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族群與邊界:文化差異下的社會組織》標誌著族群研究的一個新的時代。其中巴斯的同書名文章如今已成為引用率極高的經典文獻。這篇文章首次提齣瞭族群的邊界理論,澄清瞭族群分析中的重要的理論問題。巴斯認為,族群是由其本身組成成員認定的範疇,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邊界,而不是語言、文化血緣等內涵;一個族群的邊界不一定是地理的邊界,而主要是“社會邊界”;族群認同是一套特定文化同價值標準相結閤的。書中收入的其餘七篇論文則是運用巴斯的分析視角論述族群問題的精彩的民族誌個案,闡述瞭挪威、蘇丹等不同地區多民族組織不同方麵的問題。
目錄
弗雷德裏剋·巴斯與族群邊界理論(代譯序)
導言
當族群身份成為社會汙名
民族過程中的經濟決定因素
族群與文化的分化
分化與融閤——埃塞俄比亞南部的族群關係麵麵觀
墨西哥南部的族群穩定英語邊界動態
帕坦人的認同與維持
老撾境內的鄰居們
參考文獻
專題研討會及其參與者介紹
譯名對照錶
譯校後記
精彩書摘
人口統計學觀點
然而這些變量僅僅描述瞭群體適應中的一部分。當展示由群體占據的生態位質量(和理想的數量)結構時,在它的適應性中人們不能忽視數目和平衡的問題。每當一個群體依賴於對自然界中生態位的開發時,這就意味著開發在規模上要有一個與生態位承載量相對應的上限;任何穩定的適應都包括對人口規模的控製。另一方麵,如果兩個群體作為共生關係下的族群在生態上互相依賴,這就意味著其規模上的任何差異都必定對彼此産生重要的影響。在任何多族群體係的分析中我們都堅持時間深度的等級,由此我們一定能夠解釋互相依賴的族群規模藉此達到平衡的這些過程。所涉及的人口統計學平衡相當復雜,因為一個群體對自然界中的生態位適應受到它絕對數量的影響,而一個群體對通過另外一個群體所建立起的生態位的適應受到它的相對數量的影響。
因此,在區域族群間關係的分析中,人口統計學問題關注的是族群擴大的形式,以及他們的比率是如何對他們所開發的不同生態位産生的壓力錶現齣敏感的問題(如果有的話)。這些要素對任何多族群體係的穩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看起來似乎任何群體的變遷都會被證明有破壞性。然而,事實卻並不一定如此,比如像西弗茨亡(邊碼)第1-1頁及以下諸頁〕的論文中所證明的那樣,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下,我們所觀察到的多族群體係的確包括相當復雜的人口運動和調整的過程。很明顯除瞭生育率和死亡率之外,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影響著人口數量的平衡。從領土的角度來看,有個體和群體的運動因素:釋放生態位壓力的移齣,而移人則是保留一個或幾個共居群體來作為其他地方龐大人口儲備的偏遠定居點。移民與徵服對群體的再分布和關係的變遷起到瞭斷斷續續的作用。但是影響個體和群體身份變遷的另外的一係列過程卻産生瞭最有趣往往也是最關鍵的作用。畢竟,構成族群的人員資源是不斷變化的,而且盡管目前為止所討論的社會機製往往保持著二元性和邊界,但是對於他們組成的人員資源來說,社會的機製卻並不意味著“靜止”:盡管可能存在象徵性被稱作穿越邊界的人員“滲透”因素,邊界還是可以維持。
對於復雜的多族群體係來說,這個觀點使我們要對幾個條件進行詳細的解釋。盡管這一類體係的齣現和維持似乎取決於與族群相關的文化特徵方麵相對較強的穩定性,也就是說,互動邊界中的高級彆和穩固性,但是他們並不意味著族群擴大或歸屬模式中的類似穩固性:相反,我們觀察到的族群間的相互關係往往牽涉到影響個體和群體身份變遷的各種過程,並且更改著在這種情況下所獲得的其他人口統計學因素。由於人員流動而引起穿越的族群邊界穩定而持續,這樣的例子顯然要比民族誌文獻所引導的結論更具有普遍性.不同的穿越過程在以下論文中都得到瞭例證,造成穿越過程的條件也顯得各不相同。我們可以簡要地分析其中的一些。
……
前言/序言
弗雷德裏剋·巴斯與族群邊界理論(代譯序)
二十世紀前半葉,族群(cthnic.group,的概念及族群研究(cthnicity stlady)理論和方法在西方齣現。90年代以後,這些理論和方法開始傳人大 陸。近2。多年來,包括族群、族群性、族群認同和族群邊界概念在內的相 關理論大量齣現在國內的學術論著中,相關爭論也一直成為近來國內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界的焦點問題。問題大都聚焦於族群概念的辨析與界定、族群關係、國內外族群理論以及政策等領域。這種持續性的討論,也錶現齣在多族群國傢中有關族群的問題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同時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弗雷德裏剋·巴斯(Fredrik Banh),01928年12月22日齣生於被歌德稱為“小巴黎”的德國薩剋森州萊比锡城,父親是地質學教授。巴斯生於德國,成長於挪威,從小對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感興趣。後來跟隨父親到芝加哥大學做演講時,參觀瞭這所大學的校園,並最終於1946年進入芝加哥大學學習,1949年獲得古人類學碩士學位和考古學碩士學位。隨後,巴斯離開美國返迴挪威,但仍和芝加哥大學的老師們保持著經常性的聯係。1951年他跟隨羅伯特.布雷德伍德(Robert BraidwOOCl)的考古學考察隊到伊拉剋進行實地調查。考察結束後巴斯留在那裏,對伊拉剋的庫爾德人開展民族學調查。之後他又在倫敦經濟學院待瞭一年,在那裏,他與著名人類學傢雷濛德.弗斯(Roymood Firth)建立瞭相當親密的關係,期間整理瞭在伊拉剋的調查訪談記錄,並於1953年齣版瞭第一本書《西南亞庫爾德人的社會壩織》。最初,巴斯計劃把《西南亞庫爾德人的社會組織》作為其博士論文’組沒成功。所以為瞭撰寫博士論文,他去瞭劍橋大學,和在倫敦經濟學院時的同事埃德濛。利奇(Edmund Leach)一起學習瞭近兩年,深受利奇的學術影響。
1954年2月,在挪威王國研究委員會的支持下,巴斯去瞭巴基斯坦北部邊陲省份斯瓦特河榖地區,並很快學會瞭普什圖語,對當地的帕坦人進行瞭為期10個月的實地調查,直到當年u月結束。1957年,〈〈斯瓦特帕坦人的政治過程分獲得劍橋大學博士論文,並於1959年正式齣版。該書一直是政治人類學研究領域中的經典之作。在這本書中,巴斯係統分析瞭斯瓦特帕坦人的政治結構和政治組織過程,是一份有關斯瓦特河榖流域帕坦人政治生活的完整的民族誌資料,同時也是對政治結構形成過程的;一種理論闡述。他認為;“政治組織的製度化形式不是政治活動的前提條件而是該活動的結果。因此,本書重點是研究各種行為者如何努力改變自己的政治地位並通過這些地位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維護自a-的安全和實現對彆人的統治以及由此帶來的各種衝突和政治活動。”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正在於使我們瞭解到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在內的國傢中各種政治組織的建構過程及其影響力。這本書盡管是20世紀50年代齣版的,但至今仍然對我們瞭解這些國傢的政治結構及其組織過程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漢譯人類學名著叢書·族群與邊界:文化差異下的社會組織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