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 [Lippincott’s Concise Illustrated Anatomy: Back, Up]

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 [Lippincott’s Concise Illustrated Anatomy: Back, Up]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本·潘斯基(Ben Pansky),[美] 托马斯·格斯特(Thomas Gest) 编,欧阳钧 译
图书标签:
  • 解剖学
  • 医学
  • 医学教材
  • 人体解剖学
  • 上肢
  • 下肢
  • 背部
  • 图谱
  • LWW
  • Lippincott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7835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452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Lippincott’s Concise Illustrated Anatomy: Back, Up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66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拓宽对关键概念的理解:有近400幅影像学解剖的插图和图表。
  2.衔接临床的实用价值:突出的蓝色框和插图提示临床相关的信息,包含解剖变异、损伤、手术、诊断步骤、病理等。
  3.增强对解剖学关键点的理解与说明:包括复杂组织的动脉、静脉、神经和其他结构等。
  4.多点内容覆盖:体现了医学诊断和治疗中日益增加的影像学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

  《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为医学生掌握解剖学核心内容以及将解剖学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多学科融合,并熟练将这些知识运用于临床而特别设计的。简洁、易于阅读,这本畅销的解剖书包括学生最喜欢的临床知识框和数以百计的插图,并覆盖最新的表面解剖学和医学影像。国外版本的读者对其临床相关性给予了高度赞誉。内容还包括初步诊断中用到的重要影像诊断及解释,以及了解急诊医学及外科手术的解剖学基础。

作者简介

  欧阳钧,教授师,从我国著名临床解剖学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教授,并于2000-2002期间访学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现为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主任,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广东省重大专项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系列成果。在最近4年内共发表科技论文27篇,SCI收录期刊杂志共4篇。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背部
1.1 背部的表面解剖
1.2 脊柱
1.3 椎骨:颈椎和胸椎
1.4 椎骨:腰椎、骶骨和尾骨
1.5 寰枕关节与寰枢关节
1.6 椎间关节
1.7 肋椎关节
1.8 临床思考:脊柱
1.9 背部筋膜
1.10 背部浅层肌肉
1.11 背部深层肌肉,第一部分
1.12 背部深层肌肉,第二部分
1.13 脊柱和头的运动
1.14 脊膜
1.15 脊髓
1.16 脊神经及其分支
1.17 脊髓的血供
1.18 脊髓和脊柱的静脉
第二章 上肢
2.1 上肢概述
2.2 上肢皮神经的分布
2.3 上肢的浅静脉和深筋膜特征
2.4 上肢的淋巴
2.5 上肢(肩)带骨
2.6 上臂骨:肱骨
2.7 前臂骨
2.8 腕骨和手骨
2.9 肩部前方的肌肉
2.10 肩部后方的肌肉和肩袖
2.11 腋窝和臂丛
2.12 腋动脉和肩部的血供
2.13 上臂肌肉
2.14 上臂的神经血管
2.15 前臂前方的肌肉
2.16 前臂前方的神经血管
2.17 前臂后群肌肉
2.18 前臂后面的神经血管
2.19 手背
2.20 手掌浅层
2.21 手掌的肌肉
2.22 手的血管
2.23 手的神经
2.24 肩关节和肩胛带
2.25 肘关节
2.26 腕和手的关节
2.27 特殊神经损伤:正中神经(C5~T1)
2.28 特殊神经损伤:尺神经(C8,T1)
2.29 特殊神经损伤:桡神经(C5~T1)
第三章 下肢
3.1 下肢概述
3.2 下肢的皮神经分布
3.3 下肢的浅静脉和深筋膜
3.4 下肢的淋巴回流
3.5 骨盆带
3.6 骨盆带关节
3.7 大腿骨
3.8 小腿骨
3.9 踝与足的骨
3.10 大腿的骨筋膜鞘
3.11 股前群肌
3.12 股三角和股鞘
3.13 股内侧群肌
3.14 股部及闭孔的血管和神经
3.15 臀部的肌肉
3.16 臀部的血管和神经
3.17 股后群肌
3.18 腘部和膝周血管吻合
3.19 小腿骨筋膜鞘
3.20 小腿后群肌
3.21 小腿前外侧群肌
3.22 小腿的血管和神经
3.23 足背
3.24 足底腱膜和足底皮神经
3.25 足底肌
3.26 足底的血管和神经
3.27 髋关节
3.28 膝关节
3.29 膝关节滑膜囊与胫腓关节
3.30 踝与足的关节
3.31 足弓
3.32 足的疾病
3.33 步行(双足运动),第一部分
3.34 步行(双足运动),第二部分
3.35 步行(双足运动),第三部分
3.36 下肢的神经损伤
附录A:方向和运动的基本术语
附录B:关节基础

精彩书摘

  II.临床思考:椎间盘突出(脱出)
  A.髓核从撕裂的纤维环处突出
  B.通常发生于后纵韧带旁的后外侧,但也可能直接向后膨出
  C.颈椎、胸椎和腰椎均可发生
  1.好发部位为下腰段(L4~5);通常见于中年人由于血供减少、水分丢失导致的椎间盘老化
  2.颈椎椎间盘突出也较常见
  D.可压迫神经根而导致疼痛和感觉异常
  1.颈段:受影响的为在椎间盘突出水平出椎管的脊神经
  2.腰段:受影响的通常为在椎间盘突出水平以下出椎管的脊神经
  E.椎间盘突出多发生于30~40岁,是成人后最活跃的人生阶段
  F.表现为腰背痛、臀区或下肢疼痛,常伴随久坐、弯腰或者瓦尔萨尔瓦动作出现(严重情况下,如累及马尾可导致背肌无力,肠道、膀胱以及性功能障碍)
  ……

前言/序言

  迥异于其他教科书,本系列图解中包括数以百计的全彩色插图,辅以简明、概括、综合且详细的文字,从简洁、多样和三维等方面展示了人体的美丽与功能。
  因为展示真实全面的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资料(文字和插图)非常庞大,多年以来许多教材的内容越来越长。人们认为超过1000 页的大部头对于学生而言太多太可怕也太难了,学生学习时很少不畏惧。因此,我们决定将人体相关区域的7 章或单元分三卷出版。卷一:背部、上肢和下肢;卷二:胸部、腹部和盆部;卷三:头和颈。每卷300 页左右。因此,当学习身体某一个局部时,每次只需携带和研读一卷书。此外,如果学生或医生主要研究一个或者两个局部时,他们只需专注于学习或复习的那部分内容(如矫形外科、牙科、眼科、物理治疗、外科等)而不必随身携带一本大部头。他或她仍然可以拥有其他卷以供参考,因为人作为一个功能整体,每一个部分都相互依存或彼此相关。
  从一个局部到另一个局部,从背部到上下肢,到胸部、腹部和盆部,再到头颈部,使读者可以掌握各个局部的连续性。每个局部的入路与许多的解剖课程和实验室的解剖一样,对于外科局部的关注也相同。有些结构的插图重复是帮助学生更容易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过渡。
  解剖学教材如果没有X线照相术、CT、PET、SPECT和NMR等内容和插图就不完整,这些内容对人体正常状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介绍。这些内容都包括在我们的图解里面,因为越早学习判断X线平片和计算机图像上的正常解剖结构,越容易确定和理解因遗传、疾病或者创伤所带来的改变,解剖学也因此成为其他所有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石。
  我们作为解剖学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大体解剖学是一个可以很快记住,但又很容易忘记的学科,除非学生或医生不断地复习这些资料。但在超负荷的繁杂工作中很难抽出时间。我们在这个系列中希望提供简明、直接且有意义的知识,而不是没完没了的过多的非基础性知识。我们创作的这个系列可以引导读者轻松而全面地学习构成人体的复杂细节和局部。

《解剖之界:肌肉、骨骼与神经的精妙交织》 本书是一部深入探索人体运动系统的精美图谱,聚焦于背部、上肢和下肢的结构与功能。它并非对某一特定图谱的复述,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这些复杂区域进行系统性的阐释,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清晰、直观且富有洞察力的解剖学认知框架。 背部:支撑与驱动的基石 背部,作为人体最庞大、最复杂的结构之一,在维持姿势、实现运动以及保护脊髓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将从脊柱的独特构造入手,详细解析其分段特征、椎体、椎弓、棘突和横突的形态,以及构成椎间盘和韧带系统的精细组织。我们将一同审视连接脊柱与骨盆、肋骨的上、中、下背部肌群,包括强大的竖脊肌、斜方肌、背阔肌等,理解它们各自的功能,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各种体态的变化和强有力的动作。 颈部的解剖也将得到细致描绘,从寰枢关节的精巧设计,到颈椎的活动度,再到包裹着重要血管和神经的颈部深层肌肉,都将一一呈现。肩膀区域的解剖,包括肩胛骨的复杂运动轨迹,以及连接上肢的肩袖肌群,将为理解肩关节的稳定与灵活提供关键信息。 上肢:精巧的操控艺术 上肢,是人类进行精细操作和广泛活动的“万能工具”。本书将循序渐进地剖析其每一个组成部分。从锁骨和肩胛骨构成的肩带,到肱骨、尺骨、桡骨构成的上臂和前臂骨骼,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的解剖标志、关节面以及重要的骨性突起。 肌肉部分,我们将重点关注驱动手臂屈伸、旋转、以及手指精细动作的肌群。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的屈肌群和伸肌群,我们将不仅描述它们的形态和起止点,更会阐释它们在日常活动,如抓握、提举、推拉等动作中的协同作用。 神经方面,臂丛神经的分支,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走行路径及其支配的区域,将清晰呈现。这将帮助理解为何某些损伤会导致特定的感觉丧失或运动障碍。血管系统,如腋动脉、肱动脉及其分支,也将被纳入视野,揭示血液如何滋养这精密的运动器官。 下肢:承载与移动的动力源泉 下肢,是人体承载体重、实现行走、奔跑、跳跃等基本运动的动力基础。本书将首先聚焦于骨盆,作为连接躯干与下肢的关键结构,阐述其骨性结构、韧带以及与脊柱的连接。 大腿部分,股骨的解剖特征、髋关节的球窝结构及其稳定性,将是重点。股四头肌、腘绳肌群等大肌群的形态、功能以及它们在屈伸髋关节和膝关节中的核心作用将被详细解读。 小腿部分,胫骨和腓骨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踝关节的紧密配合,将得到深入的描绘。我们将审视小腿前、后、外侧的肌群,包括胫骨前肌、腓骨肌群、以及强大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理解它们在站立、行走、踮脚等动作中的关键贡献。 足部,作为一个高度复杂且精密的结构,其骨骼(跗骨、跖骨、趾骨)的数量和排列,以及支撑足弓的肌腱和韧带系统,将得到细致的展示。足部肌肉的微小而精妙的运动,对于维持平衡和实现行走时的推进力至关重要。 神经方面,坐骨神经的分支,包括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走行及其支配区域,将帮助理解下肢的运动和感觉传导。股神经、闭孔神经等也将在书中得到适当的介绍。血管系统,如股动脉、胫动脉及其分支,将展示血液如何为下肢提供能量和氧气。 本书的独特之处 《解剖之界:肌肉、骨骼与神经的精妙交织》旨在超越单纯的图文罗列,致力于构建一个立体的、功能性的解剖学认知。通过清晰的插图,我们不仅展示结构本身,更强调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运动中的协同工作。每一个骨骼的标志性突起,每一个肌肉的起止点,以及每一条神经的走行路径,都将与它们所承担的功能紧密相连。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为了实现一个更宏大、更精密的整体功能而存在。无论您是医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人体运动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个坚实而引人入胜的学习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我们身体的复杂性感到惊叹,尤其是当涉及到运动和协调性时。这本书的标题“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让我感觉它提供了一个聚焦于我们日常生活和运动中最常用身体区域的深入视角。我非常好奇它会如何以一种“精要”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复杂的结构。我期待看到那些能够清晰展示肌肉纤维方向、骨骼连接方式以及关节活动界限的插图。我尤其感兴趣的是,这本书是否会侧重于展示这些区域在不同运动模式下的激活顺序和协调性。例如,在行走时,下肢的骨骼、肌肉、韧带和神经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或者在进行手臂的精细操作时,上肢的肌肉和神经又是如何精确控制的。我希望这本书的插图不仅准确,而且能够传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让我能体会到身体各个部分的相互依赖和精密配合。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姿势评估的解剖学依据,或者解释某些不当姿势如何导致不适,那将是极具启发性的。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运动康复的大学生,对于解剖学图谱的需求可以说是“刚需”中的“刚需”。市面上各种解剖学书籍琳琅满目,但真正能够做到图文并茂、细节清晰、又能兼顾学术严谨性的却不多。当我看到《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的宣传时,就被它“精要图谱”的定位所吸引。我理解“精要”意味着它不会过于冗杂,而是会提炼出最核心、最重要的解剖知识。我非常期待它在插图上的表现,毕竟对于我们学习康复的人来说,准确的解剖位置和结构关系是制定康复方案的基础。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层次感,从浅层到深层,逐一展现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的分布,并且在关键部位能够有放大图或者特定角度的展示,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些与临床实践相关的图示,比如某块肌肉的起点和止点,它在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常见的损伤部位和原因。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侧重,那么它将成为我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

评分

我一直对运动生物力学和人体工程学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解剖学是这一切的基础。这本书《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的名称让我感到它可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解剖学书籍的视角。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结构展示,而是能够结合一些运动功能的需求来呈现解剖信息。比如,在讨论上肢时,我希望它能详细展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以及相关的肌肉如何提供力量和稳定性,从而支持诸如投掷、抓握等动作。在讨论下肢时,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髋、膝、踝关节的相互关系,以及在行走、跑步、跳跃等运动中的力学传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图示,展示不同运动模式下,特定解剖结构所承受的应力和受力点,这对于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非常有帮助。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简洁有力,能够用最少的文字传递最核心的信息,并且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解剖结构如何共同协作,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

评分

作为一名对瑜伽和普拉提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对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有着持续的探索。我深知,深入了解身体的解剖结构,能极大地提升我的练习效果,并且帮助我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因此,《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这本书的出现,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非常好奇它会如何以“精要”的方式,提炼出最适合非医学专业人士理解的解剖信息。我期待看到那些能够直观展示肌肉群如何协同工作,以完成特定体式的插图,比如在做一个后弯时,背部哪些肌肉在伸展,哪些在收缩;或者在做一个手臂支撑的体式时,肩部和手臂的骨骼、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关于体态纠正和运动链的图示,了解不良体态是如何影响身体的,以及如何通过正确的练习来改善。我更希望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能够通俗易懂,而不是一味地堆砌专业术语,让像我这样的爱好者也能轻松地理解和应用。

评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健身爱好者,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随着健身年限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了解身体结构的重要性。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肌肉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在训练中更有效地刺激它们。这本书的“精要图谱”定位,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会像一些厚重的医学教材那样令人望而生畏,而是会提供一种更易于消化和吸收的学习方式。我特别想了解一些关于常见健身动作的解剖学原理,比如在做深蹲时,哪些肌肉在起主要作用,哪些在提供辅助。在做卧推时,胸肌、肩部和手臂的肌肉又是如何协同发力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清晰的图示,来展示这些运动中主要肌肉的激活情况,以及它们的运动轨迹。如果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识别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提示,或者针对不同健身目标(如增肌、减脂、提高力量)的解剖学建议,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攻读物理治疗专业的学生,解剖学是我学习道路上的重中之重。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解剖学图谱,不仅仅是展示结构,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疾病或损伤是如何影响这些结构的。《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的名称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精确且具有临床意义的解剖学信息。我特别关注它在展示神经和血管系统与骨骼、肌肉的关系上,是否能清晰地标示出支配特定区域的神经,以及主要的血管走行。这对于我们学习神经肌肉康复和血管介入治疗至关重要。我期望它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常见解剖变异的介绍,因为这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此外,如果这本书能包含一些与常见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肩袖损伤、关节炎等)相关的解剖学解释,并配以示意图,那将极大地提升它的实用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就带着一种严谨而又充满艺术感的气息,让我第一时间就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对人体的结构,特别是骨骼、肌肉和神经的精妙连接感到着迷,而解剖学图谱无疑是探索这些奥秘的最佳途径。这本书的副标题“背部、上肢和下肢”更是直击我最想深入了解的几个重点区域,我尤其好奇它会如何呈现这些复杂但又至关重要的身体组成部分。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清晰、准确且富有洞察力的插图,能够帮助我理解那些教科书上抽象的概念,比如肌群的协同作用,或是神经传导的路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我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比如某些深层肌肉的解剖位置,或是连接骨骼的重要韧带。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文字讲解不会过于冗长,而是能够精炼地概括关键信息,与图谱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一个立体的解剖学认知。我很好奇它在编排上是否会有独到之处,比如是否会根据运动功能来组织解剖结构,或者是否会加入一些临床应用的提示,这些都会极大地增加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艺术创作,特别是人体素描有着不懈追求的艺术家,我一直认为对人体结构的准确理解是创作的基石。因此,一本高质量的解剖学图谱,对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吸引我。我特别期待它在视觉呈现上的表现,希望它的插图能够清晰、细腻,能够展现出肌肉的起止点、走向,骨骼的轮廓和关节的连接处,甚至是一些血管和神经的精细结构。我希望这些插图能够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让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身体的形态。对于艺术家而言,了解不同姿势下身体各个部位的动态变化,以及肌肉在运动中的收缩和舒张,是创作出逼真、生动人物形象的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方面的图示,或者能够启发我关于如何观察和表现身体动态的思考。如果这本书的插图还能带有一些艺术化的处理,比如用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的肌群,或者用线条勾勒出肌肉的轮廓,那将更加符合我的需求。

评分

我一直认为,解剖学不仅仅是医学专业人士的专属知识,对于任何关心自身健康、热爱运动的人来说,了解身体的基本构造都非常有益。这本书的标题“LWW解剖学精要图谱”给我一种专业但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解剖结构,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专业术语,或者在必要时提供清晰的解释。我尤其对“图谱”二字寄予厚望,我期待它能够提供高质量、高分辨率的插图,这些插图应该色彩鲜明,线条流畅,能够准确地描绘出各个解剖层面的细节。我希望能通过这些插图,直观地看到骨骼的形状和连接,肌肉的走向和附着点,以及神经和血管的分布网络。对于背部、上肢和下肢这几个与我们日常活动息息相关的部位,我希望能够看到它们在运动中的协同作用,比如走路时腿部肌肉的协调发力,或者提重物时上肢肌肉的张力变化。如果这本书还能提供一些关于这些部位常见不适或损伤的简要说明,那将是锦上添花。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解剖学图谱,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循循善诱,将复杂的知识条理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的标题《LWW解剖学精要图谱:背部、上肢和下肢》给我一种期待,它似乎承诺了一种既精准又易于掌握的学习体验。我尤其关注它在细节呈现上的能力,比如在描绘关节时,我希望它能清晰地展示出各个韧带的走向,以及它们在维持关节稳定中的作用。对于肌肉,我期待它能区分出浅层和深层肌肉,并且展示出它们各自的功能。在描述神经和血管系统时,我希望它能用清晰的标注来指示关键的神经分支和血管走向,尤其是在与肌肉和骨骼相连的部分。我很好奇这本书的插图风格,是写实的手绘风格,还是更偏向于现代的三维建模,无论哪种,我都希望它能够准确无误。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的文字部分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解剖结构的命名规则,或者一些帮助记忆的技巧,这些都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

评分

迥异于其他教科书,本系列图解中包括数以百计的全彩色插图,辅以简明、概括、综合且详细的文字,从简洁、多样和三维等方面展示了人体的美丽与功能。

评分

著名的解剖书不厚质量还好

评分

京东快递就是快,

评分

知识言简意赅,非常好。值得购买。

评分

一般般

评分

满减活动,挺好的。买这本就是图画得挺好的。

评分

A.髓核从撕裂的纤维环处突出

评分

【精彩书摘】

评分

上大学在图书馆看的就是这个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