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见民国银行史料初编

稀见民国银行史料初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平 编
图书标签:
  • 民国银行
  • 银行史
  • 金融史
  • 民国史
  • 史料
  • 地方金融
  • 货币史
  • 经济史
  • 档案
  • 罕见史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ISBN:97875458094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9638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4
字数:9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大多办有自己的内部刊物,供行内员工阅读,其中出刊时间持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银行内刊,当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海光》月刊。这批文稿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并具有“原生态”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发展简史。由于年代久远,迄今国内外已经没有一家图书馆藏有完整全套的《海光》月刊。《稀见民国银行史料初编(精)》编者刘平历经多年访求,在各地及海外的多家图书馆、档案馆、旧书店,以及旧书网等处多方寻觅,费尽心血,始将跨时二十年的一百四十二期全套基本收齐。然后以保存史料为本精心选汰,并以方便阅读和研究为旨,将选文稿分类编集。编选过程中,除了对部分文稿进行重新标点,并修正了明显的文字错讹外,其余一概保持历史文献的原貌。

作者简介

刘平,祖籍广东梅县,196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86年7月起,先后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现任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纪委书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目录

第一辑 行务张案始末记石军路劫临处五万元始末记总行新屋之设计与布置新屋趣屑新屋余屑民国二十年水灾期间汉行汉栈抢救押品纪略汉口中国旅行社纪要记陈民德舞弊案宝处面面观杨故董事长四川之行杨介眉先生在香港战时之生活湘行成长在苦难中赣行自撤退迄复业劫后余生回忆录介绍徐家汇分行徐家汇分行近况伍总经理莅昆记苏行撤退纪实张案之感想——总行人事处沈经理莅穗对粤行同人训词十载长安蓉行兴建行屋的经过赣行惊喜场面第一仓库战火三日记第二辑 社情自上海到蚌埠途中杂感中国水泥公司参观记中国制糖公司参观记纪芜行储蓄展览会游灵宝县杂记参观安宁煤矿公司矿井琐记旅程琐记杭游杂感杭江铁路旅行日记记栖霞山合作社西北考察记秦蜀琐记旅美杂记资耀华先生的一封信临川调查概述济宁县之玉堂酱园——一百六十年史略几个银的故事西北棉区调查记笕桥一瞥参观伪钞展览会记参观鸿章纱厂记赣湘桂粤闽五省长途旅行散记丁桥游记巴山夜话宝鸡通讯昆明素描宜城风光昆明的晓东街漫谈万县东北印象游西山万寿宫访中正大学……第三辑 同人第四辑 居家第五辑 出游第六辑 节庆第七辑 体育第八辑 娱乐第九辑 论丛

精彩书摘

  石军路劫临处五万元始末记  临处  十八年十二月三日,运送济南现洋五万元,计装十箱,于是曰下午二时,抬赴车站,候三时半快车装运,守至五时,车仍未到(津浦路车快点三、五小时,系属寻常),车站上并无何种消息,一如平时。  先于四句钟时,车站人云,客车已到明光(距临九十里),约一时后可到,遂将运洋水脚交付,取有提单(津浦路规则,无论装运何物,收到运费后,给予提单,途中仍归运货人自己照管,提单上印有自理二字,此种提单,只能作为收到运费之证据,并不负何种责任)。  迨至五时,车站得最近板桥站电话(距临十五里),云有六列兵车过境,只有路干一根,始知局势有变,客车恐已停开。所运之洋,已上月台,当时原拟抬至车站隐僻处暂藏。站长云,车站地方空旷,恐难保险,不如赶速抬回。讵料出站未远,第一列兵车已到,抵站后,即下车进街,围缴原驻临淮刘和鼎部第五十六师一百六十八旅三百三十六团第二苦tzl枪械。两军接触约一小时余,枪弹纷飞,交通断绝。  所抬回之款甫抬至四关街中,未及半途,各夫役畏枪弹危险,各顾性命,将洋箱委弃途中,争先逃匿。比时两押运行司欲将洋箱寄存相熟人家,正值紧急之际,各家门户,均皆严闭,竟无一家肯为开门容纳,不得已该两人将洋箱移进路旁空屋,暂避危险。乃只移数箱,来军缴械已毕,获得胜利而回,瞥见银箱,顿起歹意,就近强拉苦力,将银元十箱,悉数运往车站,押运行司,欲与抗争,该军队即以手枪相向,且不准相随,目视五万巨款,被其劫去,其时街上满布兵岗,不能回行报告。  在枪声密集时,行中人员,深恐运款有失,尚不知有何事故,群相猜测,或系土匪,或系兵变,或系他处军队来临缴械,以上思虑中,犹以为第三者无大危险,盖缴械乃军队内部事务,不致扰及商民。其时交通断绝,不能前往视察,特往谒公安局长(局在东街),请其派巡士两名,作为赉送公文,至西关分署,伴送行中人前往。行至半途,遇见押运司役二人,喘急奔回,云装运之时,全被来军劫去。其时已有十时半,随即带同巡士两人,驰赴车站,查问,站上人佥云现款十箱,已装入兵车,向蚌埠开驶而去,其机车为二六三号,军队系十三路十七师四十九旅九十七团二营。  次早赶赴蚌阜,托人缮具呈文,请求石友三军部彻查,岂意文投多日,讫无批示。复由临淮商会,行文石部催查,亦是久不批答。去岁石部退临蚌、临两地,多方搜刮,五万之数,并不在彼之意中,任凭如何呼吁,总是置之不理。  直至今岁一月二十三日,该军方始退却,濒行复又勒索巨款,地方创巨痛深,我行停业,将近两月。在去岁十二月底时,由凤阳县出面,勒捐临淮镇洋六干元,我行指派四百元;一月廿三日又指派三干元。此次全镇共勒捐贰万余元,将来由地方上公摊,现尚未有具体办法。  石军勒逼款项,用法极其恶毒,预先定下数目,一经宣布后,立时取款,否则即带人为质,款不交到,人不放回。目下临淮商会,已将我行劫款及地方各种损失,呈报中央政府财政部、省政府、县政府、驻蚌军事善后办事处,要求赔偿。现在石军仍为中央军队,政府应该顾念商民,按照赔偿,所谓解除人民之痛苦也。(按:石军现已赴北,此文寄到之时,石军尚未表明态度。)  ……
《民国银行百年风云:档案解密与金融变迁》 本书并非《稀见民国银行史料初编》的续篇或补充,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梳理并解析了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业的跌宕起伏。我们摒弃了单纯的史料堆砌,力图通过对珍贵档案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呈现一个立体、鲜活的民国金融图景,并探讨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 历史回溯:辛亥革命的余波与近代银行的勃兴 本书的开篇,我们将目光投向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动荡的时局催生了新的金融需求,也为近代银行的建立提供了契机。我们详细考察了在此背景下,一批批新兴银行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从官僚资本掌控的中央银行,到民族资本家创办的商业银行,再到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的角逐,本书将一一梳理其兴起、扩张乃至消亡的轨迹。 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官办银行的改革与困境: 考察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官办银行在民国初年的改革尝试,以及其在政治动荡、经济凋敝下的举步维艰。分析其在支持国家建设、稳定金融秩序方面的作用与局限。 民族资本银行的崛起与抗争: 聚焦于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盐业银行等“四大国贷”以及其他民族资本银行的创业历程。深入探讨其在引进西方金融理念、服务实体经济、抵御外资冲击方面的努力与成就。分析其在抗战时期的角色,以及战后所面临的挑战。 外资银行的渗透与影响: 梳理汇丰银行、麦加利银行等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分析其在中国金融市场上的地位、经营策略以及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如租界时期、抗战时期,扮演的角色。 金融创新与危机:民国银行的探索与挣扎 民国时期,中国银行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探索中前行,在危机中挣扎。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一时期的金融创新,以及伴随而来的风险与挑战。 信用工具的演进: 考察纸币的发行与流通,包括法币的改革及其影响,以及金圆券的失控与崩溃。分析不同时期纸币的信用基础、兑换能力以及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信贷政策与经济发展: 探讨不同时期银行的信贷政策如何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例如对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将分析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货膨胀、泡沫风险等问题。 金融市场的雏形与投机: 梳理民国时期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的初步发展,分析证券交易的活跃与混乱。揭示投机行为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的冲击,以及监管缺失下的种种乱象。 货币战争与金融主权: 探讨国民政府在维护国家金融主权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在复杂国际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分析不同货币体系之间的博弈,以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社会变迁与金融力量:银行在历史洪流中的角色 本书不仅仅关注银行自身的运作,更强调银行作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在民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银行家群体的命运: 描绘一批批民国金融巨擘的传奇人生,他们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如何应对政治风云,以及他们的商业智慧与人生哲学。 金融与政治的交织: 深入分析金融力量如何与政治权力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考察银行在国家建设、战争融资、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其背后复杂的利益博弈。 金融与民生: 探讨银行的业务活动如何直接或间接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例如储蓄、贷款、汇款等业务的普及,以及通货膨胀、金融危机对民众生计造成的冲击。 制度变迁与金融遗产: 分析民国时期中国金融制度的演变,及其为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留下的经验与教训。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本书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研究方法。我们不仅广泛借鉴了已有的学术成果,更强调从一手档案文献中发掘新材料、提出新观点。 档案文献的深度挖掘: 我们查阅了大量散落在各档案馆、国家图书馆、中央研究院等机构的民国时期银行档案,包括公司章程、董事会记录、财务报表、信贷档案、内部往来信函等,力求还原历史真相。 跨学科的研究视角: 本书将金融史与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相结合,多维度地审视民国银行的运行逻辑及其历史意义。 人物传记与群体研究相结合: 在梳理宏观金融史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对关键人物的传记式叙述,以及对特定银行群体、银行家群体的深入分析。 图文并茂的呈现: 为了增强可读性,本书将在适当的地方配以珍贵的历史图片、图表,直观地展现民国银行的历史风貌。 结论与展望 《民国银行百年风云:档案解密与金融变迁》希望通过严谨的研究和生动的叙述,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深刻的民国银行史。我们相信,理解民国时期的金融变迁,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乃至当下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金融发展规律的深刻反思。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在书店闲逛,偶然翻到一本《民国遗珍:老照片里的岁月尘埃》,瞬间就被吸引了。封面是几张泛黄的老照片,有穿着长衫的绅士,有身着旗袍的女士,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街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迫不及待地翻开,发现里面收录了大量民国时期的珍贵照片,从日常生活场景到重大历史事件,几乎涵盖了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每一张照片都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书中对照片的解读也很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说明,更是深入挖掘了照片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让我对民国时期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有一张照片记录了当时一次赈灾活动的场景,照片上的人们虽然衣衫褴褛,脸上却洋溢着希望;书中则详细介绍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为救济灾民所做的努力。还有一些照片展现了民国时期新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比如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穿着时髦的年轻女性,以及各种新兴的文化娱乐活动,都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变革的活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部浓缩的民国史,让我收获颇丰,强烈推荐给对民国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前不久,我偶然接触到一本名为《星空下的呢喃:宇宙奥秘探索》的书,着实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讲述了浩瀚宇宙的种种奥秘。作者并非高高在上的科学家,而是以一个充满好奇心的探索者的口吻,娓娓道来。从我们身处的太阳系,到遥远的星系,再到黑洞、暗物质、宇宙大爆炸等深奥的概念,他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让我这个对天文学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书中穿插了大量令人惊叹的宇宙图片,比如色彩斑斓的星云,璀璨的银河,还有模拟的宇宙大爆炸场景,每一张都让我感叹宇宙的壮丽与神秘。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系外行星”的章节,作者想象着那些遥远的星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以及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可能性,着实激发了我无限的遐想。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宇宙的起源、演化以及未来的命运,这些宏大的命题,在作者的笔下变得不再枯燥,反而充满了哲学思考的魅力。读完这本书,我对宇宙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也对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宇宙的好奇心,更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边界。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做《光影流年:经典电影海报艺术集》。这本书 collection 了世界各地各个年代的经典电影海报,从黑白默片时代到如今的3D大片,几乎涵盖了电影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代表性作品。每一张海报都经过精心挑选,不仅在视觉上极具冲击力,更凝聚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风格和电影宣传的智慧。书中对每一张海报的解读都非常到位,不仅仅是简单的作品介绍,而是深入分析了海报的设计理念、构图技巧、色彩运用,以及它如何巧妙地传达电影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早期电影海报的介绍,那些手绘的、充满艺术感的插画,虽然没有现代的电脑特效,却能以最直观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目光。还有那些极简主义风格的海报,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最深刻的含义,让人回味无穷。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电影海报设计史、电影产业发展史的论述,让我对电影海报这门独特的艺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电影的附属品,更是电影艺术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熟悉的电影,也让我发现了很多曾经错过的精彩。对于电影爱好者和平面设计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不容错过的宝藏。

评分

最近,我沉浸在一本名为《舌尖上的烟火:寻味中国地方菜》的书里,简直就是一场味蕾的盛宴。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菜谱,它更像是一部走遍中国的美食纪录片,用文字和图片,带领读者深入体验各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从北方的炖菜到南方的海鲜,从川菜的麻辣到粤菜的清淡,书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将中国丰富多样的菜系一一呈现。每一章节都聚焦于一个地方,详细介绍了当地的特色食材、烹饪技巧、经典菜肴,以及这些美食背后蕴含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故事。例如,在介绍湘菜时,作者不仅描绘了剁辣椒的红艳,毛氏红烧肉的醇厚,更讲述了这些菜肴如何融入湘人的生活,成为他们情感寄托的一部分。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食材的产地、季节性以及烹饪细节的描写,让我对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江南水乡的篇章,那些关于清蒸鱼、阳澄湖大闸蟹的描写,让人垂涎欲滴,仿佛能闻到那鲜美的味道。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人做菜,更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美食、对中国饮食文化感兴趣的朋友。

评分

我最近读了一本叫做《锦绣山河:中国古代绘画鉴赏》的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这本书以极其精美的印刷和高质量的图片,呈现了中国古代绘画的辉煌成就。从魏晋南北朝的壁画,到唐宋的山水人物,再到元明清的文人画,几乎涵盖了各个朝代的代表性画作。每一幅画作都被放大到极致,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画家笔触的细腻与传神,色彩的浓淡与层次,以及构图的精妙与意境。书中不仅提供了画作的高清图像,还配有深入浅出的鉴赏文字,从画家的生平、创作背景,到画作的艺术风格、象征意义,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我尤其喜欢关于宋代山水画的部分,那些层层叠叠的山峦,云雾缭绕的意境,让人心生向往,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山水之间。还有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画,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故事感。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绘画技法、材料的介绍,让我对中国画的博大精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读这本书,就像在与古代的艺术大师对话,感受他们的智慧与才情。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味的艺术宝典,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朋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