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本身持保留态度,并非指史料价值,而是其选材的侧重点。它似乎过于偏重于晚期共和到早期元首制过渡期的文献,而对希腊古典晚期和希腊化时代后期的重要史料挖掘略显不足。我尤其希望能看到更多关于希腊城邦在罗马影响下社会结构细微变化的直接文本,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政治军事层面的叙述。这种选择性收录,使得它在构建一个完整的古典世界图景时显得有些单薄,更像是一个特定历史断面的快照,而非宏大的全景。阅读过程中,我总感觉缺少了一些关键的衔接点,使得不同时期的史料在主题上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需要读者自己花费大量精力去进行背景知识的补充和串联,这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门槛过高了。
评分这本书在对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料的侧重上,似乎远不及对军事和政治制度的关注。虽然罗马和希腊的宏大叙事固然重要,但构成文明基石的普通民众的观念、宗教的演变、商业活动的细节,往往隐藏在那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文献片段中。这套资料集在这方面的收录量相对较少,或者说,选取的片段往往是那种“一看就知道”的材料,而那些需要细心挖掘才能体悟出时代精神的边角料却付之阙如。这使得全书的“人味”略显不足,更像是一部冰冷的国家权力机器的运行手册,而非鲜活的古代文明剪影。我期待的是一个更立体、更具生活气息的古罗马与希腊。
评分这套资料集的翻译(即使是影印版,也通常会附带一些译者导言或注释)在我看来,在对一些关键术语的把握上显得有些生硬和教条。例如,对于一些涉及罗马法理和希腊哲思的复合概念,译者似乎未能完全捕捉到其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细微语义变化,导致部分引文的解读略显僵硬,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了歧义。作为一部严肃的史料汇编,对于细节的精确性要求极高。如果注释部分能够提供更多基于最新考古发现或当代学术界主流观点的辨析,而不是停留在对传统文本的简单罗列,这本书的学术价值会大大提升。目前的注释体系,更像是对上个世纪学术成果的复述,缺乏与当代研究的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灾难性的,作为一本学术性的影印版,它的纸张泛黄得厉害,油墨也有明显的洇散现象,部分图表的清晰度低到让人怀疑人生。我花了很大力气才勉强辨认出一些关键的铭文和地图,这对历史研究来说是致命伤。更别提排版上的问题了,页边距时宽时不窄,行距也毫无章法,阅读体验极其糟糕,仿佛在跟一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旧杂志较劲。我期待的是一部能长期保存和翻阅的资料集,而不是这种勉强能用的复印件。如果不是因为内容本身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我恐怕会直接要求退货。希望未来再版的过程中,出版社能够重视一下基本的文献呈现标准,毕竟这关系到研究者对一手史料的接触质量。这本书的实体版本,实在是对不起它所承载的珍贵史料价值。
评分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的索引和目录设计简直是一场噩梦。想要查找某个特定人物或地点的出处时,如同大海捞针。索引的收录范围明显不足,许多在正文中出现的关键名词和事件在索引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页码,这极大地降低了作为工具书的实用性。一个优秀的史料集应当具备极高的检索效率,能让研究者迅速定位所需信息,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失职了。我不得不频繁地依靠电子版的全文检索功能来弥补实体书在结构组织上的缺陷,这完全违背了我购买纸质版资料集的初衷——希望能够沉浸式地、按图索骥地进行深度阅读与对比。
评分给学校图书馆买的书,挺好的
评分429年,汪达尔人在非洲建立王国。
评分455年,汪达尔人入侵意大利并劫掠罗马。
评分《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套装共4册)是公认的“现代世界史的最佳入门读物”,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历30余年而成的心血巨著,全面展现了从1789年至1991年的世界历史。已翻译成40多种语言,累计销量突破500万册,成为全球持续畅销的历史杰作。中文版最新修订出版,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巴西前总统卢拉、意大利总统纳波利塔诺,爱德华·萨义德、尼尔·弗格森、托尼·朱特等欧美著名学者隆重推荐。 霍布斯鲍姆认为,学术不应只为少数人服务,因此历时几十年时间写就了这套面向普罗大众、从法国大革命一直讲述到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时间跨度达三个世纪的“年代四部曲”。在学者热衷于为大众“制造困惑”的时代,霍布斯鲍姆始终直面现实,坚持明晰流畅的论述和优雅洗练的文风,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饶有趣味的写作方式,使这四部最高等级的学术著作能为普通大众接受,进而成为历史畅销书。 “年代四部曲”全面梳理由法国大革命至冷战结束的世界历史重要脉络,它们在全球史流行之前就叙述了全球范围的历史,不仅无所不包,而且具有全球意义。前三部讲述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和大众民主的发展。《极端的年代》的主题则是20世纪的危机。 自出版以来,“年代四部曲”不断再版重印,已成为简明而深刻的历史叙述的经典,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普通人获得了触摸历史的机会。只有返观过去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世界。对“所有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并认为历史对于了解世界很有帮助的读者”而言,这是一套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1部《革命的年代:1789~1848》: 19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的硝烟中诞生。 革命的年代是一场新旧交替的双元大爆发,旧经济被碾碎于工业革命的巨轮下,旧制度被送上民主断头台。自此,资本主义生产模式与自由主义功利政治携手改造欧洲,从而开启由欧洲主导的现代世界。从1789年至1848年,对于欧洲历史上最具意义的60年,霍布斯鲍姆提供了一份引人入胜而独特新颖的论述,充满激情却客观真实。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2部《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继一段激昂短暂的革命前奏后,平和稳健的资本主义凯歌回荡全球,在经济一片大好的繁荣时代里,掌控资本与科技的胜利者,主宰了抱持传统的失败者。大批农民远离沦为商品的土地,流向城市、工业,在无垠的环境里缓慢凝结其工人意识;受人敬重的资产阶级,在其坚实的家庭堡垒中,创造出自由主义的不朽传奇。进化论引领科学奋进,写实感压制了艺术创意…… 1875年,一场空前漫长的大萧条,悄悄滑入帝国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3部《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帝国的年代是一则写满矛盾的扩张和死亡故事,无与伦比的和平造就出无与伦比的战争。无限进步的希望隐藏着日渐不安的恐惧,不费吹灰之力的征服孕育了无力招架的毁灭,它似乎永远断裂了过去,却又直接联系着现在,我们已不在其中,但不知它还有多少在我们里面。 当一撮先进国家操刀瓜分落后世界之际,经济排挡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保护主义大集团,政治动力由中产精英下移到群众,工人运动从经济最兴隆处迸发,资产阶级从财富顶端跌落,民族主义挥舞着国旗向右走去,新女性挣出黑暗现身历史,大众艺术完成了前卫人士志在促成的文化革命,科学革命瓦解了确定稳固的宇宙真理。古帝国掀起革命巨浪,新帝国笼罩战争阴霾。 1914年,一场早已预见却无力阻止的世界大战,带来了极端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第4部《极端的年代:1914~1991》: 20世纪,为人类带来所能想象的最大希望,但同时也摧毁了我们所有的理想。 霍布斯鲍姆以专业史家的精辟洞见和积极参与者的热情关怀,回顾了这个我们所由来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及无数局部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持续40年的“冷战”造成的不安,科技进步的利和弊,社会文化变革的长与短,资本主义发展的荣与衰,社会主义进程的得与失,民族独立与民主运动的起和伏,跨入21世纪前景的明和暗,还有对20世纪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意义的评估等等。 这是一部短促的20世纪史、一位伟大历史学家走过的一生,一个你我都曾或长或短、或深或浅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故事。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现代史大师。权威媒体评价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思想巨匠”。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盛赞他是“进步主义政治史界的巨人,影响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学术领袖”。
评分“这我不能否认,苏格拉底,”克利托布勒斯说,“但是现在你应该照管我,使我不致变成真正可怜的人才好。”因为,第一,”苏格拉底解释说,“我知道你必须贡献许多份很丰盛的祭品,要不然,我想神和人都会和你找麻烦。第二,你必须很大方地招待很多外来的客人。第三,你必须经常宴请市民并对他们有所资助,否则你就要失掉你的追随者。而且,我知道国家已经在强制你付出几笔很大的捐款:你必须养马,支付合唱队和体育竞赛的开支,接受会长的职位;②万一发生战争,我知道他们会让你维持一条船的开支,并且让你缴纳几乎可以使你破产的税款。只要你一露出不能满足他们对你的希望的样子,那些雅典人一定会惩罚你,就好像他们发觉了你在抢劫他们似的。除此以外,我知道你自认为是一个阔人;你不在乎钱,而且还向那些轻佻的女人们求爱,好像这种开支对你来说是无所谓的。所以我可怜你,怕你会遭到不幸,陷入贫穷的境地。毫无疑问,你和我一样地清楚:在我缺钱的时候,帮助我的人是不会少的,他们只需拿出极少的钱就能使我非常快乐了。可是你的朋友,虽然他们有比你多得多的收入来维持他们的家庭,却仍然希望得到你的帮助。”
评分462----472年,西哥特人征服西班牙,建立哥特君主国。
评分影印得很清楚。实用。
评分非常好的书,一看到立刻就买了,下次相关的书还买!
评分很好好很好很好很好好很好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