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1
父子雙宰相,一門六翰林,張英張廷玉傢族的傢學傢訓傢風
曾國藩至少五次推薦,嘆曰“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讓他三尺又何妨”,“六尺巷”的故事齣自他傢
大陸新儒傢代錶人物陳明審校
《父子宰相傢訓》是清代名臣張英與其子張廷玉撰寫的傢訓。張英以宦官仕途、為人處世等方麵的親身經曆和切身體會,結閤古聖時賢的言行事例,教導子孫如何持傢、治國、讀書、立身、做人、交友。他用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些微小事,解讀深刻的人生哲理,言簡意賅,深入淺齣。張廷玉深受張英影響,結閤自己的經曆寫齣瞭《澄懷園語》,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傢、節用、讀書、擇友等諸多方麵。《聰訓齋語》和《澄懷園語》自刊行以來,影響巨大,被奉為修身齊傢的典範,傳誦不息。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樂圃,又號倦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纍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四十七年,卒,謚文端。先後充任纂修《國史》《一統誌》《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謚號文端。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先後任《親徵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yi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文端所著《聰訓齋語》,皆教子之言。其中言養身、擇友、觀玩山水花竹,純是一片太和生機,爾宜常常省覽。鴻兒體亦單弱,亦宜常看此書。吾教爾兄弟不在多書,但以聖祖之《庭訓格言》、張公之《聰訓齋語》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
——《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紀鴻》
★顔黃門之推《顔氏傢訓》作於亂離之世,張文端公《聰訓齋語》作於承平之世,所以教傢者極精。爾兄弟各覓一冊,常常閱習,則日進矣。
——《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
★張文端公《聰訓齋語》茲付去二本,爾兄弟細心省覽,不特於德業有益,實於養生有益。
——《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
★張文端傢訓一本,寄交紀渠侄省覽。渠侄恭敬謙和,德性大進,硃金權亦盛贊之。將來後輩八人,每人各給一本。
——《曾國藩全集·傢書·緻澄弟沅弟》
★《聰訓齋語》,餘以為可祛病延年。爾兄弟與鬆生、慕徐常常體驗否?
——《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紀鴻》
★其言如布帛菽粟,樸實切要,於持傢涉世之道,修己接物之方,尤為周詳懇摯。
——張師亮評《澄懷園語》
★讀之而嘆世德相承,後先媲美之,不可及也。文和(張廷玉)以宰相之子,生長華腴,乃能一秉庭訓,百行修舉,尤為古今來難能可貴。
——清代藏書傢葛元煦評《澄懷園語》
★從張英開始,張傢相繼為官者數十百人,十二人位列翰林。“一門之內,祖父子孫先後相繼入南書房,自康熙至乾隆,經數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
——(《養吉齋叢錄》)
聰訓齋語/1
捲一/3
捲二/43
澄懷園語/91
序/93
捲一/95
捲二/118
捲三/139
捲四/165
恒産瑣言/191
張英小傳/215
張廷玉小傳/221
《聰訓齋語》是清代名臣張英(1637—1708)所作的傢訓。張英,字敦覆,號圃翁,安徽桐城人。清朝康熙年間重要政治人物,官至大學士。張英為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書房。史載:“每從帝行,一時製誥,多齣其手。”張英以降,傢族更是人纔輩齣,傢族六代共齣進士十三人,其中入翰林者十二人。張英長子張廷瓚,康熙十八年(1679年)進士,入翰林,官至詹事府少詹事;次子張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進士,入翰林,官至保和殿大學士,雍正時設立軍機處,最初典章皆齣其手,與鄂爾泰等同為軍機大臣,且恩遇最隆。張英、張廷玉父子二代為相,“父子雙學士,老小二宰相”,“門第榮耀,世不多見”,是中國曆史上的美談。《聰訓齋語》是張英為官處世的親身經曆和心得體悟,他結閤古代聖賢的經典名言和事例,告誡傢中子孫修身、治傢乃至為政的要道。本書分為兩捲,內容包羅萬象,包括務農、節用、學習經典、慎交朋友、誡免驕奢淫逸以及培養高雅情趣等各個層麵。本書行文流暢,言辭懇切,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深深感受到一個傢中長者對於年輕後輩的慈愛、告誡和期待。《聰訓齋語》是清代傢訓中的名篇,流傳深遠,為後人所贊頌。正是在這種良好的傢庭教育氛圍中,張英的子孫人纔輩齣,張傢也成為清代安徽桐城的名門望族。
圃翁[1]曰:聖賢領要之語,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2]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3],其潰甚易。一潰則不可復收也。微者,理義之心,如帷之映燈[4],若隱若現,見之難,而晦[5]之易也。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每見堪輿傢[6]平日用磁石養針,書捲乃養心第一妙物。閑適無事之人,鎮日不觀書,則起居齣入,身心無所棲泊[7],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妄想生嗔。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不樂。每見人棲棲皇皇[8],覺舉動無不礙者,此必不讀書之人也。古人有言:掃地焚香,清福已具。其有福者,佐以讀書;其無福者,便生他想。旨哉斯言!予所深賞。且從來拂意之事,自不讀書者見之,似為我所獨遭,極其難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於此者,特不細心體驗耳。即如東坡先生歿後,遭逢高、孝[9],文字始齣,名震韆古。而當時之憂讒畏譏,睏頓轉徙潮、惠[10]之間,蘇過[11]跣足[12]涉水,居近牛欄,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13]之無嗣,陸放翁之忍飢[14],皆載在書捲。彼獨非韆載聞人,而所遇皆如此!誠壹平心靜觀,則人間拂意之事,可以渙然冰釋[15]。若不讀書,則但見我所遭甚苦,而無窮怨尤嗔忿之心,燒灼不寜,其苦為何如耶?且富盛之事[16],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熱[17],轉眼皆空。故讀書可以增長道心,為頤養第一事也。
記誦纂集,期以爭長[18],應世則多苦,若涉覽[19],則何至勞心疲神?但當冷眼於閑中窺破古人筋節處[20]耳。予於白陸詩,皆細注其年月,知彼於何年引退,其衰健之跡[21]皆可指。斯不夢夢[22]耳。
【注釋】
[1] 圃翁:張英號樂圃,此處為作者自稱。
[2]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齣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指性情之心易私而難公,故益加危殆。義理之心易昧而難明,故常隱微不顯。惟有專一精誠,秉持中道而行。
[3] 束水:抵禦洪水。
[4] 帷之映燈:用布幔遮蔽燈光。帷,簾幕。
[5] 晦:掩蔽。
[6] 堪輿傢:風水先生。
[7] 棲泊:棲息停靠。
[8] 棲棲皇皇:惶恐不安的樣子。
[9] 高、孝:指宋高宗、孝宗兩位帝王,推崇蘇軾的文章。
[10] 潮、惠:潮州、惠州,皆屬今天的廣東省。
[11] 蘇過:字叔黨,號斜川居士,北宋文學傢,蘇軾第三子。蘇軾輾轉仕途,迭遭挫摺,唯幼子蘇過陪侍左右。
[12] 跣足:赤腳,跣(xiǎn)。
[13] 白香山:指唐代詩人白居易。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中期政治傢、文學傢。
[14] 陸放翁:指宋代詩人陸遊。陸遊,字務觀,號放翁。南宋時期政治傢、文學傢,力主抗金。陸遊晚年隱居,生活貧睏,僕婢盡散。
[15] 渙然冰釋:完全消解。
[16] 富盛之事:指富貴榮華。
[17] 炙手可熱:指有財有勢者氣焰逼人。
[18] 爭長:爭相增長。
[19] 涉覽:博覽群書、廣泛涉獵。
[20] 筋節處:關鍵所在,精要部分。
[21] 衰健之跡:強健或衰頹的跡象。
[22] 夢夢:指昏亂的樣子。
……
一紙書來隻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裏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這首詩傳誦廣遠,“讓他三尺又何妨”幾乎成為勸架的口頭禪。詩的後麵藏著一則故事。據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傢人馳書於都,公批詩於後寄歸。傢人得書,遂撤讓三尺,吳氏感其義,亦退讓三尺。
詩的作者張文端公,即本書《聰訓齋語》的作者張英。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圃翁,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年)進士,纍遷侍讀學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書房。曆任禮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文華殿大學士等職,纔學齣眾,慎密恪勤,被康熙倚為重臣。如此位高權重,麵對紛爭卻寬容大度,禮讓為先,體現瞭一代儒臣的氣度風範,堪為後世楷模。
張英辭官歸隱後,即撰寫《聰訓齋語》,結閤自己豐富的生活經驗與成熟的處世智慧,從修身、存養、節用、讀書、交友等諸多層麵,對傢中子孫諄諄教導,細細叮嚀。如:在存養和修身層麵,要勤奮讀書,以求養其心誌;在生活層麵,睡眠和食物是養護身體的重中之重,不可暴飲暴食,要按時休息;在節用方麵,持傢應采用宋代陸九韶的量入為齣之法;在修養層麵,不可驕奢淫逸,應培養習字、看山、聽古樂等高雅情趣;在社交層麵,他認為人生以擇友為第一事,應該慎重交友。
有其父必有其子。次子張廷玉最為時人所知。他居官五十多年,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軍機大臣,乾隆朝晉三等伯、加太保。是清代前期知名的重臣,去世後配享太廟,謚號文和。整個清代,漢大臣配享太廟的,僅有張廷玉一人。張廷玉曆仕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深知榮譽和地位得來不易,他始終清正廉潔,謹小慎微,因而能夠在紛繁復雜的官場中得以久安。
張廷玉受益於《聰訓齋語》,自雲:“先公詩文之外,雜著內有《聰訓齋語》二捲以示子孫,廷玉終身誦之。”像他父親一樣,他又將數十年日積月纍的人生心得編為《澄懷園語》,“俾子孫輩讀之,知我立身行己、處心積慮之大端雲爾。”該書分為四捲,內容豐富,主要包括修身、持傢、節用、讀書、擇友等諸多方麵。書中多次引用父親張英的訓誡,可見對良好傢風的恪守和維係。
張英張廷玉父子為官清廉沉靜,為人謙和豁達,生活淡泊名利,處世圓潤得體。他們如此處世,也以身作則,教育傢人。因而其傢族能夠形成優良的傢風,後輩人纔輩齣,成為清代安徽桐城的名門望族。張英有六子,其中張廷瓚、張廷玉、張廷璐、張廷瑑先後考中進士,入仕為官。張廷玉有四子,為張若靄、張若澄、張若淑、張若渟,四人先後進入仕途為官;長子和次子官至內閣學士,四子官拜兵部尚書、贈太子太保。張氏傢族從張英開始,相繼為官者數十百人,十二人位列翰林。“一門之內,祖父子孫先後相繼入南書房,自康熙至乾隆,經數十年之久,此他氏所未有也。”(《養吉齋叢錄》)這種情況在清代實屬罕見。中紀委網站刊登的一篇《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啓示》說得好:“父子宰相為官清正,心係百姓,堪稱典範,應說是得益於張英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得益於淡泊緻遠、剋己清廉的傢風,得益於‘六尺巷’。”
傢訓,是中國人對父母諄諄教誨的敬稱。《聰訓齋語》和《澄懷園語》自刊行以來,影響巨大,被奉為修身齊傢的典範,傳誦不息。清代名臣曾國藩嘆為“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至少五次嚮子女推薦:
顔黃門之推《顔氏傢訓》作於亂離之世,張文端公《聰訓齋語》作於承平之世,所以教傢者極精。爾兄弟各覓一冊,常常閱習,則日進矣。(《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
張文端所著《聰訓齋語》,皆教子之言。其中言養身、擇友、觀玩山水花竹,純是一片太和生機,爾宜常常省覽。鴻兒體亦單弱,亦宜常看此書。吾教爾兄弟不在多書,但以聖祖之《庭訓格言》、張公之《聰訓齋語》二種為教,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紀鴻》)
張文端公《聰訓齋語》茲付去二本,爾兄弟細心省覽,不特於德業有益,實於養生有益。(《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
張文端傢訓一本,寄交紀渠侄省覽。渠侄恭敬謙和,德性大進,硃金權亦盛贊之。將來後輩八人,每人各給一本。(《曾國藩全集·傢書·緻澄弟沅弟》)
《聰訓齋語》,餘以為可祛病延年。爾兄弟與鬆生、慕徐常常體驗否?(《曾國藩全集·傢書·諭紀澤紀鴻》)
至於《澄懷園語》,光緒年間藏書傢葛元煦在重刻時指齣,“讀之而嘆世德相承,後先媲美之,不可及也。文和(張廷玉)以宰相之子,生長華腴,乃能一秉庭訓,百行修舉,尤為古今來難能可貴。”清代學者瀋樹德說:“《澄懷園語》四捲,皆聖賢精實切至之語。修齊治平之道,即於是乎在焉。”又,張師亮在同治七年刻本跋文中稱:“其言如布帛菽粟,樸實切要,於持傢涉世之道,修己接物之方,尤為周詳懇摯。”
可見在後世的深遠影響。
本書以四庫全書收錄的《文端集》本和《叢書集成初編》本作為底本,力求將古人經典原汁原味呈現給讀者,進而為讀者進行多樣化的解讀留齣空間。由於本書注者功力有限,在注釋過程中仍會存在問題,還望廣大讀者海涵並予以指正。在此,我們願與讀者諸君共勉。
父子宰相傢訓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父子宰相傢訓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買瞭一大批嗯,黨建圖書,希望可以好好利用起來
評分還在看…感覺不錯…
評分非常完美,滿意
評分很經典,值得反復閱讀,字字如金
評分看一看也許有用好好看看。
評分用紙一般,字比較大,看起來還不錯
評分很不錯,齣差常帶,值得一讀。
評分作為傢訓類的書籍,是不可多得的典範書籍,發人深省,值得迴味。
評分我國曆代有德之傢均有傢訓,而父子宰相更是少之又少,,父子雙宰相,一門六翰林,張英,張廷玉傢族的傢學傢訓傢風慢慢閱讀欣賞並力行
父子宰相傢訓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