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海,2004年開始從事軟件開發工作,近幾年從事軟件項目管理工作。在其工作過程中積纍瞭豐富的技術指導經驗和企業內部培訓經驗。曾在InfoQ中文站和IBM developerWorks上發錶過十幾篇技術、項目管理文章。
第1章 Java多綫程編程實戰基礎 1
1.1 無處不在的綫程 1
1.2 綫程的創建與運行 2
1.3 綫程的狀態與上下文切換 5
1.4 綫程的監視 7
1.5 原子性、內存可見性和重排序――重新認識synchronized和volatile 10
1.6 綫程的優勢和風險 11
1.7 多綫程編程常用術語 13
第2章 設計模式簡介 17
2.1 設計模式及其作用 17
2.2 多綫程設計模式簡介 20
2.3 設計模式的描述 21
第3章 Immutable Object(不可變對象)模式 23
3.1 Immutable Object模式簡介 23
3.2 Immutable Object模式的架構 25
3.3 Immutable Object模式實戰案例 27
3.4 Immutable Object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31
3.5 Immutable Object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32
3.6 Java標準庫實例 32
3.7 相關模式 34
3.7.1 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第10章) 34
3.7.2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第11章) 34
3.8 參考資源 34
第4章 Guarded Suspension(保護性暫掛)模式 35
4.1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簡介 35
4.2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的架構 35
4.3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39
4.4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45
4.4.1 內存可見性和鎖泄漏(Lock Leak) 46
4.4.2 綫程過早被喚醒 46
4.4.3 嵌套監視器鎖死 47
4.5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50
4.6 Java標準庫實例 50
4.7 相關模式 51
4.7.1 Promise模式(第6章) 51
4.7.2 Producer-Consumer模式(第7章) 51
4.8 參考資源 51
第5章 Two-phase Termination(兩階段終止)模式 52
5.1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簡介 52
5.2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的架構 53
5.3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實戰案例 56
5.4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63
5.4.1 綫程停止標誌 63
5.4.2 生産者-消費者問題中的綫程停止 64
5.4.3 隱藏而非暴露可停止的綫程 65
5.5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65
5.6 Java標準庫實例 66
5.7 相關模式 66
5.7.1 Producer-Consumer模式(第7章) 66
5.7.2 Master-Slave模式(第12章) 66
5.8 參考資源 66
第6章 Promise(承諾)模式 67
6.1 Promise模式簡介 67
6.2 Promise模式的架構 68
6.3 Promise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70
6.4 Promise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74
6.4.1 異步方法的異常處理 75
6.4.2 輪詢(Polling) 75
6.4.3 異步任務的執行 75
6.5 Promise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77
6.6 Java標準庫實例 77
6.7 相關模式 78
6.7.1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第4章) 78
6.7.2 Active Object模式(第8章) 78
6.7.3 Master-Slave模式(第12章) 78
6.7.4 Factory Method模式 78
6.8 參考資源 79
第7章 Producer-Consumer(生産者/消費者)模式 80
7.1 Producer-Consumer模式簡介 80
7.2 Producer-Consumer模式的架構 80
7.3 Producer-Consumer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83
7.4 Producer-Consumer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87
7.4.1 通道積壓 87
7.4.2 工作竊取算法 88
7.4.3 綫程的停止 92
7.4.4 高性能高可靠性的Producer-Consumer模式實現 92
7.5 Producer-Consumer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92
7.6 Java標準庫實例 93
7.7 相關模式 93
7.7.1 Guarded Suspension模式(第4章) 93
7.7.2 Thread Pool模式(第9章) 93
7.8 參考資源 93
第8章 Active Object(主動對象)模式 94
8.1 Active Object模式簡介 94
8.2 Active Object模式的架構 95
8.3 Active Object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98
8.4 Active Object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105
8.4.1 錯誤隔離 107
8.4.2 緩衝區監控 108
8.4.3 緩衝區飽和處理策略 108
8.4.4 Scheduler空閑工作者綫程清理 109
8.5 Active Object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109
8.6 Java標準庫實例 111
8.7 相關模式 112
8.7.1 Promise模式(第6章) 112
8.7.2 Producer-Consumer模式(第7章) 112
8.8 參考資源 112
第9章 Thread Pool(綫程池)模式 113
9.1 Thread Pool模式簡介 113
9.2 Thread Pool模式的架構 114
9.3 Thread Pool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116
9.4 Thread Pool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117
9.4.1 工作隊列的選擇 118
9.4.2 綫程池大小調校 119
9.4.3 綫程池監控 121
9.4.4 綫程泄漏 122
9.4.5 可靠性與綫程池飽和處理策略 122
9.4.6 死鎖 125
9.4.7 綫程池空閑綫程清理 126
9.5 Thread Pool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127
9.6 Java標準庫實例 127
9.7 相關模式 127
9.7.1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第5章) 127
9.7.2 Promise模式(第6章) 127
9.7.3 Producer-Consumer模式(第7章) 127
9.8 參考資源 128
第10章 Thread Specific Storage(綫程特有存儲)模式 129
10.1 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簡介 129
10.2 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的架構 131
10.3 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133
10.4 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135
10.4.1 綫程池環境下使用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 138
10.4.2 內存泄漏與僞內存泄漏 139
10.5 Thread Specific Storage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145
10.6 Java標準庫實例 146
10.7 相關模式 146
10.7.1 Immutable Object模式(第3章) 146
10.7.2 Proxy(代理)模式 146
10.7.3 Singleton(單例)模式 146
10.8 參考資源 147
第11章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串行綫程封閉)模式 148
11.1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簡介 148
11.2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的架構 148
11.3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151
11.4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155
11.4.1 任務的處理結果 155
11.5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156
11.6 Java標準庫實例 160
11.7 相關模式 160
11.7.1 Immutable Object模式(第3章) 160
11.7.2 Promise模式(第6章) 160
11.7.3 Producer-Consumer模式(第7章) 160
11.7.4 Thread Specific Storage(綫程特有存儲)模式 (第10章) 161
11.8 參考資源 161
第12章 Master-Slave(主僕)模式 162
12.1 Master-Slave模式簡介 162
12.2 Master-Slave模式的架構 162
12.3 Master-Slave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164
12.4 Master-Slave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171
12.4.1 子任務的處理結果的收集 172
12.4.2 Slave參與者實例的負載均衡與工作竊取 173
12.4.3 可靠性與異常處理 173
12.4.4 Slave綫程的停止 174
12.5 Master-Slave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174
12.6 Java標準庫實例 186
12.7 相關模式 186
12.7.1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第5章) 186
12.7.2 Promise模式(第6章) 186
12.7.3 Strategy(策略)模式 186
12.7.4 Template(模闆)模式 186
12.7.5 Factory Method(工廠方法)模式 186
12.8 參考資源 187
第13章 Pipeline(流水綫)模式 188
13.1 Pipeline模式簡介 188
13.2 Pipeline模式的架構 189
13.3 Pipeline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194
13.4 Pipeline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208
13.4.1 Pipeline的深度 209
13.4.2 基於綫程池的Pipe 209
13.4.3 錯誤處理 212
13.4.4 可配置的Pipeline 212
13.5 Pipeline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212
13.6 Java標準庫實例 222
13.7 相關模式 222
13.7.1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模式(第11章) 222
13.7.2 Master-Slave模式(第12章) 222
13.7.3 Composite模式 223
13.8 參考資源 223
第14章 Half-sync/Half-async(半同步/半異步)模式 224
14.1 Half-sync/Half-async模式簡介 224
14.2 Half-sync/Half-async模式的架構 224
14.3 Half-sync/Half-async模式實戰案例解析 226
14.4 Half-sync/Half-async模式的評價與實現考量 234
14.4.1 隊列積壓 235
14.4.2 避免同步層處理過慢 235
14.5 Half-sync/Half-async模式的可復用實現代碼 236
14.6 Java標準庫實例 240
14.7 相關模式 240
14.7.1 Two-phase Termination模式(第5章) 240
14.7.2 Producer-Consumer模式(第7章) 241
14.7.3 Active Object模式(第8章) 241
14.7.4 Thread Pool模式(第9章) 241
14.8 參考資源 241
第15章 模式語言 242
15.1 模式與模式間的聯係 242
15.2 mmutable Object(不可變對象)模式 244
15.3 Guarded Suspension(保護性暫掛)模式 244
15.4 Two-phase Termination(兩階段終止)模式 245
15.5 Promise(承諾)模式 246
15.6 Producer-Consumer(生産者/消費者)模式 247
15.7 Active Object(主動對象)模式 248
15.8 Thread Pool(綫程池)模式 249
15.9 Thread Specific Storage(綫程特有存儲)模式 250
15.10 Serial Thread Confinement(串行綫程封閉)模式 251
15.11 Master-Slave(主僕)模式 252
15.12 Pipeline(流水綫)模式 253
15.13 Half-sync/Half-async(半同步/半異步)模式 254
附錄 本書常用UML圖指南 255
A.1 UML簡介 255
A.2 類圖(Class Diagram) 256
A.1.1 類的屬性、方法和立體型(Stereotype) 256
A.1.2 類與類之間的關係 258
A.3 序列圖(Sequence Diagram) 261
參考文獻 263
閱讀這本書,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提供一套係統化的學習路徑。多綫程編程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領域,如果僅僅是零散地學習一些概念和API,很容易顧此失彼。而“設計模式篇”這個切入點,我認為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首先建立起我對多綫程編程基礎概念的紮實理解,然後再循序漸進地引入各種設計模式,並解釋它們在多綫程場景下的具體作用。例如,在講解綫程安全問題時,是否會深入剖析各種同步原語(如`synchronized`, `Lock`, `Semaphore`等)的設計思想,然後在此基礎上,講解如何利用工廠模式來管理並發資源的創建,或者如何利用裝飾器模式來動態地為綫程添加額外的行為?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並發集閤(如`ConcurrentHashMap`, `CopyOnWriteArrayList`等)的設計原理剖析,並且能夠說明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選擇使用這些並發集閤,以及如何通過設計模式來更好地利用它們。我對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關於並發框架(如`java.util.concurrent`包)的高級用法,以及如何通過設計模式來構建更加高效和易於維護的並發應用非常感興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多綫程思維模型”,讓我能夠更自信地應對各種復雜的多綫程挑戰。
評分剛拿到這本書,就被這厚實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麵吸引瞭。說實話,我當初選擇它,主要是看中瞭“設計模式篇”這個副標題。我一直覺得,在多綫程這個復雜而又充滿挑戰的領域,設計模式就像是隱藏在代碼深處的寶藏,能極大地提升代碼的可讀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很多時候,我們在開發多綫程應用時,會遇到一些似曾相識的問題,比如如何有效地同步,如何避免死鎖,如何管理綫程池的生命周期等等。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很容易陷入混亂,代碼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Bug也隨之而來。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深入剖析幾種經典的多綫程設計模式,比如生産者-消費者模式、讀者-寫者模式、或者是一些關於並發集閤的設計思想。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這些抽象的設計原則,轉化為具體、可執行的Java代碼的。畢竟,理論和實踐之間往往存在著鴻溝,而這本書的“實戰指南”這幾個字,讓我看到瞭跨越這條鴻溝的希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清晰的示例,讓我能一步步地理解每個模式的原理、適用場景以及在實際開發中如何落地。尤其是在處理高並發場景時,如何利用設計模式來優化性能,減少資源消耗,也是我非常關注的重點。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綫程安全、鎖機製、原子操作等基礎知識的講解,並在此基礎上引申齣更高級的設計模式應用呢?我對此充滿好奇。
評分對於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在“實戰”上下真功夫。我一直覺得,多綫程編程最難的地方在於它的“隱藏性”和“不可預測性”。很多問題隻有在並發環境下纔會顯露齣來,而且往往難以重現和調試。我希望這本書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能提供一些真實、貼近業務場景的案例。比如,如何利用設計模式來構建一個高並發的Web服務器,或者如何設計一個能夠高效處理大量數據的後颱處理係統。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從實際遇到的問題齣發,然後引申齣適用的設計模式,並詳細講解如何將這些模式應用到代碼中,最終解決問題。這不僅僅是學習設計模式本身,更是學習如何“用”設計模式。我非常好奇書中會不會包含一些關於綫程池的優化和管理,以及如何利用設計模式來設計更健壯的綫程池策略。另外,對於並發中的一些“陷阱”,比如競態條件、死鎖、活鎖等,這本書會提供哪些基於設計模式的解決方案?是否會講解一些更加高級的並發設計模式,比如Actor模型或者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es)模型在Java中的應用?我希望這本書的講解方式能夠深入淺齣,即使對於初學者來說,也能逐步掌握其中的精髓,並且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提升多綫程編程“內功”的書籍。很多時候,我們能夠寫齣工作的多綫程代碼,但卻很難說清它為什麼會這樣工作,以及在麵對更復雜的場景時,如何進行優化和改進。這本書的“設計模式篇”這個定位,恰恰點燃瞭我學習的熱情。我深信,設計模式是解決復雜問題的通用藍圖,而將其應用到多綫程編程中,無疑能夠極大地提升代碼的質量和係統的穩定性。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將一些經典的麵嚮對象設計模式(如單例模式、工廠模式、策略模式、觀察者模式等)巧妙地融入到多綫程的語境中。例如,如何利用單例模式來管理全局的綫程池,或者如何利用策略模式來動態選擇不同的鎖實現,又或者如何利用觀察者模式來實現綫程間的異步通知?我特彆希望能看到書中提供一些關於綫程池的精細化配置和優化策略,以及如何通過設計模式來構建更加靈活和高效的綫程池。此外,對於一些在實際開發中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比如如何有效地避免死鎖、如何優雅地處理綫程中斷、如何實現精細化的綫程同步等等,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基於設計模式的、具有指導意義的解決方案。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從“寫齣能動的多綫程代碼”提升到“寫齣高質量、可擴展、易維護的多綫程代碼”。
評分坦白說,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有些忐忑的。我之前接觸過一些多綫程的書籍,但往往要麼過於偏重理論,看得雲裏霧裏,要麼就是直接貼代碼,缺乏深入的講解,讓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我這次抱著極大的期望,是因為我深知在實際工作中,多綫程編程的復雜性遠不止於掌握幾個API。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構建穩定、高效、易於維護的多綫程係統。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融會貫通”的書,能夠讓我從根本上理解多綫程的本質,並且能夠提供一套係統化的思考框架。這本書的“設計模式篇”這個定位,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一些現成的設計模式,而是能深入剖析這些模式背後的設計思想,以及它們是如何解決多綫程編程中的具體痛點的。例如,麵對復雜的資源競爭問題,如何通過策略模式來動態選擇閤適的同步機製?或者在需要頻繁進行綫程間通信時,如何利用觀察者模式來解耦,降低係統的耦閤度?我對書中會不會涉及到一些與並發工具類(如`CountDownLatch`, `Semaphore`, `CyclicBarrier`等)相結閤的設計模式非常感興趣。這些工具類在並發編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如果能與設計模式巧妙結閤,想必能創造齣更加優雅和強大的解決方案。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次“頓悟”,讓我能夠用更高級、更抽象的視角來審視和解決多綫程編程中的問題。
評分一直在京東買書,快遞讓人放心!!書的質量非常好!!!
評分不錯不錯,最近正需要瞭解這方麵的資料
評分物流非常快,包裝也很精美。贊??????
評分不得不承認不錯
評分這本書說瞭一些關於設計模式的東西,感覺的話,專門去瞭解多綫程設計模式,可以考慮一下
評分剛到還沒看,書應該還不錯
評分先屯著,好多書要看,???,希望看後有用
評分“遇憾?”
評分不錯,朋友推薦買的,可以學下java多綫程的東西。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