己成器 ...265 |
| 编辑推荐 | |
| ★耶鲁终身教授的商业私塾教案——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终身教授陈志武教导小女儿商业知识与商业伦理。每篇对话都切中本质,又深入浅出,令人长久受益。 ★引领未来青年一代——以鲜活生动的案例,传授给青年现代商业的思维方式和创业致富的技能,启迪青年思索和创造中国未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新局面。 ★亲子对话的范例——陈志武教授以自己和女儿间的对话演示了亲子对话与共好的建设是如何达到的。是值得父母与儿女一起阅读的开智启蒙的经济学读物。 |
| 文摘 | |
| 序言 | |
捧着《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一场关于成长和未来的深刻探讨。从书名就能感受到,这是一位睿智的母亲,在用最真诚的心,与自己的女儿分享关于财富和创业的秘密。我常常思考,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才能让年轻一代更好地理解金钱的意义,如何才能引导他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而不是被现实的种种困难所打倒。这本书就给了我一个极好的范本。它没有空泛的理论,没有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用一个女儿的视角,一个家长的心声,把那些关于财富的智慧,关于创业的经验,转化成一堂堂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课程。读完之后,我仿佛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对财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创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也对如何引导下一代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这本书所传递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是勇气,是智慧,是责任,是爱。
评分读完《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也获得了一份沉甸甸的启迪。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财富”与“创业”这两个宏大的概念,通过“与女儿谈”这样一个极其个人化、情感化的视角来呈现,这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深刻的思想,又不失温暖的人情味。它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财富的积累,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智慧的沉淀,是价值的创造,是人生的一种修行。而创业,也并非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书中将复杂的道理,化繁为简,用24堂课的形式,层层递进,引导读者一步步构建起对财富的正确认知,以及对创业的科学理解。它鼓励我们勇敢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拥抱未知,同时也要注重品格的塑造和责任的担当。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也给予了我们前行的力量,让我对未来的财富之路和创业之旅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评分刚拿到《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这本书,我就被它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书名深深吸引了。当下社会,似乎每个人都在谈论着“财富自由”,可真正懂得如何去理解和获取财富的人却并不多。而这本书,用一种极其接地气的方式,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财富理念,拆解成24堂易于理解的课程,并且是以“与女儿谈创业”这样一个亲切的视角来展开。我一直认为,教育下一代关于金钱和创业的知识,是多么重要的一环。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仅是给家长看的,更是给孩子,给每一个渴望成长、渴望突破、渴望拥有更广阔人生舞台的人看的。我喜欢书中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从基础的财富观,到更深层次的创业思维,再到如何管理和增值财富,每一个环节都衔接得天衣无缝,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财富认知体系。它教会我们,创业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一步步实现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创业过程中的品格塑造和责任担当,这才是比财富本身更宝贵的东西。
评分这本《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读起来真的让人心头一暖,仿佛有一位智慧的长辈,在你迷茫的时候,轻声细语地为你点亮前方的道路。书名中的“与女儿谈创业”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的那份好奇与期盼。我总觉得,关于财富和创业这样的人生大事,如果能有一个这样温柔而又坚定的声音来引导,那该是多么幸运的事情。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在和自己的女儿促膝长谈,分享着那些关于金钱的智慧,关于人生选择的经验,以及关于勇敢追梦的勇气。书中的每一堂课,都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等待着读者去播种,去浇灌,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那片丰饶之地。我尤其喜欢书中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枯燥的理论,只有充满生活气息的案例,和令人豁然开朗的道理。它让我意识到,财富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智慧的沉淀,是价值的创造,是内心的丰盈。这本书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用最真挚的情感,教会我们如何去爱财富,如何去驾驭财富,最终让财富成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力翅膀。
评分《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的启发。作为一个读者,我特别欣赏书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讲述风格。它不像很多财经类书籍那样,充斥着各种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而是用一种极其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方式,把关于财富和创业的道理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把“与女儿谈创业”作为切入点,这让整个话题变得更加温暖和贴近。我感觉,作者并不是在“教导”,而是在“分享”,在用自己的人生阅历,为女儿,也为我们这些读者,描绘出一幅关于财富和创业的清晰蓝图。书中的每一堂课,都像是一个精心准备的礼物,里面装着智慧的钥匙,等待着我们去开启。它让我们明白,创业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创造社会价值。而且,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诚信、坚持、创新这些品质,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财富的定义,也让我对未来的创业之路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