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叶圣陶、吕叔湘等大师级专家学者讲解语文基础知识,内容丰富,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见解独到。重温大师的教诲,必将收获多方面的教益和深刻的启迪。
《大师教语文(套装上下册)》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别开生面的课堂。上世纪60年代初,中华函授学校创办“语文学习讲座”,邀请在京的数十位名家向广大机关干部、教师传授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经验。他们中间既有语言学家、文学史家,也有著名作家。叶圣陶、吕叔湘、赵朴初、王力、王瑶、朱德熙、老舍、冰心、赵树理、陈白尘、周振甫、隋树森……每一位都是学识渊博、享有盛名,令人肃然起敬。前所未有的汇聚了这么多大师的“讲座”自然盛况空前,声名远播。
《大师教语文(套装上下册)》辑录的27位作者的80篇文章,正是从200多期讲座的讲义中精选出来的。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语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二是文章选讲,其中既有现代名篇,也有古代经典;三是文章评改,例文有学员的习作,也有见于报刊的通讯报道。大师们的讲授内容丰富,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见解独到。今天重温大师的教诲,必将收获多方面的教益和深刻的启迪。
叶圣陶(1894~1988),男,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及社会活动家。为中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代宗师。
吕叔湘(1904~1998),男,江苏丹阳市人。杰出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翻译家,我国近代汉语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原所长、研究员。
叶圣陶纪念“语文学习讲座”
吕叔湘序言
叶圣陶
认真学习语文
评《读和写》,兼论读和写的关系
评讲《雷锋式的战士》
评讲《最近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吕叔湘
咬文嚼字
汉语和汉字
怎样学习语法
谈谈语句结构
评讲一篇通讯稿
评讲一篇谈语文学习的发言稿
评讲《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评讲一份通报——附论“的、地、得”和“作、做”
赵朴初
毛泽东长征时期诗词讲解
毛泽东诗词九首讲解
王力
谈谈写信
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常用文言虚字
毛泽东词四首讲解
唐诗三首讲解
宋词三首讲解
王瑶
鲁迅的小说讲解
王子野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讲解
王泗原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讲解
韩愈《马说》讲解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讲解
冯钟芸
《左传·曹刿论战》讲解
韩愈《进学解》讲解
柳宗元《小石潭记》讲解
苏轼《教战守策》讲解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讲解
老舍
从记事练起,天天练,认真练
朱文叔
学习词汇的一例——“深”和“浅”
朱德熙
从作文和说话的关系谈到学习语法
几种主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
评讲《向朋友介绍“语文学习讲座”的一封信》
评讲两篇说明文
漫谈朱自清的散文
向锦江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讲解
鲁迅《一件小事》讲解
茅盾《白杨礼赞》讲解
陶铸《松树的风格》讲解
纪希晨
关于新闻写作问题
严家炎
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讲解
张志公
学好语文不是一件小事
语法修辞与阅读写作
怎样锻炼思路
评讲一篇习作《北京》
写总结的几个问题
关于写调查报告
评讲两篇调查报告
张寿康
意思的完整和句子的完整
句子的主干和枝叶
常见的语法错误,语法错误的检查
文章的观点和材料
文章的语言
陈白尘
谈话剧的“话”
林焘
评改一份工作计划
周振甫
评讲《<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学习笔记》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讲解
毛泽东七律《长征》讲解
毛泽东《沁园春·雪》讲解
赵朴初词曲四首讲解
赵树理
读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
徐世荣
容易读错的字
徐仲华
汉字的基础知识
汉语词汇的基础知识
为什么要学习标点符号
文章的结构
讲评《我和一个同志之间》
评改《一份申请书》
怎样写论说文?
曹先擢
寓言五则讲解
隋树森
成语和成语的使用
常用字典词典和检字法
诸葛亮《出师表》讲解
苏洵《六国论》讲解
蒋仲仁
写作的基本功——写生
谢冰心
谈点读书与写作的甘苦
写作经验琐谈
楼适夷
鲁迅诗四首讲解
张攻非
后记
这套书的上下册内容分布似乎做了明显的区隔。上册更侧重于语言基础的打磨和对经典文本的精细化分析,仿佛在为地基做加固工作,每一步都走得极其稳健和扎实。读完上册,我对词汇的精确使用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然而,到了下册,内容明显转向了宏观的文学史观和创作理论,一下子把视野拉高了许多,这让我有些不适应,感觉像是在平地上突然被要求驾驶飞机,需要一个适应期。下册中对于不同文学流派的比较分析,是其亮点之一,它清晰地勾勒出了不同时代文风的演变脉络。但遗憾的是,我认为书中关于“如何构建个人叙事风格”的部分着墨太少,这恰恰是我最希望从“大师”那里学到的东西——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烙印。这本书更强调对既有经典的继承和理解,对于如何“突破”和“创新”的讨论,则显得相对保守和模糊。总的来说,它是一部优秀的“鉴赏指南”,但在“创造实践”的指导上,力量略显不足。
评分说实话,这套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一场与一位饱学之士的深度对话,而不是一堂标准化的课程。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引导。它不直接告诉你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读者自己去探索文本背后的深意。例如,它对一个经典寓言故事的分析,没有止步于道德说教,而是深入剖析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当代价值的冲突,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但坦白讲,对于我这种时间比较零碎的上班族来说,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稍高。很多段落的句子结构非常复杂,信息密度极大,需要反复研读才能完全消化。如果不是全神贯注,很容易漏掉一些关键的转折和论据。此外,书中很多引用的术语和典故,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储备,可能需要频繁查阅工具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断了阅读的流畅性。它更像是为那些热爱文学、愿意投入大量时间进行独立思考的“求知者”准备的盛宴,而不是为追求效率的“速成派”设计的工具书。
评分从阅读的舒适度和实用性角度来评价,我给这本书一个“高分但需要耐力”的评价。它的纸张触感和排版设计确实体现了出版的高水准,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字体大小适中,注释清晰不突兀。内容上,我尤其喜欢它在探讨文体差异时所展现的细腻笔触。比如,它区分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语言和散文的主观抒情语言之间的微妙界限,这种深入骨髓的解析,远非一般教材能比拟。不过,这本书最大的挑战在于其深度和厚重感。它仿佛要求读者立刻达到大师的思维高度,对于初学者而言,这种陡然提升的难度可能会带来挫败感。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试图理解一位老教授的晚年总结,其中充满了只有经历过漫长学术生涯才能体会到的洞察,一些看似随意的论断背后,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学术沉淀。因此,我建议,如果将它作为辅助阅读材料,配合其他更侧重基础训练的辅导书一起使用,效果会是最好的,这样既能享受其高屋建瓴的理论深度,又能弥补其在基础操作层面的略微缺失。
评分我抱着极高的期望入手了这套书,毕竟“大师教”这几个字的分量摆在那里。刚开始看的时候,那种阅读的快感确实是存在的,特别是对一些古文断句的梳理,简直是醍醐灌顶,很多以前模糊不清的地方一下子就清晰了。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它的节奏感把握得有些不太均匀。前面大篇幅的理论铺垫,读起来有点像在听一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虽然内容扎实,但对于追求即时反馈的学习者来说,耐心是个考验。有趣的是,它在讲解一些修辞手法时,会引用大量古今中外的案例,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能让人真切体会到语言的张力。不过,书中对现代白话文的讲解篇幅相对较少,我个人更关注如何写出有力量的议论文或者结构严谨的记叙文。书中的部分观点,比如关于“真情实感是唯一标准”的论述,虽然从文学角度看无可厚非,但在应对标准化考试或商业文案写作时,显得有些理想化,缺少了应对现实需求的灵活性。总体感觉,这是一套偏重人文情怀和古典文学熏陶的读物,而不是一本手把手的应试宝典。
评分这本号称“大师亲授”的语文教材,我用了快一个月了,说实话,体验相当复杂。首先从装帧设计上讲,拿到手的时候,那厚实的纸张和典雅的封面设计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像是捧着一本老先生的珍藏。但是,真正翻开内容后,我发现它的“大师风范”似乎更多地体现在了概念上,而非实操性上。书中对一些传统文学名篇的解读,角度确实比较新颖,能看出作者深厚的学养,比如对某篇唐诗的赏析,它不再是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点是很值得肯定的。然而,对于我们这些渴望快速提升写作技巧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干货”略显不足。很多地方更偏向于理论的阐述和哲学层面的探讨,读起来很有启发性,但真要应用到日常的写作练习中,会感觉有些抓不住重点,仿佛站在了山顶,风景很美,但如何走下山路却需要自己摸索。特别是对于现代文写作的指导部分,感觉还是比较宏观,缺乏具体到标点符号、段落衔接的实战技巧。整体而言,适合那些已经有一定文学基础,想要进行深度思考和鉴赏提升的人,对于初学者或者应试型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搭配其他更具操作性的资料一起使用。
评分中华职教社80年代举办语文学习讲座,邀请语文的大师做讲座,太不容易了。支持!
评分书的质量非常好,618参加活动非常划算
评分这套书真的很不错,这次活动非常好,果断收了
评分书真的很厚,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推荐
评分经典书籍,可以教我们真正的语文能力。
评分厚厚的两本书,名家之作!
评分东西不错,物流也较快,质量尚可,目前未细看
评分一直在关注京东,搞活动的时候书很便宜,就是有时候券不好抢。京东的快递一直是很给力的,很棒。
评分不错的商品,值得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