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丽芬,蔡小庆 编
图书标签: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号处理
  • DSP
  • 通信工程
  • 电子工程
  • MATLAB
  • 算法
  • 滤波
  • 频谱分析
  • 图像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9973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71371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应用型本科信息大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3
字数:42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地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算法及其软件实现方法,注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讲解,简化了烦琐的理论推导。
  《数字信号处理》内容共分为7章,包括绪论、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以及MATLAB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结构清晰,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书中各章节的例题和习题紧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每章后面均配有MATI。AB示例程序及上机练习,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0.1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
0.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0.3 数字信号处理的优势
0.4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与应用
0.5 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学习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1.1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1.2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1.3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1.4 离散卷积
1.5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1.6 本章内容有关的MATLAB应用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与上机练习1

第2章 z变换
2.1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2.2 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
2.3 逆z变换
2.4 z变换的性质
2.5 z变换与拉氏变换、傅氏变换的关系
2.6 差分方程的z域解法
2.7 系统函数
2.8 本章内容相关的MATLAB应用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与上机练习2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
3.1 离散傅里叶级数
3.2 离散傅里叶变换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4 快速傅里叶变换
3.5 DFT应用举例
3.6 本章内容相关的MATLAB应用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与上机练习3

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4.2 I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结构
4.3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4.4 冲激响应不变换法
4.5 双线性变换法
4.6 频带变换
4.7 本章内容相关的MATLAB应用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与上机练习4

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
5.1 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结构
5.2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特性
5.3 窗函数设计法
5.4 频率采样设计法
5.5 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5.6 本章内容相关的MATLAB应用示例
本章小结
习题与上机练习5

第6章 MATLAB简介
6.1 MATLAB界面的介绍
6.2 MATLAB的基本操作命令
6.3 MATLAB基本程序控制语句
6.4 数据的输入/输出及文件的读/写
6.5 MATLAB绘图方法
6.6 数字信号处理常用函数介绍
6.7 GUI图形界面编程描述
本章小结
习题及上机练习6

参考文献
《星尘的回响:宇宙探索与未知文明》 内容简介: 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人类仰望星空,渴望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更期盼着在那无尽的黑暗中,是否还有其他智慧生命在闪耀。本书《星尘的回响:宇宙探索与未知文明》,并非聚焦于冷冰冰的数学公式与抽象的理论模型,而是带领读者踏上一场充满想象与求知欲的史诗级旅程,探寻宇宙深处的奥秘,并大胆地设想了与地外文明接触的可能性。 本书从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出发,首先审视了人类在宇宙尺度下的渺小与孤独。我们会回顾人类探索宇宙的漫长历史,从古代观星者的神话传说,到伽利略的望远镜,再到现代太空探测器的每一次伟大飞跃。我们将深入了解那些标志性的太空任务,比如旅行者号探测器携带着的“金唱片”所承载的地球信息,以及阿波罗计划将人类足迹印在月球的壮举。这些探索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好奇心与勇气的象征,它们不断拓展着我们认知边界的边缘。 接着,我们将目光投向宇宙的宏伟画卷。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绘星系的诞生与演化,揭示黑洞的神秘引力,并探讨暗物质与暗能量这些构成宇宙大部分的未知物质。我们不会沉迷于复杂的物理方程,而是通过生动的类比和引人入胜的叙述,让读者领略宇宙的壮丽与奇妙。你将了解到恒星的生命周期,从炽热的星云到耀眼的超新星,再到最终坍缩成中子星或黑洞的命运。本书还将解释行星形成的机制,以及地球为何如此幸运地能够孕育出生命。 然而,宇宙的魅力远不止于物理现象。《星尘的回响》将重点篇幅放在了“未知文明”的探索上。我们将在书中深入探讨“生命是什么”以及“生命在宇宙中是否普遍存在”这两个深刻的问题。我们将审视地球生命的独特性,并思考在其他星球上,生命可能以何种形式存在。书中会介绍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的历程,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射电望远镜倾听宇宙深处可能存在的信号。我们将一同思考,那些遥远的信号,如果真的被捕获,将会蕴含怎样的信息?是简单的一串数字,还是复杂的智慧交流? 本书还将大胆地畅想与地外文明接触的可能场景。我们会分析科学家们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对地外文明技术水平、思维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社会结构的推测。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我们收到了一份来自比邻星的问候,那将是怎样的情景?我们将如何回应?我们的语言、文化、科技,是否能够被他们理解?反之,他们的信息又将以何种方式呈现?本書將深入探討,這種接觸可能帶來的巨大影響,不僅是對科學的衝擊,更是對人類哲學、宗教、倫理以及對自身存在意義的重新定義。 作者将在书中引入一些科幻作品中对于地外文明的经典构想,并将其与科学的推测相结合,激发读者的想象力。例如,书中可能会讨论,一个拥有远超我们科技水平的文明,他们如何理解宇宙?他们是否存在超越我们物理定律的认知?他们对生命的定义又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因沟通不畅或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与冲突? 《星尘的回响》还将引导读者思考,在漫长的宇宙尺度下,文明的兴衰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是否每个文明都会经历相似的发展阶段,并最终走向辉煌或消亡?本书不会提供确切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我们将在书中探讨费米悖论,即如果宇宙中存在大量地外文明,为何我们至今仍未发现它们的踪迹?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是生命本身的脆弱,还是文明的自我毁灭,抑或是我们尚未掌握正确的搜寻方法? 本书的叙事风格将是引人入胜的,充满了探索的热情和对未知的敬畏。作者将以一位充满好奇心的向导身份,带领读者穿越星云、漫步行星,甚至潜入黑洞的边缘(当然,是以想象的方式)。我们不会回避科学上的挑战和不确定性,而是将它们视为激发思考的催化剂。书中将穿插一些关于宇宙探索的动人故事,比如那些为了追寻宇宙真相而牺牲的科学家和探险家,他们的奉献精神将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星尘的回响:宇宙探索与未知文明》旨在激发读者对宇宙的好奇心,拓展他们的视野,并鼓励他们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它是一次关于勇气、智慧、想象力和对无限可能性的追寻。阅读本书,您将不仅仅是了解宇宙,更是在与宇宙对话,感受那来自星尘深处的古老回响。本书希望能够点燃您心中对宇宙探索的火花,让您在仰望星空时,心中不再只有寂静,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期待。它是一份邀请,邀请您一同踏入这场永无止境的宇宙探索之旅,去倾听那些未知的回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数学推导部分,看起来相当严谨,这让我对它在通信系统设计中的潜在作用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之前对通信系统中的调制解调技术和信道编码原理一直抱有好奇,而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的机会。书中对各种经典调制方案,如ASK、FSK、PSK的数学模型和性能分析,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关于误码率(BER)的计算和影响因素的讨论,我认为这是理解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关于信道编码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汉明码和卷积码,并对其纠错能力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虽然这些内容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来理解,但作者的讲解方式似乎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清晰的逻辑框架。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现代通信系统底层原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应当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约而又不失专业感。内容方面,我注意到其中对时间序列分析的一些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讲解。比如,关于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型(MA)以及两者的结合(ARMA)的介绍,都包含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特别是作者在解释这些模型时,常常会联系到实际的经济数据或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案例,这大大降低了理论的枯燥感,使得理解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模型参数估计时,所使用的不同统计学方法,比如最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我这种对统计建模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无疑是价值连城的。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谱分析的一些内容,这为理解时间序列数据的周期性特征和频率成分提供了理论基础。虽然我个人对这方面还没有深入研究,但从预览来看,这部分内容应当是相当扎实的。

评分

我对这本书中关于机器学习在信号分析中应用的章节格外期待。作为一个对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充满热情的研究生,我一直想找到能够将信号处理理论与现代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的优质资源。这本书似乎正是我需要的。其中关于特征提取和降维技术,比如PCA和LDA的讲解,我觉得可以为我处理高维信号数据提供有效的方法。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算法在信号分类和聚类中的应用示例,比如支持向量机(SVM)和K-means算法。这些都是我目前正在学习和研究的领域。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深度学习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在处理时序信号和音频信号方面的应用介绍。我相信,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能够更好地利用机器学习的力量来解决复杂的信号分析问题,并为我的研究项目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评分

刚入手一本关于“数字信号处理”的书,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从目录和一些初步翻阅的章节来看,它似乎在图像处理的某些基础理论上有着不错的阐述。尤其是在傅里叶变换及其在图像去噪、边缘检测等方面的应用,书中的介绍显得颇为详尽,并且穿插了一些经典的算法示例。我想,对于想要理解图像信息如何通过频域进行分析和转换的读者来说,这里面应该能找到不少有价值的内容。它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堆砌,还试图通过数学推导和直观的图示来解释背后的原理,这一点我比较看重。虽然我目前还未能完全消化其中的数学细节,但初步的感觉是,如果能将其中的方法融会贯通,对于提升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一定会有所帮助。书中还提及了一些关于滤波器设计的内容,这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如何根据特定需求定制信号处理方法的读者来说,应该是个亮点。整体上,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点,试图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其在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我是一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处理各种传感器数据和控制信号。这本书似乎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来理解和优化这些过程。其中关于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中断处理的章节,虽然篇幅不长,但提到了很多关键的概念,比如任务调度、优先级管理以及如何高效地响应外部事件。这对于我编写高效、可靠的嵌入式代码至关重要。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关于嵌入式硬件平台上的信号采集和数据预处理技术,这对我理解硬件和软件如何协同工作,实现高效的信号处理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低功耗设计和资源约束下的优化策略的讨论,这在嵌入式领域是永恒的课题。我相信,通过学习书中介绍的方法,我可以在未来的项目中更好地处理复杂信号,并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